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浩街 编辑
南浩街位于苏州城外阊门、胥门之间,一年一度的苏州城区民俗活动“轧神仙”在南浩街北段阊门附近举行。
中文名:南浩街
外文名:Nanhao Jie
位置: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
路长:1800米
路宽:2.5-4.9米
南浩街老照片
原名南濠街,因阊门以南护城河称为南濠而得名,后讹“濠”为“浩”。民国《吴县志》称南濠大街,《苏州城厢图》、《吴县图》、《苏州图》均标南濠街。苏州明代文学家都穆、杨循吉曾家居于南濠街。元宵灯节,阊门一带极为热门,南濠街也是“张灯结彩”处。 明清时期就是繁华商市,并建有多处会馆公所。阊门内外、南北濠、上下塘、山塘、枫桥,都是繁盛的商业区,“凡南北舟车,外洋商贩,莫不毕集于此,居民稠密,街弄通隘,客货一到,行人几不能掉臂,其各商大贾,自为居停。”(清人纳兰常安《宦游笔记》)南濠街毁于咸丰十年。同治、光绪年间商市略有恢复。
1999年神仙庙移建于南浩街后,一年一度的“轧神仙”庙会由中街路改在南浩街举行。
名人街
位于金门路北侧,东起南浩街,西至阊胥路,长130米,宽3—8米,花岗石路面。因街东端护城河边建有“姑苏名人馆”,故名。1999年12月开通。
葫芦街
位于南浩街北段中部,东起南浩街,西至阊胥路,长140米,宽8.5米,花岗石路面。新建的南浩花园住宅在该街西端北侧。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红楼梦》称苏州阊门一带 “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1998年改造南浩街时,仿照小说第一回中甄士隐居住在阊门外葫芦庙这一情节,设置了“葫芦庙遗址”的景点,并将新辟之街定名为“葫芦街”。1999年4月开通。
神仙街
位于阊胥路北段东侧,东起南浩街万人码头,西至阊胥路与石路相望,花岗石路面,长130米,宽12米。已有近千年历史的神仙庙(又名福济观)因阊门内下塘原址已毁,移建于此街东端,故名神仙街。1999年4月开通。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