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 编辑

陕西省铜川市辖区

耀州区耀州区

耀州区,隶属于陕西省铜川市,地处陕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缘,铜川市境西南,北接旬邑县,南连三原县,东北与铜川市王益区、印台区毗连,东南与富平县为邻,西南与淳化县接壤。介于东经108°34′—109°06′,北纬34°48′—35°19′之间,总面积1617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耀州区下辖6个街道、8个镇 。截至2022年末,耀州区常住人口18.05万人。

耀州区古称耀县,是关中通向陕北的天然门户,素有“北山锁钥”、“关辅襟喉”之美誉。耀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上古阴康氏的治地,置县历史2160多年,是隋唐医药学家孙思邈、西晋哲学家傅玄、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史学家令狐德棻和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等“一圣四杰”的故里。耀州区境内文物古迹遗存众多,著名的有药王山、大香山寺、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等。20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纪念馆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省级党史教育基地,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2022年,耀州区实现生产总值148.5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02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0.29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1.2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314元。一、二、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为11.5:47.3:41.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耀州区

外文名:Yaozhou District

别名:耀县、华原

行政区划代码:610204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陕西省铜川市

地理位置:铜川市境内南端

面积:1617 km²

下辖地区:6个街道、8个镇

政府驻地:永安路街道

电话区号:0919

邮政编码:7271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8.05 万(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药王山、照金革命根据地、薛家寨大香山、耀州窑、玉华宫

火车站:耀县站、耀县西站

车牌代码:陕B

地区生产总值:148.58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据考古发现,耀州区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多处,城北塔坡一带就是一处典型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有五、六千年历史。《资治通鉴纲目》中有关于母系氏族领袖“阴康氏治于华原”的记载,其治地大致在今塔坡原上。

耀州区耀州区

夏商时,各地氏族部落先后结成方国,从事农业生产。据《陕西通志·夏商国邑考》记载,时雍州有国邑43个,位于漆沮之间的华原即属其一。

秦置郡县,京畿为内史,区境属内史地。秦亡,项羽立塞国,区境属塞国地。

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属河上郡。九年(前198年),复归内史。景帝二年(前155年),始置祋祤县,属左内史。祋祤因何得名,众说不一,详见《杂志·史料考证》。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左内史为左冯翊,县属左冯翊。

王莽新时(9—24年),冯翊改属列尉大夫。不久,县制撤销。

东汉永元九年(97年),恢复祋祤县,又撤翟道县(今黄陵县)入祋祤,仍属左冯翊。

曹魏黄初元年(220年),将原在今甘肃宁县境内的北地郡及泥阳县侨置于祋祤境内,并撤祋祤并入泥阳县,隶北地郡。西晋因之。

北魏孝庄帝永安元年(528年)在原北地郡设北雍州,所辖北地郡(缩小地域)领泥阳县。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撤泥阳入富平。景明元年(500年),复置泥阳,仍属北雍州之北地郡。

西魏废帝三年正月(554年),改北雍州为宜州,改北地郡为通川郡,辖泥阳、富平、土门、云阳四县。

药王山药王山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通川郡,泥阳改属宜州。六年(586年),改泥阳为华原县。大业二年(606年),撤宜州,并撤土门县(今富平境)入华原,改属京兆郡。义宁元年(617年)置宜君郡,治华原,并恢复土门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又改宜君郡为宜州,治华原。贞观十七年(643年)撤宜州,华原改隶雍州。垂拱二年(686年),为避武则天祖讳改华原为永安县。天授元年(690年),复置宜州于永安。神龙元年(705年),恢复华原县。天祐元年(904年),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于县置茂州,旋改耀州,建义胜军节度,辖华原一县。耀州之名,即始于此。

后梁贞明元年(915年),改耀州为崇州,义胜军为静胜军。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名耀州,并改静胜军为顺义军,辖华原、富平、三原、云阳、同官、美原六县。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升耀州为感义军节度,辖华原一县。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又改感德军太守,辖华原、淳化二县。元祐三年(1088年),复辖华原、云阳、富平、同官、三原、美原六县。

金仍耀州,辖华原、美原、同官、三原四县。

元仍耀州,隶奉元路,辖华原、富平、三原、同官、美原五县。(惠宗)至元元年(1335年),撤华原入耀州,县名为州名所代,辖同官、富平、三原三县。

耀州区

明清仍为耀州。明万历前,辖同官、富平、三原、宜君四县;万历后只辖同官一县。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为直隶州,辖同官、白水二县。十三年(1735年)降为散州(无辖县),改属西安府。

民国二年(1913年),始称耀县,属关中道。十七年(1928年)为省辖县。二十六年(1937年),改属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二十九年(1940年),属第十区专员公署。三十三年(1944年),第二区专员公署移驻耀县,辖耀县、富平、同官、宜君、淳化、旬邑、彬县六县。三十六年(1947年),改为第三区专员公署,辖耀县、富平、同官、宜君、黄陵、三原、泾阳、淳化八县。三十八年(1949年)一月,三区专员公署迁驻三原。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8日,耀州全境解放,属三原军分区。

1950、1953年先后改属咸阳和渭南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56年为省直辖县。1958年底,撤县并入铜川市。

1961年8月县制恢复,又属渭南地区专员公署。

1980年1月,改属铜川市辖县。

2002年6月1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54号):撤销耀县,设立铜川市耀州区,以原耀县的行政区域为耀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2001年,耀县辖11个镇、4个乡:城关镇(驻南街)、柳林镇(驻柳林)、寺沟镇(驻寺沟)、庙湾镇(驻庙湾村)、董家河镇(驻董家河村)、瑶曲镇(驻瑶曲)、孙原镇(驻孙原村)、关庄镇(驻关庄村)、坡头镇(驻坡头村)、照金镇(驻照金村)、小丘镇(驻小丘);安里乡(驻梁寨河)、石柱乡(驻石柱)、演池乡(驻干桥庙)、阿子乡(驻阿子村)、白瓜乡(驻前咀子)。

2005年,撤销城关镇,设立永安路、天宝路2个街道。

2012年,耀州区下辖7个镇(瑶曲镇、庙湾镇、关庄镇、董家河镇、孙塬镇、小丘镇、照金镇)2个乡(石柱乡、演池乡)3个街道(永安路街道、天宝路街道、锦阳路街道),189个行政村、8个板块型社区(邻德社区、解放社区、南泉社区、崇德社区、东站社区、天宝滩社区、华原社区、塔坡社区)、4个单位型社区(水泥厂社区、西北耐火材料厂社区、下石节煤矿社区、陈家山煤矿社区)。

2012年,石柱乡撤乡设镇,耀州区下辖8个镇(瑶曲镇、庙湾镇、关庄镇、董家河镇、孙塬镇、小丘镇、照金镇、石柱镇),3个街道(永安路街道、天宝路街道、锦阳路街道),1个乡(演池乡),178个行政村,12个社区。

2015年,撤销演池乡,并入石柱镇,在原演池乡设立石柱镇演池便民服务中心。调整后,耀州区辖3个街道(永安路街道、天宝路街道、锦阳路街道),8个镇(董家河镇、孙塬镇、关庄镇、小丘镇、照金镇、瑶曲镇、庙湾镇、石柱镇),12个社区。

2016年,镇村综合改革撤并61个行政村后为117个行政村。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耀州区下辖6个街道、8个镇 。耀州区人民政府驻永安路街道。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610204001000

永安路街道

610204002000

天宝路街道

610204003000

咸丰路街道

610204004000

正阳路街道

610204005000

锦阳路街道

610204006000

坡头街道

610204101000

董家河镇

610204102000

庙湾镇

610204103000

瑶曲镇

610204104000

照金镇

610204107000

小丘镇

610204108000

孙原镇

610204109000

关庄镇

610204111000

石柱镇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耀州区位于陕西省中部,铜川市境西南,北接旬邑县,南连三原县,东北与铜川市王益区、印台区毗连,东南与富平县为邻,西南与淳化县接壤。介于东经108°34′—109°06′,北纬34°48′—35°19′之间,总面积1617平方千米。

耀州区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耀州区地处关中平原与渭北高原接壤地带,属乔山山脉南支,鄂尔多斯台地南部边缘。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多丘陵沟壑,南部较为平缓。相对高差1196米,最高处为长蛇岭,海拔1732米,最低点是赵氏河谷,海拔536米。区内山岭遍布,著名的有:爷台山、凤凰山、香山、长蛇岭、文王山、武王山、宝鉴山、磬玉山、药王山等。按地貌特点,耀州区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农业区。北部山地峡谷区以多种经营和林牧业为主;中部梁卯丘陵区农林牧全面发展;南部台原川道区,市商品粮、蔬菜和外贸农产品的主要基地。

气候特征

耀州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气候,年平均日照2356.6小时,年均降水量554.5毫米,年均气温8.4—12.3℃,平均无霜期206—228天。

水系水文

耀州区内漆水河、沮水河、赵氏河、浊浴河、清浴河等五条河流,属黄河流域渭河一级支流石川河水系,总流域面积25568平方千米。境内水资总量为12937万立方米,分布水域4988.63亩,其中水库面积4647.5亩,控制流域面积1297平方千米,总库容9668.5万立方米。全区有水库8个,分别是:桃曲坡水库、玉皇阁水库、高尔塬水库、友谊水库、涧沟水库、豹村水库、前咀子水库、沟西水库等。

土壤类型

耀州区土壤共分为6个土类,9个亚类,16个土属。其中6个土类分别指褐土、黑垆土、嵝土、淤土、黄土、红土。土壤质地中壤占88.8%,砂壤占10.7%,重壤占0.4%。农用地耕层土壤养分为,有机质1.02%,全氮0.073%,碱解氮37.9PPM,速效氮8.5PPM,速效钾183.1PPM。磷氮比例为1:4.6,比例严重失调。

耀州区耀州区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耀州区境内境内有水库8座(桃曲坡、高尔塬、友谊、豹村、玉皇阁、涧沟、前咀子、沟西),年蓄水总量为8622.5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91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76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0.8441亿立方米,重复资源量0.6291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1628.5万立方米。全区多年平均自产地表径流量10766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总补给资源量为8588.8万立方米。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8441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090.1万立方米每年。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耀州区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26393.44公顷(39.5902万亩)

其中,水田59.99公顷(0.0900万亩),占0.23%;水浇地3329.65公顷(4.9945万亩),占12.62%;旱地23003.8公顷(34.5057万亩),占87.16%。耕地主要分布在石柱镇、关庄镇、孙塬镇、小丘镇、坡头街道办、锦阳路街道办、照金镇、瑶曲镇、庙湾镇、董家河镇等10个镇(街办),占全区耕地面积的94.65%。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2530.44公顷(3.7957万亩),占全区耕地的9.59%;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10706.04公顷(16.0591万亩),占40.56%;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10878.79公顷(16.3182万亩),占41.22%;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1412.61公顷(2.1189万亩),占5.35%;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865.56公顷(1.2983万亩),占3.28%。

(二)园地17566.66公顷(26.3500万亩)

其中,果园12866.69公顷(19.3000万亩),占73.24%;茶园0公顷(0万亩),占0%;橡胶园0公顷(0万亩),占0%;其他园地4699.97公顷(7.0500万亩),占26.76%。园地主要分布在石柱镇、关庄镇、孙塬镇、小丘镇、坡头街道办、锦阳路街道办、照金镇、瑶曲镇、庙湾镇、董家河镇、正阳路街道办等11个镇及街道办,占全区园地面积的94.26%。

(三)林地94525.42公顷(141.7881万亩)

其中,乔木林地73614.07公顷(110.4211万亩),占77.88%;竹林地0.22公顷(0.0003万亩),占0.0002%;灌木林地16859.02公顷(25.2885万亩),占17.84%;其他林地4052.11公顷(6.0782万亩),占4.29%。林地主要分布在瑶曲镇、庙湾镇、照金镇、坡头街道办、石柱镇、关庄镇、小丘镇等7个及街道办,占全区林地面积的97.23%。

(四)草地6393.97公顷(9.5910万亩)

其中,天然牧草地2734.42公顷(4.1016万亩),占42.77%;人工牧草地0.31公顷(0.0005万亩),占0.0048%;其他草地3659.24公顷(5.4889万亩),占57.23%。草地主要分布在瑶曲镇、庙湾镇、坡头街道办、石柱镇、关庄镇、小丘镇、孙塬镇等7个镇及街道办,占全区草地面积的78.89%。

(五)湿地328.50公顷(0.4928万亩)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三调数据显示主要为内陆滩涂,湿地主要分布在瑶曲镇、庙湾镇、关庄镇等3个镇。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024.23公顷(15.0363万亩)

其中,城市用地2134.02公顷(3.2010万亩),占21.29%;建制镇用地686.51公顷(1.0298万亩),占6.85%;村庄用地6122.41公顷(9.1836万亩),占61.08%;采矿用地846.79公顷(1.2702万亩),占8.45%;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34.5公顷(0.3518万亩),占2.34%。

(七)交通运输用地2967.68公顷(4.4515万亩)

其中,铁路用地123.75公顷(0.1856万亩),占4.17%;轨道交通用地0公顷(0万亩),占0%;公路用地1452.04公顷(2.1781万亩),占48.93%;农村道路1385.01公顷(2.0775万亩),占46.67%;机场用地0公顷(0万亩),占0%;港口码头用地0公顷(0万亩),占0%;管道运输用地6.88公顷(0.0103万亩),占0.23%。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213.19公顷(1.8198万亩)

其中,河流水面605.60公顷(0.9084万亩),占49.92%;湖泊水面0公顷(0万亩),占0%;水库水面364.68公顷(0.5470万亩),占30.06%;坑塘水面137.25公顷(0.2059万亩),占11.31%;沟渠42.25公顷(0.0634万亩),占3.48%;水工建筑用地63.41公顷(0.0951万亩),占5.23%。水域主要分布在庙湾镇、照金镇、石柱镇、关庄镇、小丘镇等5个镇,占全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的70.93%。

森林资源

耀州区多山地峡谷、梁峁丘陵地貌,气候温和,森林资源丰富。2017年,全区林业用地面积152.47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4%。其中:有林地76.93万亩,占林业用地的50.1%;疏林地10.82万亩,占林业用地的7.1%;灌木林地36.68万亩,占林业用地的23.9%;宜林地9万亩,占林业用地的5.9%;未成林造林地20.03万亩,占林业用地的13.1%;苗圃地0.04万亩。全区活立木蓄积量19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8.02%,林木绿化率47%。用材林木主要树种有油松、刺槐、中槐、侧柏、山杨、柳、楸、榆、泡桐、白皮松等。经济林木有苹果、梨、桃、杏、枣、柿、核桃、杜仲、樱桃等。观赏树木有苏铁、银杏、龙柏、龙爪槐、水杉、法桐、女贞、五角、垂柳等。

中药材资源

耀州区有各类中药材400余种,其中140余种为国家收购品种,主要有党参、黄芩、黄芪、柴胡、防风、连壳、茵陈、苍术等。唐代,党参、黄芪以“宜党”、“华原芪”而著称于世。清代,黄芩被选为贡品,号称“耀芩”。

矿产资源

耀州区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煤炭、石灰石、高岭土、耐火粘土、石油、天然气等10余种,其中煤炭储量近40亿吨,石灰石储量100多亿吨。耀州区地处“渭北黑腰带”中部,石炭纪、侏罗纪煤层丰富,主要分布于瑶曲、庙湾、照金、石柱等镇。石灰岩总储量约18亿立方米,质地优良。油页岩储量约370万吨。耐火粘土分布稳定,矿石纯,品质优良。其它矿产资源有装饰石材、铀、铁等。

人口

编辑

截至2022年末,耀州区常住人口18.0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6.28%。根据公安部门统计,截至2022年末,耀州区户籍人口22.4268万人,总户数72266户,其中城镇人口45314人,乡村人口17.8954万人。在户籍人口中,男性11.6826万人,女性人口10.7442万人。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百锁

截至2024年3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耀州区实现生产总值148.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02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0.29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1.27亿元,增长1.5%。2022年,耀州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314元。从产业构成看,一、二、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为11.5:47.3:41.2,三次产业对经济贡献率分别为15.5%、67.1%和17.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2.6和0.7个百分点。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80.8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54.4%。截至2022年末,耀州区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6442户,2022年,耀州区新登记私营企业1048户;截至2022年末,耀州区个体工商户31394户,2022年,耀州区新登记个体工商户82户。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耀州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8%。从三次产业投资来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3.6%,第二产业投资下降8.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6.6%。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8.6%、58.4%和33.0%。民间投资增长19.4%。2022年,耀州区施工项目共32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63个,年内投产项目254个。其中,山东玲珑轮胎铜川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本年完成投资8.9亿元,铜川安泰容十万吨铝电解质循环综合利用项目本年完成投资5.6亿元,年产100万套商用车制动器及30万套铝合金轮毂建设项目本年完成投资2.3亿元,铜川卡美特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标准化厂房项目本年完成投资2.0亿元,天策科技50t/年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产业化项目本年完成投资1.9亿元。

财税收支

2022年,耀州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39亿元,自然口径下降4.1%。2022年,耀州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1.0%。其中,教育支出4.61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5%;科学技术支出0.0148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29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7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3%;卫生健康支出2.06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25%;农林水支出4.55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0.4%;节能环保支出1.31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30%。

人民生活

2022年,耀州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65元,比上年增长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01元,比上年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17元,比上年增长7.0%。

第一产业

2022年,耀州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44亿元,比上年增长4.6%,实现增加值17.5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业增加值13.95亿元,林业增加值0.15亿元,牧业增加值2.83亿元,渔业增加值0.10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47亿元,按可比价分别增长4.2%、7.6%、6.1%、5.2%、3.8%。

农业

2022年,耀州区粮食播种面积37.35万亩,与上年持平;粮食总产量8.71万吨,较上年增产2177吨,增长2.6%;其中夏粮产量4.63万吨,比上年增长4.7%;秋粮产量4.09万吨,比上年增长0.2%;粮食单产233公斤/亩。分品种看,小麦产量4.63万吨,增长4.7%;玉米产量3.77万吨,增长0.9%;豆类产量0.25万吨,下降8.9%;薯类产量0.06万吨,下降1.0%。

2022年,耀州区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34万吨,比上年增长4.2%;苹果产量32.86万吨,增长6.91%;核桃产量6650吨,增长2.0%;花椒产量5980吨,增长1.2%。药材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2.0万亩,与上年持平。

林业

2022年,耀州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5.6%,2022年,耀州区完成造林绿化3.47万亩,森林火灾受害率0.1‰。

畜牧业

2022年,耀州区肉类总产量0.54万吨,比上年增长3.1%。其中,猪肉产量0.32万吨,增长15.6%;牛肉产量0.08万吨,增长1.5%;羊肉产量0.03万吨,下降14.0%;禽肉产量0.05万吨,增长4.6%。牛奶产量1.96万吨,增长2.2%。年末猪存栏4.17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2.5%,生猪出栏3.91万头,比上年增长13.7%。

生产条件

2022年,耀州区总用水量2898万立方米。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耀州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28.3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完成13.74亿元,下降22.3%;股份制企业产值完成193.51亿元,增长12.5%;非公有企业产值完成102.91亿元,增长16.8%。分门类看,采矿业产值下降3.0%,制造业产值增长24.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增长37.7%。主要行业产值完成情况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比上年增长19.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4%。2022年,耀州区新增规模企业6家,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1.2个百分点。在统计的18种主要产品中有7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11种下降。其中,煤炭产量542.3万吨,比上年下降3.2%;水泥产量767.8万吨,比上年增长1%;熟料产量736.1万吨,比上年下降2.4%;电解铝产量30.4万吨,比上年下降0.5%;发电量47.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3.4%。2022年,耀州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2亿元,比上年下降98.4%;实现税金总额4.3亿元,比上年下降14.0%。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亏损3亿元,实现税金1.2亿元,比上年下降25.8%。2022年,耀州区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25%,全员劳动生产率45.5万元/人,比上年增长3%。

建筑业

2022年,耀州区建筑业增加值7.01亿元。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7%。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4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4.7%;房屋竣工面积3.66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65.9%,建筑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31.41万元。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耀州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0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11.71亿元,比上年增长8.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32亿元,比上年增长6.8%;乡村7.88亿元,比上年增长6.3%。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8.30亿元,比上年增长3.1%;商品零售额30.90亿元,比上年增长7.7%。

招商引资

2022年,耀州区共签约各类招商引资项目122个,其中合同项目40个。2022年,耀州区实际到位资金79.97亿元。

邮电通信

2022年,耀州区邮政快递业业务总量完成159.7万元,比上年增长12.1%。邮电局、所、网点16个,邮路总长度达到2511千米。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5.47万户,其中5G用户7.6万户。

旅游业

2022年,耀州区接待游客183.5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9.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84亿元,比上年下降51.7%。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耀州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88.51亿元,较上年增长16.3%;各项贷款余额79.08亿元,比上年增长7.6%。

保险业

截至2022年末,耀州区各类保险机构8家,实现保费收入8951.1万元,比上年下降40.3%;赔付额5739.8万元,比上年下降11.8%,赔付率64.1%。其中,寿险机构4家,2022年,耀州区完成保费收入1849.1万元,比上年下降75.0%,赔付额1181.6万元,比上年增长16.1%,赔付率63.9%;财产险机构4家,保费收入7102万元,比上年下降6.7%,赔付额4558.2万元,比上年下降17.0%,赔付率64.2%。

交通运输

编辑

耀州是连接关中和陕北的交通要道,铜黄高速、合凤高速、210国道、包茂高速、咸铜铁路、梅七铁路穿境而过,西包城际高铁等省市交通要道建设中。

截至2022年末,耀州区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382.6千米,其中省道180.7千米,县道187.7千米,乡道369.5千米,村道644.7千米。

社会事业

编辑

科技事业

2022年,耀州区高新技术企业12家,2022年,耀州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全区有铭帝、秦瀚陶粒、恒晟科技3家企业获评专精特新企业称号,铭帝、秦瀚陶粒2家企业获评“小巨人”企业称号。2022年,耀州区技术合同交易额实现4156万元。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耀州区共有小学32所,在校学生10850人;初中10所,在校学生4448人;普通高中2所,在校学生2439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9.3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5%。2022年全区应届参加高考729人,一本上线率50.21%。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耀州区共有区级广播电视台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74.5万册,其中图书41.5万册。

体育事业

2022年,耀州区举办了“喜迎二十大银龄展风采”铜川市耀州区老年人健身展演活动、“全民健身日”健身项目系列展演活动。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耀州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9个,其中医院9个,镇街道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6所,卫生监督机构1所,疾控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所,门诊部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1867张,卫生技术人员1433人,其中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440人,注册护士617人。

社会保障

2022年,耀州区城镇新增就业270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2%。

2022年,全区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2.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1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4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人数1.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7.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4万人。

截至2022年末,耀州区拥有各类福利中心、农村五保供养中心等福利机构1个,床位242张,寄养人员121人,2022年,耀州区供给金额169.5万元;全区保障城市低保661户1140人,保障农村低保3919户8858人;特困供养574人,其中集中供养104人;全区享受抚恤生活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1396人。

环境保护

2022年,耀州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9天,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16。

安全生产

2022年,耀州区共发生安全事故2起,比上年减少1起;死亡4人,比上年增加1人;受伤2人,比上年增加2人。

历史文化

编辑

耀州区历史悠久,是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化,发展和丰富了近、现代文化。西晋哲学家傅玄,唐代史学家令狐德棻、医药学家孙思邈、书法家柳公权和北宋画家范宽,名垂青史,其著作与墨迹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的瑰宝。现存百余通北魏造像碑,隋唐石窟造像,以及金元以来的建筑、雕塑、壁画等,显示出古代文化艺术的丰采。其它如民间娱乐的秧歌、社火及花灯、刺绣、面花、纸扎诸工艺,均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据旧志记载,耀州区汉有祋祤城、祋祤庙、步齑宫,晋有山寿寺,后秦有秦王殿、魏王楼、襄军教场,北魏有龙华寺,隋有大像阁,唐有华原城、永安宫、葡萄园宫,宋有明觉殿、望辉台、富公亭、雷园、鉴山驿,明清有文正书院、泥阳驿、宁谷驿、鼓楼以及众多的庵观寺院等,均已荡然无存。现存文物,除药王庙、孙真人祠(详见《药王山志》)外,尚有古遗址50余处,古建、古墓20余处,馆藏出土文物1700余件。

风景名胜

编辑

截至2022年末,耀州区共有4A级景点3个,分别为照金香山景区、药王山景区、溪山胜境景区;3A级景点3个,分别为马咀欧洲风情小镇景区、陈家坡会议旧址、药王故里景区;2A级景点2个,分别为区文庙景区、草莓星球景区。

药王山

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保护单位和省级风景名胜旅游区,位于陕西铜川市耀州区城东1.5千米处,景区面积10.1平方千米。隋唐医药学家孙思邈晚年归隐于此,后世尊为“药王”,药王山便由此得名。药王山历史悠久,自然景观独特,文物荟萃,文化内涵丰富。山有关中面积最大的古柏林,有金元建筑的大型元代壁画。有药王大殿之药方碑、太玄古洞、洗药池等景点五十余处。药王山石刻遍及全山,隋至明摩崖造像四十余尊,北魏至唐代造像、碑百余通,弥足珍贵。历代碑石二百余通,为药王山的实物历史档案,还有石塔、石棺、石牌坊等石刻,均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薛家寨

因唐代末期薛刚曾在这里屯兵练武而得名为薛家寨。在照金境内和薛家寨地貌相似的山比较多,但是薛家寨有它一个最明显的标志,犹如大象的鼻子一样,这里叫箭穿崖。薛家寨以雄险著称,海拔1600余米,绝岭高度700余米,西临秀房沟,东临黑田峪河,南临田峪川,为三面绝壁之舌状狭长山岭,仅西北侧有羊肠小道盘旋可至山顶,红军利用这里的四个天然岩洞修建了1—4号红军寨,自东南而西北依山势依次排列。

大香山

又名叫三石山、笔架山,位于铜川市耀州区西北45千米处,平均海拔1414.3米,最高峰为西峰,海拔1430.6米。香山及其周围,森林覆盖率85%以上,是天然植被保存完整的典型次生林区,生物种类繁多。山势东西走向,主峰分东峰、中峰、西峰依次排列,酷似一个巨大的笔架,又象一个巨大的香炉,远望之,东峰、中峰、西峰尤如三根顶天香柱插入炉中。山中泉、溪、瀑、潭、湖、河等水景形态多样,有山泉近百处、小溪近50多条。更有多处天然溶洞,小者数百平方米,钟乳石形态各异。

陕甘边照金革命纪念馆

位于耀州区照金镇,始建于1993年,2004年重建并对外开放,占地69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8平方米,收藏革命文物、文献资料120余件,分为枪械、生活用品、宣传品用具等三大类。照金革命纪念馆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了条件,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场所。

地方特产

编辑

耀州窑

窑址在陕西同官县(即今铜川县)黄堡镇,因以前同官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当时烧制规模很大,沿黄堡镇漆河上下十里都是烧瓷的,因而有“十里窑场”之称。耀州窑的装饰方法,主要有刻花、剔花、印花、镂空等。装饰题材有牡丹、菊花、忍冬、莲荷等植物纹样;有凤、鹤、鸭、鱼等动物纹样;所产器皿,以碗为最有特色。碗的造型一般呈喇叭形,外形作莲瓣状。还有称为“小海鸥”的,口缓外卷。

咸汤面

咸汤面在耀县“三面”中最有名。早在清道光年间,县城东街郑玉成的咸汤面便以其“味浓适口,筋韧香辣”而独领风骚。正宗咸汤面,“筋而不硬,油而不腻”,面端手中,香味扑鼻。耀县人吃面颇具特色,大都有凳不坐,蜷曲在面摊四周。早年间,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途经耀县,吃过咸汤面后惊讶地感叹道:“小小耀县,竟有北京饭店!”这是一位当代大作家对耀县风味小吃的由衷赞扬,“不吃咸汤面,不算来耀县”。

窝窝面

耀州还有一种和咸汤面齐名的面食,叫窝窝面。窝窝面和咸汤面并称耀州雅俗两面。耀州人吃面很特别,咸汤面很咸,却是当早餐吃,窝窝面在耀县的当地很有名气,向外推广的却不多。窝窝面是因面的形状而得名。耀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耀州窝窝面”,证明其在耀州人心中的地位。由于窝窝面选料精致,做起来也很讲究。

雪花糖

雪花糖,因其糖块颜色白亮,牙咬糖块时,糖渣纷落,宛如飘雪,故名雪花糖,俗称渣子糖,是铜川市耀州区著名传统食品。雪花糖是由灶糖加芝麻改进而成,灶糖是古人专为腊月二十三祭灶神用,后逐渐演进为雪花糖。雪花糖系节令性产品,每年入冬,即陆续生产上市,到来年春暖停产,使其能保持酥脆爽口,香甜味长之特点,且具有健胃、润肠、止咳化痰之功效。

耀县辣子

耀州久产辣椒,尤已商品秦椒文明,耀县辣椒具有身条细长、颜泽艳红、肉厚味美等特点。用优质耀县辣椒加工出的油泼辣子等陕西传统食品。

著名人物

编辑

州历史悠久,除“一圣四杰”孙思邈、傅玄、柳公权、令狐德棻、范宽之外,见于二十四史及省、县方志载录的耀州名人近200人。单是以傅玄为代表的傅氏家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五代十二世45人留名青史。唐代耀州人才鼎盛,两《唐书》及《耀州志》《耀州志》栽60余人。其中,令狐氏一族即有十代20余人浮沉宦海,更因令狐楚、令狐绹、令狐澄三代两世入相,三掌诰命,显赫至极。以柳公权为代表的柳氏家族又有20余人名列史册。“柳、范”遗风,荫庇子孙,书画之乡,代有传人。

从北魏至民国,有藉可考的耀州书画名家达100余人。此外,户部左侍郎张琏铁骨铮铮,不畏权贵,上凑弹劾,因不满官场腐败,辞官回乡,首编《耀州志》;明代湖广督学乔世宁公正廉明,不徇私情,凡所选拔,均为真人,人服其正,丁忧回乡后,所修《耀州志》被誉为当时陕西名人之一;右都御史王国、礼部尚书王图为官刚介,不徇私情,查办贪官;河南扶沟知县左史及其子山东按察使左佩玹兴利除弊,造福乡里;清初“平定三藩之乱”中荆州左路总兵兰泗,战功卓著。他们或以刚正,或以廉能,或以勇略名垂青史,为人称颂。

孙思邈

孙思邈(541—682年),耀州区孙塬镇孙塬村人,隋唐时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一生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是《急备千金要方》(30卷)及《千金翼方》(30卷),其内容之丰富,规模之宏大,集前代古医论、医术之大成,且不拘泥于古训而又有非凡的医药学创新成就,是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医药百科全书。历代帝王御封褒扬,封为“真人”,广大人民群众尊奉他为“药王”(药王山即因此得名)、“医圣”。

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耀州区关庄镇柳家塬村)人。创造了“浑厚中见锋利,严谨中见开阔”的“柳体”书法艺术,成为一代宗师,对书法艺术发展作出了里程碑式的重要贡献。与颜真卿并称为“颜筋柳骨”,是“颜柳欧赵”之一。柳公权一生最擅长和写得最多的是楷书。其代表作有《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等。

范宽

范宽是宋代华原(今耀州区)人。历史资料记载他名中正,字中立,因其“性宽厚,有大度。故时人目之为范宽。”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北宋前期,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前后去世,大约活了七十多岁。范宽的作品在北宋山水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擅长描绘北方巨山大川,是当时北派山水画的领军人物,与南派董源、李成齐名。范宽的存世作品极少,流传下来仅有《雪景寒林图》、《溪山行旅图》和《雪山萧寺图》三幅,都是气势夺人的山水画作。其中《雪景寒林图》为天津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傅玄

傅玄(217—278年),西晋北地泥阳(今耀州区关庄镇傅家塬村)人。幼年好学,善诗文,工篆隶,精音律,学问渊博,名重于时。傅玄一生笔耕不辍,有大量诗、文著作传世。有《傅子》、《傅玄集》,俱佚。明人辑有《傅鹑觚集》存世。其中数篇为当代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必读篇目。他不仅是古代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哲学家,而且在中国文学史和魏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令狐德棻

令狐德棻(583—666年),宜州华原(今耀州区)人,唐初著名史学家,博涉文史,早知名。唐高祖入关时,任大丞相府记室,后逐渐升迁至礼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弘文馆、崇贤馆学士。唐初,经隋末战乱之后,经籍图书散亡,他奏请购求天下图书,设专人补录,被唐高祖李渊采纳,终于使“群书略备”。又建议修撰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书,认为“如文史不存,何以鉴古今?”此议又得高祖赞许。

刘志丹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出生于陕北保安县的一个富裕家庭,也是一个秀才家庭。民国十四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到黄埔军校学习,民国十七年(1928年)领导了著名的渭华起义,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与谢子长一起率领红军游击队来到照金,是照金革命根据地和红二十六军的主要创始人

谢子长

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陕西安定人,民国十四年(1925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与刘志丹一起率领红军游击队来到照金,是照金革命根据地和红二十六军的主要创始人。

习仲勋

出生于民国二年(1913年),陕西富平人,他早年投身革命,13岁加入共青团,15岁在国民党监狱转为中共党员,17岁在杨虎城部从事兵运工作。19岁来照金开展革命工作,曾任中共陕甘边特委的军委书记,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的政委和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副主席,领导创建了照金革命根据地,为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党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2月2日,耀州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医疗服务百佳县市。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63位。

2021年8月,被陕西省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1月5日,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2021-2023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2年12月,入选首批陕西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名单。

现任领导

编辑

耀州区人民政府区长:高岗

耀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冯保华、刘尚利、刘鑫、宋洁、李宁、郭一辉、刘光辉

下一篇 印台区

上一篇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