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宫 编辑
古代地方政府设立的学校
学宫,总的来讲是学习的地方,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学校。“学宫”一词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与后世经常使用的“辟雍”一词意义相同,是周天子设立的大学,专门教授国子和贵族子弟的场所。见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讣闻,上遣官视葬,有司陈祭(袁可立),博士弟子员乡三老俎豆之于学宫之旁。”
中文名:学宫
性质:古代地方政府设立的学校
最早:西周时期
举例:稷下学宫
历史根据
学宫
关于稷下学宫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认为稷下一开始就受到齐国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和利用。这是因为齐国的田氏政权是取代姜氏而成立的新政权,它需要对其合理性进行辩护,以巩固统治地位。那么,这种学说是怎样建立的呢?田氏的祖先公子完正是在春秋中期齐桓公时由陈国避乱逃到齐国的。黄帝战胜炎帝而有天下的传说,就为"田氏代齐"的合法性找到了历史的根据。
同时又打着黄帝的旗号来建立霸业,甚至统一六国。古器物铭文《陈侯因敦》记载:"其唯因,扬皇考昭统,高祖黄帝,迩嗣桓文。"大意是齐威王(因即因齐)要发扬他父亲桓公午的光荣传统,远要以黄帝为祖宗,近要继承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齐威王把黄帝作为田氏的始祖,此说是有历史根据的。为田氏建立的政权进行辩护,造成"田氏代齐"的合理观念。在这样政治背景下,齐国的稷下学宫形成了。因此,郭沫若说:"事实上是培植于齐、发育于齐,而昌盛于齐的。"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因其有田齐政权的支持,它在齐国的势力相当大。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