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哀牢山 编辑
哀牢山,以古代哀牢部落在此繁衍生息而得名。属云岭余脉,元江与阿墨江的分水岭,滇东高原和横断山地两大地貌区的分界线。介于东经100°16'~103°16',北纬22°29'~25°30'。北起楚雄市,南抵绿春县。西北一东南走向,山体陡峻。全长约450千米,宽15~30千米,总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
哀牢山山体高大磅礴,海拔一般2000米以上,超过3000米以上山峰有20余座,同名主峰海拔3165.9米。主要出露古老变质岩与中生界的砂页岩,为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以来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深度切割的大型山地。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从山麓至山顶依次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 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气候特征,植被亦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1988年批准建立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体北、中段山脊部分,宽5千米,长102千米,面积约546.67平方千米,是全国最大的原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
中文名:哀牢山
地理位置: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
走向:初始段呈南北方向,中、下段渐转为西北一东南方向
长度:450 km
宽度:15 至 30 km
起点:楚雄市
终点:绿春县
主峰:哀牢山
海拔:3165 m
哀牢山
哀牢山
地质
哀牢山山地为沿红河深大断裂带强烈上升的断块山地,山地核心地带的基岩以元古代的深变质岩、片麻岩、 混合岩为主,并有燕山期超基性岩和酸性花岗岩体浸入。中下部有古生及中生代的砂、页泥岩出露。主要出露古老变质岩与中生界的砂页岩,为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以来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深度切割的大型山地。
地貌
哀牢山构造侵蚀中、高山山地。山体东部因沿断裂带下切较陡,相对高差大,西坡则较平缓,山体陡峻。
气候
哀牢山在气候上的主要作用在于:冬季弱冷空气被山体所阻,强冷空气翻过山体后已成强弩之末;西南暖湿气流东进时,又受山体阻挡,形成哀牢山以西、以南降水多于东部,气温较同纬度、同海拔的东部地区高,冬季寒流入侵次数也较东部少。由于山体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从山麓至山顶依次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气候。
水文
哀牢山的红河与其重要支流李仙江、藤条江、南溪河等是山地中的主要河流,主支流在上段呈平行排列,下段呈树枝状水系结构。
哀牢山
所属山脉
哀牢山属云岭余脉,云岭是横断山地中宽度最大、分布面积最广的山脉。云岭山体大致可分为3支:西支基本呈南北走向,西侧紧贴澜沧江,东侧北部以石鼓镇以上的金沙江为界,南部以石鼓镇拉玛洛一剑川坝一洱源乔后镇一线为界;中支主要在香格里拉市境内,西、南、东皆以金沙江为界;东支主体在丽江市和大理州境内,西以金沙江石鼓镇沿虎跳峡至川滇交界段为界,东以程海断裂为界。云岭山脉的西支和东支延伸到巍山县、弥渡县以南,山体逐渐变宽变矮,海拔一般都低于3000米 ,习惯上称这一带的山地为云岭余脉,东支哀牢山,西支无量山。
主要山峰
哀牢山
哀牢山山体高大磅礴,海拔一般2000米以上,超过3000米以上山峰有20余座,同名主峰海拔3165.9米。
太极
哀牢山北段太极顶峰最高海拔3061米。
西隆山
哀牢山南段最高峰为西隆山,海拔3074米。
哀牢山
哀牢山分布着多种区系的森林动物,是国内动物资源最集中的宝库之一。哀牢山的鸟、兽类多达460种,两栖爬行动物46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有黑长臂猿、黑叶猴、穿山甲、苏门羚、斑羚等。
植物资源
哀牢山还有着丰富多样的珍惜植物。据新平县林业局调查,采集记录到的高等植物有187科、541属、971种。境内的桫椤、水青树、水杉等系国家重点保护林木。
哀牢山
哀牢山山脉的中、北段为古代哀牢部居住,故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