-
武都区 编辑
武都区,甘肃省陇南市下辖市辖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中西部、白龙江中游。武都作为地名始于先秦,西汉置武都郡,北魏改置武州,唐改称阶州,民国改设武都县,2004年撤县设区。武都区是陇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重镇,省域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陇东南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武都区全区辖36个乡镇、4个街道、643个村 、58个社区 。幅员面积4683平方公里,有耕地70.82万亩 。常住人口54.52万人,城镇化率46.91%(2022年)。 。
武都区地处秦巴山地结合部,素有“巴蜀咽喉、秦陇锁钥”之称,是甘肃、陕西、四川三省交通要道。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达30.91%(2019年),素有“陇上江南”和“植物大观园”之称,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誉为“宝贝的复杂地带”。境内有水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植物和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动物,拥有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土河保护站)、甘肃裕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武都区是“中国油橄榄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千年药乡”,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城市”、“最美中国·目的地城市”、“最美中国·生态、自然旅游城市和文化魅力、特色魅力旅游城市”、“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 。
2022年,武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69亿元,同比增长7.8%。 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85亿元,同比增长6.8%。
中文名:武都区
外文名:Wudu District
别名:阶州、陇上江南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甘肃省·陇南市
地理位置: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中西部
面积:4683 km²
下辖地区:36个乡镇、4个街道、650个村、58个社区
政府驻地:钟楼街道旧城路288号
电话区号:0939
邮政编码:746000
气候条件: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人口数量:54.12 万(2023年末全区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万象洞、姚寨沟、水濂洞、朝阳洞、千坝草原、八福沟
机场:陇南武都通用机场(规划)
火车站:陇南站、陇南西站、桔柑站、枫相院站
车牌代码:甘K
地区生产总值:178.85 亿元(2023年)
方言:中原官话-秦陇片-陇南小片-武都话
小篆字体的“武都”
根据文物普查和考证发现,白龙江及支流北峪河、沟坝河、福津河沿岸的黄土坪上,埋藏着极为丰富的古文化遗迹和遗物。有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的马家窑文化、距今4000多年的齐家文化及商周时代武都白马氐族的寺洼文化等。
武都最迟在新石器时期中晚期就有华夏民族的足迹,他们先在北峪河流域,再繁衍到白龙江及其支流沟坝河、福津河沿岸,从而开创了武都灿烂的古文化。
遗址名称 | 时间 | 所属文化 | 发现地址点 | |||
---|---|---|---|---|---|---|
大李坪遗址 | 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 |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 | 马街镇大李家村 | |||
任家坪遗址及墓群北部 | 公元前3900年前后 | 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 | 柏林镇冯家崖西侧 | |||
任家坪遗址及墓群南部 | 公元前1300年-前1000年 | 仰韶文化、寺洼文化 | 柏林镇冯家崖西侧 | |||
安坪庙儿坪遗址下层 | 公元前3900年前后 | 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 | 马街镇大李家村南 | |||
安坪庙儿坪遗址上层 | 公元前3000年前后 | 马家窑文化 | 马街镇大李家村南 | |||
东坪遗址 | 公元前3000年-前1000年 | 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 | 两水镇后村东北 |
夏、商时期,武都为《禹贡》雍州之地,属氐人居住地。
武都江南夜景
先秦,武都已有道(县)级建置 。
秦时,武都属白马氐族人。秦始皇设武都道,隶属陇西郡 。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灭南粤后,又发兵击西南夷。据《汉书·西南夷传》记载:“南粤破后,及汉诛且兰、邛君,并杀莋侯,冉駹皆震恐,请臣置吏,以邛都为粤巂郡,作都为沈黎郡,冉駹为文山郡,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 。”汉武帝年间初置郡时,武都郡下隶武都(西和县洛峪)、上禒(成县西部)、故道(两当县)、河池(徽县城西北)、平乐道(康县平洛)、沮(勉县西北)、嘉陵道(略阳县北部)、循成道(成县东南部)、下辨道(成县城西北)等九县,5.1376万户,23.5560万人。今武都区大部属武都郡和平乐道所辖。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全国又设十三刺史部,武都郡属益州刺史部 。王莽篡位后,新朝年间改武都郡为平乐郡(郡治移今康县平洛,一说移河池),武都县改为循虏县(县治仍在今西和洛峪)。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复武都郡,郡治移下辨(今成县西部),下隶下辨、武都道、上稼、故道、河池、沮、羌道七县。建武七年(31年)武都郡治由下辨又移至嘉陵江支流青泥河谷地(今成县境内),今武都区境内大部属武都道和羌道 。东汉至三国,郡名未改,武都隶凉州刺史部武都郡辖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攻取了曹操占据的汉中郡,阻断了武都与雍州的联系,于是曹操弃武都郡,迁治至扶风小槐里 。
钟楼公园
晋沿袭汉制,武都郡属秦州,下属下辨,河池、沮、武都、故道五县。郡治下辨 。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仇池氏族首领杨难敌称雄割据,自号左贤王。玫族推为武都王,郡县俱废,称武都国。元帝永昌元年(322年)打败杨氏,遂派益州刺史镇守。明帝太宁三年(325年)杨难敌还据。简文帝咸安元年(371年),前秦苻坚攻克仇池国,为南秦州,置刺史,隶下辨、沮、武都、沮水四县。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杨难敌之五世孙仇池公杨定称据。安帝义熙四年(408年),杨氏称藩,仍为南秦州武都郡,领县如故 。
白龙江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废郡制。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复为武都郡,郡治将利(今旧城山),辖将利、建威(今龙坝乡秦家河)、复津(今桔柑乡大岸庙)、盘堤(今外纳镇立亭村与文县临江镇之间)、长松、曲水(今文县)、正西诸县 。
武都江北夜景
后晋高祖天福八年(943年),阶州由后晋统治。约959年,属后周,仍称阶州。约924年和954年,阶州分别为前蜀和后蜀管辖,长兴元年(930年),移州治于福津(今桔柑乡大岸庙) 。
北宋承唐制,阶州治福津,属陕西秦凤路,下隶福津、将利(今康县境内)二县,辖今武都、康县、舟曲等地。后郡治复移仙陵山(今旧城山)。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北峪河日发洪水三次,淹没阶州城南南门钟楼滩一片。为保城池,州守李铸命民工在城东凿开抵龙岗(今旧城山)数百步,改北峪河水西南流为东南流(约从今北城墙一带流过,从教场坝入白龙江) 。南宋时阶州属利州西路,下隶福津、将利二县。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阶州被蒙古人占领,郡治曾毁于战火 。
武都历史照图片(一)
元朝时废福津、将利二县。约1260年,阶州属陕西行省巩昌总帅府。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州治西移柳树城(今角弓镇柳树城)。元末州治复移坻龙岗 。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复阶州,州治复移旧城山,属陕西布政司巩昌府。洪武四年(1371年),阶州改为阶县,县令陆去在万寿山东建砖城一座,即今武都老城区的雏形。洪武十年六月(1377年)复为阶州。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阶州知府谢锐将北峪河水东南流复改西南流(即水归古道),拜在砖城之外扩建土城(即今武都老城区) 。
清圣祖康熙二年(1663年)分陕西省西部置甘肃省,阶州隶属甘肃。雍正七年(1729年),阶州升为直隶州,直隶于甘肃布政使司,领文、成二县 。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制,改阶州为武都县。属渭川道(陇南道)。民国二年(1913年),分置出西固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武都县属甘肃省。民国十八年(1929年)二月,从武都县划出白马关警察所辖地,分设永康县,同年四月改为康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民国政府将全省划为七个行政督察区,武都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天水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属岷县专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成立甘肃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在武都,武都县同时改属武都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1月25日,国民党广州行政院来电任命驻武都119军军长王治岐为甘肃省政府主席。国民党甘肃省政府的牌子悬挂在武都师范学校(今旧城山中学)的门口,直到武都解放 。
武都历史图片(二)
1949年12月9日,武都解放,武都县属武都专区管辖(专区、县同治城关镇)。1958年2月,武都县随武都专区并入天水专区。4月11日撤销武都专区。1961年11月,恢复武都专区,驻地仍在武都城关镇。1968年7月7日,武都专区、武都县革命委员会在武都莲湖广场召开成立大会。1969年10月1日,武都专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武都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1月,武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1980年12月,撤销武都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武都县人民政府 。1985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武都地区更名为陇南地区(实际仍驻武都城关镇)。
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陇南地区和武都县,设立甘肃省陇南市(地级市)和武都区(县级区)。市、区政府驻地仍为武都城关镇 。2015年,陇南市政府驻地移至武都区江北街道。2018年5月,武都区政府驻地移至武都区钟楼街道 。
2020年2月,经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定,武都区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批准退出。
区划沿革
武都区行政区划图
1950年武都县建政,武都县设9区,85乡。1953年由9区分为14区,即:城关、两水、角弓、金厂、安化、杨坝、甘泉、汉王、三河、透防、坪头、琵琶、洛塘、木马区,共辖138个乡。 1954年3月26日,坪垭乡划归舟曲县管辖。1955年,由14区合并为10区:两水、金厂、安化、杨坝、汉王、三河、透防、坪头、洛塘、五马。设立城关镇由县直属。辖10区、1镇、99乡。 1956年,乡的建制由99个合并为70个。8月16日大院、励志、东坪3乡划归宕昌县管辖;康县的龙坝、麻滩乡划归武都县。11月14日将解板乡划归康县。1957年10月29日,太平乡划归康县。 1958年3月22日,设1区(洛塘区)43乡,撤销两水、金厂、安化、杨坝、汉王、三河、透防等7区,坪头和五马区并入洛塘区,由70个乡镇并为43个。9月26日,撤销洛塘区,并将43个乡镇合为35个。11月17日,35个公社合并为17个。12月20日,撤销康县,除江浪公社划归徽县外,其余10个公社并入武都县。同时撤销宕昌县,将沙湾、新寨公社划归武都县。至此武都县为29个公社。
江南公园
1972年,恢复原柏林公社建制。1975年又恢复洛塘区。1979年恢复原汉林公社建制。
1980年11月,公社革命委员会一律改为公社管理委员会。1981年底,武都县共辖1区、1镇、42公社,即洛塘区,城关镇,城郊、锦屏、坪垭藏族、角弓、石门、两水、蒲池、庞磨、池坝、金厂、汉林、马街、柏林、安化、隆兴、龙坝、鱼龙、佛崖、熊池、黄坪、甘泉、龙凤、东江、汉王、桔柑、外纳、透防、三河、郭河、玉皇、琵琶、月照、五库、三仓、草河、盘底、洛塘、枫相、渭河、西支、五马、裕河等四十二个公社。 1983年,撤销洛塘区、42个公社全部撤社建乡。至此武都县辖1镇、41乡、1民族乡。1984年,庞磨乡更名为马营乡(乡政府由庞磨村迁至马营村)。1985年,两水撤乡设镇。1986年,洛塘、汉王、东江、安化撤乡设镇;从桔柑乡分置磨坝藏族乡,1996年,武都县辖6镇,36乡,2民族乡。
武都区2010年元宵焰火晚会
2014年8月,撤销外纳乡、马营乡、柏林乡,设立外纳镇、马营镇、柏林镇。 同年末成立钟楼街道、吉石坝街道、江南街道、江北街道4个街道办事处。 2015年5月,撤销城郊乡,设立姚寨镇。 2016年9月,撤销佛崖乡、石门乡、五马乡、裕河乡、汉林乡,设立佛崖镇、石门镇、五马镇、裕河镇、汉林镇。 2018年3月,撤销桔柑乡、隆兴乡、黄坪乡、五库乡、三仓乡,设立桔柑镇、隆兴镇、黄坪镇、五库镇、三仓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武都辖4个街道办事处、26个镇、10个乡。
类别 | 名称 | |||||
街道 | 江北街道 | 钟楼街道 | 江南街道 | 吉石坝街道 | - | - |
镇 | 城关镇 | 东江镇 | 两水镇 | 汉王镇 | 马街镇 | 柏林镇 |
安化镇 | 角弓镇 | 石门镇 | 姚寨镇 | 桔柑镇 | 三河镇 | |
汉林镇 | 外纳镇 | 马营镇 | 甘泉镇 | 佛崖镇 | 鱼龙镇 | |
隆兴镇 | 黄坪镇 | 琵琶镇 | 洛塘镇 | 裕河镇 | 五马镇 | |
三仓镇 | 五库镇 | - | - | - | - | |
乡 | 蒲池乡 | 龙凤乡 | 龙坝乡 | 池坝乡 | 玉皇乡 | 郭河乡 |
月照乡 | 枫相乡 | 坪垭藏族乡 | 磨坝藏族乡 | - | - |
位置境域
武都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长江流域嘉陵江中游,秦巴山系结合部,陕西、甘肃、四川三省交通要道,陇南市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东与康县相接,南连陕西省宁强县、四川省青川县和本市文县,西接文县、舟曲县、宕昌县,北邻宕昌县、礼县、西和县,东北与成县隔水相望。地理坐标为北纬32°47’~33°42’、东经104°34’~105°38’, 南北极长为100.8公里,东西最宽为76.2公里,总面积为4683平方公里。
武都区人民政府
气候
裕河秋景
地形地貌
红女祠水濂洞
武都区境内海拔667-3600米,城区海拔998米。最低处为裕河镇曲家庵,海拔667;最高处为姚寨镇擂鼓山(史书称为露骨山),主峰海拔3600米。相对高差2933米,垂直差异明显。根据立地条件,可分为川坝河谷区、半山干旱区、高寒阴湿区和林缘区,具有“七山二林一分田”的特点。
水文
武都区全区河流均系嘉陵江水系,有白龙江、广坪河、西汉水三大一级支流,年径流量53.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2946立方米,高于甘肃省1200立方米和全国2257立方米人均水平。
白龙江水系 | 干流 | 年径流量 | 河长 | 流域面积 | 自然落差 | 水能蕴藏量 |
123亿立方米 | 576公里 | 3.2万平方公里 | 2783米 | 432.7万千瓦 | ||
支流 | 支流名称 | 年径流量 | 河长 | 流域面积 | 自然落差 | |
拱坝河 | 6.94亿立方米 | 89公里 | 1281平方公里 | 1655米 | ||
北峪河 | 0.56亿立方米 | 29公里 | 432平方公里 | 1600米 | ||
其他一级支流:沟坝河、福津河、洛塘河(大团鱼河)、三仓河、小团鱼河等 | ||||||
西汉水水系 | 干流 | 年径流量 | 河长 | 流域面积 | 自然落差 | 水能蕴藏量 |
17亿立方米 | 279公里 | 9669平方公里 | 1165米 | 27万余千瓦 | ||
支流 | 平洛河、甘泉河、隆兴河等 | |||||
广坪河水系 | 干流和支流 | 五马河、裕河、石沟子河等 | ||||
参考资料: |
水能资源
武都区水力资源潜力巨大,有白龙江、广坪河、西汉水三大嘉陵江一级支流,年径流量53.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总量70.62万千瓦,可发展利用的29.53万千瓦,境内可开发的水电项目32个,总装机16.55万千瓦。
名称 | 站址 | 装机容量 | 年发电量 |
---|---|---|---|
石门水电站 | 武都区石门镇白龙江 | 1.26万千瓦 | 0.7亿千瓦时 |
黄鹿坝电厂 | 武都区两水镇拱坝河 | 1.6608万千瓦 | - |
汉王水电站 | 武都区汉王镇白龙江 | 2.4万千瓦 | 1.35亿千瓦时 |
椒园坝水电站 | 武都区桔柑乡白龙江 | 2.5万千瓦 | 1.2亿千瓦时 |
橙子沟水电站 | 武都区外纳镇白龙江 | 11.5万千瓦 | 4.63亿千瓦时 |
参考资料: |
矿产资源
钟楼公园夜景
生物资源
裕河自然保护区
武都有“千年药乡”、“千年椒乡”之美称,有各类动植物1300多种,各类中药材1200多种,有花椒、橘柑、油橄榄等经济林果百余种,其中有“米仓红芪”、“武都黄连”、“武都花椒”、“武都油橄榄”;白龙江河谷地带则被专家认为是全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地。建成了花椒、油橄榄、茶叶、核桃、中药材、蔬菜及山野菜、畜禽水产养殖和优质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基地和产品基地。
人口
2022年末,武都区常住人口为54.5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27.28万人,女性人口为27.24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0.15。出生人口为0.4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8‰;死亡人口为0.4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3‰。0-15岁人口为12.31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2.58%;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33.25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0.99%;60岁及以上人口为8.96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6.4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7.21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3.23%。城镇常住人口为25.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0.63 万人;城镇人口占武都区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46.91%,比上年末提高 1.12个百分点。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武都区常住人口54.6616万人 。
2023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4.1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43万人(包括镇区人口),占比48.84%,比上年末提高1.93个百分点。
民族
武都是汉族聚居、少数民族散杂居的地区。全区有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彝族、壮族、朝鲜族、满族、纳西族等32个民族。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个宗教。
综述
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85亿元,同比增长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048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同比增长7.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22亿元,同比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20.58亿元,同比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123.05亿元,同比增长5.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9.7:11.5:68.8,第三产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与去年持平,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
武都美景
2022年,武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69亿元,同比增长7.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91亿元,同比增长22.1%;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2.45亿元,同比下降3.59%;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16亿元,同比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810元,同比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558元,同比增长7.7%。
武都区2010-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长变化情况
2022年,武都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1%。从投资分类看: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2.7%。其中:市、区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6.1%,重大项目(武九高速)同比增长49.7%。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9%,其中:住宅投资同比增长11.1%。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7.4%;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67.5%;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6.1%。全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12.45亿元(同口径收入),同比下降3.5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5亿元,同比下降6.8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05亿元,同比增长5.88%。
2020年,武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27亿元,同比增长2.5%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52亿元,同比下降9.14%;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3.27亿元,同比下降0.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28亿元,同比下降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677元,同比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761元,同比增长8.4%。
2019年,武都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5.87亿元,同比增长6.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89亿元,同比增长16.2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6亿元,同比下降1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08亿元,同比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247.9元,同比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82.7元,同比增长10.1%。
年份 | 地区生产总值 | 固定资产投资 | 大口径财政收入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城镇居民 可支配收入 | 农村居民 可支配收入 |
---|---|---|---|---|---|---|
2011年 | 59.97亿 | 75.84亿 | 5.72亿 | 16.5亿 | 1.21万 | 0.2528万 |
2012年 | 68.1亿 | 105.1亿 | 7.46亿 | 19.6亿 | 1.39万 | 0.3013万 |
2013年 | 77.33亿 | 96.1亿 | 10.05亿 | 23.05亿 | 1.6255万 | 0.3382万 |
2014年 | 85.87亿 | 100.46亿 | 11.09亿 | 26.76亿 | 1.7855万 | 0.3836万 |
2015年 | 93.55亿 | 102.61亿 | 9.85亿 | 35.84亿 | 1.9768万 | 0.5656万 |
2016年 | 103.74亿 | 107.74亿 | 13.27亿 | 39.32亿 | 2.1502万 | 0.6162万 |
2017年 | 110.76亿 | 67.5亿 | 14.33亿 | 42.7亿 | 2.3223万 | 0.6716万 |
2018年 | 117,74亿 | 40亿 | 14.4亿 | 45.85亿 | 2.5220万 | 0.7316万 |
2019年 | 135.87亿 | 47.89亿 | 13.35亿 | 49.08亿 | 2.7248万 | 0.8083万 |
2020年 | 137.27亿 | 43.52亿 | 13.27亿 | 67.28亿 | 2.8677万 | 0.8761万 |
2021年 | 154.22亿 | 45.77亿 | 15.12亿 | 79.48亿 | 3.0627万 | 0.9803万 |
2022年 | 167.69亿 | 55.91亿 | 12.45亿 | 87.16亿 | 3.181万 | 1.0558万 |
第一产业
油橄榄育苗基地
武都裕河茶园
第二产业
武都区工业主要有电力、煤炭、水泥、建材、农产品加工等门类。
2022年,武都区实现工业增加值7.49亿元(不包括陇南电力公司全年的增加值),同比下降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25亿元(包括陇南电力公司全年的增加值),同比增长0.3%;按企业类型分: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5.32亿元,同比增长6.7%;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2.93亿元,同比下降11.1%。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0.24亿元,同比下降50.6%;重工业完成增加值8.01亿元,同比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0.76亿元,同比下降43.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水泥100.70万吨,同比下降1.5%;发电量8.90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19.1%。全区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11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60亿元,同比下降13.9%
油橄榄加工
第三产业
邮电
2022年,武都区邮政业务总量2.37亿元,同比增长12.1%;电信业务总量5.92亿元,同比增长2.0%;移动业务总量9.45亿元,同比增长3.5%;联通业务总量1.29亿元,同比增长8.2%。
商贸流通
2022年,武都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16亿元,同比增长9.7%。从销售地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9.20亿元,同比增长11.7%;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7.96亿元,同比增长5.7%。按消费类型分: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81.98亿元,同比增长10.2%;住宿、餐饮业完成营业额5.18亿元,同比增长1.2%。
金融
2022年,武都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2.93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40.95亿元,同比增长15.4%。全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29.65亿元,同比增长19.8%。
武都千坝草原
职务 | 领导 |
---|---|
区委书记 | 肖庆康 |
区委副书记 | 张立平 、苏浩 |
区委常委 | 付小龙 、游成峰 、李军 、李作军 、乔明汉 、车翔 、袁蓓 |
区人大主任 | 贾周云 |
区人大副主任 | 张晓峰 、李 梅 、杨雁斌 、孟武生 、刘喜龙 、孙建威 |
区长 | 张立平 |
常务副区长 | 付小龙 |
副区长 | 付小龙 、车 翔 、田国权 、李金生 、毛鲜花 、杨磊 |
区政协主席 | 任文海 |
区政协副主席 | 任亚民 、马鹏飞 、冯志强 、肖碧宁 |
参考资料: |
教育事业
武都各中小学校
2022年,全区有各类学校335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4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独立初中16所,九年制学校16所,完全小学60所,教学点86所,职中2所,特教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16所,具有独立法人的民办幼儿园130所。年末有教职工6467人,年末在校学生数124173人,其中:高中14736人,初中24463人,小学54463人,幼儿在校生25162人,职业中学5251人,特教学校9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7%。全区高考报考考生5342人,本科上线2828人,比上年增加416人,上线率达到64.9%。
2018年,武都区建成7所学校附属工程、29所村级幼儿园、2所学校教师周转房“全面改薄”项目, 完成东江中心小学扩建项目,在建有两水中学新校区。高考二本以上上线1472人,上线率37.6%,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2016年,武都区有各类学校334所,其中:高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3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独立初中16所,九年制学校16所,完全小学82所,教学点161所,职中2所,特教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3所,具有独立法人的民办幼儿园45所。年末有教职工6179人,其中:高中849人,初中1730人,小学3200人,公办幼儿园145人,职业教育229人,特教教育26人。年末在校学生数112142人,其中:高中12011人,初中21186人,小学45288人,幼儿在校生28296人,职业中学5282人,特教学校7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小学、初中、高中专任老师合格率分别为99.5%、99.7%、96.3%。全区普通高考3917人,二本以上上线1278人,上线人数同比增加43人,上线率30.31%,被985、211大学录取137人。
体育事业
2014年,武都区体育系统从业人员10人,有专业教练10人,其中副高职称2人,一级以下教练8人,共有等级裁判员120人,社会体育指导员402人,群众健身点104个,业余训练点6个,具备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体校、游泳馆等健身设施和机构。
文化事业
陇南体育馆
2015年末,武都区区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47家,资产规模3.98亿元,文化产业从业人员2609人。文化产业增加值0.96亿元,同比增长20.77%,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11个百分点。
2016年末,武都区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64家,资产规模6.47亿元,文化产业从业人员2828人。文化产业增加值1.12亿元,同比增长16.54%,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05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
陇南市人民医院
2016年末,武都区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48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疾病防控中心1所,社区服务中心3所,乡镇卫生院40所,卫生监督所1所,妇幼保健站1所。拥有病床位1925张,有卫生技术人员164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40人,注册护士680人,药师(士)86人。
2015年末,武都区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47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疾病防控中心1所,社区服务中心2所,乡镇卫生院40所,卫生监督所1所,妇幼保健站1所,拥有病床位1785张,有卫生技术人员138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62人,注册护士450人,药师(士)53人。
社会保障
陇南行政中心
2016年末,武都区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7382人,征收养老保险费4539万元,参加失业保险6413人,征收失业保险金469万元;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8.85万人,征收养老保险费2190万元;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1.79万人,征收职工医疗保险费4853万元;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5.16万人,征收居民医疗保险费280万元;农村居民参合率98.9%;城镇居民发放低保金6160万元;农村居民发放低保金19530万元;供养农村五保对象3021人,发放补助资金1045万元。
广电事业
2014年,武都区有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差转台1座,有线电视网络系统1个,光缆传输达150多公里,全区已有24个乡镇127个行政村15个社区接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用户近3.5万户。同时,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11万余套,覆盖35个乡镇602个村1702个社,全区广播覆盖率94.28%,电视覆盖率94.46%,全区地方台广播电视节目实现乡镇级全覆盖,陇南台、武都台电视节目覆盖率达68.8%,每年在农村免费放映电影8000余场次。
乡村振兴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
截至2022年末,武都区共有各级公路574条3543.01公里,其中:国道3条217.60公里,省道12条436.83公里,县道16条641.57公里,乡道31条621.06公里,通村公路485条1625.95公里。截至2022年底全区36个乡镇全部通油(硬化)路,通油(硬化)路率达到100%;643个行政村全部通路,通村公路通达率100%。年末全区有高速公路2条,兰海高速、平棉高速共200.41公里。
公路
武都收费站
截止2022年末,武都区共有各级公路574条3543.01公里,其中:国道3条217.60公里,省道12条436.83公里,县道16条641.57公里,乡道31条621.06公里,通村公路485条1625.95公里。截至2022年底全区36个乡镇全部通油(硬化)路,通油(硬化)路率达到100%;643个行政村全部通路,通村公路通达率100%。
编号 | 分段名称 | 线路总称 | 起始 | 终点 | 状态 | |
G75 | 武罐高速公路 | 兰海高速公路 | 武都两水镇 | 文县罐子沟 | 已通车 | |
渭武高速公路 | 渭源路园镇 | 武都两水镇 | 已通车 | |||
G8513 | 成武高速公路 | 平绵高速公路 | 成县府城村 | 武都西互通立交 | 已通车 | |
武九高速公路 | 武都桔柑镇 | 文县青龙桥 | 已通车 | |||
参考资料: |
铁路
陇南火车站
兰渝铁路经宕昌、武都区、文县进入四川境内,贯穿了陇南全境;天陇铁路北起天水市,南至陇南市,新建正线全长215.218公里;阳平关至陇南至九寨沟铁路途经康县、武都区及文县,在武都区东侧接入兰渝铁路,经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沟县,西端与成兰铁路接轨。
线路 | 时速 | 中间站 | 越行站 |
---|---|---|---|
兰渝铁路 | 160-200km/h | 陇南站(客)、陇南西站(货) | 桔柑站、枫相院站 |
天陇铁路 | 在建 | ||
阳平关至陇南至九寨沟铁路 | 甘肃省远期规划重点项目(至2030年) |
民航
陇南武都通用机场为一类通用机场,功能定位为短途运输、商务服务、旅游观光、应急救援、灾害监测及应急救援等。
陇南武都通用机场,为武都区及周边地区提供商务飞行、农业生产、航空拍摄、空中游览、气象作业等服务,并为陇南应对抢险救灾、医疗救护等突发事件提供快速空中保障。同时,机场的建成将形成“铁路、高速、支线机场+通用航空”的立体快速交通体系,进一步提升武都区交通区位优势和城市品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市区交通
公交
陇南市区公交车共15条线路(停运1条线路),主要为东西向和环线,沟通了旧城区、钟楼街道、江北街道、江南街道、吉石坝街道、汉王镇和主要景点万象洞等。公交车辆主要为电动公交车,均为无人售票。
普通票价:7路、9路、11路、12路、13、18、19路车单一普通票价为2元,其余线路单一普通票价为1元。
线路 | 起讫站 | 运行时间 | 主要途径站点 |
---|---|---|---|
陇南公交1路 | 钟楼公园—宏迪城上城 | 6:20-20:00 | 武都汽车站、市医院、火车站、市政府 |
陇南公交2路 | 旧城山——阶州广场 | 6:20-20:00 | 旧城山、新市街、盘旋路、市医院、火车站 |
陇南公交3路 | 东江水公园——黑坝 | 6:30-19:00 | 盘旋路、新市街、隍庙街、清水沟、水濂洞 |
陇南公交4路 | 停运 | ||
陇南公交5路 | 骨科医院——大堡桥头 | 6:20-20:00 | 栈道湾、市政广场、城关新村、钟楼公园 |
陇南公交6路 | 王家庄—宏迪城上城 | 6:20-20:00 | 清水沟、西关、北山路、市医院、火车站 |
陇南公交7路 | 东江水公园——武都监狱 | 6:20-20:00 | 市一中、黄家坝、吉石坝、区委党校 |
陇南公交8路 | 李家角—灰崖子 | 6:30-19:30 | 赵家坪、胡家坪、市委党校、森林武警 |
陇南公交9路 | 盘旋路——万象洞 | 6:30-19:00 | 市医院、火车站、卫校、汉王、万象洞 |
陇南公交10路 | 市司法局—市司法局 | 6:30-20:00 | 盘旋路、隍庙街、西关、火车站、市政府 |
陇南公交11路 | 体育场—华昌江南府 | 6:20-20:00 | 古今里、怡和小区、江南公园、江南小学 |
陇南公交12路 | 东江水公园—污水处理厂 | 6:30-19:00 | 陇南供电公司、将军石、罗寨、车管所 |
陇南公交13路 | 东江水公园——段河坝桥 | 6:30-19:00 | 体育场、一中、汽贸城、物流园 |
陇南公交15路 | 火车站——火车站 | 6:20-20:00 | 盘旋路、西关、陇运集团、市政府 |
陇南公交18路 | 钟楼公园——气象局 | 20:00-00:30 | 武都汽车站、盘旋路、火车站、市政府 |
陇南公交19路 | 陇运集团—气象局 | 20:00-23:00 | 油橄榄基地、中医院、西关、武都汽车站 |
陇南公交20路 | 武都汽车站—舟林局家属院 | 6:40-19:40 | 火车货站、实验中学、舟林局家属院 |
陇南公交21路 | 新市街十字—张家咀 | 20:00-21:45 | 古今里、怡和小区、江南公园、江南小学 |
参考资料: |
巡游出租汽车
起步价:
白天(6时至22时)5元/2公里;
夜间(22时至次日6时)6元/2公里。
基本运价:
2公里至4公里——1.2元/公里;
4公里以上(含4公里)——白天1.5元/公里,夜间2元/公里。
合乘费:
在出租汽车营运的起点得到第一顺位乘客同意后,可以搭乘第二顺位乘客。合乘路段的费用大于等于5元、小于等于10元时对第一顺位乘客减少2元,对第二顺位乘客减少1元;费用大于10元时对第一顺位乘客减少3元,对第二顺位乘客减少2元。
地名来历
夜。武都
武都作为地名,始于先秦。《蜀王本纪》中有“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将其妻女适蜀……武都丈夫化为女子,颜色美好,盖山之精也……蜀王发卒之武都担土,于成都郭中葬之。”的记载。《华阳国志·卷三》中有“乃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的记载。
武,“扬秦人威武拓疆”之意;都,“水之聚也”。师古曰:“以有天池大泽,故谓之都。”(《汉书·地理志·武都》)。秦用武力拓疆,破白马氐至天池大泽,故称武都。
武都是秦人将其政治寓意、山川地貌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而命名,是指人口稠密,政治、经济、文化集中之地。
武都国
公元443年,杨文德在前仇池国镇东司马洪达、征西从事中郎任胜等拥立下,于葭芦(今武都外纳镇)建武都政权,至公元477年杨文度时为北魏所灭,传2代4主,历34年。
武都国的领土是仇池国的东南部,东据今陕西略阳以东,西界邓至(今四川九寨沟县),南有平武(今四川平武县),北邻宕昌。武都国的建立,一方面依靠氐族群众对杨氏家族的拥戴,另一方面依靠刘宋政权的支持。
公元447年杨文德招纳氐、羌人口,被北魏所攻占的“武都等五郡氐皆附之”。
公元448年魏将皮豹子率大军攻占武都北部地区,将武都郡治由下辨(今成县广化)迁到今武都城关旧城山,杨文德流亡南朝刘宋汉中,刘宋发大军助文德反攻,复立武都国。
公元477年,武都国主杨文度遣其弟杨文弘攻破仇池,魏将皮欢喜等反攻,文弘弃城退走。魏军攻破葭芦,杀杨文度,武都国亡。
人口迁徙
藏彝走廊
汉至三国,氐人经历三次较大迁徙。
第一次,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官兵镇压氐人反抗,将部分氐人迁于酒泉,即酒泉福氏之氐。第二次,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累攻武都,徙氐五万余落出居扶风、天水界,并多次到氐地掠夺粮谷和人口;魏又强迫武都氐﹑汉等族人众迁于京兆﹑汧﹑雍﹑天水﹑南安﹑广魏等郡。在蜀魏争夺中,也有一些氐人徙居蜀汉。至魏晋时,氐人除原在武都﹑阴平二郡以外,又在关中﹑陇右一些郡县形成与汉人及其它各族交错杂处的聚居区。其中最著名的如晋略阳氐蒲(苻)氏﹑吕氏,其先人都是从武都迁徙而来。第三次,据《阶州直隶州续志》记载“蜀汉建兴十四年(236年),徙武都氐王符健及羌民四百余户于广都(今成都南)”。(另一说法:姜维计划“移民实蜀”,“建兴十四年,准备徙武都氐王符健及氐民四百余户于广都,但符健与其弟发生分裂,符健弟率四百户降魏,……安置到魏的内地”)
元代以前,白龙江和西汉水流域的主体民族一直是氐、羌、藏等少数民族,汉族虽已陆续进入白龙江流域落业,但数量少。
明代开始,为了巩固边防,教化“异族”,政府开始往白龙江流域大规模迁徙汉人。加上明清两代的军屯、民屯,和两次流民高潮,使汉民逐渐成为白龙江流域的主体居民。
第一次流民高潮是明末清初数十年的战乱期间,川蜀移民大量涌入白龙江流域。第二次出现于清朝同治年间,陕西移民大量涌入白龙江流域。由于白龙江流域山大沟深,林密流急,较少遭遇苛政和兵燹,因而吸引了大批流民。白龙江流域的大量史志资料表明,陕西、山西人进入该地区的数量很多。武都及邻县的居民主要来自四川、湖北、陕西、山西。
特色小吃
洋芋搅团
凉粉,一般是泛指早市上的面皮、米皮、凉粉、洋芋搅团和油面茶等风味小吃。
油茶,以本地产的大叶绿茶和面粉上火同炒,加水煮沸调以薄荷、藿香等香料,盛碗后再调以炒熟的核桃面、鸡蛋丁、豆腐丁、洋芋丁。
米皮,武都两水汉王大米,浸泡,打浆。在特制的木板笼床上蒸熟。汤汁与搅团同。
武都美食
豆花子酸菜面,刚刚点出的清香豆花。面条可以多样化。但一般要求是手擀面、荞面、玉米面、小麦面、杂面。
地软耳包子,春秋季节的大地上,一种黑紫色的柔软的菌类。加上蘑菇、香菇、木耳做成的一种素食。
洋芋丝饼饼,主要由洋芋丝加适量面粉和花椒粉、细盐、老葱丝,在平底锅中煎熟。厚度1-3厘米。
武都酸菜汤:武都酸菜,用野生苦曲菜、木疙瘩菜、芹菜茎叶、野生银钙菜、苦戈菜腌制。发酵好时,菜脆而味酸。中药上全部属于解毒、清热、消暑类型,做汤时用清油炒一下,加老葱丝或野生韭菜花。加洋芋丝。还可以加面粉做成酸菜拌汤。
名优特产
武都花椒,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都是中国花椒原产地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该区花椒种植面积90.4万亩,花椒年产量1020万公斤,堪称“千年椒乡”。武都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同时,中国首座花椒博物馆在武都开馆。
油橄榄
中药材,武都有“千年药乡”、“千年椒乡”之美称,有各类动植物1300多种,各类中药材1200多种,其中有“米仓红芪”、“武都黄连”、天麻等较为突出。
核桃,武都核桃,原产于近东地区,又称胡桃、羌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制糕点、糖果等,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武都核桃以皮薄,仁饱,油多味香为独有特点。
甜柿,武都渭河流域的柿子,果实肥硕,肉厚香甜,营养丰富,柿子加工制柿饼,酿柿酒,造柿醋,做柿糖,色味俱佳,柿饼有健胃润肠、止血解毒、降血压等功效。
猕猴桃,甘肃陇南山区的猕猴桃均属野生,有性味甘寒,有解热、止渴、通淋之功。
樱桃,武都种植樱桃有多年的历史,城郊樱桃特别多,有的地方取名樱桃村。所产优质樱桃个大、核小、肉厚,远近闻名,其含磷量和含铁量都比苹果等高出许多倍,有止渴生津、调中益颜、养脾开胃等功效。
概述
武都旅游景区——五凤山、瑶寨沟、千坝草原
截至2010年,武都区有景观228个,其中自然景观194个,人文景观34个。现已开发的景区(点)有:一江:白龙江风情旅游、一区: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原:千坝草原、马营草原;宗教活动场所:城关清真寺、城郊马山邬金寺、龙凤山明山寺、佛堂寺、两水龙华寺、安化佛光寺、三河镇广严院(甘肃省仅存的宋代古建筑,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柏林寺)、城郊渭子沟普化寺、城关莲花山寺、城郊马入岩西禅寺;五山:五凤山、宣阳山、青龙山、米仓山、龙凤山;五洞:万象洞、水濂洞、朝阳洞、黄草洞、黄爷洞;六沟:大湾沟、山墩沟、民族沟、东岳沟、八铺沟、梓柏沟;七园:裕河茶园、北山植物园、南山森林公园、汉王将军石油橄榄示范园、汉王仓院高科技农业开发示范园、滨江公园等。
武都旅游景点——“三洞”
旅游景点
景点 | 简介 | 图片 |
---|---|---|
万象洞 | 万象洞位于白龙江南岸露骨山汉王镇杨庞村的半山腰,距陇南市中心7公里。因洞内洞中有洞,乳石遍布,森列多姿,宛如包罗万象的阆苑仙宫而得名。国家AAAA级的风景名胜区。在全国870多处溶洞中名列第四,有“江北第一洞”、“华夏一奇观”和“地下文化长廊”美称。洞内湿潮润滑、氧气充足,全年恒温14℃。根据考证,该洞已有2.5亿年的历史。 |
|
姚寨沟 | 姚寨沟,位于城南姚寨镇姚寨沟流域,有武都“后花园”之称。姚寨沟既有古羌、藏民族纯朴遗风,又有古羌族的遗址。根据沟内的自然风貌特征,可分为青龙山、上黄、雷鼓山、马山、柳沟山和“瑶池天堂”主景区,主景区由湖泊、特色园、瀑布、农家乐、特种养殖、民族民俗旅游6部分组成。 |
|
五凤山 | 五凤山原名真武山,相传古时曾有5只凤凰落在山巅,故名五凤山。距武都区北郊3公里,海拔2265米,垂直高度1200多米,巍峨高峻,耸入云霄。是驰名陇南的古迹名胜。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殿沟开始攀援到山顶,共经过10座庙宇,先后有:净手殿、一天门、新殿、风伯殿、二天门、坪堎龛、三天门、土地祠、灵官殿、老殿。老殿是明代建筑,坐北朝南,立于主峰之巅。殿内有两通石碑,有清道光十年(1830年)所立《名山老殿护载树木碑记》;农历三月三前后,是五凤山传统庙会。 |
|
千坝草原 | 武都千坝草原(牧场)位于武都东南部,总面积10.075万亩;东至分水岭滴水崖,西至北沙柳梁,南至千沟坝,北至前梁的边梁,地形为东西狭长22公里,南北距离17公里。境内以八坝、八坑、三坪、六洞、二池而负盛名。草原现饲养河曲马、牦牛、阳坝牛、黑裘皮羊、藏羊和当地山羊等,有野生动物野鹿、狐狸、盘羊、马熊、娃娃鱼、角鸡、锦鸡、娃娃鸡等观赏性珍稀动物。境内共有泉水28处,四季长流,池水24处。 |
|
水濂洞 | 武都水濂洞位于城北五华里的五凤山下脚下,是史料记载的武都“八景”中仅剩的“三洞一山”之一。远远望去,树木参差,隐约可见楼阁悬空,立柱井然,嵌于半崖峭壁之上,奇特惊险,俨然神仙的居所,给人惊奇中平添一份神秘。据《武阶备志》记载,晚唐诗人李商隐曾两次游历红女祠,并写下《圣女祠》和《重过圣女祠》两诗,怜其寂寞、凄清的境地。 |
|
朝阳洞 | 朝阳洞位于陇南武都区达角弓乡陈家坝境内,其所在之地仙人崖,是一座林木荫翳,奇石遍布,云雾缭绕。朝阳洞坐西向东,每当朝阳初升,有阳光射入洞内,故名。大善士端竹在洞中坐化,遗体保留留世,俗称“睡仙”,故洞所在崖称仙人崖,洞又称“朝阳仙洞”。相传,洞窟始凿于唐代。有大小洞窟26窟,塑像百余尊。窟壁有大量壁画和游人题留,洞前有楼阁,凉亭等建筑。“睡仙”和百余尊塑像及崖前建筑大部分修复,面貌焕然一新。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广严院 | 广严院,俗名柏林寺,是古代著名的阶州古刹,也是保存较完整的宋代建筑,是甘肃省仅存的宋代古建筑。“险崖栈道居天险,广严寺院乃壮观。”是武都八景之一,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位于甘肃武都区福津河畔、甘川公路线上的广严院,距武都城东30公里米处三河乡柏林村,始建于宋乾德年间。广严院是陇南境内保存完整的、最早的宋代古建筑,是甘肃现存宋代木结构三大建筑之一。1980年被列为县级文物,199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裕河保护区 | 甘肃裕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1058公顷,最高海拔2472米,最低海拔660米,属典型亚热带气候。裕河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川金丝猴、大熊猫、林麝、羚牛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珙桐、红豆杉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以及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类型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内现有脊椎动物28目86科323种,高等植物共159科695属1552种,大型真菌38科74属207种。 |
|
公园 | 建成:北山植物园、莲湖公园、钟楼公园、5·12主题纪念公园、滨江公园、东江水公园、江南公园。 正在建设:南山公园。 |
|
博物馆 | 建成:武都区博物馆、武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武都花椒博物馆、武都油橄榄博物馆。 在建:陇南市博物馆。 |
|
宗教场所 | 佛教:龙凤山明山寺、佛堂寺、两水龙华寺、安化佛光寺、三河镇广严院、城郊渭子沟普化寺、城关莲花山寺、城郊马入岩西禅寺。 藏传佛教:姚寨沟邬金寺。 伊斯兰教:城关清真寺。 |
|
东月沟 | 东月沟森林公园位于武都区月照乡东月沟。开发建设中。 |
|
邢澍
邢澍,清史学家、史志目录学家、藏书家、金石学家。字雨民,号佺山。阶州(今甘肃武都)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任浙江永康、长兴等县知县。官江西南安、饶州府知府。精于史学、天文、舆地之学,专治各史表、志、目录。著有《全秦艺文志》《两汉希姓录》《金石文字辨异》《关右经籍考》《南旋诗草》《旧雨诗谭》《守雅堂诗文集》《寰宇访碑录》等16种,今存者数种。
李揆
李揆,唐(711-784)字端卿,官至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卒年七十四,谥曰恭。葬于甘肃武都白龙江南岸、万象洞西大坪山。此处有李揆衣冠冢,李揆祠堂。
杨大眼(生卒年不详),原名不详,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名将。杨大眼是武都(今属甘肃)的仇池首领杨难当之孙。杨大眼擅长奔跑,勇猛善战,因为眼睛大,而被称为“大眼”,南朝人传说其“眼如车轮”。杨大眼跟从孝文帝征战,军功显赫,被封为直阁将军,加辅国将军、游击将军等。
马明心
马明心,中国清代伊斯兰著名经学家、苏菲神秘主义学派哲赫忍耶教团创始人。1718年(清乾隆五十七年)生于甘肃阶州(今甘肃陇南市),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农历3月27日被清廷杀害于兰州城头,终年63岁。中国伊斯兰教内尊奉他为舍希德(为主道牺牲的烈士)。
蔡武
蔡武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
2019年9月20日,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