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哲 编辑
师哲(1905年6月30日—1998年8月17日),男,陕西省韩城县(今韩城市)西庄镇井溢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师哲毕业于莫斯科军事工程学校,俄语翻译家、苏联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原顾问、副部级离休干部。
中文名:师哲
外文名:Shi Zhe
别名:师习德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05年6月30日
逝世日期:1998年8月17日
毕业院校:基辅联合军官学校、莫斯科军事工程学校
职业:俄语翻译家
主要成就:著名翻译家和苏联问题专家
出生地:陕西省韩城县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师哲在莫斯科
1927年10月,转到莫斯科军事工程学校学习。1928年,毕业后留校担任中国排排长,兼任翻译及文化教员。
根据党的需要,从1929年10月起至1938年3月,被派到苏联西伯利亚国家安全部门工作9年,其间亲历了前苏联的肃反运动。1938年9月回到莫斯科寻找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被临时安排到莫尼诺儿童院担任副院长兼教务长 ,1939年专职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弼时同志的秘书,1940年3月,随在前苏联治伤的周恩来及任弼时等人回国。至此,师哲在前苏联学习、工作了15年,对于前苏联社会、历史、文化等有了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翻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0年3月,随在前苏联治伤的周恩来及任弼时等人经新疆回到国内,结束了15年留苏和9年“克格勃”生涯。在中共赴苏人员中,师哲留苏时间之长、在安全部门工作之久和职位之高,极为罕见 。3月25日,师哲抵达延安,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在中央办公厅工作,主要担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在延安,师哲名义上是任弼时的秘书,实际上给毛泽东担任俄文翻译,主要负责毛泽东与斯大林的电报往来和毛泽东接见苏联客人的翻译工作。亲历了中苏就有关皖南事变、整风运动、重庆谈判等重大事件往来电文的翻译工作。
1943年1月,师哲到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工作,后又被派到绥德、关中,接受基层工作的考验。
1944年8月,被调到中央社会部一室任主任。
1945年中共七大后,被任命为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
1947年3月,他奉命往返于陕北和晋西之间,翻译中苏领导人往来电文和参加土改等工作。
1948年3月,师哲跟随毛泽东来到西柏坡,被任命为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主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央派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代表团秘密访苏,师哲又担任随行翻译。
共和国建立初期,师哲先后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访问前苏联及东欧,参加中苏两国领导人对话,架起语言桥梁、交流决策,推动历史的进程。
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开始长达三个月的首次访苏。中苏双方尤其是毛泽东与斯大林之间产生了一些误会和不快,师哲通过自己的翻译,为双方做了许多解释和沟通工作。
1950年10月至1952年,师哲还随周恩来、彭德怀、刘少奇等人五次访苏,商讨抗美援朝、朝鲜停战、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方案等问题。
1949年共和国建立后,师哲主持创建中共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中共中央编译局)、俄语专修学校和外文出版社,并首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1949-1956) 、俄语专修学校校长和外文出版社社长。在中央机关工作期间,师哲长期兼任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的俄文翻译,多次参加中苏两党两国间的最高层会谈,并协助中央领导同志处理中苏之间的事务长达18载。
1952年后,负责翻译俄文版《毛泽东选集》1-4卷 (一说1-3卷 )俄文版的翻译工作。
1954年4月至7月,师哲随周恩来出席新中国第一次参加的大型会议--日内瓦会议,担任了俄文翻译和照顾周恩来生活的工作。
1956年,“波匈事件”后,师哲再次随刘少奇等人访苏,商讨处理波兰和匈牙利事件的对策,以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1957年1月,师哲在任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1959年至1962年,任陕西扶风农场场长“戴罪”劳动 。1962年被软禁。受到康生和林彪、江青等的迫害,被隔离审查。
1966年被关入秦城监狱。1975年再次到扶风农场,关押达17年之久。1979年,中央组织部做出了“师哲经13年审查,没有政治问题”的结论。1980年恢复工作,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原苏联东欧研究所)顾问。
《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
与贾静春离婚后,第三任妻子周惠年(康生的秘书,与师哲育有一儿三女)
长女:师秋朗(师秋兰)
儿子:师乃博
1940年师哲从苏联返回国内后,留下了一个俄罗斯族妻子和一双混血儿女
师哲故居
师哲故居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