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东陵 编辑

清世宗孝圣宪皇后的陵寝

泰东陵泰东陵

泰东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清西陵境内清泰陵东北1.5千米处,是清世宗孝圣宪皇后(乾隆帝生母)钮祜禄氏的陵寝。泰东陵占地面积56亩,是清西陵中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备的皇后陵。

泰东陵坐北朝南,陵宫外设有三孔拱券桥、七孔平桥、下马牌、东西朝房、东西值班房、神厨库等建筑。陵宫区设有隆恩门、隆恩殿、焚帛炉、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等建筑。泰东陵神道与清泰陵主神道相接。 泰东陵隆恩殿前的月台上增设铜鹿、铜鹤各一对,后世的皇后陵均效仿泰东陵设置铜鹿、铜鹤,但减为铜鹿、铜鹤各一只,成为清朝皇后陵的定制。

1961年3月4日,包括泰东陵在内的清西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泰东陵

所属年代:清代

类别:古墓葬

地理位置: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清西陵境内清泰陵东北1.5千米处

保护级别: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开放时间:暂不对外开放

占地面积:56 亩

历史沿革

编辑
清乾隆元年(1736年)九月,主持清泰陵工程事务的恒亲王弘晊,内大臣、户部尚书海望向乾隆帝请示:雍正帝入葬泰陵地宫后,是否给皇太后(孝圣宪皇后)预留分位。乾隆帝不便作主,转而请示皇太后。皇太后降懿旨:“世宗宪皇帝奉安地宫之后,以永远肃静为是。若将来复行开动,揆以尊卑之义,于心实有未安。况有我朝昭西陵、孝东陵成宪可遵,泰陵地宫不必预留分位。” 故乾隆帝遵照皇太后(孝圣宪皇后)懿旨,另卜吉壤,于泰陵东北方向1.5千米处的东正峪为皇太后营建陵寝。因陵寝位于清泰陵东,故名泰东陵。

泰东陵始建和完工日期清朝官书上无记载,据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分析,泰东陵工程始建日期至少不晚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而泰东陵的完工日期约为清乾隆六年(1741年)至清乾隆八年(1743年)间。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二十三日,孝圣宪皇后溘然长逝。同年四月二十五日辰时,孝圣宪皇后葬入泰东陵地宫。

<p>泰东陵全景

泰东陵全景

泰东陵全景

泰东陵全景

泰东陵全景

泰东陵全景

泰东陵全景

泰东陵全景

泰东陵全景

泰东陵全景

建筑格局

编辑

布局

泰东陵坐北朝南,主要建筑由南至北依次为三孔拱券桥一座、七孔平桥两座、东西下马牌各一座、东西朝房各五间、东西值班房各二间、隆恩门一座、隆恩殿一座、焚帛炉东西各一座、东西配殿各五间、隆恩殿、陵寝门三座、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陵前左侧是神厨库,库外井亭一座。泰东陵神道与清泰陵主神道相接。

泰东陵布局泰东陵布局

特点

泰东陵隆恩殿前月台上首次设置铜鹿、铜鹤。泰东陵以前的昭西陵和孝东陵,隆恩殿前的月台上只设鼎式铜炉一对,没有鹿、鹤之设。按照陵寝规制,只有皇帝陵才设铜鹿、铜鹤各一对。孝圣宪皇后崩后,乾隆皇帝命仿帝陵之例,在泰东陵隆恩殿前的月台上增设铜鹿、铜鹤各一对。自泰东陵首开设鹿、鹤之制后,以后各后陵均效仿之。但为了与皇帝陵有所区别,后来建的皇后陵减为铜鹿、铜鹤各一只,成为清朝皇后陵的定制。泰东陵隆恩殿东暖阁内建佛楼,这是清代陵寝中第一座建佛楼的陵寝。在泰东陵之前,无论是皇帝陵,还是皇后陵,隆恩殿内均无佛楼之设。在以后的四座皇后陵中,只有慈禧陵建了佛楼。因为是首建,泰东陵的佛楼只有一层。乾隆帝的裕陵是帝陵中第一个建佛楼的,以后各帝陵均建佛楼,成为定制。除泰东陵外,以后所建的佛楼均为二层。

泰东陵相比其他皇后陵,是整个清代皇后陵中规制最为标准的。孝东陵末设独立的下马牌,方城两侧未建面阔墙,全陵只有两进院落。昭西陵的隆恩殿是重檐庑殿顶,有双重围墙,三座门建于三殿之前,陵寝门建于隆恩殿两旁,无沟河、桥座和砂山。昌西陵、慕东陵未建方城、明楼,大殿改为单檐歇山顶,取消大殿的围栏和御路石,而且配殿也由五间改为三间。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则增建了逾制的神道碑亭,地宫则仿皇帝陵慕陵而建。唯独孝圣宪皇后的泰东陵是基本遵照标准皇后陵的规制设计并营建的,仅隆恩殿月台上后期增加了铜鹿、铜鹤的陈设以及东暖阁内曾建了佛楼。

主要建筑

编辑

陵宫外建筑

陵宫外的泰东陵神道通泰陵主神道,原建有桥梁三座,其中七孔平桥两座,一路三孔拱券桥一座。平桥已毁仅存中央三孔拱桥,拱桥桥长二十三点八五米,宽六点一四米,拱高二点九七米。陵宫外一路三孔拱桥的桥北为隆恩门广场,广场两侧五间的东西朝房和两间的东西值班房均为单檐歇山顶。陵宫前左方为神厨库,内建神厨一座,面阔五间,单檐悬山顶、南北神库各三间,单檐悬山顶。宰牲亭一座,四面各显三间,重檐歇山顶。神厨库坐东朝西,环以红墙,西侧开一门。南墙外为井亭。

陵宫外主要建筑鸟瞰陵宫外主要建筑鸟瞰

<p>东朝房

东朝房

一路三孔拱桥

一路三孔拱桥

下马碑

下马碑

一路三孔拱桥

一路三孔拱桥

隆恩门广场

隆恩门广场

一路三孔拱桥以南

一路三孔拱桥以南

东朝房

东朝房

神厨库

神厨库

陵宫外

陵宫外

陵宫外

陵宫外

陵宫外

陵宫外

陵宫外

陵宫外

陵宫内建筑

第一进院落

隆恩门以北为陵宫区,建筑环以红墙,覆以黄色疏璃瓦。隆恩门五间两进式,单檐歇山顶,门额下另饰天花。隆恩殿五间三进,中为门三槽,重檐歇山顶,前有月台,殿座并月台周围环以汉白玉石栏。月台上原陈列铜鼎式炉二、铜鹤鹿各一,现仅存石座。隆恩殿前左右分别为东西配殿各五间,单檐歇山顶。配殿南各有黄琉璃砖瓦覆面的焚帛炉一座。

<p>隆恩殿

隆恩殿

东配殿

东配殿

隆恩殿前丹陛石

隆恩殿前丹陛石

隆恩殿

隆恩殿

隆恩殿螭首

隆恩殿螭首

西配殿内部

西配殿内部

西配殿内部

西配殿内部

西配殿梁架

西配殿梁架

隆恩殿台基

隆恩殿台基

隆恩殿门板

隆恩殿门板

隆恩殿内部包金柱

隆恩殿内部包金柱

隆恩殿内部暖阁

隆恩殿内部暖阁

隆恩殿东暖阁佛楼

隆恩殿东暖阁佛楼

隆恩门

隆恩门

隆恩殿

隆恩殿

隆恩殿

隆恩殿

隆恩殿牌匾

隆恩殿牌匾

第二进院落

隆恩殿后中轴线上为陵寝门,即并列的琉璃花门三座,门内正中为石几筵祭台,其后为明楼和宝城。明楼重檐歇山顶,檐下悬榜额题曰“泰东陵”。楼内竖朱砂碑,额篆“大清”,碑身楷书“孝圣宪皇后之陵”。明楼与宝顶紧相衔接,没有月牙城、转角礓碴、琉璃照壁等设施;明楼台基前部有礓碴以通上下。

<p>石五供

石五供

宝城

宝城

明楼内圣号碑

明楼内圣号碑

石五供

石五供

方城明楼

方城明楼

三座门(琉璃花门)

三座门(琉璃花门)

明楼甬道

明楼甬道

石香炉雕刻

石香炉雕刻

方城明楼

方城明楼

历史文化

编辑

相关人物

孝圣宪皇后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四品典仪凌柱之女。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赐侍清世宗藩邸为格格。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生四子弘历(即清高宗)。世宗继位后,封为熹妃,又晋为熹贵妃。高宗继位,遵世宗遗命,尊为皇太后。上徽号崇庆皇太后。清乾隆元年(1736年)移居慈宁宫。此后,国有庆屡加徽号。曾随清高宗南巡3次,东巡3次,巡五台山3次,巡中州1次。谒清东陵、秋狝木兰每年必行。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卒于圆明园长春仙馆,享年86岁。上谥,葬清西陵之泰陵东北,称泰东陵,祔太庙。清嘉庆四年(1799年)、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两次加谥,为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孝圣宪皇后画像孝圣宪皇后画像

学术研究

泰东陵的始建完工时间推测

根据《清西陵史话》的分析,泰东陵如果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工期按5年计算,应该完工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或清乾隆七年(1742年)。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孝圣宪皇后崩逝时,泰东陵已建成35年了。泰东陵之名是在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命名的。在建成后长达35年的时间里,由于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损害,必然要出现一些残破现象,如彩画褪色,漆皮驳落、木料糟朽、砖石酥碱、走闪等。许多实例表明,无论哪座陵寝,在竣工多年后,大葬之前都要对陵寝进行一次全面修缮。所以在孝圣宪皇后崩逝后,马上命诚郡王弘畅、工部右侍郎刘浩前往清西陵办理泰东陵的修缮事宜,随后又命他俩查看地宫情形。有的人认为泰东陵的营建一直延续到乾隆四十二年,用了40年时间,这是不对的。规模庞大的明定陵,只用了5年半,雍正帝的泰陵用了6年,乾隆帝的裕陵用了不足10年,嘉庆帝的昌陵用了不足5年,道光帝的慕陵用了不足4年,同治帝的惠陵只用了3年零1个月,慈安、慈禧的定东陵用了6年时间,泰东陵的工程量均不如上述诸陵,故不太可能建40年,而认为泰东陵的工期当在5年,最长也超不过6年。

泰东陵的管理机构

泰东陵八旗营房位于今凤凰台村东西大街以南,共两排。八旗营房居住八旗兵,专职负责陵寝周围安全,并参与陵寝的祭祀活动。

泰东陵礼部营房位于今凤凰台村东西大街以北第一排。陵寝礼部主要负责生产和供应制作祭品的各种原材料、物品,主持祭祀仪式、监礼、赞礼,读祝文,焚化祝帛、纸锞,割除杂草,打扫地面,会同陵寝内务府、八旗兵共同管理金银器皿库,宰杀牛羊,制作肉食祭品,如太牢、少牢等。

泰东陵工部位于今凤凰台村东围墙外学校东南方,现为居民住宅。陵寝工部负责各陵寝的维修工程,制造部分祭器,制作各陵区在清明节祭祀时供放的大小佛花,制造各祭祀时所焚烧的金银稞纸张,负责预备清明节行敷土礼所用的净土、土筐、黄布护履。各妃园寝的四时大祭之日,司员还要协助内务府、礼部安设桌张、摆列酒樽等。

泰东陵内务府营房位于今晓新村。陵寝内务府主管行政和司法。司员到礼部库房领取、送还祭祀时所用的各种金银器皿,制作祭陵用的各种供品,熬制奶茶、启闭宫门,殿门,打扫地面,支放雨搭,燃熄灯火,请送神牌,摆放桌张,陈列供品,递献奶茶,管理树木。

泰东陵地宫的记载

依据清宫档案记载,泰东陵地宫里也镌刻了经文、佛像。泰东陵早裕陵而建,这表明第一个在地宫内镌刻经文、佛像的不是裕陵而是泰东陵。清宫档案还记载,泰东陵地宫的地面不是用条石铺墁,而是用金砖铺墁。具体泰东陵地宫的规制、经文佛像的内容,因为地宫尚未开启,档案也不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文物价值

编辑
泰东陵隆恩殿月台上设铜鹿、铜鹤之制、东暖阁首建佛楼、地宫内雕刻经文佛像均为首次。尤其是隆恩殿内东暖阁所绘的贴金万福流云图,是罕见的艺术珍品。故泰东陵是研究清代皇后陵寝规制的实物例证,也具有相应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

文物保护

编辑
1961年3月4日,包括泰东陵在内的清西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11月,包括泰东陵在内的清西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遗产名录》。

2022年,清西陵泰东陵彩画保护修缮项目方案被中国国家文物局同意批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泰东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清西陵境内清泰陵东北1.5千米处。

泰东陵在清西陵的地理位置泰东陵在清西陵的地理位置

泰东陵

开放时间

泰东陵内部暂不对游客开放,仅可参观外围建筑。

门票信息

泰东陵内部暂不对游客开放,仅可参观外围建筑,暂不收取门票。

外部交通

公共交通

游客可乘坐火车从保定和高碑店火车站下车。保定站下车后从保定中心客运站乘坐通往易县汽车站的681路和981路客车可以到达易县,然后在易县汽车站乘坐9路公交车可以直达清西陵景区综合服务中心(售票处);在高碑店下车后,可在112国道乘坐通往易县汽车站的班车,然后在易县汽车站再乘坐9路公交车直达清西陵景区综合服务中心(售票处)。

自驾出行

清西陵景区自驾出行指南

出发方向

行驶路线

北京

京昆高速转张石高速西陵出口下道,右转直行2千米后可以到达清西陵景区综合服务中心(售票处),车程98千米,1小时左右

石家庄

京昆高速转张石高速西陵出口下道,右转直行2千米可以到达清西陵景区综合服务中心(售票处),车程160千米,3小时左右

天津

荣乌高速转京昆高速北行再转张石高速西陵出口下道,右转直行2千米可以到达清西陵景区综合服务中心(售票处),车程160千米,3小时左右

大同

张家口

京大高速转张石高速清西陵出口下道,可以到达清西陵景区综合服务中心(售票处),车程180千米,3个半小时左右

太原

石太高速转京昆高速北行再转张石高速西陵出口下道,右转直行2千米可以到达清西陵景区综合服务中心(售票处),车程400千米,5小时左右

参考资料:

下一篇 昌西陵

上一篇 清昌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