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成 编辑

韩宋朱元璋部帐前总制亲兵都指挥使司左副指挥使、高阳郡侯

韩成韩成

韩成(?—1363年9月7日),虹县(今安徽泗县)人,治平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义军。治平四年(1354年)随朱元璋攻克滁州,任镇抚。龙凤元年(1355年)随朱元璋渡江,攻克采石镇、太平路、芜湖县。龙凤二年(1356年)三月随朱元璋攻克集庆路(今南京),又随徐达等人攻克镇江路、金坛县,陞元帅,又随常遇春支援常州,解除了牛塘之围。龙凤三年(1357年)随缪大亨攻取扬州。 龙凤四年(1358年)随朱元璋攻克婺州。 龙凤五年(1359年)随俞通海克复池州。 龙凤六年(1360年)参加龙湾之战,捣江州。龙凤八年(1362年)随朱元璋下南昌。 龙凤九年(1363年)升帐前总制亲兵都指挥使司左副指挥使,三月随朱元璋救韩林儿,参加安丰之战,遂攻庐州,既而回援南昌,战死于鄱阳湖之战。 龙凤十年(1364年),追赠安远大将军、轻车都尉、帐前总制亲兵都指挥使、高阳郡侯 ,祀于余干康山忠臣庙 ,后因其子韩观之功,追赠荣禄大夫、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弘光初年补谥忠壮。

基本信息

编辑

所处时代:元末明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虹县

逝世日期:1363年9月7日

本名:韩成

官职:镇抚→淮兴镇江翼元帅府元帅→帐前总制亲兵都指挥使司左副指挥使→都指挥使→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爵位:高阳郡侯

谥号:忠壮

散阶:安远大将军→荣禄大夫

勋阶:轻车都尉

人物生平

编辑

治平元年(1351年)五月,刘福通率众起义,迅速攻克颍州城 ,打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旗号。四方群起而响应之。起义于蕲州、黄州者,以彭莹玉和尚为宗,推徐寿辉为首,建元治平,国号大宋,攻克德安、沔阳、安陆、武昌、江陵、江西诸郡。起义于湖南、湖北者,推布王三、孟海马为首,奄有均州、房州、襄阳、荆门、归州、峡州。 起义徐州者,推芝麻李为首,攻克徐州城。

治平二年(1352年)初,郭子兴在定远县起兵,攻克濠州,韩成参加义军,与朱元璋同隶属于郭子兴。

治平三年(1353年)六月,朱元璋归乡里,募兵得七百余人而还,郭子兴任朱元璋为镇抚。

治平四年(1354年)五月,朱元璋招降三千元兵,郭子兴任朱元璋为管军总管。六月二十四日,韩成随朱元璋攻克滁州,任镇抚,镇守当地。

龙凤元年(1355年)二月,杜遵道、刘福通等拥立韩林儿为皇帝,建都亳州,建元龙凤,国号宋,遣使四出,招群雄是其子弟者。四月,授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不久后,和州乏粮,朱元璋与诸将谋渡江。

六月二日,韩成随朱元璋等渡江攻克采石镇,继而乘胜攻克太平路。

八月二十四日,韩成随习伯容攻克芜湖县。

龙凤二年(1356年)三月十日,韩成随朱元璋攻克集庆路(今江苏南京)

三月十六日,朱元璋命徐达、汤和、张德麟、廖永安等进兵攻镇江路,韩成亦在其列,遂于三月十七日克镇江。

三月十九日,朱元璋在镇江设立淮兴镇江翼元帅府,任命徐达、汤和为统军元帅,韩成亦为元帅,改镇江路为江淮府。

四月十五日,徐达等攻克金坛县,韩成镇守金坛。

十月,从攻常州,败张士诚援兵,解牛塘包围。

龙凤三年(1357年)十月十四日,随缪大亨取扬州。

龙凤四年(1358年),从朱元璋下婺州。

龙凤五年(1359年)四月十一日,随俞通海破徐宋赵普胜将,复池州。

龙凤六年(1360年)参加龙湾之战。

龙凤七年(1361年)八月十二日,朱元璋亲伐陈友谅。在此之前,李文忠李明道至应天府(今南京),朱元璋问曰「陈氏如何?」李明道具言:「友谅自弑徐寿辉,将士皆离心,且政令不一,擅权者多,骁勇之将如赵普胜者又忌而杀之,虽有众,不足用也。」及安庆之为陈友谅所陷,朱元璋遂决意伐之,率徐达、常遇春等各率舟师发于龙湾,朱元璋御龙骧巨舰,建大旗于前,署曰「吊民伐罪,纳顺招降」诸军乘风遡流而上。八月二十日,至安庆,陈友谅军固守不战,朱元璋以陆兵疑之,敌兵动乃命廖永忠张志雄以舟师击其水寨,破敌舟八十馀艘,获战船二十有七,遂克安庆,长驱至小孤山。二十四日,军至湖口,破陈友谅逻舟,乘胜追至江州,朱元璋分舟师为两翼大破之,陈友谅逃往武昌。二十五日,韩成随军入江州。

龙凤八年(1362年)正月八日,朱元璋因胡廷瑞来降,自九江前往南昌,韩成随侍。

龙凤九年(1363年),升帐前总制亲兵都指挥使司左副指挥使,专侍宿卫。

二月二日,张士诚遣其将吕珍攻围安丰(今安徽寿县)韩林儿。

三月一日,韩成随朱元璋等往救安丰,破吕珍,庐州左君弼来助吕珍,常遇春击败之,朱元璋命徐达等人进兵围庐州。

陈友谅乘朱元璋率大军救韩林儿,南方兵力薄弱,率师六十万攻围南昌。

七月,韩成随朱元璋回援南昌,参加鄱阳湖之战。

二十一日,当朱元璋御舟胶浅,张定边奋前直犯之时,事势惶急。韩成与程国胜、陈兆先等方左右格斗,及张定边中矢之时,拉舟疾速前进,御舟因为水涌而得脱,而韩成等反绕出于敌舰之后,援绝而死。

龙凤十年(1364年)四月三日,王朱元璋谓中书省臣曰:「崇德报功,国之大典。自古兵争,忠臣烈士以身殉国,英风义气,虽死犹生。予与陈友谅战于鄱阳湖,将臣效忠死敌,昭然可数,然有功不报,何以慰死者之心而激生者之志哉?尔中书其议行之。」於是中书省以死事之臣丁普郎等三十五人列进,赠韩成赠安远大将军、轻车都尉、帐前总制亲兵都指挥使、高阳郡侯,祀于余干康山忠臣庙。

弘光元年(1645年),补谥忠壮。

家族亲属

编辑

祖父

韩子安

赠荣禄大夫、同知都督府事

祖母

周氏

追封夫人

韩有德

赠荣禄大夫、同知都督府事

丘氏

追封夫人

崔氏

追封夫人

韩观

累官至都督同知,洪武年间数讨破广西诸蛮寇及征五开有功,建文末年挂征南将军印,于江西操练军马,寻镇守广西,永乐九年(1411年)征交阯(今越南),既平交阯,留韩观镇守,永乐十二年(1414年)卒。

韩礼

保送赴京,逝于路途。

曾孙

韩翅

病废

玄孙

韩迪

病废

晜孙

韩凤翔

嘉靖元年(1522年)五月二十一日,录开国功臣韩成嫡长孙韩凤翔为冠带舍人,食米月一石。

仍孙

韩中孚

学院选充奉祀生员,韩中孚有志读书,辞而不受,让给二支孙韩永寿充奉祀,韩中孚由天启年间恩选任直隶平乡县知县,崇祯年间陞山西平阳府霍州知州 ,子三:道元、道宗、道德,孙三:为焕、为纲、为屏

古迹地名

编辑

韩成塑像韩成塑像

安徽泗县高阳侯故里,原高阳侯故里牌坊因泗县修高速被拆,韩侯祠因上世纪特殊原因被毁,只剩下一座大殿位于泗县工会内。高阳侯三世孙韩礼墓至今尚在,位于泗县城西三公里,古汴河北侧!

南京韩家巷:韩家巷东起廊后街,西至中山路。因明代大将韩成被追封建宅于此而得名。

下一篇 司马卬

上一篇 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