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 编辑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境内湖泊、江南三大名湖之一

玄武湖玄武湖

玄武湖,又称后湖、北湖,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玄武湖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北邻南京站、南倚覆舟山,南北长2.4千米,东西宽2.0千米 ,湖面面积3.78平方千米,库容约550万立方米 。

玄武湖为浅水湖泊,为长江古秦淮河道遗留下来的一部分 。玄武湖是南京城市水系的“心脏”,属金川河水系,玄武湖的湖水主要靠钟山(紫金山)北麓雨水供给。玄武湖通过金川河、珍珠河、秦淮河与长江相连,担负着城市防洪排涝、生态景观、市民休闲、观光旅游、城区河道生态补水等综合功能。 玄武湖是江南三大名湖之一 ,历史上的古玄武湖周边是当时南京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空间,存有北阴阳营、锁金村、安怀村等古文化遗址。 玄武湖也是六朝时期的皇家园林湖泊和操练水军的演兵场 、明代时期保存黄册的国家档案馆所在地。故玄武湖有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等美誉,更被誉为“金陵明珠”。

民国十七年(1928年)8月19日,玄武湖正式作为公园对外开放。 2005年2月,玄武湖公园被中国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8年9月,玄武湖公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国家重点公园。 2016年9月,玄武湖公园被中国国家水利部列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玄武湖

外文名:Xuanwu Lake

地理位置: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

面积:3.78 km²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五洲区域:6:00—22:00(5月—10月)、 6:00—21:00(11月—4月),环湖路: 24小时开放

景点级别:AAAA级

门票价格:免费开放

著名景点:环洲,樱洲,菱洲,梁洲,翠洲、台城,鸡鸣寺,九华山,郭璞墩、明城墙,武庙闸,览胜楼,湖神庙

别名:桑泊、北湖、后湖、元武湖等

形成演变

编辑

早期形成

玄武湖的形成主要有地质构造和古河道改道两大原因。玄武湖附近的钟山(紫金山)逆掩断层、天堡城断层、富贵山断层、太平门断层的四次大断裂现象致使玄武湖低地形成。前三次断层与玄武湖低地的形成是间接关系,而第四次则与玄武湖的形成有了直接关系。太平门断层的发生,将其西侧下投,使玄武湖低地成立,从而才可以蓄水成湖。因此,毕庆昌、王建翔两位学者认为玄武湖是天然湖泊,它的形成时间应在第三纪中。而南京师范大学李立文先生则认为玄武湖的成因必须从地质构造、岩性、人为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如玄武湖的湖区位于宁镇、宁芜地区构造的分界线,处于钟山—幕府山复向斜开的喇叭口端,断横交错,为一破碎带。在破碎带内又有火层岩侵入体,经过风化剥蚀,发育成河流,是为原始湖盆。由于泥沙的积淤,在历经千百万年的侵蚀之后,渐渐被溶蚀为一处低洼积水之地,而形成湖泊。湖水向四周浪击侵蚀,不断扩大水域,而最终孕育成为玄武湖。另外,新石器时代玄武湖区域为南京古河道的所在区域,由于长江的主流线向西摆动,古秦淮河道所在之处成为淤涨地区,古秦淮河道逐渐淤塞,使得地面留下了汊河、废弃河道、湖沼池塘等遗迹,而玄武湖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玄武湖能够形成的原因之一。

史前新时代时期的玄武湖所在的南京古河道 史前新时代时期的玄武湖所在的南京古河道

后期演变

早期的玄武湖可以直通长江。 东晋大兴三年(320年)晋元帝对玄武湖进行疏浚,加深湖床,扩大水域,同时筑长堤,以壅北山(紫金山)之水。之后南朝的宋文帝也修建“北堤”,“北堤”走向与晋元帝修建的“长堤”大致相同,但更长。这两次筑堤,虽然达到了将“北山之水”(主要是紫金山北麓来水)阻于堤内,使得玄武湖的蓄水量大大增加的目的,但是却第一次改变了玄武湖的面貌,“北堤”以西的湖面逐渐萎缩,直至成为陆地。

六朝以后,由于隋文帝拆毁建康城(今南京) ,玄武湖也跟着逐渐衰落。由于荒于治理,到北宋初年,玄武湖的淤积已经很严重,逢旱年往往水竭湖干成为旱地。北宋天禧年间又开十字河,立四斗门,进一步减去湖水,十字河上还架桥以通往来。时间一长,河道也湮塞起来,玄武湖的蓄水、灌溉功能也都被废除了。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江宁府尹王安石奏准宋神宗泄湖得田、重开十字河,得田二百顷,分给“贫田饥人”耕种,使得玄武湖的面积大幅缩小,玄武湖也因此基本消失了二百多年。这时的玄武湖区域基本上不再是湖泊,而是一片片的农田。

元大德五年(1301年)和元至正三年(1343年)玄武湖经过两次疏浚,通过金川河再度与长江相连。元朝的疏浚虽然使得玄武湖得以恢复,但面积却大大缩小了。

明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对玄武湖再次“开衍为湖”,形似沼泽的后湖(玄武湖)重新成为真正的蓄水池,湖中的洲岛格局形成并延续至今 。但由于钟山和玄武湖接合部修建了太平门,在太平门外又建“太平堤”(今龙蟠路一段)的缘故,玄武湖紧贴钟山西麓的一片湖面被隔为“中湖”(现“中湖”遗迹还保存于白马公园内) ,从而彻底把原先连绵一片的钟山—玄武湖区域人为分成两地,改变了此前这一地区千万年以来的山水格局。这次改变使得玄武湖的湖水至此不再抵达钟山脚下,同时也阻断了玄武湖此前与长江的连通。玄武湖总体的面积进一步缩小,此时玄武湖的面积只有六朝时的三分之一。

明代玄武湖及其周边布局情况图明代玄武湖及其周边布局情况图

民国以后,玄武湖的湖面继续萎缩,周长已降至12千米。但曾公堤以东(今情侣园一带)仍为湖面。至1978年,由于玄武湖区域填湖造地等缘故,玄武湖湖泊的周长已下降为9.5千米。

当下的玄武湖通过生态修复 、持续清淤疏浚等操作,使得玄武湖库容和水深进一步增加 ,玄武湖的周长已恢复至15千米,并通过金川河及珍珠河、秦淮河与长江相连。

位置境域

编辑
玄武湖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西侧,西、南两面紧邻明城墙。玄武湖西以玄武门、南以解放门为出入口。 湖面面积3.78平方千米。

远眺南京明城墙、玄武湖和紫金山远眺南京明城墙、玄武湖和紫金山

水文特征

编辑
玄武湖是燕山造山运动时形成的构造湖,也是长江古河道遗留下来的一部分, 六朝时期,玄武湖的水面可以直通长江,彼时玄武湖的面积是当下玄武湖的四倍之多。后由于江流迁徙故道淤塞以及六朝时期“长堤”“北堤”兴建造成湖面萎缩等原因, 长江与玄武湖才分隔开来,玄武湖逐渐形成为独立的湖泊,不再与长江直通,而以金川河作为它的入江通道。

玄武湖属浅水湖泊,南北长2.4千米,东西宽2.0千米;湖底质较厚,平均达70厘米,以细粒黏土为主。平均水深为1.14米,最大水深2.31米。 玄武湖全流域汇水面积达20.1平方千米。玄武湖的湖水主要靠钟山(紫金山)北麓 雨水供给,主要入湖沟渠有岗子村沟、老季亭沟、香料厂沟、唐家山沟、紫金山沟5条。玄武湖湖泊被湖内5岛分成四大片 三大块,即北湖(东北湖、西北湖)、东南湖及西南湖。北湖水较浅,西南湖水最深,东南湖其次,湖内由湖堤、桥梁和道路连通使玄武湖水系完全处于人工控制之中。 玄武湖10米水位时平均水深为1.14米,最高水位11.15米,最低水位9.8米,汛期控制水位10.3米,常年水位9.8米—10.2米。 玄武湖既是一个景观湖,也是一个大水库,玄武湖库容约550万立方米,担负着城市防洪排涝、生态景观、市民休闲、观光旅游、城区河道生态补水等综合功能。

湖泊环境

编辑

地形地貌

玄武湖区域处于岩浆侵入体和断层破碎的软弱部位,是经过风化剥蚀发展而成的湖盆。 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长约15千米 ,玄武湖中有五个小岛(梁洲、环洲、菱洲、翠洲、樱洲),各岛之间有桥或堤相通。

俯瞰玄武湖地貌,湖中为五洲(环洲、樱洲、菱洲、梁洲、翠洲)俯瞰玄武湖地貌,湖中为五洲(环洲、樱洲、菱洲、梁洲、翠洲)

气候特点

玄武湖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3℃,6月中旬—7月初为梅雨季节。

所属水系

编辑
玄武湖属金川河水系,是南京城市水系的“心脏”。 就其头“可分为北、东及东南三大源,就中东源最长,支渠亦最多,北源水势最盛。”玄武湖的北源,发于十方庵、余儿岗两山之间。西流至迈皋桥,向西南至东井亭,经百岁坊,水势变大,经黄家卫,向南至神策门,又南出老闸入湖。东源,发源于紫金山北麓的上五旗,即岔路口之东南。西北流至善司庙,又折西至王家村,向西经十字路,折北到藤子树,自观音庵北坡,北流二里许,从李文忠坟的东面,与蒋王庙西流的水合二为一。然后西南流至林庄,南有小水,自单家庄南流注入,又西南为李家沟,又三百丈入湖。东南源,发于紫金山天堡城的东北,即观音庵的西南脊。西北流三百丈,经徐达坟入平地,而从天堡城西北而来的小水流,在此汇入,又西南,经板仓北,水势开始变大,最后从黄家墟入湖。

玄武湖通过金川河、珍珠河、秦淮河与长江相连。玄武湖流域北部与护城河、金川河相通,建有和平闸、小北门闸、大树根闸,其主要连通通道为大树根闸,每天的流量在7万立方米左右。南部出水与珍珠河相通,建有武庙闸,玄武湖的湖水从武庙闸经过珍珠河,再流入内秦淮河,每天从这里进入内秦淮河的水量大约有6万立方米。 除了武庙闸外,玄武湖还有一个通道可以到达内秦淮河,即太平门闸,玄武湖湖水从太平门闸经九华山沟闸、竺桥、香林寺沟闸、东西玉带河进入内秦淮河。另外,玄武湖不仅和金川河、秦淮河水系连通,还与南京城的东南护城河—月牙湖也是连通的。月牙湖向北,经东西玉带河连接玄武湖和内秦淮河,向南从东水关和内秦淮河相接。

玄武湖所在金川河流域示意图 玄武湖所在金川河流域示意图

玄武湖及其周边关联水系示意图玄武湖及其周边关联水系示意图

资源概况

编辑

动物资源

玄武湖盛产鱼虾、菱、藕,水产资源十分丰富,作为南京的“活鱼库”,早在70年代初,就进行了大量的人工淡水养殖,鱼产量逐年上升。当前玄武湖人工养殖的鱼种有花白鲢、鲤、鲫、鳊,其中花白鲢占80%~90%。1988年产量为440吨渔业收入占全湖收入的22.5%。

玄武湖有各类生态湿地近13万平方米,超7千米的生态化岸线,吸引了黑苇鳽、翠鸟、白胸翡翠、白骨顶鸡等各种鸟类种群繁衍生息,和平门附近的3个无人生态岛,已成为鸟类和两栖动物的栖息地、繁殖地和候鸟越冬地 。每年冬天,都会有绿头鸭、夜鹭、白骨顶鸡、鸬鹚、鸳鸯、䴙䴘、黑水鸡等众多鸟类在此过冬 。

植物资源

玄武湖区域种子植物丰富,共有种子植物111科313属483种。其中在江苏省有分布的种子植物317种,属于热带区系种子植物152种,占比35.67%。属于温带区系种子植物共265种,占比62.18%。种子植物以温带为主,兼有热带成分,具有过渡性质,说明玄武湖区域的种子植物与当地的气候相适应。玄武湖区域内分布有濒危植物15种,其中一级国家保护植物有3种,分别是苏铁、银杏和水杉。二级国家保护植物有12种,包括金钱松、花旗松、罗汉松、香榧、榉树、紫斑牡丹、鹅掌楸等。

玄武湖区域内分布的濒危植物 玄武湖区域内分布的濒危植物

玄武湖区域共有乔灌木植物56科99属147种。乔木层植物种类按植物学系统分类分属37科68属95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0属13种,被子植物31科58属82种。其中包含4种以上的科有4个,分别为蔷薇科(19种)、柏科(5种)、松科(5种)、杨柳科(5种);含2—4种的科有15个,包括豆科(4种)、山茶科(4种)、木兰科(4种)、冬青科(3种)、桦木科(3种)、锦葵科(3种)、木犀科(3种)、桑科(3种)、榆科(3种)、樟科(3种)、胡桃科(2种)、千屈菜科(2种)、鼠李科(2种)、槭树科(2种)、芸香科(2种);含1种的科有18个,分别为安息香科、大戟科、杜英科、杜仲科、红豆杉科、黄杨科、壳斗科、蓝果树科、楝科、无患子科、杉科、柿科、苏铁科、卫矛科、五福花科、蕈树科、银杏科、紫葳科。

玄武湖乔灌木植物种属统计 玄武湖乔灌木植物种属统计

玄武湖水生植物共47种,分别隶属于32科。其中挺水植物7种,浮水植物5种,沉水植物3种,湿生植物32种。挺水植物层中的优势种为水花生、芦苇、荷花、黄菖蒲等。浮叶植物层中的优势种为睡莲和浮萍。

玄武湖主要水生植物 玄武湖主要水生植物

玄武湖主要水生植物 玄武湖主要水生植物

另外,玄武湖除了特有品种玄武红莲外,还有四照花、红茴香、流苏树、马褂木等珍稀花卉 。

玄武红莲

旅游开发

编辑
【主词条:玄武湖公园】

综述

玄武湖建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玄武湖公园,玄武湖公园是钟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重点公园和国家水利风景区。当节日来临之时,玄武湖公园会举办诸如升国旗仪式、无人机表演、烟火表演、景区联欢等相应庆典活动。

景区布局

玄武湖公园总体由“五洲”“一园”“一路”组成。五洲即玄武湖梁洲、环洲、菱洲、翠洲、樱洲,一园即玄武湖情侣园,一路即玄武湖环湖路。

玄武湖公园总体导览布局图 玄武湖公园总体导览布局图

玄武湖的景区布局

构成区域简介

相关图片

环湖路

环湖路全长9.8千米,总面积56万平方米,周围分部着众多的南京著名景点,环湖路西南半边为南京明城墙围绕,城墙外便是繁华的都市,静与闹仅一墙之隔。北岸自西向东依次为神策门公园、南京火车站,东岸自北向南依次为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情侣园、白马公园,南岸自东向西依次为太平门、九华山公园、古阅武台、南京武庙、鸡鸣寺、解放门、台城,西岸自南向北依次为玄圃、玄武门、杉林氧吧、万三花园,其中西岸和南岸均有南京明城墙为依 。

环湖景点合集

环洲

环洲是玄武湖内的湖心岛之一,面积12.8万平方米,因形如玉环、环抱樱洲而得名“环洲”,旧名长洲。碧波拍岸,细柳依依,微风拂来,宛如烟云舒卷,故有“环洲烟柳”之称。由玄武门沿翠虹堤进去不远处即为环洲,东北通过跨越莲花港的白桥与樱洲相连。景点有假山瀑布、童子拜观音石、郭璞墩、郭璞纪念馆、喇嘛庙、诺那塔、莲华精舍和诺那佛塔、风荷苑、月季园、米沛拜石、莲花广场等 。

环洲景点合集

梁洲

梁洲是玄武湖内的湖心岛之一,面积88100平方米,因梁朝昭明太子曾在此建有梁园而得名“梁洲”,旧名老洲、美洲。洲上建有盆景园,四季举办花卉展览,秋季菊展,尤为壮观,故有“梁洲秋菊”之称。梁洲是五洲中开辟最早、风景最佳的所在,由环洲向北过芳桥就梁洲,与南京火车站隔湖相望。曾为梁代昭明太子编《文选》的读书处,于今犹有“莫愁传世争颜色,怎及昭明文字香”的评说。梁园故址,至今尚留存一口古井,据《后湖志》载:“此井自古有之”。明代淘挖清理时发现一把六朝铜钩,故名铜钩井。景点有观鱼池、白苑、湖神庙、铜钩井、明代黄册库遗址(后湖黄册库)、闻鸡亭、览胜楼、友谊厅、杜鹃园、盆景园等 。

梁洲景点合集

翠洲

翠洲是玄武湖内的湖心岛之一,面积65900平方米,因洲上修竹亭亭、雪松如盖、翠色浮空而得名“翠洲”。长堤卧波,绿带缭绕,苍松、翠柏、嫩柳、淡竹,故有“翠洲云树”之称。西面通过长堤、翠桥与梁洲相连,从梁洲向东过翠桥即到翠洲,东部有九旭桥与玄武湖东岸相通。景点有华梓园、翠洲栈道、留东同学会旧址等 。

翠洲景点合集

樱洲

樱洲是玄武湖内的湖心岛之一,面积65900平方米,因昔日樱桃遍布洲上,为宫廷贡品而得名“樱洲”。樱洲种植樱花近800株,十多个品种,是南京樱花品种的集中地。每当大地回春,樱花缀满枝头,一片绯红,如火似霞,故有“樱洲花海”之称。樱洲在环洲环抱之中,是四面环水的洲中之洲。相传,南唐亡国初期,后主李煜被囚禁于此。因昔日洲上遍植樱桃,且色红味美,被尊为“金陵五大名果”之一,清康熙、乾隆年间,玄武湖的樱桃曾作为贡品送往京城。景点有樱洲长廊、荷花园等 。

樱洲景点合集

菱洲

菱洲是玄武湖内的湖心岛之一,面积为104200平方米,因洲上昔日盛产菱角,且洲形似菱而得名“菱洲”,旧称麟洲。东濒钟山,有“千云非一状”的钟山云霞,宛如游龙,气势雄伟,山顶常有紫金色云霞,故有“菱洲山岚“之称。环洲向东过菱桥可达菱洲,处于玄武湖中心位置,与翠洲南北遥遥相对,位于玄武湖东南,从菱洲向南经台菱堤即可从解放门出玄武湖。景点有台菱花架、玄武湖菱洲生态乐园等 。

台菱花架

情侣园

南京市情侣园位于玄武湖畔、紫金山之西,总面积40.76公顷,其中水岸景观面积达10公顷,是玄武湖—紫金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具有游览、观赏、休闲、娱乐、婚庆服务、青少年植物科普知识学习等功能。园址原系玄武湖的一部分,后因湖床淤塞而成农田,1952年玄武湖实施工赈浚湖,此处成为浚湖弃土区。1964年,朝鲜所赠的花木均种植在现情侣园,因而当时称情侣园为“中朝友谊园”。1975年在此筹建百草园,1983年正式对外开放,并更名为园林药物园,由中国著名的园林设计大师朱有玠先生亲手规划设计,药物园以植物造景为主体,以当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为主要造景材料,集观赏价值与实用价值为一体。1993年更名为南京情侣园(花卉公园)。1999年扩建花卉公园,连成整体。2014年实施东岸建设改造,将风尚文化融合其中,形成一脉两廊三个园区。“一脉”风尚大道,是举办各类年轻人活动的时尚地,花卉大道和展览路“两廊”形成景观视觉通道,也是游客出入景区的主要通道。“三园”花卉园、情侣园、药物园特色各异,主题鲜明。

玄武湖情侣园

特色景点

玄武湖的特色景点

景点分类

景点名称

景色图片

金陵四十八景

玄武烟柳、鸡鸣春晓、站映湖光、明城龙蟠

玄武湖风景赏析

金陵四十八景

北湖烟柳、北湖二游、太平提畔、鸡笼云树

2005版

金陵四十八景

鸡鸣寺、台城、九华山等

玄武十景

玄武十景形成于六朝时期,围绕玄武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玄武十景是玄武湖最具代表的景点,也是玄武湖游览中最重要的节点,分别为:五洲春晓(环洲、樱洲、菱洲、梁洲、翠洲)、侣园馨风(情侣园)、莲湖晚唱(玄武红莲)、台城烟柳(台城)、古塔斜阳(莲华精舍和诺那佛塔)、九华朝晖(九华山公园、玄奘寺、玄奘塔、六和亭)、鸡鸣晚钟(鸡鸣寺)、西堤秋月(翠虹堤)、月湖笙歌(玄武湖月色)、古墙明镜(南京明城墙)

玄武名景

环洲烟柳、梁洲秋菊、翠洲云树、樱洲花海、菱洲山岚、玄武晨曦、古阅武台、北湖艺坊、六朝玄圃、武庙古闸

相关荣誉

2005年2月,玄武湖公园被中国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2008年9月,玄武湖公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国家重点公园。

2016年9月,玄武湖被中国国家水利部列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南京玄武湖水利风景区,成为中国第一个4A级旅游景区申报成功的国家水利风景区 。

2019年10月,玄武湖在2019中国(长荡湖)休闲湖泊峰会上荣获“中国十大休闲湖泊”称号 。

2022年4月,南京市玄武湖公园管理处观光车班组被授予江苏省工人先锋号 。

2023年12月,中国国家水利部公布了第三批十家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重点推介名单,玄武湖景区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历史文化

编辑

湖名由来

自先秦时期的“桑泊”开始,玄武湖有“后湖”“北湖”“太液池”“昆明池”等近20个名称。“玄武湖”之名则始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446年) 。

玄武湖名称的起源,史书中有两种说法:一个是“玄武说”,即湖以神名,神指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四大神灵之一的玄武,是源自都城四神布局需要的直接命名。

另一个是“黑龙说”,其实也与神兽玄武相关,“永嘉末,有龙见于湖内”,龙指的是扬子鳄,因扬子鳄色黑有甲,而玄武也是色黑有甲。明代朱之蕃在编《金陵四十景图考诗咏》时将“平堤湖水”列为金陵第十景,他解释道:“湖名玄武,即晋之北湖,刘宋元嘉末有黑龙见,故改今称。”由于六朝时期的玄武湖与长江相连,面积约为当下的4倍,有扬子鳄亦属正常。而扬子鳄(黑龙)则又被发现于宫城之北的玄武湖中,《楚辞·远游补注》曰:“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明朝的宋濂在《玄武石记》中写道:“玄武之称见于礼经,其为军阵,以象天也。盖玄,黑也,北方之色也;武,龟蛇鳞甲之象也,取其能御侮也,未闻有所谓神也。迨于宋初避圣祖讳,始易玄为真,其名真武。”虽然玄武“龟蛇缠绕”的形象早已固化,但扬子鳄色黑有甲,又被发现于宫城之北的湖中,很多特征与神兽玄武相契合。因此当时的古人将扬子鳄视作黑龙,认为是神灵玄武下凡,而将扬子鳄(黑龙)出没的湖泊称为玄武湖。

人文历史

史前时期

史前的新石器时代,玄武湖区域为南京古河道的一部分,此时南京地区水域的分布远远大于现代,长江的位置也更为偏东。从今玄武湖往西,至金川河流域,都是一片汪洋,其南岸直抵鼓楼岗下。 从南京城地下埋藏史前时期的古河道可以知晓,其大致流向及分布范围是:先由西向东,从今水西门和集合村起,经升州路和六角井,至三山街和长乐路;然后折向西北,经大行宫到南京市政府,穿过北极阁与九华山之间的隘谷,抵达今玄武湖处,再由大树根至模范马路,又向福建路方向直奔金川门,最后绕大桥南路汇入长江。 史前时期的古玄武湖周边是当时南京地区最早适合人类居住的空间,约6500年前,玄武湖就与南京人的生活发生着联系,现南京主城区玄武湖西鼓楼岗一带出现农业聚落。以北阴阳营遗址为代表。当时的社会形态为母系氏族公社。在6500—4000年前左右,在今玄武湖周边,如小红山以东的锁金村、安怀村以及鼓楼岗的北阴阳营一带,考古工作者均发现过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的人类聚落遗址。

史前古玄武湖周边及遗址示意图 史前古玄武湖周边及遗址示意图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的玄武湖称为“桑泊”,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因秦始皇觉得“金陵有天子气”,所以改金陵邑为秣陵县,改桑泊为秣陵湖。

六朝时期

六朝时期是玄武湖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此时的玄武湖“周四十里,东抵钟山、西限卢龙(今狮子山),北带大壮观山(今红山动物园大红山)。”面积约是当下玄武湖的的四倍之多,湖面浩瀚可以直通长江。今南京城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括今山西路、湖南路,交通要道中央路、新模范马路,以及南京火车站、中央门长途汽车站等,在当时皆是玄武湖的湖泊区域。 当时的玄武湖南岸宫阙林立,鸡笼山南面是“御花园”华林园,覆舟山一带是皇家“度假村”乐游苑,并有帝王专用的驰道和官员通行的“元武湖大道”直达。

六朝时期的玄武湖及其周边示意图 六朝时期的玄武湖及其周边示意图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将都城由京口(今镇江)迁往秣陵,改秣陵为建业,为了避祖父孙钟名讳,也为了纪念战死在钟山(紫金山)的汉代秣陵尉蒋子文,孙权将钟山改称蒋山,改秣陵湖为“蒋陵湖”。东定都建业后,皇宫为太初宫,宫城正北为玄武门。因湖位于宫城之后,所以又被称作“后湖”。 同时玄武湖还是当时水上交通线的一环,孙权开凿运渎、清溪、潮沟、北渠,与秦淮河、玄武湖相连,形成纵横交错的水上交通线。水上交通线对当时军事防御、运输和市民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东晋大兴三年(320年)晋元帝对玄武湖进行疏浚,加深湖床,扩大水域,作为训练水师的重要场所。因湖在钟山之西北,故改湖名为“北湖”。同时筑长堤,以壅北山(紫金山)之水。

南朝宋元嘉二十三年(446年),南朝宋文帝刘义隆 效仿汉武帝,把玄武湖当作长安的太液池,运用“三山一池”的造园手法,拟利用疏浚泥土,在湖中建方丈、蓬莱、瀛洲三座小岛,喻为海上“三神山”,相传这也是今玄武湖中梁洲、环洲和樱洲的前身 。虽然他建造三神山的设想被“尚书右仆射何尚之固谏乃止”,不过这并没有妨碍宋文帝将玄武湖建成为皇家园林湖泊,并根据都城四神布局的需要,把湖泊改称为“玄武湖”。

南朝宋太初元年(453年),宋孝武帝将玄武湖改称“昆明池”,并于宋大明五年(461年)和宋大明七年(463年)两次在玄武湖大阅水军,玄武湖自此成为了演兵场。

南朝宋大明三年(459年),玄武湖修建了上林苑,南岸又设立了乐游苑、华林苑,以满足帝王都“四神布局”的需要。

南朝宋永光元年(465年),宋明帝仍把玄武湖作为操练水师的重要基地,并改湖名为习武湖,又称练武湖,表明其北伐决心。

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太子萧统植莲于湖中,并在老洲(梁洲)建造梁园,和文人学士在此商讨学术、酬和诗文、商榷古今,编纂《文选》。后来萧统不慎落湖染疾去世,享年31岁。为了纪念他,玄武湖一度改称“太子湖”。

南朝陈太建年间(569—582年),陈宣帝改湖名为“真武湖”,“真武”即玄武之意。南朝陈太建十一年(579年)陈宣帝举行了玄武湖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水上阅兵活动。

整个六朝时期,玄武湖作为皇家园林湖泊、皇家操练水军的演兵场、阅兵场,与普通百姓无缘。

隋唐五代时期

隋开皇九年(589年)正月,隋军攻占陈朝首都建康,隋文帝杨坚平定陈朝后,为了彻底摧毁金陵的王气,下诏将建康城地面建筑拆毁并夷为平地,玄武湖也就此跟着被冷落。唐朝时,大书法家颜真卿任升州刺史时,一度改玄武湖为“放生池”。不少唐朝的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牧韦庄李商隐等,面对玄武湖地位的沧桑巨变都曾大发感慨。如李白的《金陵三首》其二。

南唐时期,玄武湖一度复兴,以致南唐大臣冯谧贪恋湖中“名目胜境,掩映如画”,而向皇帝提出将湖赠给他为私园的请求,此事因遭到徐玄的阻止才作罢。

宋元时期

宋元的大部分时间里,玄武湖主要区域为农田、沼泽,一直到元末的元至正三年(1343年)才逐步恢复为湖泊。详见“形成演变”目录。

明朝时期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选中玄武湖作为中央政府黄册的存放地,建后湖黄册库(相当于当下的中央档案馆),存储全国户籍和各地赋税全书的黄册库,也是古代世界史上最大的档案馆。玄武湖从此作为一代禁地,人为与外界隔绝了260多年。

坤仪图—《南京刑部志》中的后湖黄册库示意图 坤仪图—《南京刑部志》中的后湖黄册库示意图

清朝时期

明亡以后,平民百姓游玄武湖再无阻隔,清朝的皇帝康熙、乾隆均曾来此游历并留下诗词。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三月,东西水关及后湖等处闸座涵洞被修复。

清同治十年(1871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在梁洲重修湖神庙,并在十里长堤处建杨柳楼台。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在梁洲重修湖神庙后,又增建湖心亭、大仙楼、观音阁、赏荷厅。

清光绪七年(1881年),两江总督左宗棠筑曾公堤,由老洲(梁洲)经荒洲(翠洲)连通十里长堤 。此为通往湖内洲岛第一条陆上通道。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张之洞出任两江总督,他在左宗棠修的长堤上修了一座“初日芙蓉”的牌坊。

清宣统元年(1909年),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端方奉旨举办南洋劝业会,将湖泊辟为公园对外开放,为方便中外来宾游览,决定在靠近劝业会会场的城墙上开辟新的城门。

清宣统二年(1910年) ,两江总督张人骏开辟丰润门(今玄武门)并筑新堤,扩大玄武湖内的绿地。徐绍桢又建陶公亭及湖山览胜楼。丰润门的开辟是玄武湖的一大转折点,标志着玄武湖正式成为近代历史意义上的公园。后来陆陆续续筑翠虹堤以通湖上,玄武湖成为南京著名的游览区。

清宣统三年(1911年),玄武湖所在的公园被命名为玄武湖公园。

民国时期

民国十六年(1927年)6月6日,南京被定为特别市后玄武湖管理局成立,负责管理湖内及全市园林绿化,首任局长由留法博士常宗会担任。

民国十七年(1928年)8月19日,经过一年筹备,正式举行“玄武湖公园的开幕典礼”,玄武湖作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并改名为“五洲公园” ,并正式将丰润门更名为“玄武门”。

五洲公园旧照 五洲公园旧照

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1日,南京市市长令工务局加宽玄武门至亚洲堤路,建桥一座。同年4月16日,启封鸡鸣寺后原封城门,方便游人进出公园,蔡元培为玄武门题“玄武门”门额。同年11月,举办菊花展览,郭公墩植梅1600株。

民国十九年(1930年)1月14日,玄武湖环湖马路建成,长4032米,宽4.57米。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南京市市长指令湖中游船价格。同年11月,孙元良于玄武湖梅岭建“1.28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央电影摄制片厂把玄武湖作为重要摄影基地,并把欧洲(今樱洲)、亚洲(今环洲)作为外景地,利用玄武湖独有的湖光山色,拍摄最新式的有声电影。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玄武门添建二城门。同年4月24日,五洲公园改名玄武公园。同年8月1日公园改五洲名称,亚洲改环洲、欧洲改樱洲、美洲改梁洲、非洲改翠洲、澳洲改菱洲。 同年12月,中央电影摄制片厂第一部纪录片《农人之春》在玄武湖摄制完成并参加了比利时国际农村影片展竞赛,获优等奖。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2月,日本驻华领事从东京购得2500株樱花,“赠送”给南京市政府。这些标志着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国花,运抵南京后,遍植于市内各大公园和公共游览区,并铲除该地区所有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威武不屈,具有奋发向上精神的梅花。其中120株分别植于梁洲和翠洲。据战后园林管理处统计,汪伪时期“植梅地区,不如樱花面积千分之一。”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3月,柏文蔚等为纪念诺那大师加强汉藏民族友谊,于玄武湖环洲东北侧建喇嘛庙、诺那塔,并碑纪念。同年5月22日,玄武湖建水上飞机码头,同年6月,玄武湖举行南京建市10周年庆祝会。同年底,日军侵占南京,开武庙闸,泄湖水,摧毁建筑,砍伐花木,玄武湖破坏严重。 虽经南京市园林管理处处长苏荣轩请求南京防空司令部予以制止,但最终收效不大。侵略者还在玄武门左侧修筑了一座堡垒,并架设机枪,对过往行人都要搜身检查。在日军统治下的南京,连玄武湖闭闸蓄水,也得与日本特务机关协商。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月,玄武湖公园恢复五洲公园名称,开始清除杂草、垃圾。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军驻考试院(现市政府大院)部队,以玄武湖管理处关闸有碍部队用水为由,强令管理处开闸放水,并于闸旁臵一标牌,禁止关闸。致使玄武湖水日渐枯竭,湖中水产和游船均受严重影响。后经市长高冠吾多次与日本驻军协商,才同意“每周一、四开闸两次,以资湖水调节。”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13日,日本驻华使馆在翠洲举行“日、德、意三国同盟庆祝会”。当日,玄武湖停止一切活动,除与会者持有特殊证件外,任何游人及车辆均不得入园,湖面船只一律停靠岸边。

民国三十年(1941年),玄武湖公园建涵碧轩,为上宾游览休息之所。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军无条件投降后,清点园内建筑、树木,计毁房屋13座又40余间,倒塌3间;观赏树木及行道树均残损零落,花卉数量缺少,名贵种类损失殆尽。拆除了日军在玄武门修筑的堡垒,加宽了翠虹堤,堤北侧加筑3米宽人行道,并于玄武门至梁洲安装了50盏路灯。

抗战胜利后的玄武湖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涵碧轩改称玄武厅。中央电台在园内装扩音器4只,梁洲西北隅网球场旧址设儿童乐园,内中有滑梯、双杠、秋千、翘翘板、浪板、沙池等。同年10月,翠洲音乐台建成,台成半球形,场内设松木联椅250张。同年11月1日,玄武湖翠洲音乐台举办了“首都第一届菊花大会”,中华交响乐团作首场演出,会期16天,观众32723人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玄武门至芳桥浇柏油路面,至1949年春,玄武湖只有梁洲、翠洲大部分与环洲的一部分建成园林绿地,其余仍是湖民村落、农田菜畦、私家果园与权贵宅院。

新中国时期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7日,人民政府接管人员进驻玄武湖。在接管人员的指导下,玄武湖工作人员发动湖民,对园区内的一切设施、绿化进行调查、登记、更新。人民政府确定玄武湖为南京市的大型文化休息公园,对玄武湖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改造。

1950年,玄武湖翠洲、梁洲、翠虹堤、郭仙墩等处栽绿篱女贞9万余株,大理花、美人蕉等200余株,杨柳、黑松、侧柏、梧桐、茶花、黄杨等3000余株。温室培养花卉3000余盆,菊花3000余盆,草花2000平方米左右,并举办昙花展与菊花展。

1951年5月21日起,玄武湖公园实施售门票游园制度。同年,迁移湖民疏浚湖床,结合弃土拓宽沿城绿地与翠虹堤,连通台菱堤,扩大菱洲。

1952年,玄武湖建成环洲儿童乐园。

1953年,玄武湖成立玄武湖办事处,隶属南京市园林管理处。

1954年5月18日,玄武湖菱洲的动物园开放(动物园由梁洲迁至菱洲 )。同年,解放门、樱洲长廊、清真食堂竣工,假山瀑布景点建成。

1955年,南京市少年之家在翠洲落成。

1956年,玄武湖公园陆地面积由建国初35.26公顷扩大到49.19公顷,绿地养护面积扩大到16.4公顷,其中草坪达4.8公顷,增补植观赏树木5390余株。迁移湖民241户1075人,建成樱洲景区与台城景区。

1959年后,绿化事业继续发展,新建梁洲八角花台、钟表花台、芳桥立体花瓶花台、环洲双龙戏珠花台。

1960年,玄武湖区域植玫瑰10万株。

1962年秋季,绿化武庙闸景点栽观赏树木599株。

1964年,完成兰圃及莲花港荷花、睡莲专类花卉欣赏园;太平门营造雪松林,植雪松2513株;环洲建成面积1公顷的月季园。同年底,玄武湖公园共有菊花654种、兰花57种、杜鹃79种、荷花16种、大丽花11种、茶花66种。

1966年,“文革”开始后,玄武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均遭到破坏。玄武湖公园区域压缩花草面积,种植蔬菜,围湖造田,“开荒”种粮。十里长堤连根拔除了3160株观赏树,剩余不多的花草也用来布置革命标语。一些纪念性建筑被砸坏、炸毁,公园绿地被挤占,严重破坏了玄武湖的公园景观。

“文革”后,玄武湖绿化迅速恢复整建。1978年9月,展出快速培植盆景200件,观众4万多,外宾达20多个国家500余人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玄武湖新建梁洲盆景馆、武庙闸景点,对道路、桥梁进行修缮,白苑、清真餐馆扩建和改建完工,游览项目增多。

1980年起,樱洲移植日本樱花六七个品种800余株,形成连片樱花林,替代了50年代以前的樱桃林。此外还配植了白玉兰、紫玉兰、笑靥、杏花、茶花、杜鹃、海棠等10余种花卉,形成“樱洲花海”特色景观。

1982年,玄武湖栽乔灌木14000余株,增设花坛836平方米,地被3102平方米,生产盆花36519盆,全园园林绿地约97.2公顷,草坪7.2公顷。

1983年,菱洲建“二龙戏珠”大型立体花坛,总长26.9米、高5.2米,重30吨,由12万株剪股颖等植物材料装饰。玄武湖管理处隶属南京市园林局。玄武湖当年接纳游客440.8万人次,年收入170余万元。

1984年,梁洲建“万象更新”大型立体花坛、盆景园生产盆景15300余件,并先后在意大利、中国香港展销。

1985年,玄武湖增植雪松1000株,红2000余株,杜鹃20多个品种,苗圃存苗27万株。

1986—1987年,玄武湖区域生产盆景4000余件,向意大利出口755盆。

1988—1989年,玄武湖区域植树1068株,繁殖温室花卉65105株,建玄武门至和平门、翠洲湖岸、十里长堤3条花带,用蜀桧在梁洲北坡排列了“振兴中华、爱我南京”8个大字。

1990年6月22日,玄武湖湖滨公园首期工程完工。公园位于玄武湖北侧,南京火车站以南,占地73000平方米,是串联南京火车站与风景区的游览休息型公园 。同年樱洲建荷花园,引进荷花品种120个,展出品种150个600余缸,睡莲品种10余个。樱洲内湖水面布置立体花坛1个、增氧荷花喷泉2个。玄武湖全园花坛用花达307014株。

1991年,玄武湖区域植树3377株,荷花园栽杜鹃1000株,铺草2495平方米。

1992年,玄武湖荷花园筑园径300平方米,设竹篱162米,铺草1800平方米。玄武湖全园78个花坛、2个花带平均换栽花卉3次以上。西北湖新植荷花近3公顷,加上樱洲内湖4.6公顷荷花,恢复了“玄武夏荷”特色。

1993年,玄武湖武庙闸、水杉林、车站小游园等6个景点达到一级管理水平,冬春植树7506株(丛),水面栽荷藕6.6公顷,成活率超过90%并通过了南京市园林局的验收。

1995年,玄武湖园区自筹资金1300万元,建设环湖观光列车、儿童乐园和2个标准网球场;动物园增加孔雀园。

1996年,玄武湖园区实施玄武门、荷花喷泉等10个景点亮化工程,初步形成公园夜景;同年7月26日,南京水上乐园建成开放。水上乐园由市游乐园的水上世界和玄武湖万人游泳池联片建设而成,占地13.33余公顷。

1998年,玄武湖在清淤、截流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环境综合整治,拆除260余户住家和6处商业网点,整修拓宽道路6万平方米,新砌环湖驳岸10千米。同年9月1日起,搬迁玄武湖动物园至红山森林动物园。

1999年,玄武湖公园建成鸟类生态园及莲花港观鱼池等景点,改建珍珠馆为花卉展览馆。

2009年8月,南京投资12亿实施玄武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

2010年10月1日起 ,玄武湖景区对游客免费开放。同日,《南京市玄武湖景区保护条例》正式实行。

2011年6月,玄武湖三期整治工程竣工,三期工程范围是和平门至翠洲门段,全长2.3千米 。

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玄武湖东岸地区环境综合整治,玄武湖东岸地区指太阳宫到新庄九华山隧道以南、龙蟠路以西范围,包括了情侣园、花卉园、原药物园、玄武湖十里长堤等玄武湖景区用地,还包括了国展中心和太阳宫两组大体量旅游配套建筑范围,总用地面积约70公顷 。

2018年,玄武湖实施东南湖泄洪沟口区域疏浚工程施工 。

古文化遗址

综述

古玄武湖周边是当时南京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空间,在鼓楼岗的北阴阳营、小红山以东的锁金村、安怀村一带都发现过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的人类聚落遗址。从出土遗物判断,这一时期的原始居民以农业、畜牧业和渔猎业为主。存有北阴阳营古文化遗址、锁金村古文化遗址、安怀村古文化遗址。

主要古文化遗址

古玄武湖相关古文化遗址

遗址名称

遗址介绍

北阴阳营古文化遗址

北阴阳营文化的年代估计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距今已有6000—5000年的历史,是南京地区最早的一个古人类居住地。北阴阳营遗址1955—1958年发掘,位于玄武湖西鼓楼岗一带,古金川河穿流而过,共发现墓葬271座,灰坑三座,灶坑一座。北阴阳营人居住在带有椭圆形大灶坑的房间里,社会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家畜饲养和渔猎经济。

锁金村古文化遗址

锁金村古文化遗址位于锁金村西北,距玄武湖东北岸仅500米,是一个直径约100米的圆形土墩,墩顶海拔15.9米,高出周围平地约5米,全墩面积约7000平方米,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一处古人类聚居之地。1955年,南京林学院开路时发现,1956年6月和1957年1月进行了两次发掘,出土了较完整的文物500多件以及大量陶片,其中,青铜器13件,主要有铜箭头、铜刀和铜鱼钩等器形,表明当时人们已经使用金属工具,至少铜质鱼钩已被广泛使用。

安怀村古文化遗址

安怀村古文化遗址距玄武湖约1千米,长81米,宽22米,面积1782平方米,高度为海拔19.48米,距地面约7米;其东、南两面靠红山不远,周围河湖环绕,是突出地面的大土墩。根据出土文物情况,考古专家认为安怀村古文化遗址与锁金村、湖熟及北阴阳营古文化遗址上层的文化是同期的,为商周时期,距今3000年左右。

参考资料:

传说轶事

玄武湖阅武显军威

武庙闸铁佛镇水怪

朱元璋镇鼠建神庙

玄武湖樱桃之传奇

梅花鹿感恩赠牡丹

康熙乾隆游湖轶事

一代词帝与玄武湖

顔真卿巧置放生池

李太白月夜游后湖

梁武帝饿死在台城

郭璞墩漫话说传奇

陈后主湖畔建三阁

沙坠玄武的神话

诗词文化

玄武湖有张九龄、李白、李商隐、韦庄、朱存、王安石等诗人留下的诗词 。

诗词

作者

朝代

《登覆舟山望湖北》

刘孝威

南朝梁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张九龄

《金陵其二》

李白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李白

《咏史》

李商隐

《南朝》(玄武湖中玉漏催)

李商隐

《台城》

韦庄

《玄武湖》

朱存

南唐

《后湖访古,各赋一题,得西邸》

徐铉

《忆金陵》

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玄武湖》

黄度

《水龙吟·金陵雪后西望》

黎廷瑞

《白下春游曲七首》

金大舆

《仲春祀湖神》

陈庆

《石城曲题采莲图》

陆师道

《玄武湖》

朱孟震

《后湖行》

文翔凤

《后湖》

爱新觉罗·玄烨

《后湖即景》

爱新觉罗·弘历

《寿楼春·春日泛舟元武湖》

王瀣

名人来访

玄武湖先后接待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温家宝、朱镕基、吴邦国、黄菊、钱伟长等一批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西哈努克亲王、金日成、前蒙古人民党总书记、前马绍尔国家总统、前越南国家副主席等国际友人。

2006年5月,国家政协副主席钱伟长视察、游览玄武湖。

2005年10月,温家宝总理视察玄武湖。

2001年,国家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参观“龙聚玄武·六朝风”灯展。

2001年5月,中央军委常委王瑞林在副市长罗志军陪同下,参观了玄武湖。

2001年5月,叙利亚总统在市领导陪同下参观了玄武湖景区。

2000年,朱镕基总理在玄武湖芳桥与老百姓共同游园。

1995年,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视察玄武湖。

1995年4月,马绍尔国家总统参观玄武湖。

1994,吴邦国同志来玄武湖游览,并题字“湖光山色”。

1985年,奥地利总统、德意志政府代表团先后来玄武湖参观游览。

1985年,邓小平、赵紫阳、万里、陆定一、李鹏等先后来玄武湖视察、游览。

1983年11月,胡耀邦同志来玄武湖参观菊花展览。

1975年4月22日,邓小平同志陪同朝鲜金日成主席来玄武湖游览。

1972年11月27日,阿尔巴尼亚军事代表团来玄武湖参观游览,公园举行了5640名群众参加的游园活动。

1972年9月6日,邓颖超同志从翠洲门进玄武湖游览。

1971年初,叶剑英元帅陪同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在玄武湖友谊厅观看南京小红花艺术团演出,并游览玄武湖。

1964年前后,叶剑英元帅多次来玄武湖游玩。

1953年2月22日下午,毛泽东同志在玄武湖玄武厅(今友谊厅)接见了江苏省级机关各部、委、办、局的负责同志及在南京参加会议的各地、市、县委书记。

1952年至1953年间,时任南京市长的柯庆施多次在玄武湖翠虹厅招待陈毅同志。

1949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时任第二野战军政委的邓小平同志与夫人卓琳在玄武湖草坪上与战士们共同玩“击鼓传花”的游戏。

1949年开国大典前,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同志到北京参加开国大典,在南京停留了两天,并到玄武湖游玩。

生态保护

编辑
玄武湖一直都在实施水环境治理以及生态修复的工作,玄武湖累计清淤量超40万立方米,建设沉水植物种植区域近16万平方米、生态化岸线近8000米,有效提升了湖区水体自净能力,同时为鸟类、两栖动物等物种提供栖息繁衍场所,促进湖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随着生态环境逐年变好,玄武湖当下也成为了许多候鸟在南京的越冬地。

在水质动态监测方面,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在玄武湖东南湖、北湖、西南湖三个湖区均设有水质监测点,每月采样动态监测。玄武湖与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共建合作,每月对玄武湖入湖河道水质、补水水质、三个湖区水质进行动态监测。相关执法部门、玄武湖公园景区的水务人员还会对入湖河道水况以及湖区水位、水质动态进行常态化巡查,对偷钓鱼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另外,玄武湖公园经常会举办一些主题研学活动、环保主题日公益活动等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自然知识传递给更多人,将保护玄武湖、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

下一篇 朝天宫

上一篇 阅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