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 编辑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虎丘山门内8号,在苏州古城西北3.5千米,海拔34.3米,景区面积72.8公顷,核心景区面积15.97公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
虎丘又称海涌山,东晋司徒王珣与弟司空王珉于剑池两侧建别墅,后舍宅为寺,名虎丘寺,寺宇沿山而筑,“寺中藏山”为其一大特色。虎丘后山有“虎丘后山胜前山”之说,现存青石小桥、石牌坊、湖石假山。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文明单位。199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虎丘山在内的苏州园林被命名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4年,虎丘景区云岩寺塔作为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文名:虎丘山风景名胜区
外文名:Huqiu Scenic Area
地理位置: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虎丘山门内8号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7:30一18:00(17:00停止售票,17:30停止检票)
景点级别:AAAAA级
门票价格:70元
占地面积:475.9 公顷
著名景点:虎丘塔、剑池、千人石
远古时代
虎丘曾是海湾中的一座随着海潮时隐时现的小岛,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最终从海中涌出,成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人们便称它为海涌山。虎丘曾有过望海楼、海泉亭、海宴亭等胜景。
春秋时代
春秋时期,虎丘是吴王阖闾的离宫所在。东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阖闾在吴越之战中负伤后死去,其子夫差把他的遗体葬在这里。据说葬经三日,金精化为白虎蹲其上,因号虎丘。
东晋
虎丘由帝王陵寝成为佛教名山和游览胜地始于六朝。东晋时,司徒王珣及其弟司空王珉各自在山中营建别墅,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双双舍宅为虎丘山寺,仍分两处,称东寺、西寺,刘宋高僧竺道生从北方来此讲经弘法,留下了“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佳话和生公讲台、千人坐、点头石、白莲池等古迹。
南北朝
隋文帝杨坚,笃信佛教,隋仁寿年间(601年一604年)下诏各州郡建造舍利塔,并由“有司造样送往当州”,也就是附发了塔的样式,以便统一规制。虎丘历史上便有了第二座塔,位于山顶东晋王琴台故址,据古建筑专家刘敦桢考证,它只是一座方形的木塔,早已无有,非现存的以砖结构为主的八角形塔。
唐宋时期
苏州虎丘山风景区雪景高清组图
为避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名讳,虎丘一度改名武丘,寺名亦易为武丘报恩寺,仍分东西两寺。唐宝历元年(825年),五十四岁的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
唐武宗李炎在位时,崇道辟佛,发动大规模的灭佛运动,於唐会昌五年(845年)诏令没收寺院土地财产,毁坏佛寺佛像,强迫僧尼还俗,史称“会昌灭佛”。建寺五百馀年的虎丘东西二寺当即被拆得片瓦无存。不久,佛教又得到恢复。重建的虎丘山寺合二寺为一寺,并从山下迁移到山上,逐步形成保留的依山而筑的格局。五代时期,大事修建佛寺、构筑圆林。虎丘现有的佛塔,是五代最后一年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至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的建筑。
清代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高清组图
虎丘经历了一个盛极而衰的过程。虎丘最兴盛之时,为康熙至乾隆期间。虎丘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至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先后建起了万岁楼、御碑亭、文昌阁,以及宏伟的行宫“含晖山馆”,接着又重修了大雄宝殿、千佛阁。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再次全面修整,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建千手观音殿、地藏殿,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修塔。虎丘衰落之时,为清咸丰十年(1860年)至清同治二年(1863年)的兵火摧残。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自天京(南京)挥军东征,一路势如破竹,迅速逼近苏州,溃败的清军在城外枫桥、虎丘、山塘、上塘、下塘和南濠、北濠一带纵火,大火延烧三昼夜。清同治二年(1863年)虎丘又成为太平军苏城保卫战的西北前哨阵地,曾在附近修筑防御工事。战后的虎丘,殿阁楼台仅存断壁颓垣,唯有破败的云岩寺塔、二山门。清同治十年(1871年),起山寺殿宇才略有恢复,但因陋就简,规模已大不如前。清光绪十年(1884年),状元洪钧、词人郑文焯等集资于憨憨泉坡地依山势创建拥翠山庄。辛亥革命后,民国七年(1918年)吴中名士金松岑、费仲深、汪鼎丞等募建冷香阁于拥翠山庄北。此后十余年,又陆续修建了头山门、石观音殿、申公祠、三泉亭、致爽阁、可中亭等。
建国后
1953年6月,苏州市设立园林管理处,并组成“园林古迹整修委员会”,接管虎丘及其他园林名胜,进行管理和维修,逐步对虎丘全面修葺。
1955年,疏浚剑池。
1956一1957年,对虎丘塔进行了抢修,从塔中发现珍贵文物。
1981一1986年,对虎丘塔进行“加固塔基”的第二次大修,使倾斜已达2.34米的千年古塔转危为安。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高清组图
1955年,虎丘陆续新建了放鹤亭、涌泉亭、孙武亭,开通了环山河。
1956年,建造海涌桥,疏通第三泉,修整百步趋,重建花雨亭。
1959年,重建通幽轩、玉兰山房,整修了小武当、十八折和环山路。
1966一1976年,十年“文革”中,虎丘整修和建设陷于停顿,受到了人为的破坏,70年代后期起,虎丘又进入加快步伐恢复发展的新时期。
1980年,重修小吴轩,整修冷香阁。
1981年,重修照墙及头山门。
1980一1982年在东山庙遗址、隆祖塔院遗址一带,新建了万景山庄。
1982年,在后山新建分翠亭、揽月榭。
1989年,大规模对失修、破损的建筑、石刻、匾联逐步进行维修、保护和复原,重建了千顷云阁、五贤堂,以及周围种植享有“茶中王种”之誉白云茶树的“云在茶香”等景点。
2003年起,恢复了西溪环翠、书台松影,对宋代石观音殿遗址进行了保护。
位置境域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虎丘山门内8号。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所在的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9°55′—121°20′,北纬30°47′—32°02′之间。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
地质地貌
虎丘
虎丘山海拔34.3米,面积0.19平方千米。山体由侏罗系火山岩浆构成,千人石、试剑石、剑池等山石为流纹岩。虎丘山往东、北、西三个方向的整个平原地区第四系冲积层之下都分布着侏罗系火山岩。
气候特点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
剑池
虎丘剑池
虎丘塔
虎丘塔
真娘墓
虎丘真娘墓
断梁殿
虎丘断梁殿
拥翠山庄
虎丘拥翠山庄
憨憨泉
虎丘憨憨泉
试剑石
虎丘试剑石
二仙亭
虎丘二仙亭
千人石
虎丘千人石
相传吴王阖闾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夫差将他父亲葬于虎丘山,但是等墓筑完之后,夫差就要想了这么多的人都知道我父亲墓的所在地,如果有一天他们手头缺钱的话,就很有可能一起结伴而行来盗墓。于是他想了一个奸计,一天他召集了这一千多个工匠,请他们喝酒,并且观看鹤舞,等到深夜,乘他们都醉的时候,命他手下官兵将这一千多人统统杀死,据说当年他们的鲜血把这块石头染成了红色,每到下雨天或阴天时石头就特别的红,这块石头,仍然是红颜色的,当然不是古代工匠的鲜血,因为虎丘的岩质是酸性流纹岩,它的石质原本就是红色的。
西溪环翠
西溪环翠是虎丘历史十景之一,原为唐高士甫里先生陆龟蒙祠堂,清乾隆五十一年(1787年),甫里先生二十四世孙陆肇域即石成基,凭林起栋,仿甫里别墅八景而筑,旧有环翠阁、清风亭、桂子轩、斗鸭池、菊畦、竹堤诸景。至清咸丰年(1862)惨遭兵燹,景点几成废墟,沦为郊农菜畦,后来成为景区的花房,2004年经重新修复,正式对外开放,在原址重修环翠阁、清风亭、桂子轩、斗鸭池等景点,新增镜台云梦、篱门幽竹、聆音榭、垂花门、野山石景、循环水景诸胜。据《虎阜志》和《桐桥倚棹录》中有关虎丘花市的记载,构筑了“镜台云梦”古戏台,为今后花会民俗表演提供合适的场所,台前构筑由千吨野山石堆叠而成的假山群,与虎丘山系一脉相承。
万景山庄
虎丘万景山庄
万景山庄里集中了苏派盆景精品600多盆,占地25亩,建筑面积144平方米,主要有树桩盆景和水石盆景两个展示区域。苏派盆景是中国盆景的一个重要流派。苏派盆景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近代又有较大的发展。
其他景点
头山门
虎丘头门山
致爽阁
虎丘致爽阁
御碑亭
御碑亭在塔院内,大雄宝殿后面,宋时称御书阁,元时为妙庄严阁,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改建为御书亭,至乾隆末年御书亭共有三处,清咸丰年间,均毁。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江苏巡抚崧骏因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均驻跸虎丘,故又动工建亭岩巅,亭内奉有宸墨·今御碑亭之北壁,镌有康熙御诗。
玉兰山房
玉兰山房在虎丘山北面的通幽轩之上,旧有玉兰一株,甚古,名冠吴中,相传是宋朱勔从闽移植而来。
解放以后,重建此房,并补植了玉兰数株,每年早春时节,玉兰含苞欲放。
生公讲台
虎丘生公讲台
云在茶香
虎丘云在茶香
小武当
虎丘小武当
孙武子亭
虎丘孙武练兵场
石观音殿遗址
虎丘石观音殿遗址
大殿
虎丘大殿
书台松影
虎丘书台松影
虎丘白云茶
虎丘白云茶
虎丘白云茶,相传最早就是由陆羽栽培而成的。白云茶,又叫“雨前茶”。据文肇祉《虎丘山志》记载:白云茶“僧房皆植,名闻天下。谷雨前摘细芽,焙而烹之,名曰‘雨前茶’。”此茶明代列为贡茶。虎丘白云茶原产地为安徽歙县,后引入虎丘,在后山约有10亩地用来种植1万余株白云茶,因其口感极佳,引得游客慕名来品茗,后虎丘景区成功注册“云岩茶”这一商标品牌,但因茶叶产量有限,每年仅20余斤。
虎丘席编
虎丘席编
苏州虎须席,清代,苏州虎丘附近居民用蒯草编制草席。顾禄《桐桥倚棹录》:“蒯席,出虎丘者为佳,见《姑苏志》。山塘只一二店而已。别有蒲席、篾席两种。昔年环山居民多种蒯草,织席为业,四方称‘虎须席’,极为工致,他处所不及也。今种蒯草织席者,浒关为甚,然虎丘地名尚有号席场弄者。”如今虎丘席编已不多见。
苏州泥塑
苏州泥塑
《红楼梦》第67回里写到,薛蟠从苏州带了两箱东西给母亲和妹妹薛宝钗,其中一箱是从虎丘带回的“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与薛蟠毫无相差”。苏州泥塑名目繁多,质量不等,统称为“虎丘耍货”。清代山塘街知名的耍货店鳞次栉比,当时苏州一些富贵人家子弟热衷斗鸟,拿泥人代替金银珠宝,充当赌资。
虎丘花卉
虎丘花卉
虎丘花卉历史悠久,名闻天下,尤其是香花,在虎丘栽植的历史相传已近千年。旧时,虎丘一带农户以莳花为业。每天黎明,虎丘山塘街到虎丘正山门都会形成花市。比较有名的花有茉莉花、白兰花和玳玳花,卖花女把茉莉花和玳玳花扎成各种花球、花束,又用麦秆编成小巧玲珑的“花茧”,内装白兰或玳玳若干朵,到城里沿街叫卖。吴侬软语,花香袭人,为旧日苏城一景。
1998年,虎丘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2007年,虎丘山在内的苏州园林被命名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02年,虎丘山风景名胜区通过了ISO9001—14001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认证。
门票价格
70元/人。
开放时间
7:30一18:00(17:00停止售票,17:30停止检票)。
交通指引
高速公路
杭州方向:苏嘉杭苏高速苏州园区出口下高速,上南环东路高架,南环西路高架,福星路出口下,走桐泾南路,桐泾北路,转虎丘路,可达景区南大门。
上海方向:沪宁高速苏州东出口下,转国道312直达虎丘北大门。
南京方向:沪宁高速苏州新区出口下,转国道312直达虎丘北大门。
公交线路
虎丘路站:9036路、夜专4路、游1路
虎丘北门站:32路、好行1号线
地铁线路
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虎丘站。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