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泉朝游 编辑
平泉朝游是洛阳八景之一。在市南15公里伊川县梁村沟,即平泉庄遗址。
中文名:平泉朝游
地理位置:南15公里伊川县梁村沟
占地面积:10里
交通:从市区往南自驾车15公里到达
平泉朝游
平泉朝游的知名度不高,几乎算得上是洛阳八大景中的一个盲点。知道“平泉”意指唐朝宰相李德裕的私家别墅——平泉庄者寥寥,知道平泉庄乃遭“朋党之争”的祸害而衰落者更少。
李德裕的一生颇有戏剧性,他初入仕途即青云直上,其后顺顺当当做了宰相,本来可以“修成正果”、光荣退休的,谁料一个跟头栽在了“朋党之争”上,不仅葬送了自己的仕途,还连累了一大批同党。
李德裕出生于公元787年,赵郡(今河北赞皇县)人。他的父亲叫李吉甫,唐宪宗统治时期曾任宰相。有宰相爹爹铺路、提拔,再加上自身具备不错的政治、文化修养,李德裕前半生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从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兵部侍郎、兵部尚书一路高升,直到他“子承父业”,在唐武宗会昌年间(公元840年—846年)任宰相。
唐朝诗人李商隐是李德裕的朋友,他曾夸奖李德裕,说他是“万古之良相”。不排除这句话带着点儿感情色彩,但客观地讲,李德裕在政治上还真是挺有建树。
首先,他主张强化朝廷权威,惩治不服从朝廷的藩镇,维护国家统一。唐朝中晚期,强藩割据,天下纷扰,一些少数民族部落不服从朝廷的统治,不断挑起战争,而部分朝廷重臣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主张以姑息纵容的态度对待战乱。李德裕则坚决抵制对藩邦的姑息纵容,他不仅主张讨伐叛贼,还亲自领兵平息叛乱,定回鹘,平泽潞(今山西长治),立下了赫赫战功。
其次,李德裕支持“废佛运动”。武则天登基之后,佛教长期盛行,各地广建寺庙,寺院开支的恶性膨胀,严重损耗了唐朝国库的资财。唐武宗李炎信奉道教,他登基之后下诏废佛,得到了李德裕的大力支持。据史书记载,李德裕废除了境内除用于祀典的祠庙1000余座、山房1460所,使唐朝的礼佛之风一度收敛。
另外,李德裕还主张整顿吏治、反对虚浮之风和朋党结交,重视门第,反对进士浮华。这些措施有效地振兴了朝纲,扭转了长期以来唐王朝积弱不振的混乱局面。李德裕也因此加官至太尉,被封为卫国公。
李德裕当了6年宰相。这6年,他可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上得当朝皇帝唐武宗的器重,下有朝中“李党”(以李德裕为首的朋党)热情捧场。此外,他个人的腰包也随着地位的攀升越来越鼓,使他得以营建名扬四方的平泉庄。
任宰相的6年是李德裕一生的黄金时期,朝堂之上,他一呼百应,威风不可阻挡;朝堂之外,他恣意平泉庄,尽享浮生之闲。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