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 编辑

明朝第1任周王

朱橚朱橚

周定王朱橚,安徽凤阳人 ,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明成祖朱棣的同母兄弟。朱橚敏而好学,擅长词赋,且性好医学。 洪熙元年(1425)卒。死后谥作“定”。

朱橚出生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七月初九日。 洪武元年(1368年),朱橚被封为王。洪武十一年(1378)受封为周王 ,十四年就藩开封 。永乐十八年(1420年)主动“献还三护卫”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明成祖朱棣驾崩 。

于永乐四年(1406年)撰《救荒本草》 ,记载野生植物414种,其中276种为其新增。对各种植物的产地、名称、形状特征、性味及食用方法,详尽介绍,被后人誉为中国15世纪初期具有科学性的植物学著作。取古今医方,详加考订,撰成《普济方》 ,李时珍《本草纲目》 采用该书条目甚多。丁词赋,有《元宫词》百章。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朱橚

别名:周定王

号:诚斋

谥号:定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日期:1361年

逝世日期:1424年

陵墓:周定王墓

安葬地:州明山

继任:朱有燉

主要作品:救荒本草、普济方、元宫词、袖珍方、保生余录

祖籍:安徽凤阳人

人物生平

编辑

幼年受宠

朱橚出生于元至正二十一年

第二年,闰七月二十日,周王朱橚也走完了他六十五岁的人生旅程。谥号“定”,葬禹州明山。世子朱有燉嗣立周王。

施政举措

编辑

修旧宫以居

从洪武五年至十七年,十三年里,水、旱、蝗灾就有十二次。永乐三年九月,黄河决口,“开封为水所坏”。皇上一面命朱发军修复,一面以“汴梁有河患为由,打算将朱“改封洛阳”,并且已着手为朱橚在洛阳修建新都。朱橚闻知,急忙上书说“汴梁水去,堤防稍固,弟乞修旧宫以居,以免劳民伤财”。成祖皇帝很高兴,遂罢洛阳之役。

体恤百姓

云南因为天气炎热,加上瘴气等自然因素,百姓容易患病,可是因为缺医少药而得不到救治。朱藩王请来当时的名医李佰牵头挂帅,并组织数十位专家学者,共同编写医书。为了让医书资料翔实,朱藩王经常上山采集、辨别各种植物。

朱藩王在《袖珍方》重刊时在序中写道:“吾尝三复思之,惟为善迹,有益于世,千载不磨。”世间万物终会消散于无形,唯有善行才能永远流传下去。

人物关系

编辑

朱橚人际关系图

关系

姓名

说明

父亲

明太祖 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

母亲

孝慈高皇后 马氏

明太祖的皇后

养母

成穆贵妃 孙氏

朱橚的养母

正室

周王妃冯氏

冯胜之女

次妃

倪妙定、杨妙秀等

朱橚的側室

嫡长子

周宪王 朱有燉

继承周王爵位

次子

汝南王 朱有爋

向建文帝举报朱橚谋反

庶子

多名

朱橚共有14庶子

女儿

多名

朱橚共有19女

历史评价

编辑

朱橚多才多艺。他求知好学,能诗赋,善书法,又对医学、植物学有如此深厚的造诣,且具有一定的“民本”思想,能体恤百姓疾苦,倡导“救荒济民”,这对锦衣玉食的封建皇子来说,对一个藩国之君来说,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禹州文史》 评)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W.T施温高认为朱橚主持编写的《救荒本草》是世界上已知最早并是当时最好的研究救荒食用植物的专著。 (《中国古代100位科学家故事》 评)

《普济方》书中资料除引自历代各家方书及收录大量时方外,还收载了其他传记杂说以及道藏佛书中的有关记载,堪称15世纪以前方书之大成,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方书。 (《儿科心鉴》 评)

朱橚作为一个皇子,能够关心民间疾苦,编著了《救荒本草》、《普济方》这样直接有益于广大劳苦大众的两部书,在植物学和中医药学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是值得称道的。 (《安徽古代科学家小传》 评)

在明太祖朱元璋众多的儿子中,周王朱橚既不象蜀王朱椿那样循礼执法,一生对皇室忠心耿耿,成为众藩楷模;也不象齐王朱榑、代王朱桂那样骄奢淫逸,恣行无忌,终于沦为人间“弃物”。他有过错误的行为,也有悔过的表现;他虽出身天潢贵胄,却不好逸恶劳,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钟情于科学上的研究和创造从而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皇子传》 评)

轶事典故

编辑

《孝慈录》

朱橚是硕妃所生,由孙贵妃抚养。朱橚从小仁慈孝顺,很得太祖器重。养母孙贵妃去世后,朱橚服孝三年,亲主丧事,倍受朱元璋赞赏。特命儒臣作《孝慈录》,对朱橚倍加褒奖,并借此教育诸王子:“庶子为生母服三年,众为庶母朝”,也自此始。

三次出兵

据史载,朱橚一生参加的军事活动仅有三次:一次是洪武二十八年(1395 年)正月,与晋王朱棡一起,率河南、山西诸卫军,出塞筑城、屯田;第二次是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周王朱橚率师巡视北平关隘;第三次是跟随朱元璋北征到黑山,这是因为,当时朱元璋大兴冤狱,诛杀功臣,设立锦衣卫,对官民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将勋臣宿将杀殆尽,身边已无亲信,不得不动用了朱橚,但也仅此一次而己。

出游凤阳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朱橚28岁,因为回到早年驻守过的凤阳游玩,被密告以“擅弃其国,来居凤阳”。按明制,未经皇帝允许,各藩王不得擅离封国。朱橚此举,显然是越轨行为。因此,朱元璋大怒,决定将朱橚“谪云南”,后经大臣们讲情,才将其扣留京师,长达一年之久。直到第二年十二月,才放其回国。

王翰断指

朝廷的用意,朱橚也敏锐地觉察到了。为了避免一朝被灭,他要有所防范,有所准备。而这又不能不犯下大忌。周王府长史王翰也觉察到朝廷的意图,又看到朱橚的一系列防范措施,深深感到自己陷进了一个是非之地。他预料在这场斗争中,朱决不可能胜利,而一旦失败,自己必然身首异处。所以他反复劝谏朱橚不要轻举妄动,而朱橚却又不愿束手待毙。所以王翰为了尽早脱身,保全自己,就用刀砍断了自己的一个手指,佯狂而去。

被次子诬告

当时朝廷忌惮藩王的力量,朱橚的第二个儿子朱有爋是个无赖之徒。他早就想袭周王爵号,处心积虑要借机除掉父兄,如今看到父亲在府内的一些防范措施,认为机会来了。他首先向朝廷告发父亲有反叛企图。这无异给朝廷提供了一个对朱橚开刀的极好借口。于是,削藩的第一个行动开始了。

亲尝百草

有一年天下大早,地里颗粒无收,百姓们只好采回植物充饥,但因误食有毒植物,许多百姓为此送命。朱藩王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亲自品尝各种植物,以辨别植物习性,家人劝道:“您是王爷,亲自采食植物太危险了。”朱藩王淡淡地说:“神农氏不顾危险遍尝百草,不也是为了后人吗?和众多百姓的生命比起来,我一条命又算得了什么呢?”百姓误食有毒植物的深刻教训,促使朱藩王萌生了编写可食用植物的医书。

艺术形象

编辑

朱橚相关艺术作品

类型

作品名称

描述

年代

书籍

《明朝那些事儿》

朱橚作为明太祖的子嗣,可能被提及或出现。

2011年

电视剧

《大明王朝1566》

虽主要讲述嘉靖年间的故事,但作为背景提供的历史人物,朱橚可能被间接提及。

2007年

人物争议

编辑

下属危害百姓

永乐三年七月,周府千户费城、舍人曹政等自开封来京师办事,一路上多有破费,并公然拘留军民商旅之舟装运王府米麦等物,又逼胁地方那县官和买茶叶。名为和买,实乃强取豪夺,搞得地方长官不得安宁。后来这些滋事者被抓获,成祖下令将他们押回周府,让周王自己处理,并赐书周王,指出这种情况的发生“非宗藩美事”,希望贤弟“深戒戢之,庶几有以表率宗室。”

一波甫平,一波又起。周府长史司下文河南各府县,要他们依令行事。按规定,王府长史司只能专理王府之事,不能遍行号令于王府之外。周府长史行令各府州县,是违制的,因此又被人告到朝廷。

时隔不久,周府内官外出办事。一行三十多人,假王名调湖州官军,用箭簇烧烙无罪之人,凌驾有司,虐害百姓。案发后,这些人也被执送京师。

这些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周王是有责任的。即使不是得到他的默许,也是他对属下管教不严所致。如果周王平时严加戒饬,反复强调,属下是决不敢生出这些事端的。 、

《元宫词》作者

钱谦益《列朝诗集》称《元宫词》是周宪王的作品,清红彝尊《静志在诗话》辨说:“《元宫词》一百首,宛平人效仿祖父序称周恭王所撰,固然是错误的。《列朝诗集》作周宪王,也不对。这是他自己说:元起沙漠,他的宫廷事迹没有值得看的。但要知道一代的事,为了纪念他的实,也可以具备史氏的选择了。永乐元年,赐给一家老妇,年七十岁了,于是元皇后的奶妈女,经常住在宫中,知道元过去的事。问曾拜访过他,详细陈述这件事,所以我的诗百篇都元宫中事实,也有历史了。末书永乐四年春二月朔日兰雪轩制。案,序中所说‘元宫词’应该是定王作,考定王以洪武十四年的国家,到洪熙元年死,序称永乐四年,那么为定王无疑。”

后世纪念

编辑

周定王墓

禹州市无梁镇有周定王墓,俗称“朱王坟”

周定王墓建于1404年,1414年建成。其陵墓坐西向东,是一处由砖、石建成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地下宫殿建筑群,被专家们誉为十三陵的缩影。墓室凿山起券,由甬道及前后及配殿组成,纵长约40、宽34米,总面积1970平方米。前殿长12.33、宽9.58米,左右各为两配殿,寝殿长9.57、宽25.7、高15米。

周定王墓建筑时间长达14年,因为他一生没有实现称帝的愿望,晚年决心要建一个比皇帝陵墓还要大的墓穴。所以,其墓室建筑气势恢宏,建筑面积达到1970平方米,比北京定陵还要大。

妃子墓

妃子墓也留有谜团,教之忠发现,有几块墓志上写着“旧王妃”,他很纳闷:“明代规矩,姓李就叫李妃姓张就叫张妃,旧王妃不知是啥称呼。”教之忠说:“17个墓穴的主人,都是和周定王发配去云南的妃子和宫人。在云南,'妻子异处,穴墙相通,饮食极困辱周定王很看重和他共患难的妃子,破例另建了妃子墓。”妃子墓原本棺木都用绿琉璃材质外椁包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妃子墓被发现后,村民将琉璃外砸了铺在仓库地板上,主要为了防潮。妃子墓墓志散落各处,部分存于禹州文管所,还有几通存在河南博物院。

周定王幕

下一篇 周王

上一篇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