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编辑
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 ,坐标为东经118°48’00”—118°53’04”,北纬32°01’57”—32°06’15” 。南京紫金山森林公园总面积为3008.8公顷。
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由中山陵景区、明孝陵景区、灵谷景区三大核心景区 和其他区域景点构成 。分布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 、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中山陵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灵谷寺 、远东第一别墅—美龄宫 等核心景点。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所在的紫金山(钟山)拥有42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0余处各类文物古迹。紫金山是重要的城市森林绿地,森林覆盖率达76.8%,拥有本地野生种子植物113科386属701种、动物资源达1600余种 ,是融生态、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2003年,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中国国家级森林公园。 2007年,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所在的中山陵园风景区被评为中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中文名: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地理位置: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
景点级别:AAAAA级
占地面积:3008.8 公顷
著名景点:明孝陵、中山陵、灵谷寺、美龄宫
森林公园级别:国家级
批准时间:2003年12月
批准单位: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局)
植物资源:113科386属701种(国家级保护植物22种)
动物资源:1600余种(国家级保护动物32种)
位置境域
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 ,坐标为东经118°48’00”—118°53’04”,北纬32°01’57”—32°06’15” 。南京紫金山森林公园总面积3008.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6.8% 。
地形地貌
地形
森林公园所在的紫金山属于宁镇山脉西段的中支。山体东西最大长度7千米,南北最宽处约3千米,平面成尖端朝北的等边三角形,面积约20平方千米。山有三峰,形似笔架,又如座钟。居中的主峰,称北高峰,海拔448米,为宁镇山脉的最高峰;东为第二峰,名为小茅山,海拔360米,向东一直至于马群;西为第三峰,称作天堡山,亦名西岩峰,海拔250米,紧靠南京东侧城墙边,其延伸到城内的余脉叫富贵山,与太平门内西侧的覆舟山、鸡笼山形断脉连。
地貌
冬季的紫金山
水文特征
紫金山区域内地形起伏多变,水系比较发达,内共有湖泊、河溪、池、井等水体面积64公顷,包括前湖、白马湖、竹海湖、流徽榭、琵琶湖、紫霞湖、梅花湖、小红山水库、流殇曲水系、上下黄马水库、军民友谊水库、王家湾水库、紫金山水库、五棵松水库等15湖(含人工水库);青溪、金水河、霹雳沟、东沟、二道沟、“流殇曲水”以及西洼子沟、杨柳沟、夹山沟、小水闸沟、蒋王庙大沟、林校大沟等11闸;万工池、龙池二池;白云井、应朝井2井。紫金山山地东、南两侧的水流,汇入秦淮河;西坡的水流,注入玄武湖,汇至金川河;北麓的水流,经山间小溪汇入扬子江。
气候特征
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距离海洋300多千米,但是区内降水丰富,四季分明,总体来说,气候温和。但由于背负大陆,中间没有高山阻隔,寒潮直驱而下,年温差比较大,达26度。夏季盛行东南东风,冬季盛行东北东风。由于紫金山内的特殊地型和大面积的森林植被,使其在大范围的气候条件下具有局部小气候的特点。又由于地处热带与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地带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兼有两者气候特征,但偏向于大陆性气候,形成了独有的“光热丰富,雨量充沛,温凉合度,寒暑适宜。夏长春短,季节分明;复涝秋旱,雨水不均;春迟秋早,冬季霜雪,雨热同季,冬干春湿”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日照1628.8小时,平均气温19.6℃,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3.7℃;年平均降水量1530.1毫米,年最大降水量2371.4毫米,最小降水量1091毫米;无霜期322天。丰富的光热、充沛的雨量和温和的气候,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植物资源
宝华玉兰
动物资源
紫金山的动物资源有1600余种,包括国家级保护动物32种。其中昆虫共计15目150科847属1188种(包括蛾类28科355属494种、蝶类种类8科56属92种);鸟类14目42科250余种,主要有山喜鹊、黄鹂、啄木鸟、白头翁、翠鸟等;野生哺乳动物有河麂、黄鼬、狗獾、花面狸、貉等22种。
动物名称 | |||||||
---|---|---|---|---|---|---|---|
獐 | 小苇鳽 | 白琵鹭 | 小天鹅 | 白额雁 | 鸳鸯 | 苍鹰 | 雀鹰 |
普通鵟 | 黑翅鸢 | 黑耳鸢 | 白腹鹞 | 蛇雕白尾鹞 | 鹊鹞 | 赤腹鹰 | 日本松雀鹰 |
红隼 | 游隼 | 灰背隼 | 燕隼 | 普通夜鹰 | 红翅绿鸠 | 小鸦鹃 | 长耳鸮 |
短耳鸮 | 鹰鸮 | 红角鸮 | 中国大鲵 | 拉步甲 | 叉犀金龟 | 中华虎凤蝶 | 貉 |
资料来源: |
综述
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由中山陵景区、明孝陵景区、灵谷景区三大核心景区 和其他区域景点构成 。分布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 、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中山陵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灵谷寺 、远东第一别墅—美龄宫 等核心景点。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所在的紫金山(钟山)拥有42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0余处各类文物古迹,是融生态、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特别说明:
1、南京紫金山森林公园现实中未挂牌,以具体景区、景点对外展示。
2、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区域与钟山风景名胜区的东部主体区域中山陵园风景区基本重叠,中山陵园风景区约31平方千米 ,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3008.8公顷(约31平方千米) 。主要区别在于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是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5A级景区 ,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中山陵景区
景点名称 | 景点介绍 | 景点图片 |
---|---|---|
中山陵 | 中山陵位于紫金山(钟山)中茅峰南麓,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自民国十五年(1926年)春动工,至民国十八年(1929年)夏建成。 中山陵占地两千亩,依山而筑,前临平川,后拥青嶂,气势磅礴,平面呈“自由钟”形。陵寝建筑中轴对称,从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到祭堂、墓室平距700米,高差70米,有392级石阶和平台10个,全部用白色花岗岩和钢筋水泥构筑,覆以蓝色玻璃瓦。中山陵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
|
音乐台 | 音乐台位于中山陵博爱广场东南方,建于民国二十一年至民国二十二年(1932年至1933年),占地面积约为4200平方米,由关颂声、杨廷宝设计。 音乐台平面为半圆形,圆心处建造舞台。台背部建弧形大壁,以汇集音浪,壁顶端雕回龙花纹。台前边缘有三层波纹形层梯。台下紧围前沿,一汪月牙形睡莲池,池底有伏泉,水清澈,终年不涸。池前依坡就势,修整成以50米为半径的半圆形盆状大草坪,放射形直道与半圆形圈道使之分割成12块小扇形草坪。整个精美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是中山陵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之一。近年来,南京森林音乐会、钟山假日音乐会常在此举行。 |
|
流徽榭 | 流徽榭坐落在中山陵至灵谷景区沿路南岸,又名水榭。这里三面临水、是中山陵纪念性建筑之一。流徽榭所在地原是钟山雨水流经的一条沟,人称二道沟。中山陵竣工后,时为陵园园林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林森认为中山陵园地区缺少水景,当他看到二道沟这里山溪深阔,便决定改造建湖蓄水。林森亲自规划,将通往灵谷寺的马路加宽,在马路的南北两方各挖一个水塘,北塘较小,面积两亩余;南塘较大,二十余亩,取名为流徽湖。又在塘的出口处就势各筑一拦水坝,雨水多时水漫坝流去,天旱时水塘不会干涸,使塘内常年保持一定的水位。又在水塘四周遍植花木,塘内栽植睡莲,成为中山陵园区内的风景点。 |
|
永丰社 | 永丰社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位于南京中山陵3号,由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捐建,抗战期间被毁。1993年,管理部门按原貌重建。红柱白墙,顶为卷棚式,原来的黑色筒瓦屋面已改用蓝色琉璃瓦,以与中山陵取得一致色调。 |
|
行健亭 | 行健亭坐落在中山陵西南隅道路旁,中山陵陵墓大道与明陵路相接处,以便前来谒陵的游人驻足休憩。行健亭由广州市政府捐建,著名建筑师赵深设计,王竞记营造厂承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夏落成。行健亭为方形,边长为9.3米,高12米,重檐攒尖顶。亭的每个角有4根支柱,4个角共根柱,均饰以红漆。行健亭为钢筋水泥构筑,外形美观,坚固实用。亭内横梁、额枋、藻井、雀替都饰以彩绘,两重亭顶均覆以蓝色琉璃瓦。行健亭四周,设有水泥栏杆,高40厘米,可供游人坐憩。“行健”二字,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
孝经鼎 | 中山陵园广场的正南方有一座八角形石台,内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镶苏州金山石。台分三层,每层围以石栏,台上双耳双足的紫铜宝鼎,重有万斤,即为孝经鼎,是中山陵纪念性建筑之一。此鼎铸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秋,由广州中山大学全体师生和当时的中山大学校长、国民党元老戴季陶捐赠。鼎一面铸有“智、仁、勇”三个字,是中山大学校训。鼎内竖有一块六角形铜牌,上刻戴母手书《孝经》全文。 |
|
仰止亭 | 在所有中山陵纪念建筑中,仰止亭是唯一一座由个人捐赠的建筑。仰止亭坐落在流徽榭北面小山丘下。此山丘叫梅岭,本无景致,恰好叶恭绰先生写信给陵园,表示愿意捐资5000元建造一座纪念亭。遂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9月开工,由光华亭的设计者刘敦桢教授设计,陶馥记营造厂承建,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秋落成。之后,叶恭绰亦葬此亭西侧。 |
|
光化亭 | 光化亭是中山陵纪念性建筑之一,位于中山陵东面小山阜上。该亭建于民国二十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1至1934年),刘敦桢建筑师设计,福建省蒋源成石厂承包建筑,是用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时华侨的赠款建造的。亭的屋脊、屋面、斗拱、梁柱藻井等全用大理石雕成,花纹至细,刻工至巨,为中山陵园亭中精美建筑之一。 |
|
紫金山探险公园 | 紫金山探险公园位于中山陵景区水榭路(距离中山陵500米),是集森林探险、休闲娱乐、团建研学、营地教育为一体的户外冒险乐园。 |
|
明孝陵景区
景点名称 | 景点介绍 | 景点图片 |
---|---|---|
明孝陵 | 明孝陵坐落在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寝,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安葬于此,到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历经32年之久。 明孝陵景区以明孝陵陵宫区为主,包括大金门、四方城、神道等附属设施,以及周边的下马坊、梅花谷、梅花山、明东陵、紫霞湖等景区。明孝陵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审议通过,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
明东陵 | 明东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长子朱标的陵寝,位于明孝陵陵宫东垣以东约60米处。护陵御河从东陵以东流经孝陵陵宫前的金水桥下,将明孝陵和明东陵环绕在同一陵御内。明东陵陵寝由陵园、陵寝大门、享殿前门、享殿以及地宫等建筑构成。明东陵陵寝格局特殊,围墙平面前尖后方呈龟背形,但历经战火,现已难觅当年建筑。 |
|
四方城 | 四方城,即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位于南京明孝陵陵区的前部,陵区正门后的第一座主体建筑,位于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明孝陵景区内。 四方城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筑平面为正方形,四面各开一券门,上盖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内置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明太祖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高8.78米。四方城也是现存明清皇家陵寝中同类型建筑体量最大的一例。 |
|
下马坊遗址公园 | 下马坊遗址公园南至宁杭公路,东临博爱路、博爱园,西接前线文工团东围墙,往北延伸至大金门,在原有下马坊公园及南京手表厂基础上修建而成,占地面积约200000平方米。包含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园、明孝陵博物馆、大金门以南的神道、下马坊公园等。 |
|
梅花山 | 民国时期,紫金山造林与园林绿化得以发展,民国十八年(1929年)园艺部成立,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陵园园林布景形成四季观花区,梅花山成为春季观梅景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加强钟山林木管理,增补各种花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植梅更加普遍,钟山每年均封山造林。1957年,创建新的四季景区,原春景吴王坟观梅区扩大范围,增植梅花。1958年以后,开辟10公顷左右荒山,大量栽植猩猩红、骨里红、宫粉、跳枝、千叶红、玉蝶等珍贵梅花品种。1983年,梅花被确定为市花。1992年,梅花山东侧开辟了一座新梅园,全园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新植梅树2500余株,与原梅花山合在一起形成了千亩园万株梅。 |
|
梅花谷 | 梅花谷是在原梅花山的基础上扩建而成。2004年梅花山南扩,把梅花山赏梅景区一直延伸至明孝陵石象路、中山陵陵园大道以及沪宁高速连接线,并与明城墙风光带、前湖等景点接壤。明孝陵景区的赏梅区由梅花山扩充为整个钟山西南部山谷“梅花谷”,扩容后的梅花山和梅花谷绵延相连,总面积达到1533亩,梅花总数量达3万余株,品种330多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梅山”。梅花谷相继建成惟秀亭、商飙别馆、台想昭明、梅花妆韵、生态湿地等文化景点和生态景观,丰富了梅文化的研究和展示。 |
|
紫霞湖 | 紫霞湖位于明孝陵东北侧紫金山主峰的山谷中,由新加坡华侨,虎牌万金油制造商胡文虎捐款,于20世纪30年代兴筑。面积约67亩,常年蓄水量达22万立方米。紫霞湖附近有颜真卿碑林、放生池等景点。 |
|
红楼艺文苑 | 红楼艺文苑位于梅花山东北侧,园内运用植物造景来表现古典名著《红楼梦》园林的写意山水。其以《红楼梦》为蓝本,取书中最有特色的几个场境作为对象,力图以园林为载体表现《红楼梦》的以美人香草作喻的文学韵味。 |
|
灵谷景区
景点名称 | 景点介绍 | 景点图片 |
---|---|---|
灵谷寺 | 灵谷寺位于江苏南京市中山陵东面灵谷景区内。该寺原在山南玩珠峰前,梁天监十三年(514年)梁武帝萧衍葬宝志法师于此,建有开善精舍和志公塔。唐乾符年间称为宝公院。南唐时为开善道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寺名为“太平兴国禅寺”。元朝及明初称为“蒋山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因为原寺塔距宫阙太近,同时准备建明孝陵,于是将蒋山寺、定林寺、竹园寺、志公塔、宋熙寺、悟真殿等全部迁于今址,并赐额“第一禅林”,称为“灵谷寺”。 |
|
灵谷塔 | 灵谷塔又名阵亡将士纪念塔,建于民国二十年至民国二十二年(1931年至1933年)。塔基为直径30.4米的大平台,平面为八角形,外侧围以雕花石栏杆。塔的正面有石阶,石阶正中是一幅长5.8米、宽2.8米的白色花岗石雕“日照山河图”。 |
|
无梁殿 | 无梁殿是灵谷寺仅存的一座明代建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殿内原供奉无量寿佛,因而曾名无量殿。又因建筑为砖石拱券结构,不施寸木,所以俗称无梁殿。正因为无梁它才得以在战火中幸存,是中国现存五大无梁殿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一座。无梁殿东西长50米,南北宽34米,殿顶为重檐九脊,上盖灰黑色筒瓦,正脊上竖有三个喇嘛塔。殿内是砖砌的券洞穹窿,五间三进,每间一券,侧面三进各为一纵列式大筒券,中间一券最大,宽11.4米,高14米。前后两券较小,宽4.88米,高7米。东、西山墙内壁上端的砖垛向里叠砌,层层挑出,达1米之多,欲坠而不落。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灵谷寺旧址修建阵亡将士公墓,无梁殿改建为公墓祭堂。 |
|
谭延闿墓 | 谭延闿墓坐落在灵谷寺东北,占地面积300亩,建于民国二十年至民国二十二年(1931年至1933年)。其墓由中国著名建筑家杨廷宝、关颂声、朱彬等设计。在谭延闿墓正前方有一座花岗石砌的椭圆形莲花池,内植睡莲。草坪两侧对称布置汉白玉华表、石狮、花盆等,造型精美,都是圆明园的遗物。穿过草坪,为水泥平台。在平台的阶陛上镌刻有九福花纹。平台正中即是墓包,墓高3.5米,直径9.5米。现在的墓是1981年国家拨款重建的,墓内葬有谭延闿的骨灰罐。墓前有一座精雕的汉白玉祭台,原是北京圆明园的文物。墓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方亭,供谒陵者休息。 |
|
邓演达墓 | 邓演达墓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于1957年筹建,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墓道入口处为圆形花坛,中间有十字形的水泥甬道将草坪分割。甬道尽头是水泥平台,邓演达墓就筑于平台中央,墓前竖一块花岗石墓碑,高4.8米,宽1.2米,正面镌刻“邓演达烈士之墓”七个镏金大字,背面刻有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撰写的碑文。民国二十年(1931年),邓演达在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1953年春,时任江苏省副省长的季方提议,在钟山南麓选择墓址,迁葬邓演达。最后决定以灵谷寺东侧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第二公墓作为邓演达墓的墓址。1957年11月29日是邓演达烈士殉难二十六周年纪念日,中国农工民主党及江苏省各界人士为烈士举行了安葬公祭典礼。 |
|
桂林石屋 | 据史料记载,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当时的紫金山明庆寺面后已有不少桂树,因此得名“桂岭”,距今己有700多年了。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桂岭”建造别墅,周围遍植桂树,并取名叫“桂林石屋”,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
其他区域景点
景点名称 | 景点介绍 | 景点图片 |
---|---|---|
美龄宫 | 美龄宫位于四方城以东的小红山上,正式名称为“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有“远东第一别墅”的美誉。美龄宫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竣工,其原定为国民政府主席的寓所,后改作中山陵谒陵的高级官员休息室。国民政府从重庆迁回首都南京后,此处为蒋介石官邸,蒋介石常与宋美龄来此休息和度假,蒋介石也曾多次在此接待外国贵宾。因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宋美龄经常在这里做礼拜,与蒋介石在此下榻休息,便称之为“美龄宫”,名称沿用至今。 |
|
头陀岭 | 头陀岭位于南京紫金山主峰西侧,海拔425米,为紫金山第二峰。因古时岭上有头陀寺,故名头陀岭。头陀岭有山晓亭、白云亭、刘基洞、弹琴石、白云泉、黑龙谭、太子岩、一人泉等主要景点。岭上巨石壁立,山峰险峻,钟山观光索道的终点就设于此。 |
|
永慕庐 | 永慕庐位于紫金山小茅山顶,是设计师陈均沛为孙中山亲属守灵设计筹建,由新金记康号营造厂承建的。抗战期间,最初的建筑早已在抗战期间被毁;当下的永慕庐庭院,是陵园管理部门在1993年按原先的样子进行了复建,院内陈列了《纪念孙中山图片展》,以供游人瞻望。2012年9月,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永对于慕庐再次进行保护性修缮,2013年9月23日,修缮完毕全面对外开放。 |
|
议政亭 | 永慕庐东侧建有议政亭,这是孙科当年在此为父孙中山守灵时,议论时政、处理公务的地方。亭为水泥构筑,内置石桌,亭顶为双层圆盘形,上层12根梁椽支架向外伸展,其图形寓似国民党党徽,造型新颖独特。 |
|
天堡城 地堡城 | 天堡城和地堡城是南京紫金山上保存的两座重要的太平天国时期的军事营垒遗址。天堡城遗址目前位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园区内。地堡城位于西峰山下的太平门外,两处城垒均采用当地坚硬的虎皮石修筑,壁垒森严、炮台坚固,上下呼应、易守难攻。历史上的天堡城与地堡城相对应,两者互为犄角,可以“有效地保卫太平天国天京城东北的安全”。二城的得名应与地理位置相关,天堡城位于钟山西峰之巅故曰“天”,地堡城位于山脚龙脖子城墙附近故曰“地”。 |
|
廖仲恺何香凝墓 | 廖仲恺、何香凝的合葬墓地前面,分左右两条墓道呈弧形而上,墓道的两侧广植龙柏、青松。墓道的尽头是一座半圆形的平台,平台下围有一圈石椅,可供祭灵者休憩。平台的左右两端,立有两根仿六朝陵墓神道石柱式样的华表,顶端刻有莲花形的圆盖,圆盖上各有石辟邪一只。从两根华表中间的两堵门壁而入,即是墓区所在地。顺墓前的水泥甬道而上,可直达一长方形的平台,左右建有方亭一座,在方亭的下面,分别设置了一个警卫室,为当年守卫廖墓的警卫驻守。再上几级石阶,是一个占地330平方米的大平台,墓碑和墓冢,就坐落在这上面。墓冢为钢筋混凝土建造,上半部呈圆球形,直径9米,下半部为八角形,四周环绕24根圆形混凝土柱。整个墓区的布局对称严谨。 |
|
白马石刻公园 | 白马石刻公园始建于2000年,位于湖山结合部,以古代“石刻”为主题的白马石刻公园,将部分散落的石刻文物收集到公园中,向世人集中展示南京的石刻文化。 |
|
博爱园 | 博爱园总规划用地面积231.78公顷,范围含邵家山南麓,南至宁沪高速公路,北至陵前路和灵谷寺西路,东至灵谷寺,西沿陵园路、四方城和大金门两处历史遗产的紫线,以及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地界。公园内部共分为五个区:入口及停车场区、休息草坪区、滨湖水面区、生态湿地区、配套服务设施区。博爱园工程于2007年3月开工建设,2008年完成。博爱园铺设园区主干道约2850米、步道约3450米,种植大型乔木约1800株、灌木约3000株,铺设地被及草皮约21.85万平方米,新增水体约2.5万平方米。 |
|
钟山体育运动公园 | 钟山体育运动公园南临沪宁高速公路,北靠陵东路支路,西接灵谷寺路,内环路穿越其中,规划总面积约140公顷(其中南京体育学院占地约40公顷)。公园内部共分为五个区:入口及停车场区、休息草坪区、滨湖水面区、生态湿地区、配套服务设施区。到2008年10月止,共完成铺设园区主干道约2100米、步道约4325米,种植乔木约5500株,铺设地被及草皮约50.02万平方米,新增水体约58430平方米。 |
|
前湖公园 | 前湖公园位于明城墙脚下,北临中山植物园,东接明孝陵,南倚明城墙,西靠琵琶湖公园,占地约530亩,2007年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前湖公园分为城墙观赏区(湖面以南)和中山植物园南园(湖面以北)两个区域。南园的主体建筑展览温室采用全玻璃顶,造型似三片晶莹的绿叶,占地约10000平方米,室内收集了2000余种热带植物。 |
|
琵琶湖公园 | 琵琶湖公园的南、西两侧紧临明城墙,北临太平门路,东临中山植物园南园。2006年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 |
|
中山门入口公园 | 中山门入口公园位于中山门外陵园路入口处,公园中临前线歌舞团边界,南至宁杭公路,西接明陵路,北至内环路,总用地34.88公顷。地铁二号线卫桥站位于其中,作为游客进入钟山风景区的最主要入口,连接城市和钟山风景区,是多数游客游览景区的必经之路。园内有南京城市的标志—辟邪。同时,公园内还有一处被人称为“南京小九寨沟”的区域,原实际功能为“前湖溢洪沟”,全长约750米,该沟上承前湖水系,下接月牙湖水系,是为前湖汛期排水而修建的,现已成为南京一处网红打卡景点。 |
|
专题展馆
展馆名称 | 展馆介绍 | 展馆图片 |
---|---|---|
中山植物园 | 中山植物园,占地面积186公顷,前身为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的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中国第一座国立植物园)。 中山植物园分南北两区,北园以保护、研究、利用中国中、北亚热带植物为重点,建成包括植物系统分类园、蔷薇园、球宿根花卉园、药用植物园、盆景园、树木园、松柏园等21个专类园;南园(植物博览园)是以热带植物宫为中心的植物博览园,有盲人植物园、禾草园、蕨类园、森林休闲区等特色专类园。园区景观是旅游、休闲和开展科普教育的场所。 |
|
南京海底世界 | 南京海底世界由新加坡投资与中山陵园管理局合作兴建。坐落于南京中山陵梅花山旁。南京海底世界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海底隧道全长74米,180度的环绕亚克力玻璃以及海底影院是游客了解海洋、学习保护海洋知识的第二课堂。南京海底世界是融科普教育、观赏娱乐为一体的海洋生物“博物馆”。 |
|
紫金山昆虫博物馆 | 南京紫金山昆虫博物馆位于南京玄武区四方城西路26号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中国国内首次集昆虫分类学研究、昆虫及两栖爬行动物生态展示、自然科普教育为一体的自然主题博物馆。博物馆馆内面积1600平方米,展馆主展区包括序厅、南京本地昆虫厅、昆虫多样性厅、鳞翅目昆虫厅、鸣虫文化厅、昆虫行为厅、社会昆虫和水生昆虫厅,以及活体昆虫展示区。 |
|
紫金山森林科普馆 | 紫金山森林科普馆位于梅花谷原春摄满园摄影驿站,总占地面积1170平方米,其中布展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科普馆分为“印象钟山”“植物王国”“动物世界”“绿色行动”和“森林课堂”。通过实物、图文、现代多媒体展示及互动展教,带领市民开启钟山森林生态之旅。 |
|
十朝历史文化园 | 十朝历史文化园位于明孝陵景区大金门入口处,由南京手表厂老厂区改建而成,2011年5月建成开园。园区占地面积350亩,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现有展馆区、文化经营区、商务办公区、户外景观区4个功能区域,其中展馆区有南京十朝历史文化陈列馆、明孝陵博物馆。户外景观设施分布在园区入口处、中心广场、大草坪边缘及明孝陵神道周边等区域,由十朝鼎立、佛光塔影、成语长廊、文苑英华等四个部分组成。 |
|
明孝陵博物馆 | 明孝陵博物馆2009年迁址至明孝陵大金门南侧,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园内,明孝陵博物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主要承担明孝陵的学术研究、宣传展示以及社会教育等工作,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明孝陵博物馆注重挖掘明代廉政文化元素,有效运用明代廉史廉吏资源,推进钟山景区廉政文化建设。两年来举办过《钟山廉韵—朱元璋与明初廉政》《钟山廉韵—明代廉政故事展》等系列廉政展览,并配合展览同期举办“爱莲说,播撒一颗“莲”的种子”“以铜为鉴,发现生活用品的艺术美”等面向广大市民和青少年的文化体验活动。该馆重视发挥廉政教育阵地作用,强化送展进社区的社教功能,充分利用博物馆社会教育平台,与周边社区、高校等开展社会共建,把明初廉政历史故事融入到送展、送课的内容中去,启发、教育大众。该馆还自主开发40余种廉文化艺术品和30多册图书、连环画等廉文化读物。2019年被评为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 |
|
中国梅花艺术中心 | 中国梅花艺术中心位于明孝陵景区内,是国内规模较大、展示内容最丰富的梅花主题馆。馆内有300多件梅花展品,如描写梅花的书籍,以梅花为主题的字画、瓷器、紫砂、邮品、刺绣、观赏玉石、根雕及民俗工艺品等。该馆集梅花艺术品展示、科普教育、研发、销售于一体,多次举办梅花艺术沙龙、插画盆景制作、书画笔会、工艺品展览、学术研讨会等活动。该艺术馆除了陈列主题书画及现场盆栽表演,馆内还收藏紫砂茶壶、古玩、玉石、根雕等展品300余件。 |
|
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 | 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占地765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其设计采用汉代江南民居建筑风格和院落形式,馆内的陈列展示由“英雄少年”“三国争雄”“建都立业”“魂系钟山”4部分内容以及3D影视《东吴大帝》组成。 |
|
民国邮政博物馆 | 民国邮政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近250平方米,是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成的陵园邮局遗址上重建修复而成的。是一所专门展示民国时期邮政发展概况的专题性博物馆。2006年,陵园邮局旧址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修旧如旧的民国邮政博物馆入编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录。 |
|
南京地震科学馆 | 南京地震科学馆坐落在南京基准地震台内。该馆主要面向广大学生及业内人士开放,是社会公众接受地震科普教育的场所。馆内运用仪器、模型、互动设施以及文字图片介绍地震科学的知识,镇馆之宝是世界上保存完好的地震仪—维歇尔式地震仪。 |
|
孙中山纪念馆 | 孙中山纪念馆由藏经楼、《三民主义》石刻碑廊、僧房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9500余平方米,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孙中山纪念馆由著名建筑师卢树森设计,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冬完工,是中山陵园众多纪念性建筑之一。孙中山纪念馆主楼高20.8米,顶上盖绿色琉璃瓦,屋脊为黄色琉璃瓦,正脊中央饰有紫铜回轮华盖,梁、柱、额枋均饰以彩绘。楼内珍藏孙中山先生的经典著作和奉安照片等珍贵史料。楼前广场正中的花台上竖有一尊高2.6米的孙中山先生全身铜像。楼后有长达125米的碑廊,上刻孙中山先生所著“三民主义”全文。 孙中山纪念馆现为南京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优秀学校德育基地、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革党员教育基地。 |
|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 |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位于南京钟山北麓抗日航空烈士公墓旁,占地30亩,建筑面积2200多平方米。该馆于2009年9月26日在南京市钟山北麓建成并免费开放,是世界上首座国际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苏等国空军在中国大地上联合抗击侵华日军的英勇历史。纪念馆共分为四部分,分别由“奋勇抗敌”、“国际援华”、“壮志凌云”和“缅怀先烈”四个部分组成。现为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
参考资料: |
基础建设
1949年后,以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同时并举的方法,将紫金山全部绿化。至1962年,钟山(紫金山)全山呈现出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观,共造马尾松、黑松、枫香、杉木等440万株,并在北坡直播栎类70公顷。1976年后,又进行了大力补植造林和林相改造,至1982年共植树种300余万株。
1982年以来,由于松材线虫病的危害,紫金山松树大量死亡,针叶林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影响了森林景观。针对针叶林的减少对紫金山景观的影响人文历史论文,管理局采取异龄复层混交模式大力进行林相改造,在林下实施大规模的“林下插绿”工程。
1993年12月,紫金山索道建成开放。索道全长2350米, 从太平门外地堡城到紫金山第二峰头陀岭,游客沿途可以尽享紫金山名胜,中途还可以下索道游览紫金山天文台。
1994年9月,滑道游乐园建成开放。紫金山滑道是中国第一条大型森林滑道。
1996年开始,中山陵园管理局利用森林公园内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优势,创办了梅花节、桂花节、明孝陵文化节、风筝节、紫金之夏等活动。节日期间举办的各类文艺表演、花车巡游、书画笔会、摄影竞赛、金陵灯会、盆景展、花文化展、茶文化展等一系列活动。
2004年3月,中山陵园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启动。工程历时4年,投入50多亿元;同步实施拆建还绿、退耕还林工程,使公园内新增绿地7000多亩,新栽树木50余万株,绿化覆盖率达到80%多。结合森林公园自然及人文历史特色,整治工程建成开放了南内环路、紫金山人行栈道、南北登山道、中山门入口公园、琵琶湖公园、前湖公园、梅花谷公园、下马坊遗址公园、博爱园、钟山体育运动公园和营盘山公园等一批生态项目和旅游景点,同时完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
品牌建设
1996年,首届梅花节由南京市政府主导在中山陵园梅花山成功举办,并于1997年正式定名为“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此后每年举办一届从未间断,成为南京城市旅游的著名品牌活动,国家旅游局也将梅花节列为国家年度系列旅游节庆项目之一。
1998年,首届中国南京国际桂花节成功举办,活动规模和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2008年,桂花节被列入江苏省传统文化节庆品牌论文格式。桂花节成为宣扬“桂”文化和寺庙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是继梅花节之后的又一大型的综合性的生态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2003年7月3日,明孝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003年12月,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紫金山是国内罕见的大型城市森林公园,这是中国首个大型城市森林公园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2007年,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所在的中山陵园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并被江苏省政府授予“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论文格式。
2009年10月18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入选“中国森林氧吧”榜单 。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所在的中山陵园风景区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命名为全国首批“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拥有这一殊荣的全国仅有两家。
2022年12月,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所在的中山陵园风景区入选“2022年11月AAAA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100强榜单”。
名称由来
紫金山,古名金陵山,汉称钟山。三国时孙权为避祖讳,改名蒋山。据说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后,因常见山顶紫气缭绕,自此始称紫金山。南朝曾称北山、圣游山,明嘉靖帝为纪念太祖朱元璋,亦曾改为神烈山。
陵墓文化
紫金山因其恢宏的气势,而受到帝王将相的钟情。东吴大帝孙权在山南独龙阜玩珠峰前选定墓址建造了自己的陵墓蒋陵,明太祖朱元璋也选中这块风水宝地为自己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明孝陵。一代伟人孙中山也偏爱这“钟阜龙蟠”“灵气方遒”之地,逝世后亦据其遗愿为其建造了中山陵。
历史人文
南京是中国著名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在其长达2600余年的建城历史中,尤以六朝、明代初年及近现代为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黄金时期,而留存在紫金山的名胜史迹、纪念建筑,亦以这三个时期最为集中突出,钟山风物,是南京悠久历史的见证。
紫金山又称钟山,自古以来即与南京的盛衰气息交融。古都南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重大变化与发展,几乎都在紫金山一带留存丰富的积淀,刻下清晰的印记。自六朝第一位帝王东吴大帝孙权开始,紫金山即成为帝王陵寝及功臣勋戚的葬地所在;自六朝伊始,紫金山又是江东佛教胜地;自六朝到近现代,紫金山均为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遨游紫金山,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篇章;特别是以洪秀全为领袖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期间,多少悲壮惨烈的战斗在紫金山展开,多少英雄志士在紫金山浴血奋斗。紫金山,人文景观众多,历代风物荟萃,琳琅满目,错落有致,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紫金山,是古都南京的骄傲,是古都南京的圣地。
钟山风物,当以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为最。中山陵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的精华,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寓“使天下皆达道”之意。环绕中山陵的主体建筑,还有一系列纪念性建筑,如为便于孙中山先生家属守灵而在陵墓后上方建造的永慕庐、存储奉安大典纪念物品的奉安纪念馆以及宝鼎、音乐台、流徽榭、仰止亭、光华亭、行健亭、藏经楼等,都是当时各界人士和海外华侨为缅怀孙中山先生而捐资建造的。为了纪念中山先生,还在中山陵园区内建立了享誉中外的中山植物园及陵园温室等。中山陵两侧,长眠着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些风云人物,如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和国民党政要等。1928年,国民政府决定在中山陵东侧的灵谷寺址改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增建牌坊、纪念堂及纪念塔。在由灵谷寺无梁殿改建的纪念堂内,镌刻着北伐、抗日诸役阵亡将士姓名军衔,据计当时共刻碑10块,有人名33000多个。紫金山北麓,还有座庄严肃穆的航空烈士公墓,墓碑上刻着3306位为抗日而捐躯的中、美、苏等国烈士姓名。
与中山陵建筑群前后辉映的是明孝陵建筑群。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马皇后的陵墓,是明代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明孝陵的神道长达2400米,曲折幽深,其中部转弯处为孙权陵墓所在的梅花山,神道绕过山麓,呈S形,与历代帝王陵墓前开阔直达的神道形制迥异。明孝陵地面木构建筑物虽均毁于兵燹,但总体布局气魄恢宏,尚存建筑雄伟壮观,石刻砖雕,图案清晰,技艺高超。特别是尚未发掘的明太祖及马皇后墓室,在数百年来“朱元璋下葬,南京十三个城门出棺材”等民间传说、裨史杂记的渲染下,更具神秘的色彩。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选点,在钟山之阳督造营建了规模宏大的明孝陵,还对那些追随他百战沙场、创基立业的开国功臣“赐葬钟山之阴”,形成“山外诸峰列侍臣”的布局。史书记载紫金山之阴共葬十余位明初开国功臣,丰碑乔木,陂陀相接。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有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歧阳王李文忠、江国公吴良、海国公吴祯、皖国公仇成等人的墓葬。石兽错落,翁仲杂陈。
紫金山上历史最为悠久的为佛寺建筑。在六朝时期,紫金山寺宇达70余所,梵宫刹宇林立,钟磬之声相闻,“多少楼台烟雨中”。岁月沧桑,历代迭有兴废,至今仅山左之灵谷寺犹具规模。特别是灵谷寺中的无量殿形制高大,全用砖砌,不用寸钉片木,因故又称无梁殿,为国内现存同类建筑中时代最早、规模最大者。紫金山其余寺庙,大多荒废,如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在紫金山绝顶兴建的大爱敬寺,最为宏丽,梁武帝萧衍曾亲往游览赋诗,昭明太子萧统和之。该寺后毁于战火,至今犹可见其遗址。紫金山现存宗教建筑,如无量殿、宝公塔、志公殿、定林寺等,均为重要的历史遗迹,唯多后代重建。然紫金山绝顶或半山溪谷之间,时见颓垣遗基,古寺废址,六朝紫金山佛寺全盛景象,可见一斑。
紫金山文化遗迹亦颇具特色,就碑刻而言,唐代大画家吴道子作画、大诗人李白作赞、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的宝志和尚像赞碑,即世称“三绝碑”者,素负盛名,原建紫金山独龙阜,后随灵谷寺迁往今址。坟头村附近的阳山碑材,即明成祖朱棣下令开凿,原拟作为刻制孝陵神功圣德碑的碑材,其碑额、碑身、碑座硕大无比,通高73米,总重量达1.5万吨,堪称“绝世碑材”。紫金山第三峰上,建有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天文台,还保存浑仪、简仪、天球仪和圭表等珍贵文物,均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仪器。此外,紫金山北高峰上梁昭明太子读书台、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雨中游紫金山定林寺的摩崖题刻、明代紫霞真人隐居的道家“第三十一洞天”等处,均为紫金山胜境,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历史文物
古迹名称 | 文物位置 | 文物时代 | 保护级别 |
---|---|---|---|
明孝陵 | 紫金山南麓玩珠峰下的独龙阜(明孝陵景区内) | 明朝 |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
灵谷寺无梁殿 | 紫金山东南坡(灵谷景区内) |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中山陵 | 紫金山中部小茅山南坡(中山陵景区内) | 民国 |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廖仲恺何香凝墓 | 紫金山西麓中山植物园的西侧 | ||
邓演达墓 | 紫金山灵谷寺东约200米处(灵谷景区内) | ||
谭延闿墓 | 紫金山灵谷寺东北(灵谷景区内) | ||
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 | 紫金山第三峰上 |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定林寺摩崖石刻 | 紫金山南麓玩珠峰紫霞洞 | 南朝宋 |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天堡城遗址 | 紫金山西峰(第三峰)上 | 清朝 | |
范鸿仙墓 | 紫金山东麓马群附近 | 民国 | |
航空烈士公墓 | 紫金山北麓王家湾东侧 | ||
地堡城遗址 | 紫金山西峰山下太平门外 | 清朝 | 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万福寺遗址 (名僧塔林) | 紫金山马腰东头陀岭区域 | ||
民国碉堡群 | 紫金山明孝陵景区内 | 民国 | |
原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旧址 | 紫金山十朝历史文化园内 | ||
志公殿与宝公塔 | 紫金山灵谷景区内 | ||
桂林石屋 | 紫金山灵谷景区内 | ||
参考资料: |
植物保护
1976年后紫金山森林一直按照《森林法》规定来进行管理,除了进行适度的抚育间伐和更新采伐外,不进行其他的采伐,因而树木砍伐较少,木本植物保存较好。同时紫金山在南坡建有专门的中山植物园,对大量珍贵的迁地植物进行专园保护。
动物保护
设立下穿式通道
紫金山以河麂为首的哺乳动物是穿越道路遇困的主体。紫金山的哺乳动物喜欢较为隐蔽的环境,河麂、野兔、刺猬等动物更是胆小机警,不愿意靠近人类活动范围,所以在公路下方设置通道方便动物迁移穿越。
设立林冠通道
林冠通道是一种高空穿越设施,用于连接被道路和其他城市建设用地分隔的生物栖息地。针对栖树、半栖树野生动物,常常会设置林冠通道便于动物迁移。紫金山中的树栖动物非常多,例如鸟类的黄鹂,爬行类的蜥蜴,两栖类的蛙、蛇,昆虫类的蚂蚁等。
设立隔音墙和警示牌
紫金山设置有绿化隔音墙,并在相关通道附近设置减速慢行、禁止鸣笛和警示野生动物出没的标牌,以达到对噪声源头的控制和降低人群活动对动物生存的干扰。
设立辅助喂食器
紫金山添置有人工喂食台和自动喂食器。这些人工投喂方式能够适当缓解鸟类秋冬季节食物短缺的问题。因为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紫金山的一些鸟类已经能够适应人类的存在,因此在适当的位置放置喂食台人工喂养,能够有效地吸引觅食鸟类。
开放时间
景区景点 | 开放时间 | 备注说明 |
---|---|---|
中山陵 (“天下为公”陵门以上区域) | 8:30—17:00 | 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及孙中山先生诞辰、逝世纪念日除外) |
明孝陵景区 | 6:30—18:00 | 17:30停止售票 |
灵谷景区 | ||
音乐台 | ||
美龄宫 | 7:30—17:30 | 17:00停止售票 |
白马公园 | 7:30—17:30 | - |
紫金山索道 | 9:00—17:00 | |
明孝陵博物馆 | 9:00—17:00(16:30停止入馆) | 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
孙中山纪念馆 | ||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 | ||
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 | 9:00—17:00(16:30停止入馆) | - |
中山植物园 | 5月1日—9月30日:上午8:30—下午17:30 10月1日—4月30日:上午8:30—下午17:00 | |
参考资料: |
门票价格
景区景点 | 门票价格 | 优惠说明 |
---|---|---|
明孝陵景区(前湖、琵琶湖和下马坊遗址公园免费) | 70元/人 | 70周岁以上南京市及外省市居民,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4米(含1.4米)以下儿童,现役军人、残疾人、癌友协会会员、离休人员、部队离退休干部凭有效证件免费入园。全日制大学本科(含),中小学学生,60至69周岁南京市及外省市居民凭有效证件半价入园。 |
灵谷景区 | 35元/人 | |
音乐台(中山陵陵寝区免费) | 10元/人 | |
美龄宫 | 30元/人 | |
明孝陵景区、灵谷景区、音乐台、美龄宫套票 | 100元/人 | |
中山植物园北园 | 15元/人 | 南北园1.4米以下儿童、残疾人免费。南园学生和军人23元/人;南园60-69岁半价,70岁以上免费。北园军人、60岁以上(江苏省内)、江苏省外70岁以上免费。 |
中山植物园南园 | 45元/人 | |
中山植物园南北园通票 | 50元/人 | |
参考资料: |
外部交通
公共交通
景区景点 | 公交线路 | 下车站 |
---|---|---|
明孝陵景区 | 南京公交20路 南京公交315路 | 明孝陵站 |
南京公交5路 南京公交34路 南京公交36路 南京公交55路 南京公交142路 | 卫桥站 | |
南京地铁2号线 | 苜蓿园站 | |
灵谷景区 | 南京公交202路 | 灵谷寺公园站 |
中山陵景区 | 南京公交34路 | 中山陵停车场站 |
紫金山(钟山)观光索道 | 南京公交20路 南京公交315路 | 紫金山(钟山)观光索道站 |
中山植物园 | 南京公交20路 南京公交315路 | 中山植物园站 |
参考资料: |
自驾出行
线路 | 自驾路线 |
---|---|
线路1 | 沪蓉高速连接线(南京市区方向)→中山陵园风景区钟山东路匝道→钟山东路→灵谷寺西路→邮局东路→邮局西路→中山陵停车场 |
线路2 | 沪蓉高速连接线(南京市区方向)→中山门匝道→中山门大街→陵园路→博爱西路→中山陵停车场 |
线路3 | 宁杭高速绕城公路(往二桥方向)→沪宁高速连接线(南京市区方向)→中山陵园风景区钟山东路匝道→钟山东路→灵谷寺西路→邮局东路→邮局西路→中山陵停车场 |
线路4 | 宁杭高速→友谊河路→东苑路→后标营路→苜蓿园大街→中山门大街→博爱路→中山陵停车场 |
线路5 | 沪陕高速长江二桥→东杨坊立交→马群立交→沪宁高速连接线(南京市区方向)→中山陵园风景区钟山东路匝道→钟山东路→灵谷寺西路→邮局东路→邮局西路→中山陵停车场 |
线路6 | S122省道→中山门大街→灵谷寺路→邮局东路→邮局西路→中山陵停车场 |
参考资料: |
景区路线
线路名称 | 线路走向 |
---|---|
生态游线路推荐 | 琵琶湖↔植物园↔前湖↔梅花谷路↔陵园大道↔博爱园↔中山陵茶厂↔地震台驿站↔流徽榭↔灵谷景区↔钟山体育运动公园 |
文化游线路推荐 | 明城墙↔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园↔明孝陵博物馆↔下马坊公园↔美龄宫↔民国邮政博物馆↔南京地震科学馆↔灵谷景区↔范鸿仙墓 |
亲子游线路推荐 | 植物园↔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园↔明孝陵博物馆↔紫岚里街区↔民国邮政博物馆↔南京地震科学馆↔滑道游乐园 |
参考资料: |
景区服务
观光车
线路序号 | 线路走向 | 服务时间 |
---|---|---|
1号线 | 苜蓿园↔四方城↔美龄宫↔海底世界↔中山陵南广场 | 7:30—17:30(12月至翌年1月) 7:30—18:00(2月至11月) |
2号线 | 下马坊↔中山陵停车场↔中山陵南广场 | |
3号线 | 中山陵停车场↔行健亭↔明孝陵景区7号门 | |
4号线 | 中山陵南广场↔邮政博物馆↔孝陵卫 | 7:30—17:30 |
5号线 | 明孝陵景区7号门↔中山陵博爱牌坊西广场 | |
6号线 | 明孝陵景区7号门↔海底世界↔美龄宫↔苜蓿园 | 7:30—17:30(12月至翌年1月) 7:30—18:00(2月至11月) |
7号线 | 灵谷景区↔中山陵南站 | 7:30—17:30 |
8号线 | 灵谷景区↔中山陵南广场↔明孝陵景区7号门 | |
参考资料: |
游客中心
游客中心位于中山陵商业街入口处,服务时间为周一:8:00—17:00,周二至周日:8:00—17:30。
服务项目:向游客提供预约服务、导游服务、咨询求助服务;景区导览图取阅;充电宝、雨伞、轮椅、童车、拐杖租赁;小件寄存。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江苏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
上一篇 江苏西山国家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