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事业 编辑
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防止水灾。也通称为“水利”。即“水利工程”、“水利建设”
中文名:水利事业
外文名:water conservancy undertaking
别名:水利工程
类型:字词
词语信息
【词目】水利事业
【拼音】shuǐ lì shì yè
【基本解释】
1、∶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防止水灾。也通称为“水利”。
2、∶即“水利工程”、“水利建设”
详细解释
1、利用水力资源和防止水害。
《吕氏春秋·慎人》:“掘地财,取水利。” 高诱 注:“水利,濯灌。”《史记·河渠书》:“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监司》:“提举司则督责茶盐,用法苛惨;至常平义仓、水利农田则置而不顾。” 清 昭梿 《啸亭续录·王文肃》:“﹝王安国﹞喜讲水利,屡任河员,卒以河决罢官。”朱德 《和谢老泛舟古田水库》:“四级梯田多发电,层堤水利用无馀。”
2、指兴修水利带来的利益。
《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
3、水利工程在宏观上也被称作水利事业,隶属于水利事业的范畴。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利源调度·水利》:“《沿革》曰:‘井田废,沟浍堙,水利所以作也。本起於 魏 李悝 。’”《明史·太祖纪三》 :“乙亥,遣国子监分行天下,督吏民修水利。”《清史稿·河渠志四》:“近年水旱为灾,民生重困,皆因水利失修,致误农工。” 丁玲 《田保霖》:“修水利的农民一天一天地加多,外县外乡的人都到这里来,杨家畔就打了二十多个窑等他们来住。”
4、水路之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叶榆河》:“愚以行兵,此道最便,盖承籍水利,用为神捷也。”
约公元前104~前91年,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成《史记》,其中的《河渠书》(见《史记·河渠书》)是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该书记述了从禹治水到汉武帝黄河瓠子堵口这一历史时期内一系列治河防洪、开渠通航和引水灌溉的史实之后,感叹道:"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并指出"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从此,水利一词就具有防洪、灌溉、航运等除害兴利的含义。
现代由于社会经济技术不断发展, 水利的内涵也在不断充实扩大。1933年,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第三届年会的决议中就曾明确指出:"水利范围应包括防洪、排水、灌溉、水力、水道、给水、污渠、港工八种工程在内。"其中的"水力"指水能利用 ,"污渠"指城镇排水。进入20世纪后半叶,水利中又增加了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环境水利和水利渔业等新内容,水利的含义更加广泛。
因此,水利事业就是: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对自然界的水和水域进行控制和调配,以防治水旱灾害,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研究这类活动及其对象的技术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称水利科学。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称水利工程 。从事这一系列活动的统筹和安排,统称为水利事业。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