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徐州 编辑
南徐州,侨州。初名徐州,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始分淮北为北徐,淮南犹为徐州。后又以幽、冀合徐,青、并合兖。
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加徐州曰南徐,而淮北但曰徐。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年),更以江北为南兖州,江南为南徐州,治京口,割扬州之晋陵、兖州之九郡侨在江南者属焉,故南徐州备有徐、兖、幽、冀、青、并、扬七州郡邑 。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均为南徐州南兰陵人,隋开皇九年(589)废南徐州,南徐州遂成为其治所京口(今江苏镇江)的古称之一。
唐朝元和四年置宿州,取古宿国为名,初治虹(今泗县),后迁至埇桥。宿州方言把“宿”读作“xu”第三声,宿州又在徐州南方,故叫安徽宿州为“南宿州”(谐音南徐州),江苏徐州为“北徐州”。
目录
中文名:南徐州
初名:徐州
现今:江苏镇江
成立时间:晋安帝义熙七年(411)
位于镇江北固山的清代门楣“南徐净城”
赛珍珠从小生活在镇江。《大地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儿子》中呈现出一种打打杀杀的烟雾谜团,其真实的历史和地域背景并不清晰,因而削弱了作品的影响力。但专家发现,根据赛珍珠所描写人物的活动范围、主要征战经历、敛财手段甚至家庭背景等考证,作品中所谓的“王虎”原型即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徐老虎”徐宝山。徐宝山杀过清兵,集盐枭、黑帮老大、军阀等身份于一身,后来在家中被炸弹炸死,其墓葬位于镇江西郊,而扬州瘦西湖有“徐园”,由此可断定故事的背景则在镇江、扬州一带。
宿州方言把“宿”读作“xu”第三声,天津话也源于宿州方言,宿州又在徐州南方,故叫安徽宿州为“南宿州”(谐音南徐州),江苏徐州为“北徐州”。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是一位以中文为母语之一的著名美国作家。赛珍珠虽然从小生活在江南的镇江,但是她学习的是北方方言,所以1917到宿州的时候,她很容易听懂本地的方言,还为她的丈夫农学家Buck做翻译。
赛珍珠婚后与丈夫在宿州生活了5年,在这期间,以20世纪初宿州农村和城市的广阔社会为背景缩影,创作出了《大地》,小说叙述的是旧中国的农民王龙从一无所有而成为一个富户的故事。贫农王龙娶了一个大家庭的女佣娥兰做妻子。娥兰沉默寡言,吃苦耐劳,甚至在刚刚生完孩子后挣扎着爬起来和丈夫一起顶着烈日在田里劳作。但王龙嫌她不够美貌,对她十分冷淡。大饥荒来了,他们被迫举家前往南方谋生。王龙在一场动乱中浑水摸鱼发了财,靠着娥兰的帮助,回到家乡并买了许多田地,富裕起来。他愈发嫌弃发妻平庸的外貌,另娶了一个妓女。慢慢地,他老了,褪去了年轻时的浮躁和野心,惟一的心愿就是守住家业。他告诫儿子们千万不能卖地,土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孕育一切生命的基础。描写了王家三代人的命运变化,极富时代气息和典型性,为赛珍珠赢得诺贝尔奖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被翻译语种最多的小说之一。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大地三部曲》是最完善、最权威的译本。老年时的赛珍珠仍表达了度宿州的深深思念之情,希望能够再去一次中国,看一看她曾深深眷恋着的宿州,可以看出赛珍珠与宿州这座城市的紧密浓浓乡情。但迫于当时美国政治压力,赛珍珠未能如愿,在她的墓志铭中深深的镌刻着“大地”二字。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