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江楼 编辑
阅江楼,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狮子山巅、扬子江畔;始建于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但明太祖朱元璋欲修未成,仅建有阅江楼地基后停工;1999年2月续建;2001年9月,阅江楼正式竣工;因明初文学家宋濂所撰《阅江楼记》而闻名,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 ,有“江南第一楼”之称 。
阅江楼隐喻阅江揽胜之意,主楼通高52米,外观4层暗有3层,共7层,碧瓦朱楹、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古典皇家气派,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 ,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南岳阳岳阳楼,并称江南四大名楼 。
2003年,阅江楼所在的南京市阅江楼景区被全国景区质量评定委员会公布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中文名:阅江楼
外文名:Yuejiang Tower
地理位置: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202号
占地面积:约 5000 m²
投用时间:2001年9月
开放时间: 07:30-17:30
景点级别:AAAA级
门票价格:40元
明清时期,未继修阅江楼。
1993年,南京下关区政协有关人士提出续建阅江楼。
1994年初,成立有狮子山公园筹备处。
199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造阅江楼。
1999年2月,阅江楼正式开工建设。
2001年9月18日,阅江楼正式竣工。同年9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
2013年12月,景区修缮阅江楼,对外部的油漆、彩绘、楹联、抱对、匾额损坏的部分进行更新。
2014年4月,阅江楼修缮工程完工并恢复开放。
阅江楼夜景
阅江楼整体成“L”型,主翼面北,次翼面西,两翼均可观赏长江风光;主楼在两翼的犄角处,通高52米,外观4层暗有3层,共7层,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阅江楼两翼各以歇山顶层次递减,屋顶犬牙交错,高低起伏,跌宕多变;屋面覆有金色琉璃瓦并镶有绿色琉璃瓦及缘边,色彩鲜丽。
一楼
阅江楼
二楼
阅江楼的二楼集中悬挂有郑和下西洋期间及以后的明朝皇帝画像,同时展示有明朝版图、名家书画、科学技术等内容,主要介绍了郑和下西洋期间中国较为先进的科学文化。
三楼
阅江楼
阅江楼
建楼缘由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在卢龙山指挥8万伏兵大败陈友谅,为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南京奠定了基础。朱元璋称帝后,于洪武七年(1374年)再次登临卢龙山,感慨万端,意欲在山上建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以登高望远,察奸料敌,威慑四方。于是他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并将卢龙山赐名为狮子山,又令众文臣每人都要撰写一篇《阅江楼记》,其中大学士宋濂所写至为上乘,与朱元璋的《阅江楼记》一道流传于世。朱元璋在《阅江楼记》中阐述了建楼的缘由、功能、式样等,阅江楼依据朱元璋的设想,已经动工建设,打下了地基。但后来迫于当时的生产力低,经济力量弱,加上连年战争等种种原因终未建成。
轶事传说
停建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在写了楼记并建有地基后决定停建阅江楼,在《又阅江楼记》中说明了停建理由有两条:一是上天托梦给他,告诫他不要急于建阅江楼;二是在他经过深思熟虑后,觉得应该抓迫切需做的大事,建阅江楼这事应该缓一缓。
相关诗文
《阅江楼记》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
宋濂《阅江楼记》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2003年,阅江楼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2022年8月,阅江楼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单位。
地理位置
阅江楼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202号。
阅江楼
门票价格
40元/人。
开放时间
08:00-17:30(全年,17:00停止售票)
交通信息
公交线路名称 | 到达阅江楼南门(正门) | 到达阅江楼东门 |
---|---|---|
南京公交10路 | 兴中门站下车 | 大桥饭店站下车 |
南京公交12路 | ||
南京公交21路 | ||
南京公交54路 | ||
南京公交550路 | ||
参考资料: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