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宪友会 编辑
清朝末年清政府承认的全国性合法政党
清末立宪政党。宣统三年四月中至五月初(1911年5月中至6月初),十四省谘议局代表在京举行直省谘议局联合会第二届会议,决议组织政党,定名为宪友会。五月初十日(6月6日),在湖广会馆举行成立会,设总部于北京,各省设支部。举雷奋、徐佛苏、孙洪伊为常务干事。其成员多为立宪派中知名人物。制定了“尊重君主立宪政体”等六项政纲,为日后夺取国会议席,参预政权作准备。民国建立后,该会分裂为共和统一党及共和建设讨论会。后又联合组成民主党。
宪友会是清末资产阶级立宪派建立的政党。1911年5月中旬至6月初,直省谘议局联合会议期间,讨论了抵制皇族内阁和组织政党事宜。公推黄为基、雷奋、张国溶、徐佛苏草拟章程和政纲,通过定名为宪友会。5月30日,在北京松筠庵召开发起组织会议。6月4日,在湖广会馆召开成立大会。选雷奋、徐佛苏、孙洪伊三人为常务干事,籍忠寅、李文熙、谢远涵为候补常务干事,还设有文书员2人,会计员2人,庶务员2人,调查员8人,决定总部设于北京,各省设立支部,推定了各省负责人。该会《章程》25条,其基本纲领是“以发展民权、完成宪政为目的”。该会是以谘议局为基础的全国性立宪政党。大多数立宪派知名人士和骨干人物都参加该会,也有不少革命派加入,属立宪政党中的激进派。随后,各省宪友会支部陆续成立,以湖北、湖南、四川、江苏、福建、江西、直隶、山西等省声势最盛。武昌起义爆发后,宪友会内部瓦解。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