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台区 编辑

陕西省铜川市辖区

印台区印台区

印台区,隶属于陕西省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南俯关中平原,北依陕北高原,东与白水县、蒲城县毗邻,东南与富平县、王益区接壤,西、西南与王益区、耀州区交界,北、西北与旬邑县、宜君县、黄陵县相接,区域面积629.54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印台区辖4个街道、5个镇。 2021年末,印台区常住人口13.15万人。

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群在这里繁衍生息。 战国,属频阳县。汉,属役栩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铜官县。2000年4月18日,更名为印台区。 2020年7月,印台区被小康杂志社评为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2021年,印台区生产总值77.33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71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印台区

外文名:Yintai District

别名:印台

行政区划代码:610203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陕西省铜川市

地理位置:陕西省中部

面积:629.54 km²

下辖地区:4个街道、5个镇(截至2022年10月)

政府驻地:城关街道

电话区号:0919

邮政编码:7270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易干旱气候

人口数量:13.15 万(2021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耀州古窑

车牌代码:陕B

地区生产总值:77.33 亿元(2021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群在这里繁衍生息。

战国,属频阳县。

秦,属内史地。

汉,属役栩县。

晋,为频阳县。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铜官县。北周建德四年(575年),改称同官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改为铜川县。

1958年4月,撤铜川县,设立铜川市。

1980年4月,设立铜川市郊区。

2000年4月18日,铜川市郊区更名为铜川市印台区。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2年10月,印台区辖4个街道、5个镇:城关街道、三里洞街道、王石凹街道、印台街道、陈炉镇、红土镇、广阳镇、金锁关镇、阿庄镇。 印台区人民政府驻地城关街道。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印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南俯关中平原,北依陕北高原。地理坐标在东经108°51′09″~109°26′32″、北纬34°59′06″~35°21′48″之间,东与白水县、蒲城县毗邻,东南与富平县、王益区接壤,西、西南与王益区、耀州区交界,北、西北与旬邑县、宜君县、黄陵县相接。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4.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4.8千米,区域面积629.54平方千米。

印台区

地形地貌

印台区,南北狭长,北部、东南部高,中部、西南部低的倾斜地势,山、川、塬、梁、峁、沟均有分布,境内山峦纵横,沟壑相间,梁峁交错,丘陵台塬广布,是一个不规则的网状结构,分为北部土石山地,中部梁峁残塬,东南部丘陵沟壑三种地貌形态。平均海拔1097米,最高点位于凤凰山,海拔1671米,最低点位于川道,海拔900米左右。

气候

印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易干旱气候区。冬春季受西伯利亚冷气流影响,多西北风,干燥寒冷;夏秋季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降水较多,气候湿润。每年7月前期易发生伏旱,后期多连阴雨。多年平均气温10.6℃,1月平均气温-3.0℃,7月平均气温23.0℃,平均气温年较差26.0℃,无霜期年平均164—206天,年平均降水量582.5毫米,年平均降雨数92.7天,降雨量集中在每年7—9月。印台区内光能资丰富,太阳辐射年平均量126.5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2342小时。

水文

印台区境内有六条河流,均属黄河流域,以泾渭分水岭为界,分东、北、南三个水系。东区水系有乌泥川河、阿庄河和广阳河;北区水系有玉华川河和漆水河;南区水系有东河川河。

土壤

印台区境内土壤可分为5个土类(褐土、红土、黄土、淤土、黑垆土),8个类、12个土属41个土种。海拔1100米以上是褐土;海拔1100米以下为黄土、红土、黑垆土、淤土。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印台区境内主干河流流长2.34万米,流量达800立方米/小时。矿泉水流量1200立方米/天。

矿产资源

印台区境内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水泥、石灰岩、陶瓷粘土、铝矾土、硫铁矿、石油、煤层气等。

人口

编辑
2021年末,印台区常住人口13.15万人,比上年减少0.25万人;城镇化率64.56%;人口出生率6.84‰;人口死亡率9.13‰。

经济

编辑

综合

2021年,印台区生产总值77.33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8亿元,增长6.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36.22亿元,增长7.1%,占比46.8%;第三产业增加值35.83亿元,增长5.5%,占比46.3%。按常住人口算,人均生产总值58252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9.0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较上年回落1.41个百分点。

2021年,印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地区投资和农户投资)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29.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4.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1.7%。

2021年,印台区地方财政收入17434万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各项税收完成11319万元,占比64.9%;非税收入完成6115万元,占比35.1%。财政支出175159万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2.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273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34168万元;教育支出2156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109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440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6636万元。

2021年,印台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71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67元,增长7.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29元,增长10.9%。

第一产业

2021年,印台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5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26亿元,增长5.9%。

2021年,印台区粮食播种面积154206亩,比上年下降2.5%。其中,夏粮52494亩,下降3.9%;秋粮101712亩,下降1.8%。小麦种植面积52481亩,下降3.9%;油料种植面积6494亩,增长10.8%;大豆播种面积2040亩,下降6.1%;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1948亩,增长15.8%。

2021年,印台区粮食总产量43516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小麦11021吨,增长0.9%;玉米29983吨,增长0.9%;大豆325吨,下降21.1%。林水果产量136510吨,比上年增长4.4%。其中,苹果产量135603吨,增长4.2%。油料产量735吨,增长31.3%;药材5391吨,增长166.9%;蔬菜14887吨,增长3.8%。

2021年末,印台区牛存栏1877头,比上年下降1.8%;生猪存栏15502头,增长12.2%;羊存栏5751只,增长0.4%;家禽存栏43.88万只,下降4.3%。禽蛋总产量4698.6吨,增长3.1%;奶类产量1065.1吨,下降9.7%;肉类总产量3091吨,增长23.2%,其中,猪肉产量2124.3吨,增长37.3%;牛肉206.1吨,下降8.8%;羊肉78.2吨,增长5.5%;禽肉676.3吨,增长2.4%。

第二产业

2021年,印台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3.80亿元,比上年增长54.3%,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3.80亿元,比上年增长54.3%,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3.80亿元,比上年增长54.3%,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3.80亿元,比上年增长54.3%,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含省属)实现产值81.0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6.4%;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5.7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非金属矿采选业1.0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5%;医药制造业2.0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2%;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2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0.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2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生产原煤892.28万吨,比上年下降0.6%;洗煤320.01万吨,增长3.6%;自来水830万立方米,增长5.9%;砖16645万块,增长79.2%;石灰11.74万吨,增长13.6%;耐火材料制品1.02万吨,下降19.0%。

2021年,印台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12家,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59亿元。

第三产业

2021年,印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87亿元,增长8.0%。按经营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乡村实现零售额6.69亿元,增长14.7%。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3.43亿元,增长13.0%;餐饮收入2.11亿元,增长9.6%。

2021年,印台区景区接待人数172.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亿元,比上年下降15.6%。

2021年,印台区农发行、农村信用社2家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期末余额35.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各项贷款期末余额24.14亿元,增长1.0%。

2021年,印台区财险保费收入4020.3万元,其中车险2960.05万元,农险814.85万元,意外险144.36万元,责任险66.19万元;总保费支出4031.32万元,其中车险2744.40万元,农险946.95万元,意外险75.11万元,责任险256.18万元。

交通运输

编辑
印台区境内有咸铜铁路、西铜高速公路、铜黄高速公路、210国道、305省道。

2021年,印台区境内公路里程877.837千米,其中高等级公路61.23千米,国道82.607千米,省道55.777千米,县道141.253千米,乡道178.597千米,村道358.373千米。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1年,印台区共有各类中小学21所,其中小学15所,初中2所,九年一贯3所,职中1所;共有班级263个,小学206个,初中57个;在校小学学生6040人,初中学生2349人;中小学共有教职工1155人,其中小学765人,中学211人,九年一贯179人。有幼儿园23所,班级119个,在园幼儿3039人,教职工605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100%;高中升学率98.16%。

科学技术

2021年,印台区专利授权43件。

文化体育

2021年,印台区体育场馆3个,区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6.67万册。

医疗卫生

2021年,印台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73个,其中:医院1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个;其他卫生机构0个。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个,卫生院8个,村卫生室9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个,卫生监督所1个。各类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数1053张,实有床位数1006张。在岗职工122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75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393人。

社会保障

劳动就业

2021年,印台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5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4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7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2%。

社会保险

2021年,印台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33379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1125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22254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83258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6377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66881人。失业保险参保5422人。

社会救济

2021年,印台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7150人,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641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509人。

社会福利

2021年,印台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241人,其中集中供养61人,分散供养180人。

历史文化

编辑

文物

重兴寺塔

重兴寺塔,位于印台区文化馆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兴寺塔建于唐永淳年间,为多层密檐式建筑,青砖仿木结构,平面六边形。层高七层,高约16米。塔身雕刻富丽,塔顶有铁刹,由仰覆莲座、覆钵、相轮和宝珠组成。

重兴寺塔重兴寺塔

金锁关遗址

金锁关遗址,位于印台区金锁关镇,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锁关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设守备驻扎,主要是防治蒙古南下袭扰。明崇祯五年(1632年)被起义军攻破,城关遂废。

金锁关遗址金锁关遗址

孟姜女祠

孟姜女祠,位于印台区街道虎头村姜女堤,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姜女祠始建年代无考,北宋嘉祐年间有过重修,是全国修建最早的姜女祠庙之一。

孟姜女祠孟姜女祠

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炉窑神庙春秋祭祀礼仪

陈炉窑神庙春秋祭祀礼仪,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印台区的民俗文化,由居民敲锣打鼓,抬着猪、羊贡品分批祭祀,在鞭炮声中,由主持人宣读祭文,按礼仪上香、焚表、三叩首,祈祷窑神保佑陈炉陶业兴旺,万民安康。社祭之后,陶工们进行焚香。

陈炉窑神庙春秋祭祀礼仪陈炉窑神庙春秋祭祀礼仪

风景名胜

编辑
玉华宫景区

玉华宫景区,位于印台区金锁关镇,是以林海为背景,以绿色为基调,以唐文化为核心,以四季不同风光和特色旅游活动为主题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玉华宫景区玉华宫景区

著名人物

编辑

人物

简介

寇慎

明代著名清官

井勿幕

民主革命先驱,被孙中山誉为“西北革命巨柱”

路德才

智取华山的一级战斗英雄

雷雨顺

全国著名气象专家

郭秀明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

荣誉称号

编辑

奖项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商务部

2018年9月25日

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9年2月2日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19年9月20日

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小康杂志社

2020年7月

2020中国人际信用百佳县市

小康杂志社

2020年7月

陕西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20年11月9日

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

2021年 7月30日

2020年度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21年9月1日

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22年3月

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

2023年3月2日

下一篇 王益区

上一篇 耀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