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简王 编辑
楚简王(?―公元前408年),芈姓,熊氏,名中,一作仲。 楚惠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
楚惠王五十七年(公元前432年),楚惠王去世,楚简王继位。 楚简王元年(前431年),灭莒。 楚简王七年(前425年),宋悼公朝于楚,楚简王派军队帮助宋悼公在黄池和雍丘筑城,结果遭到三晋攻击,战败。 楚简王八年或九年(前424年或前423年),发兵伐晋,夺宜阳,围赤岸。三晋援军抵达,楚军撤退,在楚长城下被晋军大败。 楚简王十九年(前413年),派兵攻打魏国,攻至上洛。 楚简王二十四年(前408年),楚简王去世,谥“简大” ,其子楚声王继位。
本名:熊中
别名:熊仲
所处时代:战国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郢都
逝世日期:公元前 408年
主要成就:灭亡莒国
在位时间:前432年―前408年
谥号:简大
在位初期
楚简王名熊中,一曰熊仲,是楚惠王之子。楚惠王五十七年(公元前432年),楚惠王去世,楚简王继位。
楚简王元年(前431年),楚简王派中子化领兵北伐 ,灭亡莒国(今山东莒县)。 当时晋国、越国为盟国 ,莒国仗着与越国交好,缺少防备,不料被楚国灭亡。 楚简王灭莒,使楚国的势力向东北推进,达到了沂水流域的中部。
楚晋之战
楚简王七年(前425年),一说楚简王十年(前422年) ,宋悼公来楚国朝聘,告诉楚简王宋国的司城削弱公室。楚简王命令莫敖阳为率师帮宋悼公安定宋国公室,在黄池和雍丘筑城。由于这两个地方在宋、郑之间,侵犯了三晋的利益,魏斯(魏文侯)、赵浣(赵献侯)、韩启章(韩武子)率兵包围并攻陷了黄池,把楚国的势力逼出中原,赶回楚地。
黄池之战的一年后 ,一说两年后 ,楚简王命令莫敖阳为率军入侵晋国,夺取宜阳(今河南宜阳西) (一说毁而不占 ),包围了赤岸,作为对黄池之战的报复。魏斯、赵浣、韩启章率军救赤岸,楚军放弃了围城,向国内撤退。晋军一路追击,与楚军在楚长城(又称方城)下发生激战。楚军战败,抛弃旗帜营帐,趁着夜色逃走了。楚国因此又与晋国结下了怨仇。
晋楚长城之战的影响是深远的。《吕氏春秋》说魏文侯“南胜荆于连堤,东胜齐于长城”,前半句就是指的这次战役。三晋在简王年间的晋楚长城之战和前404年的晋齐长城之战(三晋伐齐之战)中相继击败楚、齐两个大国,因此得到周天子的承认,得以列为诸侯。
楚简王八年(前424年),魏国改元称侯 ,一说就是在庆贺晋楚之战的胜利。
伐魏去世
楚简王十九年(前413年),楚简王派兵攻打魏国,攻至上洛(今陕西洛南)。
楚简王二十四年(前408年),楚简王去世,其子楚声王继位。
去世年份
《史记》记载,楚简王在位二十四年(前432-408年),前408年去世。 但清华简《系年》出土后,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对于楚简王去世年份,目前有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清华读书会及李锐、陶金、马卫东、苏建洲、白光琦、郑伊凡与张驰等人 ,依据《系年》第22章楚声王元年下“宋悼公卒”与晋齐长城之战的记载,认为应将楚声王元年系于晋齐长城之战的前404年,这样宋悼公卒年也符合梁玉绳、钱穆依据《竹书纪年》推定的说法(前404年),可以一举解决两个问题。依据这种说法,楚简王就是于前405年去世。
观点二:但董珊、马楠、吉本道雅、杨蒙生等人认为,应按《史记》将楚声王元年定为前407年,并将《系年》“楚声王元年”下记载的各事分开观之,系于不同年份,这样就解决了晋齐长城之战在前404年的问题。对于宋悼公卒年,他们既不从孙诒让、杨宽,也不从梁玉绳、钱穆,而是根据《系年》系于楚声王元年(前407年)。依据这种说法,楚简王便仍是前408年去世。
即位年份
苏建洲对楚简王、楚声王在位年份的校订
梁立勇、苏建洲认为,“宋悼公朝于楚”应在楚简王十年(前422年),而非楚简王七年,“七”乃“十”字讹误。按照这种说法,楚简王就是在位二十七年(前432-405年)。苏建洲基于此重新校订了楚简王、楚声王在位年表,如图所示。
而清华大学读书会则认为,应当把文献记载的楚声王元年往后推三年,系于前428年。这样一来,楚简王七年就是前422年,也符合宋悼公在前422年访楚。按照这种说法,楚简王在位年份整体后移,仍在位二十四年(前429-405年)。
清华简《系年》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