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溶斗 编辑
岩溶地貌的一种
溶斗是岩溶地貌的一种。石灰岩地区的漏斗状洼地。面积一般由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大的可达几平方公里。它是水流对石灰岩裂缝聚合的地方进行溶蚀,并不断扩大而成。
中文名:溶斗
外文名:doline,funnel
又称:漏斗、斗淋。
尺寸:一般<100米,深2~100米
中国古称:盘坑
属性:曾称喀斯特漏斗
定义:岩溶区呈碟状、漏斗状、井状洼地
溶斗(doline,funnel )曾称喀斯特漏斗。指岩溶区呈碟状、漏斗状、井状洼地。在可溶岩裂隙发育的地区由于溶蚀作用或地下溶洞洞顶塌陷而成。溶斗底部如果没有落水洞,或者落水洞被残一坡积物堵塞时,常暂时积水成池。溶斗的发育或逐渐衰退是解释构造逐渐为活动或稳定的重要标志,对评价溶斗中形成的矿床远景具有重要意义。
溶斗又称漏斗、斗淋。中国古称盘坑。一种漏斗状近圆形或椭圆形小封闭洼地,曾称圆洼地。其直径往往大于深度。直径10至数百米,一般<100米,深2~100米。是地表水沿节理裂隙渗滤淋溶溶蚀和向心汇集过程中沿途加强溶蚀扩大而形成的,也有因浅层洞穴崩塌等作用而形成。按形态分有碗状、漏斗状和井状溶斗;按成因主要分为崩塌溶斗、溶蚀溶斗、沉陷溶斗、下层喀斯特崩塌溶斗、冲积溶斗。其底部常有落水洞与地下系统水力联系,并常覆盖溶蚀残余粘土与碎石。为喀斯特区基本地貌单元,分布区常发生地面塌陷,危及铁路、工厂与民房等地基稳定性。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