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州 编辑
司州,古行政区名,三国魏(司隶校尉部:治所 河南(今洛阳市东) 辖区 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部。称为“司州”。 )、西晋、北朝以京师周围地区为司州,东晋南迁侨治合肥,南朝在淮南地区设司州,刘宋初置治悬瓠(今河南汝南),再置治平阳(今信阳)。
汉时以司隶校尉督察畿辅,三国魏因之,晋改汉魏之司隶为司州,治洛阳,即汉魏事隶治也。永嘉以后,洛阳沦陷,大兴中侨治合肥,即今安徽合肥县治,寻治荥阳,在今河南荥泽县西南十七里,咸康中又治襄阳,即今湖北襄阳县治,永和中还治洛阳。后赵时期,在襄国(今邢台市)附近设司州。
中文名:司州
作用:中原的屏障
地点:山西西南部
汉魏
东汉时期仍然延续该种划分,其中司州处于雍州以东,并州以南,荆州以北,兖州以西,地理区域包括渭水和黄河交界处周围,和雍州以著名的潼关分割,北上便是并州境内的上党地区,东北和冀州的平原县接壤,东边是兖州陈留,南方紧接荆州新野县,东南接豫州许昌,境内包括当时重要的东汉首都洛阳、曹魏时期的实际政治中心邺城、开封等,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战争发生最多的地区之一。
司州
东晋
东晋义熙十三年 (417)刘裕北伐胜利后置。治虎牢,在今荥阳市汜水镇虎牢关村西北黄河道中。
南北朝
景平初陷没,元嘉中侨治义阳,在今河南信阳县南四十里。
梁因之,天监中后魏取义阳,改为郢州,梁又侨置司州于关南,在今河南信阳县平靖黄岘武胜三关之南。大通初,义阳来降,复置司州,亦曰北司州,东魏改曰南司州,北周改为申州。
后魏置,治洛阳,在今河南洛阳县东北二十里,按后魏本置司州于城,洛州于洛阳,迁洛后,改洛州曰司州,司州曰恒州。东魏迁邺,又改相州曰司州,在今河南临漳县西,司州仍为洛州。
后赵石勒置,治襄国(今邢台市),石虎改置于邺,在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南四十里。
隋末王世充置,治洛阳,今河南洛阳县治。
司州境内传承中国上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并多数时候处于中心地位,对历史的发展和进程影响很深。
曹魏
司州(司隶校尉部):分置河东、平阳、建兴、河内、弘农、河南尹等五郡一尹,下辖61县,属魏地。约於今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
晋
司州 | 洛阳 | 河南 洛阳市 | 河南郡、荥阳郡、弘农郡、上洛郡、平阳郡 汲 郡、广平郡、阳平郡、魏 郡、河东郡 顿丘郡、河内郡、建兴郡 | 100 | 永嘉之后,司州沦没于刘聪。 |
北魏
529年(永安二年)
司州(迁都前为洛州) | 河南尹 | 洛阳(河南洛阳) | 20郡65县 |
东魏
司州 | 魏尹 | 邺城(今河北临漳) | 13郡 |
北齐
司州 | 清河尹 | 邺城(今河北临漳)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