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罘刻石 编辑

《史记·秦始皇纪》中的石刻铭文

之罘刻石:乃石刻铭文。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之罘刻石

释义:乃石刻铭文

出处:《史记·秦始皇纪》

创始时间:维廿九年

词语解释

编辑
之罘:1.山名。也作芝罘,在今山东烟台市北。《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登之罘刻石。"宋苏轼《虔州八境图》诗之七:"相见之罘观海市,绛宫明灭是蓬莱。"后亦指秦始皇所立的之罘刻石。

刻石:1.在石上雕刻。2.即石刻。指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等。亦指石雕像或刻于石上的文字﹑图画等。

词语出处

编辑
其内容为:

“维廿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皇帝东游,巡登之罘,临照于海。从臣嘉观,原念休烈,追诵本始。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箸纲纪。外教诸侯,光施文惠,明以义理。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已。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义诛信行,威燀旁达,莫不宾服。烹灭强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极。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大矣口哉,宇县之中,承顺圣意。群臣诵功,请刻于石,表垂常式。”(《史记·秦始皇纪》 “大矣”下脱一字,“表垂”下衍“于”字,今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