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愿 编辑
辛愿,生卒年不详,金代诗人。字敬之,自号女几野人,又号溪南诗老。福昌(今属河南)人。喜杜诗韩文,精于《春秋》三传和佛经,为人放达无拘,麻衣草履,在达官贵人中笑谈豪饮,旁若无人。后因河南府尹诬陷同僚,受牵连下狱。出狱后,生活困窘。金末兵乱,在颠沛流离中死去。
本名:辛愿
字:敬之
号:女几野人,溪南诗老
所处时代:金朝
出生地:福昌(今属河南)
主要作品:【乱后】
辛愿天性野逸,不修边幅。仪容自然。达官贵人举行盛大宴会,他常着麻衣,穿草鞋,坦然列座于其间,侈谈畅饮,旁若无人。曾经对友人王郁说:“王侯将相,世人所好。然而志道不合,空居其位,碌碌无为,就好象清洁身躯卧于茅厕一样。”
高献臣为河南府治中时,闻辛愿之名,引为上客。后献臣被府尹温迪罕福兴所诬陷,辛愿也受到株连,屡经拷讯,几乎性命不保,从此世人与辛愿绝交。两年后,辛愿生计日趋恶化。薄田五六十亩,收入甚微。官吏催课如虎,耕牛几被所夺,无奈卖牛餬口。辛愿素性耿直,从不仰人鼻息求生,迫与饥寒,困苦潦倒。辛愿写诗数千首,尝存竹篓中,毁于乱世。残存订集有名句:自怜心似鲁连子,人道面如裴晋公。万事直须称好好,百年端欲付休休。院静宽留月,窗虚细度云;浪翻鱼出浦,花动鸟移枝。黄绮暂来为汉友,巢由终不是唐臣。表现了他不畏强权,不趋时势的傲霜风格。
大诗人元好问寓居三乡时,与辛愿、刘景元友善,过往甚密,常有诗词酬和。金哀宗正大八年(1231)辛愿去世,感其遭遇坎坷,曾写“辛愿传”,载《中州集》。
金末诗坛批评风气不正,有的自我吹,有的阿谀奉承,辛愿论诗却“敢以是非白黑自任”,“片善不掩,微□必指,如老吏断狱,文峻网密,丝毫不相贷”(《中州集》卷十)。
辛愿诗原有数千首,今仅存20首,收入《中州集》卷十中。 词存《 临江仙 》一首。元光元年(1222)作于孟津(今河南孟县)。《中州集》卷一○记其本事云:“元光初,予与李钦叔在孟津,敬之自女几(山)来,为之留数日。其行也,钦叔为设馔,备极丰腆。敬之放筋而叹日:‘平生饮食有数,每见吾二弟,必得美食。明日道路中,又当与老饥相抗,去矣!会有一日,辛老子僵仆柳泉 、韩城之间 ,以天为棺椁,日月为含襚,狐狸亦可,蝼蚁亦可耳。’予二人为之恻然。”
后为河南府治中高廷玉客。廷玉为府尹温迪罕福兴所诬,愿亦被讯掠,几不得免,自是生事益狼狈。愿雅负高气,不以从俗俯仰,迫以饥冻流离,往往见之于诗。有诗数千首,常贮竹橐中。正大末,殁洛下。其诗有云:“黄绮暂来为汉友,巢由终不是唐臣。”真处士语也。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荒宿草,墟落动新烟。
困鼠鸣虚壁,饥乌啄废田。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临江仙·河山亭留别钦叔裕之中州乐府】
谁识虎头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清朝无路到公卿。萧萧茅屋下,白发老诸生。
邂逅对床逢二妙,挥毫落纸堪惊。他年联背上蓬瀛。春风莲烛影,莫问此时情。
【隆德故宫】
蛇分鹿死已无秦,五十年来汉苑春。问着流萤无一语,柳条依旧拂墙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