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山庙 编辑
位于山东菏泽鄄城阎什镇历山庙村西。历山舜庙始建于东汉之初,终泯于一九六七年,历时一千九百余年。据庙碑记载,东汉光武年间开始修庙立碑,南北朝、北魏、唐、元、明、清皆有修复。古庙院在历山之上,主要建筑以山门、善门、马棚、行宫大殿、寝宫殿为中轴线,辅助建筑有真武庙、华佗庙、玉皇阁、关公庙等,还有钟鼓楼。
中文名:历山庙
地理位置:阎什镇历山庙村
占地面积:为3465平方米
始建于:东汉之初
历山庙
历山庙遗址,因位于历山庙村而得名。此地原是历山旧址,山上建有舜庙。遗址上原有舜庙已于解放初期拆除,现存有清顺治三年“重修虞帝庙”残碑一块。历山为鄄城县历史上“四山”之首,群众传说此山非它山可比,每逢黄水泛滥,总是水高山长,始终不得淹没,周围百姓因避水于历山之上,才得以保全。历山是上古舜帝躬耕之地,《濮州志》载:“历山在州东南七十里,即虞舜躬耕之处,有舜庙。”《水经·瓠子河注》云:“雷泽西南十里有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谓之历山……有陶墟,为舜耕于陶墟所在。”《濮州志》又载:“雷泽在州之东南,舜常渔其间。”今历山庙遗址所处的位置恰恰与史籍记载的古山相符。《史记·五帝本纪》中还有“舜耕历山,渔于雷泽,陶于河滨”,及“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人皆让居,陶于河滨,河滨器皆不窳”的记载。
自元明以来,因屡遭河患,历山终被淤为平地,但历史上不少名人雅士,多来此凭今吊古,追思先贤,留下了很多吟咏历山旧迹的诗章。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郡人刘忠在《舜碑诗》中写道:“历山高庙暝烟昏,碣石犹存古篆痕。飞动龙蛇映今古,重华草木自乾坤。托耕古迹知何在,让畔遗风伊若存。仿佛五弦琴一曲,南薰时奏古松根。”元延祐五年,历山公千努在此创建历山书院,招贤纳士,以教育乡里子弟,在当时享有较高的声誉。
该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山乃舜耕之处。《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元罗泌《历山考》:"历山有四,唯濮州有雷泽。耕渔必不相远,即此为是。"历山之上旧有舜庙,庙前古碑记载多次重修,元时历山公千努曾在此建历山书院教育乡里子弟。
历山庙
历山庙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