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昌陵 编辑

清仁宗和孝淑睿皇后的合葬陵寝

清昌陵清昌陵

清昌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永宁山清西陵境内的太平峪,东距泰陵0.5千米,与泰陵平行走向。清昌陵是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皇帝)和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的合葬陵寝,也是清西陵建成的第二座帝陵。太平峪原是乾隆皇帝为自己选定的陵址,后来乾隆皇帝颁布“昭穆相建”的兆葬之制,另在清东陵胜水峪卜选万年吉地,将太平峪赐予其子嘉庆皇帝。 清嘉庆五年(1800年)三月,开始兴建太平峪昌陵万年吉地, 清嘉庆八年(1803年),昌陵建成。

清昌陵的规制除不建石牌坊、大红门、更衣殿外,地面建筑 基本与泰陵一致。其建筑由南到北依次是:圣德神功碑楼 、五孔拱桥、石像生、龙凤门、五孔拱桥 、三路三孔拱桥、神道碑亭、东西朝房、东西值班房、隆恩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昌陵的神道与泰陵主神道相接,是清西陵区内唯一与主神道相连的帝陵。同时,清代皇陵的隆恩殿均采用金砖铺墁,唯独昌陵隆恩殿的地面采用了紫花石墁地。

1961年3月4日,包含清昌陵在内的清西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清昌陵

所属年代:清代

类别:古墓葬

地理位置: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永宁山清西陵境内的太平峪

保护级别: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开放时间:清昌陵内部暂不对游客开放,仅可参观外围建筑

历史沿革

编辑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乾隆皇帝将皇位传位于嘉庆皇帝,并颁布“昭穆相建”的兆葬之制,为嘉庆皇帝在泰陵西南选好太平峪陵址,而太平峪也是乾隆皇帝原为自己选定过的陵址。

清嘉庆二年(1797年)五月二十一日,嘉庆皇帝任命户部尚书范宜恒、礼部尚书德明、礼部左侍郎铁保、工部左侍郎成德、赵佑、总管内务府大臣缊布为总理太平峪(昌陵)万年吉地工程的承修大臣。

清嘉庆五年(1800年)三月,太平峪(昌陵)万年吉地工程在架木运到的情况下正式开始兴建。

清嘉庆八年(1803年),昌陵建成,葬入孝淑睿皇后。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二十五日,嘉庆皇帝病逝于避暑山庄。东阁大学士托津等奉命为大行皇帝山陵拟定陵名。同年九月初六日,托津等拟定“昌、定、康、穆、惠、熙”6个陵名上奏道光皇帝,道光皇帝钦定大行皇帝山陵名为“昌陵”。

清道光元年(1821年),嘉庆皇帝梓宫奉安昌陵。

清昌陵全景图(三路三孔拱桥之后)清昌陵全景图(三路三孔拱桥之后)

建筑格局

编辑

布局

清昌陵的规制除不建石牌坊、大红门、更衣殿外,地面建筑 基本与泰陵一致。其建筑由南到北依次是:圣德神功碑楼 、五孔拱桥、石像生、龙凤门、五孔拱桥 、三路三孔拱桥、神道碑亭、东西朝房、东西值班房、隆恩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神道碑亭之左为神厨库。神厨库坐东朝西,内建神厨、南北神库、省牲亭,环以红墙,南墙外是井亭。昌陵的神道与泰陵主神道相接,是清西陵区内唯一与主神道相连的帝陵。

清昌陵全景图(正向)清昌陵全景图(正向)

清昌陵全景图(背向)清昌陵全景图(背向)

特点

清昌陵的建筑规模逊于泰陵,但昌陵的许多单体建筑如圣德神功碑楼、隆恩殿、隆恩门、明楼、东西配殿,在建筑面积和高度上又比泰陵有所增益。昌陵隆恩殿明柱包金饰云龙,金碧辉煌。清代皇陵的隆恩殿均采用金砖铺墁,唯独昌陵隆恩殿的地面采用紫花石墁地,每块62厘米×62厘米,磨光烫蜡,不滑不涩。石面呈黄色,上有天然紫色花纹,阳光照射下呈现为五彩缤纷状,如满堂宝石。据明朝正德年间《大同府志·土产》记载:“花斑石,蔚州及属县出。”因此,昌陵隆恩殿地面所用的紫花石应为就地取材。昌陵隆恩殿的东暖阁佛楼分上下两层,上层的金漆木雕垂花花纹图案细腻玲珑,被誉为佳作。

昌陵隆恩殿紫花石地面 昌陵隆恩殿紫花石地面

主要建筑

编辑

清昌陵的主要建筑

建筑名称

建筑介绍

建筑图片

圣德神功碑楼

圣德神功碑楼俗称大碑楼,是为所葬皇帝歌功颂德的主要建筑。楼内正中竖石碑,碑文由嗣皇帝撰写,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记叙已故皇帝一生的功绩。昌陵的圣德神功碑亭是清朝帝陵中的最后一座。

圣德神功碑楼

石像生

石像生也称陵墓表饰雕塑。指设立于陵墓表面起警示、标志作用的石人、石兽等仪卫性雕塑。 清西陵中,泰陵和昌陵设有石像生,昌陵的石像生共有5对。

石像生

龙凤门

龙凤门属清代陵制,牌坊式建筑。起到收拢视线、突出石像生的作用。龙凤门是一座三门六柱的牌坊式建筑。其六柱均以白石雕成,上穿云板,顶雕蹲龙如华表制,但各个蹲龙朝向均向门内,两龙呈相对之形。柱间均有石刻的梓框门簪,上面安装小额枋、绦环板和大额枋。三门大额枋上还各有石雕的宝珠火焰装饰,因此,此门又有“火焰牌坊”之称。在清西陵中,昌陵的龙凤门位于石像生的北侧。昌陵的龙凤门特点是,云板上三个小孔,小尾巴距离小屋顶比较近,火焰宝珠比较细长。

龙凤门

神道碑亭

神道碑亭又称小碑楼。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顶,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楼内正中巨大的神道碑竖立在石雕的赑屃背上。碑身的阳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皇帝的庙号和谥号。

神道碑亭

隆恩殿

隆恩殿又称享殿,是陵寝中最重要的殿宇之一,为陵寝祭祀的主要场所。每年清明、中元、冬至、岁暮、忌辰五大祭,每月朔、望两小祭都在这里举行。

隆恩殿

方城明楼

方城是指明楼下面的方形城台,台面东、西、南三面边沿上砌成锯齿状的垛口,北面砌女儿墙。 明楼又称庙号碑楼,建在方城顶上,为整座陵寝建筑的至高点。楼内树圣号碑,以朱漆涂碑。圣号碑正面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镌刻皇帝的庙号。

方城明楼 方城明楼

参考资料:

历史文化

编辑

相关人物

嘉庆皇帝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皇帝),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六日,生于圆明园天地一家春。清高宗乾隆皇帝第十五子。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为皇储。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嘉亲王。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被正式立为皇太子。翌年正月初一日,受乾隆帝内禅,即帝位,年号嘉庆。嘉庆帝面对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珅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二十五日,嘉庆帝卒于避暑山庄。谥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庙号仁宗。道光帝即位,于“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葬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昌陵。

嘉庆皇帝画像嘉庆皇帝画像

孝淑睿皇后

清仁宗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副都统内务府总管和尔经额之女。仁宗为皇子时之嫡福晋,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为清高宗所册。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八月,生第二子绵宁(即宣宗道光皇帝)。清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仁宗继位立之为后。清嘉庆二年(1797年)卒。清嘉庆八年(1803年)葬清西陵之太平峪(昌陵)。道光、咸丰朝累加谥,为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肃光天佑圣睿皇后。

孝淑睿皇后画像孝淑睿皇后画像

学术研究

昌陵“外式照泰陵,内式照裕陵”的原因

根据《清西陵史话》一书中的分析,嘉庆皇帝之所以采取“外式照泰陵,内式照裕陵”的做法,是基于他对泰陵、裕陵两陵的深刻了解。泰陵是西陵的主陵,建有主陵才会设置的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等一系列建筑,而从大碑楼往北的主要建筑则与景陵并无二致。而内葬他皇父、生母的裕陵,他多次拜谒,自然非常熟悉。从大碑楼往北的一系列建筑与泰陵相比,不仅毫不逊色,而且还多有超越之处。泰陵石像生为5对,而裕陵则为8对,多了骆驼、麒麟、狻猊各1对。裕陵陵寝门前有一道玉带河,河上建有三座精巧华美并排的单孔拱券桥,而泰陵陵寝门前没有玉带河,当然也就没有桥座之设。裕陵石五供的炉、瓶、烛台身上雕满了兽面纹,而且炉顶、瓶花、蜡烛都是用名贵的紫砂石雕刻的,而泰陵的炉顶、瓶花、蜡烛与器物本身都是用一块石料雕刻的,器物身上皆光素无雕刻纹饰。对于泰陵和裕陵地宫形制,嘉庆皇帝既可以从档案中得到了解,也可以从大臣的口中知道。护送其父母入葬裕陵地宫时,他也有机会目睹布满石雕图案的裕陵地宫的豪华。而泰陵地宫内不仅没有经文、佛像的雕刻,而且地面是用砖铺墁的,不如用青白石铺墁坚固耐久。昌陵近依泰陵,又非主陵,如果外式照裕陵而建,则明显与“逊避祖陵”的做法相违,而且也显得对皇祖世宗宪皇帝不敬不孝。如果内式也仿泰陵而建,则明显逊于裕陵,非嘉庆帝心中所愿。外式照泰陵,既逊避了祖陵,又表达了对皇祖的恭敬之意,给世人留下了敬孝的美名。“外式照泰陵,内式照裕陵”让昌陵的规制没有明显低于裕陵,达到的嘉庆皇帝两全其美的夙愿。

文物价值

编辑
清昌陵石像生以北仿泰陵设龙凤门,并未仿景陵和裕陵的五间六柱冲天式牌楼门,从而改变了明十三陵和清东陵仅主陵设龙凤门的成规。昌陵的这一做法对后来的慕陵产生了影响,道光帝的慕陵和昌陵一样,作为非主陵设置了龙凤门,而非牌楼门 。昌陵是清朝建立后,最后一座设圣德神功碑亭的帝陵,此后清朝皇帝各陵均不再建圣德神功碑亭。 因此,昌陵对于清代帝陵规制的变迁具有相应的研究价值。

文物保护

编辑
1961年3月4日,清昌陵(作为清西陵的组成部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7月,清西陵昌陵保护维修工程通过省级技术验收,本次维修工程包括30余项单体工程,涵盖了木结构维修、琉璃仿木结构补配、石桥归安、城墙修复、海墁地面铺墁、砖石驳岸整修等工程内容。修复工程按照“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原做法”的要求,保障文物的价值和安全。

机构设置

编辑
清昌陵所在的清西陵陵区设有管理部门“清西陵文物管理处”。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主要职能是对清西陵整个陵区进行保护、研究与合理的开发利用。具体职责为对清西陵文物本体的保护、维修及周边风貌原始性的保护;对清西陵进行文化挖掘与清史研究;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下,对清西陵进行适度开发利用。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清昌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永宁山清西陵境内的太平峪,东距泰陵0.5千米,与泰陵平行走向。

昌陵在清西陵的地理位置昌陵在清西陵的地理位置

清西陵-昌陵

开放时间

清昌陵内部暂不对游客开放,仅可参观外围建筑。

门票信息

清昌陵内部暂不对游客开放,仅可参观外围建筑,暂不收取门票。

外部交通

公共交通

游客可乘坐火车从保定和高碑店火车站下车。保定站下车后从保定中心客运站乘坐通往易县汽车站的681路和981路客车可以到达易县,然后在易县汽车站乘坐9路公交车可以直达清西陵景区综合服务中心(售票处);在高碑店下车后,可在112国道乘坐通往易县汽车站的班车,然后在易县汽车站再乘坐9路公交车直达清西陵景区综合服务中心(售票处)。

自驾出行

清西陵景区自驾出行指南

出发方向

行驶路线

北京

京昆高速转张石高速西陵出口下道,右转直行2千米后可以到达清西陵景区综合服务中心(售票处),车程98千米,1小时左右

石家庄

京昆高速转张石高速西陵出口下道,右转直行2千米可以到达清西陵景区综合服务中心(售票处),车程160千米,3小时左右

天津

荣乌高速转京昆高速北行再转张石高速西陵出口下道,右转直行2千米可以到达清西陵景区综合服务中心(售票处),车程160千米,3小时左右

大同

张家口

京大高速转张石高速清西陵出口下道,可以到达清西陵景区综合服务中心(售票处),车程180千米,3个半小时左右

太原

石太高速转京昆高速北行再转张石高速西陵出口下道,右转直行2千米可以到达清西陵景区综合服务中心(售票处),车程400千米,5小时左右

参考资料:

下一篇 泰东陵

上一篇 宫殿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