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以食为天 编辑
民以食为天(拼音:mín yǐ shí wéi tiā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民以食为天”的原义是人民以粮食为生存的根本,形容民食的重要;在句子中可充当作宾语、定语;也作“民以食为本”。
中文名:民以食为天
外文名:Food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people
拼音: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近义词:国以粮为本
注音字母:ㄇㄧㄣˊ ㄧˇ ㄕˊ ㄨㄟˊ ㄊㄧㄢ
成语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语法结构:复句式
语法属性:作宾语、定语
同义词:民以食为本
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东汉·班固《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
唐代的司马贞为《史记》做注释时,注明此话最早是管仲说的。 管仲曾说:“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 此说始见于司马贞《史记索隐》 ,今本《管子》未见原句。
后人据此提炼为成语“民以食为天”。
公元前204年,正值楚汉相争。当时刘邦守在荥阳,这里依山傍水,进可以攻,退可以守。重要的是在荥阳以北的敖山上,有一座小城,城内有许多储藏着大量粮食的仓库。项羽凭着兵力上的优势,向刘邦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刘邦兵力不够,一时又调不来救兵,打得很艰难,渐渐感到支持不住了,被困在荥阳、成皋一带,于是刘邦计划后撤,把成皋以东的地区让给项羽。
郦食其得知刘邦的这个想法,便对刘邦说:“我听说能知道天之所以为天的人,可以成就统一大业:而不知道天之所以为天的人,统一大业不可成。作为成就统一大业的王者,他以平民百姓为天,而平民百姓又以粮食为天。敖仓这个地方,天下往此地输送粮食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听说此处贮藏的粮食非常多。楚国人攻克了荥阳,却不坚守敖仓,而是带兵向东而去,只是让一些罪犯来分守成皋,这是上天要把这些粮食资助给汉军。当前楚军很容易击败,而我们却反要退守,把要到手的利益反扔了出去,我私下里认为这样做是错了。更何况两个强有力的对手不能同时并立,楚汉两国的战争经久相持不下,百姓骚动不安,全国混乱动荡,农夫放下农具停耕,织女走下织机辍织,徘徊观望,天下百姓究竟心向哪一方还没有决定下来。所以请您赶快再次进军,收复荥阳,占有敖仓的粮食,阻塞成皋的险要,堵住太行交通要道,扼制住蜚狐关口,把守住白马津渡,让诸侯们看看如今的实际形势,那么天下的人民也就知道该归顺哪一方了。如今燕国、赵国都已经平定,只有齐国还没有攻打下来,而田广占据着幅员千里的齐国,田间带领着二十万大军,屯兵于历城,各支田氏宗族都力量强大,他们背靠大海,凭借黄河、济水的阻隔,南面接近楚国,齐国人又多诈变无常,您即使是派遣数十万军队,也不可能在一年或几个月的时间里把它打下来。我请求奉您的诏命去游说齐王,让他归汉而成为东方的属国。”
刘邦觉得郦食其的话非常有道理,于是依计而行,坚守敖仓,终于收回荥阳,取得了胜利。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