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陵 编辑
汤陵,即汤王陵,为商代君主商汤的陵寝,汤王陵坐落于山东省曹县南二十里涂山(阎店楼镇土山集西),东距菏商公路约3公里。
现存封土南北长70米,东西宽50米,高1.5米。汤陵前现存有明、清两代的“重修汤陵碑”。
2000年8月,汤陵遗址被曹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10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汤陵
地理位置:山东省曹县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汤陵墓碑
汤陵
商汤是仁者之君,如《史记·殷本纪》载,一次成汤外出游猎,见有人张网捕鸟,那人还祝祷说:“原从天上飞的,地下跑的,从四面八方来的都进入我的网中。”成汤听后认为太残忍了,便让那人撤出三面之网,并祝祷说:“想往左就往左,想往右就往右,不听话的就进入罗网。”这就是“网开三面”成语的由来。商汤因仁慈而赢得天下之心,孟轲说:“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商族在他的治疗下,人心安定,生产发展,势力日盛,终于一举灭夏,建立了商朝,定都于亳(曹县南二十余里涂山之阳)。
山东省曹县汤王陵
亳地所在,历来有争议,如今多数学者同意王国维的《说亳》之论,即在今曹县境内。
其具体方位,据《曹州府志·古迹志》载:“故亳城在县南20里涂山之阳。其旁为蒙城。”《曹县志·疆域志》上又载:“在汤陵东南三里,一曰景薄,一名北亳,即此。”如是说,当时此地是商族的重要根据地,那么曹县一带留存有商村、盘庚村、盘石镇等村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史载“汤革夏命”后,在位三十年,死后葬于涂山(今曹县土山遗址)之阳。
陵前有汤庙,配有东西庑、前殿和大殿,十分壮观。
宋皇右四年、元延右五年、明宣德八年、成化十二年、弘治五年、嘉靖二十五年、万历九年,曾多次重修,但后来均毁于战火、水患之中。
汤王陵虽几经沧桑,仍不失为商汤都亳于曹县的重要历史依据。
曹县汤陵为一高大圆形土丘,高6米余,周长近60米。
汤王墓
商汤墓冢前竖“商成汤王陵”石碑,墓南一棵500余年树龄的黄楝树生长顽强,历代重修汤陵碑刻,由于战争破坏,仅存清代康熙12年(1681)和乾隆36年(1771)“重修汤陵碑记”立于左右,记录了历次维修汤陵的情况。
园内古树、寝陵、墓碑,构成了帝王园林特色。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