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故居 编辑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的景点

吴承恩故居吴承恩故居

吴承恩故居,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世界文化名人、《西游记》作者承恩的故居,坐落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的打铜巷12号,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球首部立体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的拍摄基地。由故居本体、吴承恩生平陈列厅、玄奘纪念堂、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六小龄童工作室五个部分共同组成,是国内综合展示西游记文化和纪念吴承恩的场所,馆内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为明代风格的古典园林建筑群。

故居地处淮安城西北部,背靠里运河,为古朴典雅的青砖小院,内有书房等建筑。吴承恩故居是淮安市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接待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

2020年2月,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淮安市辖区内收费景区将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实行免费开放。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吴承恩故居

外文名:Wuchengen Former Residence

地理位置: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气候条件: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全年 08:30-17:00

景点级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40元

占地面积:15000 m²

故居简介

编辑
《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男女老幼都十分喜爱神话小说。当您来到淮安必定想看看这部驰名世界的神话小说的作者故居,探索这部小说的写作渊。我想您看过以后必定会有所了解,有所体悟的。

吴承恩故居

是集文学研究、名人纪念、传统教育、文化博览、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个人简介

编辑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河下人,明代文学家,小说《西游记》的作者,世界文化名人。吴承恩故居坐落在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的打铜巷12号。河下地处淮城西北部,背靠里运河。这里历史上,特别是明清时期,商贸发达,文化昌盛,可谓人杰地灵。晚唐诗人赵嘏,明代抗倭状元沈坤,清代瘟病学家吴鞠通等都是河下人。淮扬菜中淮安特产文楼汤包的正宗产地就是河下百年老店文楼。当然,河下最著名的代表人物还是写作神话小说《西游记》的吴承恩。

吴承恩故居

故居概述

编辑

正门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幢古朴典雅的青砖小院,就是吴承恩故居。整个故居占地9876平方米,建筑面积1842平方米。故居布局分为四个院落,由门房、客房、轩厅、书斋等26间房屋和庭院及后花园??悟园组成,辅以回环曲幽的抱廊、假山、亭轩舫桥及竹木花卉,是一组体现明代风格的清雅秀丽,古色古香的园林式建筑群。现在我们已到了吴承恩故居的正门。

吴承恩故居入口吴承恩故居入口

正门上方匾额上“吴承恩故居”几个金黄色大字是我国已故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主席舒同所书。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苍翠的竹林。修竹丛丛,绿叶婆娑,摇曳生姿,给我们一种虚怀有节,幽雅恬淡之感。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苏轼的几句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吴承恩一生屡遭困顿,而不随波逐流,这一丛修竹不正是他傲岸不俗的风骨写照吗!

面对竹林还使我们想起一副古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吴承恩饱览诗书,博闻强记,学富五车,多才多艺,那么,他的家里是否真的藏有万卷诗书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看看吧!

客厅

这里是吴承恩故居的三间正厅。此客厅是吴家的主堂屋,是举行喜庆婚丧大典和接待至亲宾客活动的场所。

吴承恩故居

请大家抬头看上面这块棕底绿字“射阳簃”(y,书房)匾额,它是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写的。大家一定会问,为什么叫射阳簃?又为什么将此匾放在厅堂之上呢?淮安在西汉(公元前117年)最早设县时曾叫“射阳县”,古代名人多喜欢用自己的居住地或者出生地为号,因此吴承恩也起号“射阳山人”。他的好友也是儿女亲家状元沈坤曾经赠给吴承恩一块匾额,上面就写着“射阳簃”。吴承恩非常喜爱,便把书斋“射阳簃”的匾额挂在正厅里,此匾额现已散失。

厅前廊柱上的楹联是:“搜百代阙文,采千秋遗韵,艺苑久推北斗;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出西游”。这副对联,是楚州区(今淮安区)已故政协副主席玛继宗老先生所撰,它高度概括了吴承恩创作源流和一生的文学成就以及他的名著《西游记》的历史价值。

吴氏家谱

请看吴氏家谱,吴承恩家祖籍安东,即现在我市的涟水县,元末明初迁居淮安,至吴承恩已五代。高祖吴鼎是个平民,曾祖吴铭做过浙江余姚县的儒学训导,祖父吴贞是国子监监生,做到了浙江仁和县(今杭州市)的儒学教谕。他父亲吴锐四岁时,祖父就去世了,最后在一些同僚的资助下,才得以用棺木运回老家安葬。吴锐成年后娶徐氏为妻。徐家是个开设彩线丝带店的,吴锐也跟着经营这种生意,就此弃学从商,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谋取功名了,吴承恩家也因此由书香门第败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徐氏只生了一个女儿叫吴承嘉。吴锐又娶偏房张氏生了吴承恩。吴承恩自小头脑聪颖,智力过人,人称神童。他在父母的影响下,爱听神魔故事,搜集唐僧取经的戏剧、评话等资料,经常避开家人进行阅读。

五泄风景区

吴承恩年轻时与户部尚书叶淇的曾孙女叶氏成婚,生有一子叫凤毛,状元沈坤曾将爱女许嫁凤毛,后凤毛夭折了,而没有成婚,这是吴承恩为沈坤的父母撰写的墓志铭。

吴承恩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转衰、日趋腐败的时期,宦官刘瑾及严嵩父子先后擅权。吴承恩虽满腹经纶,才华过人,却饱受挫折与埋没,终其一生,报国无门。由于妻儿早逝,他的晚景凄,1582年,吴承恩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终年78岁。

为编著《西游记》,吴承恩远涉名山大川,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素材。吴承恩曾经写过著名诗篇《二郎搜山图歌》。吴承恩三十六岁那年,明世宗南巡承天府(今湖北安陆县),随驾文武大臣乘机敲诈勒索,大捞横财,闹得民不聊生。吴承恩按捺不住满腔的愤懑,写了这首诗。诗中把那些祸国殃民的文武大臣比作二郎搜山这个神话传说中的“妖魔”,斥之为“五鬼”、“四凶”,痛快地骂了他们一顿,连皇帝明世宗也遭到了他的斥责。

著作

吴承恩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一生的著作极其丰富,但是因为“家贫无子”,绝大部分已散失了,现存的著作除了驰名世界的《西游记》和一部诗文集《射阳先生存稿》存世外,另外还有他写的一部短篇小说《鼎志》,编辑过一部词集《花草新编》,均已失传了。吴承恩散失的文稿,是现在世传存稿的十倍以至百倍。

大家请看,这边橱窗里陈列着《西游记》的部分版本。迄今为止,《西游记》已被译为二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外国翻译家把《西游记》的书名翻译成五花八门,有的译为《猴与猪》、有的译为《神魔历险记》、有的译为《中国的仙境》,有的就直接译为《猴子》,我们这里就有一本英文《猴子》书。他们认为,《西游记》里孙悟空、猪八戒写得生动有趣,对这两个人物情有独钟,唐僧、沙僧写得苍白无力,对这两个人物不屑一顾。《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即被誉为“四大奇书”之一,成为世界文坛瑰宝。

这是北京图书馆藏版《西游真诠》的影印件,但署名却是长春真人,是被人与记载元太祖西征的《西游记》搞混了,说以唐僧到西天取经为题材的《西游记》为长春真人所作。鲁迅先生最终为此事正名,他说由玄奘取经故事演变来的《西游记》为明人吴承恩所作。

坎坷经历

编辑
吴承恩早年性敏而多慧,博览群书,写诗作文,一挥而就,其文才很早就受到官员、前辈、社会名流的认可。他精通儒家经典,能写出一手令人称羡的好文章。因而,对科举成名满怀信心。然而命运偏偏捉弄他,每逢乡试,他总是兴致勃勃地赶往应天府(南京)应试,然而又总是榜上无名,扫兴而归。究其原因,是他的文风求真洒脱,不善八股文。嘉靖十三年秋考,又应试落第,在归舟的途中,游了镇江的金山寺,这扇面就是吴承恩游金山寺时赠沫湖先生的。扇面真迹藏扬州博物馆,扇面题诗为:“十年尘梦绕中冷,今日携壶试一登。醉把花枝歌水调,戏书蕉叶乞山僧。青天月落江鼋出,绀殿鸡鸣海日升。风过下方闻笑语,自惊身在白云层。”从这首诗中看不出吴承恩由于落第失意而悲观或愤懑的情绪,倒是自己给自己勾画出一幅乐观者的形象。

故居历史

编辑
嘉靖二十九年,四十五岁左右的吴承恩谋取功名的一番抱负还是没有实现。按照明代的科举制度,凡是取得秀才资格满了一定年限而又屡应乡试落榜,一律由学政(主持全省文教的最高官员)将他姓名报送朝廷,听候适当安排,叫做“入贡”。于是,吴承恩成了一名岁贡生,到京城听候朝廷授职或者安排其它的出路。在北京等候了两个多月的吴承恩,结果大失所望,他没有得到官职,却被安排到南京国子监读书。此后十多年,直到吴承恩五十九岁的时候,他一直在南京国子监肄业。到六十岁左右,吴承恩才得了个长兴县丞(正八品)的官职,相当于一个副县长。因吴承恩生来刚正不阿,当然不适应黑暗时代官场的那一套,仅仅做了一年多时间的县丞,就大大惹恼了上司,被诬陷为“贪污受贿”而革职拘禁。不久案情大白,得以释放。后来,朝廷补授吴承恩为荆府纪善(荆王府,位于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为秩正八品官。在荆王府里当教师。时间不长,因年老有病,吴承恩便辞官回家。回家后,吴承恩潜心整理文稿和著述,终于写成了惊世骇俗的文学名著《西游记》。

<p>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故居景色

吴承恩之墓

吴承恩之墓

这是吴承恩的棺材半截前档板,上面刻着“荆府纪善”。正是这块棺木板的发现,才使我们得以知晓吴承恩墓地,发现吴承恩的遗骨和遗物,从而确定许多结论。说起这块棺木的发现,还有这样一个不寻常的故事:

1974年12月,几个农民私自挖掘无主坟茔想取棺材板卖钱。偶然间挖到吴承恩及其妻妾共三人棺材,当时并不知道是吴承恩的棺木。结果棺木被生产大队没收转卖给马甸中学,准备改做学校门窗。当时做门窗的木匠姓吴,当他改做到棺材横档板时,发现板上有“荆府纪善射阳吴公灵柩”等十个字,这时现场有人开玩笑说:“吴师傅,这具棺材的主人说不准还是你的祖上呢!”吴师傅心里一动,就留下了横板的上半部分,这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块刻有“荆府纪善”四个字的木板。“纪善”为明王府的属官,正八品,为明代的独设官职。据考证此墓为明代墓,而明代淮安人任“纪善”一职的有四个人,其余3人任的是别的王府的“纪善”,唯吴承恩于长兴解任后有“荆府纪善”之补。况且墓主姓吴,号称过“射阳山人”,符合这些条件的明代的淮安人只有吴承恩一人,那么这座墓的主人不是吴承恩还能是谁呢?

吴承恩故居

如果说吴承恩是生不逢时的话,那么他的棺木再见天日也没有碰上一个好时辰。1974年正是文化大革命内乱后期,保护文物往往是一种“罪过”,所以普通群众关于保护文物的政策观念和有关知识都很薄弱。由于棺木没有直接写吴承恩的名字,了解掘墓情况的人,不懂得它的历史价值,而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又不了解这一具体情况,致使许多劫后余生的重要文物惨遭损失,真让人扼腕叹息不已。

这是吴承恩编辑的词集《花草新编》的影印件。这一合墓志铭是吴承恩为他的儿女亲家沈坤的父母书撰的墓志铭。

东厢房:这幅拓片是一幅关于竹子的图画,很别致。请大家仔细看看,有没有发现什么?对了,其实这是一幅竹叶诗画,竹叶诗画在我国不少地方都有,这幅竹叶诗画是为纪念吴承恩,由我区几位书画爱好者,借用宋代诗人吴琚的诗来描述吴承恩故居的。大家有没有看出诗的详细内容?诗的内容是:“桥畔垂杨下碧溪,君家元(音玄)在北桥西。来时不似人间世,日暖花香山鸟啼。”可见吴承恩故居环境的清新秀丽。

人物故居

编辑

人物介绍

吴承恩的父亲吴锐(1461——1532),字廷器,号菊翁,为人忠厚,喜谈说史传,好游淮安名胜古寺,常给幼年吴承恩讲述民间神魔故事。吴锐娶经营花边花线的商人女儿徐氏,生一女,名吴承嘉,嫁与淮安户部尚书沈翼的族人沈山。中年后吴锐又娶偏房张氏,生一子,就是著名文学家吴承恩。东屋是吴锐和徐氏的居室,西屋是吴锐和张氏的居室。

悟园:这个名字就是佛教上“觉悟”的意思。清代人张潮评价《西游记》是一部悟书,今以此来为园名,以示吴承恩在这里“悟”出文学巨著《西游记》的思想真谛。

园门楹联:“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各位游客此联是《西游记》第一回的回目,既是《西游记》里故事的根子,也是《西游记》思想根本。

灵根石: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缩影。石猴出世后,拜菩提祖师修道。菩提祖师赐名为“孙悟空”。

石破天惊亭:这个名字的含意就是石猴出世,惊动天帝。说明孙猴儿是天地精华所生。

笔峰:亭前假山石名“笔峰”。源出于《西游记》第二回中的联语“笔峰挺立,曲涧深沉。”笔峰的正南方为花果山水帘洞,我一会儿还要带各位游客去那里;而《西游记》中的混世魔王就居住在直北面的笔峰山下。

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相传这是大禹治水时,定江海深浅的一块神铁。后来,东海龙王用来作天河定底神针珍铁。假若使一个神通,这根镇海神针,就会变得上抵33层天,下至18层地狱,把世间妖魔鬼怪吓得魂飞魄散;如果变成一根“锈花针”它还能藏到孙悟空的耳朵里。

传说,千万年以前,我们脚下就是一片东海,这根“定海神针”就是当年孙悟空金箍棒的化石。不信,你可摸一摸上面的自然水纹。摸一下,有神通;摸二下,有福气;摸三下,交好运。

松风轩:吴承恩“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同时也能焕发他隐居著述的灵感。吴承恩的诗中有“何似陶隐居,松风满虚阁”、“松风淡飘洒”、“正一片松风,满轮萝月,都在泉飞处”等描述松风轩美景的佳句。

厅堂楹联:“千年遥寄神仙药;八极孤抟(音团)海峤风”,源出于吴承恩诗《海鹤蟠桃篇》。

“去深三径鹤归院,水满一溪虹倚门,”源出于吴承恩诗句,描写的是后花园景色。

“援琴对明月,试写松风声。”源出于吴承恩诗《对月感秋》。

回廊首联:“红尘闭门远,碧月入苑深。”源出于吴承恩诗《移竹》,“苑”原为“帘”。

廊轩名:小尘世。

廊轩楹联:“余自尘世人,痴心小尘世”。源出于吴承恩诗《古意》。此诗表达了吴承恩对世俗的不满,意欲超凡脱俗,避开尘世,到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故曰“小尘世”。

旱舫楹联:“鹤汀凫渚眼前过,鼍(to,扬子鳄)窟龙宫足下登”。源出于吴承恩诗句。

亭联:“猿下欲摇垂涧影,鹤归应认出云枝。”源出于吴承恩诗句《画松》。

北轩名:醉墨斋,源出于吴承恩诗《宴凤凰台》:“独倚东风番醉墨,遍题春色对蓬菜。”

北轩楹联:“青松遮胜境;翠柏绕仙居”。源出于《西游记》第73回联语。

猴趣园:东边这座空白院落,将建成《猴趣园》,尽可能搜罗世界各地的名猴异猿,以增加《西游记》诞生地的神奇氛围。

回廊:在回廊的14处隔板上将刻上《西游记》古版本插图。

吴承恩书房

这里就是吴承恩的书房“射阳?”。吴承恩幼时,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后来便搜集阅读各种传奇小说和神魔故事,并喜欢联想,所得素材藏满胸中。中年后,开始用他那妙笔生花,将唐僧西游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书房射阳?中,创作成百回本小说《西游记》。

《西游记》写了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取经本是我国历史上确有的事情,后来,人们逐步将这件事情神化了,并写成故事、话本、戏剧。从唐代到明代,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吴承恩以他的文学天赋,将这些故事进行总结、概括和再创造,写成我们今天所见的洋洋八十万言的百回本小说,这本书为我国四部古典名著之一。

这份复印件是盐城教育学院刘则先老先生赠送给我们的,上面写的这首诗是吴承恩为他的先祖刘衮在“刘氏宗谱”里题赠的。

吴承恩墓

墓地重建于1982年,在淮安楚州区向南二十里外的马甸乡二堡村。这几幅照片是吴承恩在浙江长兴县当县丞时经常去的地方,钟鼓楼、关帝庙、县衙街大门一角等。这是淮安知府陈文烛为吴承恩的《射阳先生存稿》写的序文。陈文烛认为吴承恩的诗可以和淮安历代名人陈琳鲍照、赵嘏诸人相比。

这幅照片是浙江长兴的圣井,吴承恩在长兴任上曾和知县归有光(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合作写过“圣井铭并叙”,归有光撰的文章,吴承恩书写并镌刻在石碑上,现这块碑珍藏在长兴博物馆。

这是吴承恩为他父亲撰写并篆刻上石碑的墓志铭拓片的照片,现石碑珍藏在南京博物馆。《墓志铭》开头说:悲惨啊!我这个独子因伤天受到严惩,所以才夺去我父亲生命,而且我因好游荡,没学问,不奋发,使父亲临死还是平头百姓身份。吴承恩说他父亲没有取得皇帝封名号,并非是说他父亲能够弃商从儒经营举子业,从而取得举人、进士的头衔,当上几品官,而是指他自己不奋发,没有考上个举人进士什么的,做上七品以上官员,使父亲未得封君之号。吴承恩于父死时因自己没有中进士当上七品官,而痛心疾首。在《墓志铭》里他选取父亲最典型的枝节,用小说家刻画人物的手法,塑造出诚朴木讷的商人形象,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书斋前美景

请大家观赏书斋前的假山飞瀑、小鸟游鱼,置于山水景致中的是一座吴承恩的立姿汉白玉塑像。“咫尺之中,赏千里之外”,吴老先生手握书卷,凝神遐思,仿佛正构思着又一部鸿篇巨制《西游记续集》呢!吴承恩身旁的一株芭蕉悄然傍立,宽大的芭蕉叶似乎在叙述着铁扇公主当年的无奈和委屈:只因为她不愿将自己的宝贝芭蕉扇借给孙行者使用,便遭受了一场钻心的痛苦,这也许是罪有应得吧!

前方的美景,是《西游记》中的“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再现。水帘洞下边直通东海龙宫,上面是石板桥头。果然是一块宝地呵!传说,谁要能五步跨过石桥,谁就会财大福大造化大,就能够获得《西游记》中追求的五种境界:一是修行积善,功德无量;二是斩断烦恼,豁然大悟;三是前程远大,后步宽宏;四是身手不凡,本领高强;五是心宽体健,延年益寿。各位游客,难得的机会,都来试试吧!

吴承恩住房

厅正中安放着的是吴承恩半身塑像,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根据吴承恩的头颅骨和明代人的装束复原的。科学再现吴承恩生前的相貌如此栩栩如生。这是国内第一尊根据死者遗骨复制成的历史文化名人塑像。在当时没有电脑复制的条件下,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塑像上方的对联是康有为的弟子、著名女书法家肖娴书写的:“伏怪以力,取经唯诚”。这副对联的含意已远远超出《西游记》的本意,它向人们揭示一个人间真谛:“战胜邪恶要靠力量,取得成功凭借毅力”。

我们看的吴承恩故居虽然是仿原样复建的,但大家肯定会有许多真切的感悟。祝大家从此,福大财大造化大。

下面,我们参观“猴王世家艺术馆”。“猴王世家艺术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设有世家馆、艺术收藏馆、猴戏艺术馆、展销馆、演映厅和西行之路史料展厅六个展馆,六小龄童先生将家族中收藏的有关美猴王的大量艺术收藏品----脸谱、道具、音像和中外名人字画等无偿地用于艺术馆的长期展览。下面,请大家依次参观。

人物履历

编辑
吴承恩,中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作者,世界文化名人吴承恩的故居,座落在淮安城西北的河下打铜巷最南端,由吴承恩故居、吴承恩生平陈列厅、美猴王世家艺术馆、悟园四部分组成。

吴承恩像吴承恩像

吴承恩(1506-1582),字汝忠,别号射阳居士,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淮安区)人,出生在一个由书香门第而衰落为商人的家庭。其先世为涟水人,早在五世祖之前就迁居淮安。高祖吴鼎,为寻常百姓;曾祖吴铭,始跻身儒林,做过浙江余姚县学导;祖父吴贞,由年例入监,当过浙江仁和(今杭州)县学教谕;父吴锐,因家庭败落,同街坊商人之女徐氏结婚,遂袭徐氏家业,成为店铺小老板。吴承恩幼年性敏多慧,博极群书,才华横溢,然而在科举上却不很得意,直到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过四十的他才考取了岁贡生,嘉靖四十四年(1565),在好友礼部侍郎李春芳的怂恿下,始进京谒选,获得了浙江长兴县丞的职位,次年即去上任。由于不善于官场的阿谀逢迎,得罪了上司,受诬入狱。事情澄清以后,选补为“荆府纪善”。此后即在故里以诗酒自娱,卖文著书度日。

如今到吴承恩故居去游览有东西两条路可进,西路由里运河堤东下,经汉代文学家枚皋的故里,从城河街穿过竹巷街进去。另一条是东路,由北门大街北端,由竹巷街向西进入。在竹巷街入口处有一座“吴承恩故里”牌坊。牌坊为四柱三门,有两副对联,其一是讲吴承恩故里淮安河下人杰地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联云:

旧宅揽胜迹:萧湖、长淮、邗沟水;

故居接芳邻:枚亭、梁祠、钓鱼台。

上联说的是吴承恩故居的地理环境:故居在美丽的萧湖、古老的淮河、大运河的环抱之中;下联讲的人文,河下的名人 古迹:枚皋的纪念亭、梁红玉的祠堂、韩信的钓鱼台,与故居为邻。另一联为:

东土西天,降妖伏魔,万方传颂孙大圣;

楚风淮水,述异志怪,千载推崇吴承恩。

这一联则是围绕《西游记》和吴承恩的编撰的。

故居特点

编辑

大门

吴承恩故居原屋毁于抗日战争,1982年为纪念吴承恩逝世四百周年,迎接全国首次《西游记》学术讨论会的召开,淮安市人民政府在吴宅旧址复建了吴承恩故居。故居前一部分为生活起居区,占地面积9875.55平方米,院墙东西30米,南北100米,内有吴承恩的书房射阳2间,吴承恩自己住房3间,堂屋3间,父母住房即吴承恩诞生地3间,厢房3间,回廊34米,计建筑面积为392.77平方米。

吴承恩故居大门口有一横匾,上书“吴承恩故居”,为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所书。进入庭院便是客厅,这是吴家的主要客厅,是举行喜庆婚丧大典和迎接至亲宾客的场所,厅内安放着一尊吴承恩半身塑像,上边高悬着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书写的“射阳簃”匾额,塑像两侧是我国著名女书法家萧娴所书的一副对联:“伏怪以力,取经唯诚”。玻璃橱内陈列着各种版本的《西游记》。正厅大门两侧悬殊着桔黄底绿字对联:

搜百代阙文,采千秋遗韵,艺苑久推北斗;

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出西游。

此联概括了吴承恩一生的成就和他的名著《西游记》的历史价值。

由射阳簃大厅向后,经过长廊,即到上房,即吴承恩父母的住房。房东山外,即为后花园的大门。

吴承恩父母的住房,也是吴承恩的诞生地。吴承恩的父亲吴锐(1461-1532)字廷器,号菊翁,为人忠厚,喜说谈史传,好游淮地名胜古寺,常给幼年吴承恩讲述民间神魔故事。吴锐取徐氏,生一女,名吴承嘉,嫁与淮安藉的户部尚书沈翼的族人沈山。中年后吴锐又娶张氏,生子吴承恩。东屋是吴锐和徐氏的居室,西屋是吴锐和张氏的居室。

书房

吴承恩的书房,即“射阳簃”。吴承恩幼时,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后来便搜集阅读各种传奇小说和神魔故事,旁曲致,所得素材“几贮满胸中”。中年后,开始用他那如椽妙笔,将唐僧西游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书房射阳簃中,创作成百回本小说《西游记》。

住房

吴承恩的住房在大门内西侧,书房的前面。吴承恩原配夫人叶氏,生一子,名吴凤毛,聘状元沈坤女,因凤毛早夭而未行。后又娶牛氏.住房三间,东屋是叶氏的居室,西屋则是牛氏的居室。

故居的后花园

吴承恩故居的后花园是1999年4月复建成并对外开放的,占地面积约为4800平方米,名“悟园”。吴承恩幼年即爱听民间故事,爱游览家乡的名胜古迹,长大后爱读志怪书籍,渐而自己动手创作神话小说。他从年轻时代即开始创作《西游记》,他的后园是他创作和休憇的地方,园中的许多景点,是儿时他父母亲给他讲神怪故事的地方,曾经引起他许多美好的回忆,经常激发他创作《西游记》的灵感。

进入“悟园”,首先见到的是一堵镂空照壁,壁中为方洞,游人可透过方洞看到一架太湖石。太湖石名“灵根”,呈倒三角形。中有三个天然小孔,与《西游记》中孙悟空去拜师学艺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暗合。此为是《西游记》的开端,也是悟园的入口处,故悟园大门之联即为《西游记》首回之目:

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灵根石之西为一敞厅,四周有廊,名曰“松风轩”。吴承恩生平极喜欢听风吹过松树的声音,在他的诗文中屡次出现“松风”一词。《对月咸秋》云:

徘徊度群壑,树树松争鸣。

援琴对明月,试写松风声。

他甚至与与喜听松风的道家名人华阳真人陶宏景相比:

“何似陶隐居,松风满虚阁!”松风轩南北有门,门均各有对联。分别为:

云深三径鹤归院,水满一溪虹倚门。

援琴对明月,试写松风声。

千年遥寄神仙药,八极孤抟海峤风。

在穿堂的右边一组建筑,取名“小尘世”,两边有一副对联:“余自生世人,痴心小尘世”,这是取自吴承恩晚年的诗句,反映了吴承恩晚年对自己和所处的社会有了清醒的认识,从而对现实生活产生了积极的态度,希望通过创作《西游记》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

假山的前方是人工挖成的一个湖,湖里长了些睡莲和金鱼,到了夏天,金鱼在花草中穿梭往来,非常迷人。

在假山的左边,有座建筑叫“舫”,造得像船一样,采用了建筑学上“旱地水作”的一种手法,这只船停靠在岸边,仿佛正在静静等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归来。船舫有联云:

鹤汀凫渚眼前过,鼍窟龙宫足下登。

假山上有亭,额曰:“石破天惊”。柱有联曰:

猿下欲摇垂涧影,鹤归应认出云枝。

亭南下坡处有一太湖石,名曰“笔峰”其形如笔之直立。

假山之东有轩,名曰:醉墨斋。其联云:

青松遮胜境,翠柏绕仙居。

在假山的南侧,自西边船舫处起,有一湾池水绕山东去。水上有一座曲桥。桥北岸上,在假山与醉墨轩之间,有一太湖石,形似杆状,高高瘦瘦地矗立在地上,非常奇特,上面写着两个字叫“神针”,这给吴承恩写《西游记》,为孙悟空的金箍棒的来历带来灵感——于是,孙悟空的金箍棒便是东海龙王送给他的定海神针了。

吴承恩故居现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免费政策

2020年2月,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淮安市辖区内收费景区将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实行免费开放。免费时间为待疫情结束,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医护工作者凭有效证件(医师证、护士证等与医务工作相关资格证件)可享受景区门票免费。

交通指南

自驾线路:紧临京沪高速——徐淮盐高速——宁连高速——楚州出口。

吴承恩故居

公交线路:可乘坐8路、10路、69路、60路、62路公共汽车到吴承恩故居站下。

当地美食

编辑

淮扬美食淮扬美食

淮安,作为人文荟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敬爱的周总理故乡,人杰地灵、风光秀美、物产丰富,千百年来,这里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是名扬中外的淮扬菜系的发源地之一.淮安菜是淮扬菜系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端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青莲岗文化”,至迟在距今六千多年以前,当地先民已用陶器烹饪,经过数千年的变迁,至明清时期成为体系完整、风格独特、享誉南北的独立流派,和扬州等地一道,为淮扬菜系的最终形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淮安菜讲究选料和前期加工;讲究刀工的合理运用;讲究火候的恰到好处;讲究调味的和合多变;讲究菜式的丰富多彩。其中的“软兜长鱼”、 “平桥豆腐”、“鸡腿扒乌参”、“开洋扒蒲菜”、“朱桥甲鱼”、“生熏白鱼”、“风白鱼”、“清炒黄瓜鱼”、“白煮淮鲇”、“拆骨掌翅”、“炖家野”、“叉烤长鱼方”、“钦工肉圆”、“文楼汤包”、“淮安茶馓”、“淮饺”等,早已成为淮扬菜的经典代表。《清稗类钞》录有全国五大名筵,淮安就独占其二,一为全鳝席,一为全羊席,与烧烤席、燕窝席、豚蹄席齐名天下。

预定须知

编辑
1、景区开放时间:全年 08:30-17:00

2、免费政策:残疾人凭证免费,现役军人、烈士家属凭证免费,1.1米以下儿童免费,但要有成人带。

3、优惠政策:60周岁以上老人凭证或身份证购老人票;1.2米以上儿童购儿童票。小孩身高1.2米-1.5米之间方可购买家庭票。

相关事件

编辑
2018年12月,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的吴承恩故居纪念馆,因门外张贴六小龄童画像的做法,引起了网友广泛讨论。网络视频显示,在吴承恩故居的大门外,右侧系“吴承恩纪念馆”的牌匾,左侧是一幅六小龄童的画像,画像高度目测在一米左右。

2018年12月3日傍晚,吴承恩故居纪念馆官网发布情况说明称,六小龄童系吴承恩故居纪念馆名誉馆长,网传纪念馆内“挂满六小龄童照片”与事实不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