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歃血为盟 编辑
歃血为盟(拼音:shà xuè wéi mé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告子》。
歃血为盟(歃:用嘴吸;为盟:缔结联盟)指古时盟会时,参加者吸一点牲畜的血或蘸血涂在嘴唇上,以示诚心立盟。偏正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中文名:歃血为盟
拼音:shà xuè wéi méng
近义词:对天盟誓、 歃血而盟
反义词:口血未干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注音字母:ㄕㄚˋ ㄒㄩㄝˋ ㄨㄟˊ ㄇㄥˊ
语法结构:偏正式
语法属性:作谓语、定语
最早出处
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告子》下:“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
成语演变
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
毛遂怒冲冲地走到楚王前说:“秦国的白起,带着几万人的部队,发兵与楚国交战,第一战就攻克了京城郢都,第二战烧毁了夷陵,第三战便使大王的先祖受到极大凌辱。这是楚国百世不解的怨仇,连赵王都感到羞耻,可是大王却不觉得羞愧。合纵盟约是为了楚国,不是为了赵国。”
听了毛遂这番数说,楚王立即改变了态度说:“是,是,的确像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一定竭尽全国的力量履行合纵盟约。”毛遂进一步逼问道:“合纵盟约算是确定了吗?”楚王回答说:“确定了。”于是毛遂用带着命令式的口吻对楚王的左右近臣说:“把鸡、狗、马的血取来。”毛遂双手捧着铜盘跪下把它进献到楚王面前说:“大王应先吮血以表示合纵盟约的诚意,下一个是我的主人,再下一个是我。”就这样,在楚国的殿堂上确定了合纵盟约。这时毛遂左手托起一盘血,右手招呼那十九个人说:“各位在堂下也一块儿吮盘中的血,各位虽然平庸,可也算完成了任务,这就是所说的依赖别人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吧。”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