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灵宫碑 编辑

山东省济宁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灵宫碑景灵宫碑

景灵宫碑,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书院街道旧县二街村东。

景灵宫碑,存2通巨碑,东碑俗称“万人愁”碑,西碑俗称“庆寿”碑,两碑刻通高皆在16米以上,重达388吨。 万人愁碑,碑身无字,碑额浮雕六条盘龙;碑座两侧各雕一尊护神大力士,呈托举巨碑姿势;龟跌座龟盖上刻有花纹;庆寿碑,残为三块,碑面的下段有横排庆寿2字。 景灵宫碑,详细反映了当时政治形势及时事变迁,具有教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2013年3月5日,景灵宫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景灵宫碑

地理位置: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书院街道旧县二街村东

所处时代:宋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1544-4-047

历史沿革

编辑
据《曲阜县志》记载: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冬10月,宋真宗因黄帝生于曲阜寿丘,故在曲阜为黄帝兴建景灵宫、太极殿。景灵宫规模宏大,总1320楹,北宋末年毁于战火,现遗址仍存地下。原址仅残存巨碑2通,因碑高大笨重,难以移动,当地人称之为“万人愁”碑。大碑立于北宋宣和年间,是宋徽宗为颂扬轩辕黄帝的功绩而建造的。后遭遇金兵南侵,大碑始终未能镌文树立。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圣驾东巡,山东大吏因碑无字,恐触圣怒,遂击碎大碑并埋于土中。

1991年,复立俗称“万人愁”碑的东碑。

1992年,复立俗称“庆寿”碑的西碑。

2009年6月,在“庆寿”碑西发掘出土了西碑赑屃座。

遗址特点

编辑

万人愁碑

景灵宫碑,存2通巨碑,东碑俗称“万人愁”碑,通高16.95米,宽3.75米,厚1.14米,总重388吨;西碑俗称“庆寿”碑,碑身高7.15米,宽3.65米,按东碑仿做。两碑刻通高皆在16米以上,重达388吨。

文物遗存

编辑
万人愁碑

万人愁碑

万人愁碑,碑身无字,碑额浮雕六条盘龙;碑座两侧各雕一尊护神大力士,呈托举巨碑姿势;龟跌座高2.22米,宽4.6米,长6.2米,龟盖上刻有花纹。 碑下有《万人愁碑修复碑记》,系山东书法家、文物专家关天相先生书丹。

庆寿碑

庆寿碑

庆寿碑,残为三块,碑面的下段有横排庆寿2字,字高1米多,为元代当地的燕山老人补刻。上部厚1.00米,下部厚1.13米。 碑上原有小篆题跋十六字,惜已漫灭无存,“庆”字右旁刻“燕山任筠时七十五岁……”。少昊陵“寿”字左边刻字一行,“至圣五十五代孙世袭曲阜县尹”监刻。《山左金石志》记载:“以《志》考之,五十五代孙孔克坚袭封衍圣公,其同时昆弟行袭曲阜县尹者,至元四年则孔克钦任,至正十四年则孔克昌任,皆五十代孙也。”刻字年代为元末。

文物价值

编辑
景灵宫碑详细反映了当时政治形势及时事变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遗址碑遗址碑

2013年3月5日,景灵宫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景灵宫碑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书院街道旧县二街村东。

景灵宫遗址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景灵宫碑,路程约7.1千米,用时约17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