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 编辑

明朝武英殿大学士

许国许国

许国(1527~1596年),字维桢,号颍阳,徽州府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徽商许鈇次子。

嘉靖四十四年,考中进士,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先后出任翰林检讨、国子祭酒 、太常卿、太子詹事、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机务。 平夷云南大小金川叛乱有功,拜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

万历二十四年,去世,时年七十岁,赠少保兼太子太保,谥号文穆,修建许国石坊作为纪念,著有《许文穆公集》。

基本信息

编辑

字:维桢

号:颍阳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徽州歙县

出生日期:1527年

逝世日期:1596年

主要成就:内阁大臣 平定云南

本名:许国

官位:礼部尚书 武英殿大学士

封赠:少保兼太子太保

谥号:文穆

人物介绍

编辑

许国万历十二年,因“平夷云南”有功,晋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

许国画像许国画像

死后,朝廷追加谥号为“文穆”,著有《许文穆公集》。

许国石坊

编辑

如今在歙县城内,还存世有举世闻名的八脚牌坊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建于明朝万历年十二年

被杖的四人一下子成为天下士大夫仰慕的楷模,当时皇帝经筵的讲官许国送给中行一只玉杯,上刻诗曰:“斑斑者何?卞生泪。英英者何?兰生气。追之琢之,永成器。”送给赵用贤犀角杯一只,上刻诗曰:“文羊一角,其理沉黝。不惜剖心,宁辞碎首。黄流在中,为君子寿。”对二人做出高度的评价和美好的祝福。可世事难料,张居正死后,吴、赵二人重新回朝廷做官,许国已做到内阁中仅次于首辅的二把手,和吴、赵成为政治上的对手,许国谴责二人,“意气感激,偶成一二事,遂自负不世之节,号召浮薄喜事之人,党同伐异,罔上行私,其风不可长。”真乃此一时,彼一时也。(危机公关的处理办法:廷杖(2) 连载:晚明七十年 作者:十年砍柴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明史记载

编辑

许国, 字维桢,歙县人。举乡试第一,登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神宗为太子出阁,兼校书。及即位,进右赞善,充日讲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改吏部,掌詹事府。十一年四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国与首辅申时行善。以丁此吕事与言者相攻,语侵吴中行、赵用贤,由是物议沸然。已而御史陈性学复摭前事劾国,时行右国,请薄罚性学。国再疏求去,力攻言者。帝命鸿胪宣谕,始起视事。南京给事中伍可受复劾国,帝为谪可受官。国复三疏乞休,语愤激,帝不允。性学旋出为广东佥事。先是,帝考卜寿宫,加国太子太保,改文渊阁,以云南功进太子太傅。国以父母未葬,乞归襄事。帝不允,命其子代。御史马象乾以劾中官张鲸获罪,国恳救。帝为霁威受之。十七年,进士薛敷教劾吴时来,南京御史王麟趾、黄仁荣疏论台规,辞皆侵国。国愤,连疏力诋,并及主事饶伸。伸方攻大学士王锡爵,公议益不直国。国性木强,遇事辄发。数与言者为难,无大臣度,以故士论不附。明年秋,火落赤犯临洮、巩昌,西陲震动,帝召对辅臣暖阁。时行言款贡足恃,国谓渝盟犯顺,骜已极,宜一大创之,不可复羁縻。帝心然国言,而时行为政,不能夺。无何,给事中任让论国庸鄙。国疏辨,帝夺让俸。国、时行初无嫌,而时行适为国门生万国钦所论,让则时行门生也,故为其师报复云。福建守臣报日本结琉球入寇,国因言:“今四裔交犯,而中外小臣争务攻击,致大臣纷纷求去,谁复为国家任事者?请申谕诸臣,各修职业,毋恣胸臆。”帝遂下诏严禁。国始终忿疾言者如此。

廷臣争请册立,得旨二十年春举行。十九年秋,工部郎张有德以仪注请,帝怒夺俸。时行适在告,国与王有屏虑事中变,欲因而就之,引前旨力请。帝果不悦,责大臣不当与小臣比。国不自安,遂求去。疏五上,乃赐敕驰传归。逾一日,时行亦罢,而册立竟停。人谓时行以论劾去,国以争执去,为二相优劣焉。国在阁九年,谦慎自守,故累遭攻击,不能被以污名。卒,赠太保,谥文穆。

下一篇 小邾国

上一篇 燕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