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 编辑

安徽省滁州市代管县级市

明光市明光市

明光市,安徽省辖县级市,由滁州市代管,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边缘,居江淮分水岭北侧,东与江苏省盱眙县、泗洪县相邻,南与滁州市区接壤,北接五河县,西邻定远县、凤阳县。截至2023年,明光市总面积2335平方千米,辖4个街道、13个乡镇。

明光市历史悠久,春秋属国,战国属越国 。三国时地属魏国。西晋改属徐州临淮郡。南北朝时期,在女山湖镇旧县集侨设睢宁县。隋唐时期设招义县,后改招信县。明朝时属泗州盱眙县。清代无建置。民国时期,先后设立嘉山县和盱凤嘉县。1968年,成立嘉山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改称嘉山县人民政府。1994年,撤销嘉山县,设立县级明光市,仍属滁州市。 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2023年,明光市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30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6.9%。增速高于滁州市0.5个百分点,高于安徽省1.1个百分点,居滁州市第6位,居全省23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明光市

外文名:Mingguang

别名:睢陵

行政区划代码:341182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安徽省滁州市

地理位置:滁州市北部

面积:2335 km²

下辖地区:4个街道、12个镇、1个乡

政府驻地:龙山东路109号

电话区号:0550

邮政编码:239400

气候条件: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

人口数量:48.56万 人(2022年)

著名景点:女山地质公园、八岭湖旅游度假区、老嘉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

机场:明光通用机场(建设中)

火车站:明光站、明光西站

车牌代码:皖M

地区生产总值:306.5 亿元

历史沿革

编辑

古代

城市地标-双拥碑城市地标-双拥碑

夏、商、周时期,明光市分属扬州、徐州、青州,周代,后期为徐国等方国领地。

春秋时期,为吴国善道地,是吴、越、楚争峙场所。战国时期,越灭吴,属越国;秦昭襄王元年(前306年),灭越,属楚国,居于“吴头楚尾”。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郡县,始有盱眙县(治今盱眙县城北)、淮陵县(治今女山湖镇邵岗境内),明光为盱眙、淮陵两县辖地,先后属泗水郡、东海郡。

城市地标-华亚大酒店城市地标-华亚大酒店

三国时期,属魏国徐州(仍治彭城)下邳郡(国)(治古邳镇),仍设淮陵县(仍治故淮陵城)。后期沦为弃地。魏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晋代魏,仍之。淮陵县(仍治故淮陵城)仍属徐州(仍治彭城。元康年间,改治下邳,今古邳镇)下邳国(都古邳镇)。太康元年(280年),改属徐州临淮郡。元康初(约291年),分临淮郡淮陵县置淮陵郡(仍治淮陵,淮陵故城),设淮陵县。永宁元年(301年),设临淮国(仍治淮陵故城),仍属徐州。永兴元年(304年),又侨置堂邑郡(治淮陵故城),后废。永嘉乱后,荒废。

南湖公园南湖公园

东晋大兴三年(320年),侨置淮陵郡(改治今明光市女山湖镇,原称旧县集),属北徐州(治钟离县,今凤阳县),后废。南朝梁中兴二年(502年)四月,萧梁代南齐。初属南兖州(治广陵县,今扬州市),后改属淮州(治淮阴,今江苏淮安市淮阴区淮河南岸)淮阳郡(治淮陵侨县,今明光市女山湖镇,原旧县集),设淮陵县(侨治旧县集);盱眙郡(治盱眙,今县城东北)设阳城县(今明光市故淮陵城)。又属北徐州(治钟离县,今凤阳县),济阳郡(治睢陵侨县,今女山湖镇),设睢陵县。

2020年雪后明光夜景

陈永定元年(557年),复名睢陵县。太建五年(573年)五月,伐北齐,逐渐恢复旧制。北徐州(治钟离县,今凤阳县)济阴郡(治睢陵,由东魏济阳郡改,县由北齐池南改,今女山湖镇)设睢陵县。阳城县(治淮陵城)仍属南兖州(治广陵县,今扬州市)盱眙郡(仍治盱眙故城。太建五年九月戊子,改属谯州。七年三月辛未,改属南兖州)。北朝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十二月,地入北周。今市境设置有:西楚州(由徐州改。治钟离县,今凤阳县)济阴郡(治昭义,今女山湖镇。同时改陈睢陵县为招义县,又写成“昭义”)。吴州(改陈东广州为吴州,仍治广陵,今扬州市)盱眙郡(治盱眙故城)设阳城县(仍治故淮陵城)。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为隋取代。

明光

隋开皇元年(581年),仍沿袭旧制。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撤销阳城县,改昭义县为招义县(仍治女山湖镇),改属濠州(治钟离县,今凤阳县)。大业元年(605年),改招义县为化明县(《太平寰宇记》称,开皇二年(582年),以光德太子名昭,改招义县为化明县)。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濠州为钟离郡(治钟离县,今凤阳县),化明县改属扬州刺史部钟离郡。隋末,县民马薄据县,改置化州,分置济阴县,共设2个县,属之。

唐武德二年(619年),析置睢陵县仍治淮陵故城、济阴、睢陵、化明3个县属化州(仍治今女山湖镇)。武德三年(620年),撤销济阴、睢陵县、化州,改化明县为招义县(仍治今女山湖镇),改属濠州(治钟离,今凤阳县)。贞观元年(627年),濠州属淮南道(地理区域)。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淮南道为一级政区(治扬州,今为市)。天宝元年(742年),濠州改为钟离郡。乾元元年(758年),钟离郡改为濠州。安史之乱后,濠州改属武宁军节度,又叫徐泗节度感化军(治徐州)。

跃龙岗跃龙岗

北宋时,招义县(仍治女山湖镇)属濠州(治钟离县,今凤阳县),初属淮南道。乾德元年(963年),招义县改属泗州。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招义县为招信县,仍属泗州(治盱眙,今同)。至道三年(997年),泗州改为淮南路(治扬州),属之。熙宁五年(1072年),泗州改属淮南东路(仍治扬州)。金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北宋灭亡,同年五月一日赵构在杭州建立南宋,置招信军,属淮南东路(仍治扬州)泗州。建炎四年(1130年),招信县改属淮南西路(治庐州,今合肥)濠州(仍治西古城)。绍兴四年(1134年),招信县改属泗州。绍兴七年(1137年),泗州改属淮南东路(仍治扬州)。绍兴十二年(1142年)正月,升天长县为天长军,盱眙县和招信县改属淮东路天长军;同年五月,废天长军,复升盱眙县为军,隶淮南东路,辖招信、天长两县。年底,改属招信军(治盱眙,今同)。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入金。

明光市花桂花

元朝初年,盱眙初为招信军治。至元十三年(1276年),行招信路安抚司事,辖盱眙、天长、招信、五河四县。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盱眙县治立招信路总管府,招信县(仍治女山湖镇)改属江淮行省(治扬州,后升为路)淮东道(治扬州路)昭信路,又称招信路(仍治盱眙,今为县)。至元十五年(1278年),招信县所隶招信军改属临淮府。至元二十年(1293年),撤销招信县,并入盱眙县,同时在招信县治设立百户打捕所,后人称这里为旧县。从此,今明光市境内分属滁州、来安、盱眙、定远4个县。至设县前,今明光市境内无建置。盱眙县改属淮安路(治山阳,今江苏淮安)泗州(治临淮,故泗州城,清没入洪泽湖)。至元二十七年(1300年),废临淮府,盱眙县改属泗州。至元二十八(1301年)年十二月,今明光市境主属河南江北行省(改治汴梁路,今开封市)江北淮东道(仍治扬州路)泗州(仍治故泗州城)盱眙县等4个县。至正十二年(1352年),盱眙县改属淮南江北行省江北淮东道(均治扬州路)淮安路(治山阳,今江苏淮安楚州区)泗州(治泗州故城)。

明清时期,明光市境内无建置,仍为4个州、县边缘地区。洪武元年(1368年),盱眙县属临濠府(治今凤阳县)泗州,次年盱眙县直属中书省,洪武五年改属凤阳府(治今凤阳县)泗州,清雍正年间升泗州为直隶州,并在今女山湖镇设立“旧县巡检司”。清顺治二年(1644年),盱眙属江南省凤阳府泗州。康熙六年(1667年),撤江南省,设江苏、安徽两省,盱眙属安徽省凤阳府。康熙十九年(1680),泗州城沉没水中,泗泗州州治移至盱眙。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为安徽省直隶州,隶安徽布政使司,盱眙为属县。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裁凤阳府虹县为泗州,州治由盱眙移至虹县(今泗县)。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1月初,析盱眙、滁县、定远、来安4县边缘地置嘉山县(治今老三界),属安徽省第五区(滁县)行政督察专员管辖。民国二十六(1937年)年11月,日本侵略军窜至嘉山县城,县城三界沦陷。民国二十七(1938年)1月,日伪军于明光成立汪伪嘉山县政府(维持会);同年6月,周少藩(来安人)在自来桥镇成立国民嘉山县政府,自任县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县政府由全椒县古河迁至明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10月,嘉山县仍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县专区。

1956年1月12日,撤销滁县专区,嘉山县改属安徽省蚌埠专区。

1961年4月7日,撤销蚌埠专区,恢复滁县专区,嘉山县属之。

1968年8月12日,嘉山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1980年3月,嘉山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嘉山县人民政府。

1994年5月31日,撤销嘉山县,改设县级明光市,仍属滁州市,至今未变。

明光政务新区明光政务新区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3年6月,明光市辖4个街道、12个镇、1个乡, 市政府驻明光镇。

截至2023年

街镇乡社区

面积

(km²)

行政区划代码

明光街道

83.2

341182

明西街道

130.6

341182

明南街道

83.06

341182

明东街道

73

341182

张八岭镇

120

341182

管店镇

70.9

341182

自来桥镇

86.4

341182

涧溪镇

230

341182

石坝镇

266

341182

桥头镇

152

341182

女山湖镇

186.7

341182

古沛镇

126.1

341182

潘村镇

220

341182

柳巷镇

55

341182

三界镇

135.6

341182

苏巷镇

109

341182

泊岗乡

22

341182

总计

2335

341182

明光市地图明光市地图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明光市位于安徽省东部,滁州市东北部,中国南北分界线江淮分水岭之上,介于北纬32°27′~33°13′,东经117°56′~118°25′之间,东临江苏省盱眙县,南与来安县、滁州市南谯区、定远县接壤,西迄凤阳县,北隔淮河与五河县和江苏省泗洪县相望。南北长87.6千米,东西宽68.1千米,总面积2335平方千米。

明光市

地形地貌

明光市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南部为低山区,占总面积的35%,中部为丘陵,占总面积的50%,北部为平原占10%,湖泊占5%。境内最高海拔332.3米,最低海拔小于15.0米。

水文

淮河流经明光市境北部,与境内女山湖、七里湖、池河相汇合,向东流向江苏省盱眙县经洪泽湖入海。市境内河流水系大部属淮河流域池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池河、南沙河、白沙河(又名涧溪河)、泊岗引河、大涧河;其中:池河是淮河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5021平方千米。市境内局部属长江水系支流,主要河流有盈福河、广福河、百道河、张浦郢河等。淮河主干支流——池河流经明光市城区西部入女山湖。

气候

明光市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渐变的过渡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为952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5℃,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17.3小时,平均相对温度75%,年平均无霜期217天。常年盛行风向为东、东北风,东南风次之。

土壤

明光市土壤主要有黄棕壤、水稻土、粗骨土、石灰土、潮土、紫色土等类型。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明光市有耕地110646.19公顷、林地53424.90公顷、草地1562.51公顷、湿地238.10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885.0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503.57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8340.85公顷。

矿产资源

明光区位明光区位

明光市境内已探明非金属、金属矿产资源近20种,已被开发利用的有凹凸棒粘土、石英石、花岗岩、大理石、钾长石、绢云母、黄沙、铁矿等;其中:集中分布在涧溪、苏巷等地的凹凸棒粘土是稀有的非金属矿产,已探明储量2450多万吨,远景储量5000万吨,储量居全国之冠,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建材、农业、造纸、医药等14个行业;境内玄武岩矿产储量110万吨,居全国第三位。

水资源

明光市境内水系发达,河湖纵横,水资源丰富,拥有水面40万亩,中小型水库168座,境内水资源总量6.4亿立方米。淮河境内流程40千米,多年平均过境水量280.3亿立方米;池河境内流程85千米,多年平均过境水量6.9亿立方米;女山湖、七里湖、花园湖(与凤阳县共享)多年平均蓄水量4.6亿立方米。女山湖引淮枢纽工程,可直接将淮河水引入明光,引淮流量25立方米/秒。

生物资源

明光市人工植被主要树种有油桐、杉木、毛竹、黑松、茶树、山楂树等。野生植物资源100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200多种,野生药材近2000种。全市生物资源丰富,有烟叶、中药材、银杏、绿豆及大闸蟹、银鱼等。

人口

编辑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明光市常住人口为48.9万人。

截至2022年末,明光市户籍人口64.0万人,其中,男性33.0万人,女性31.0万人。总人口中,城镇户籍人口24.0万人、乡村户籍户口40.0万人。当年出生人口0.36万人,其中,男性0.19万人,女性0.17万人。当年死亡人口0.35万人,其中,男性0.2万人,女性0.15万人。

民族构成

明光市主要民族为汉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哈萨克族、畲族、高山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回族、苗族、彝族、壮族等25个民族。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明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增速快于全省1.3个百分点,居滁州八个县市区第5位(比上年前进1位)。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5.6亿元、82亿元、160.7亿元,分别增长3.2%、6.4%、4.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2%、37%、51.8%,二产中工业贡献率为22.4%,较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同期的16.0:28.7:55.3调整为15.8:28.5:55.7。

2022年,明光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2%,较上年同期提升3.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1%,民间投资增长3.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2.1%,房地产投资下降14.8%,新开工制造业投资下降18.4%。建安工程完成投资173.5亿元,增长14.9%,占全部投资比重为85.0%;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17.3亿元,增长1.9%,占全部投资比重为8.5%;其他费用完成投资4.5亿元,增长29.0%,占全部投资比重为4.6%,投资分项多点发力;一产和三产投资分别提高1、0.7个百分点,二产投资下降1个百分点。

2023年,明光市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30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6.9%。增速高于滁州市0.5个百分点,高于安徽省1.1个百分点,居滁州市第6位,居全省23位。

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

2022年,明光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3亿元,同比增长3.9%。第一产业增加值45.6亿元,增长3.2%。

2022年,明光市农作物播种面积231.36万亩,比上年同期减少0.8万亩,其中,粮食面积198.68万亩,比上年减少1.5万亩;油料面积19.58万亩,比上年增加0.68万亩;蔬菜面积5.36万亩,比上年增加0.16万亩。

2022年,明光市粮食总产量67.34万吨,同比下降1.79%,其中,稻谷产量26.95万吨,下降3.4%;小麦产量32.06万吨,增长0.4%;油料产量4.49万吨,增长2.4%;蔬菜产量12.56万吨,增长3.3%;肉类总产量5.54万吨,增长1.1%;禽蛋产量2.43万吨,增长8.5%。水产品产量7.89万吨,增长3.3%。

截至2022年末,明光市生猪、牛和家禽分别存栏19万头、0.91万头和333.36,万只,全年生猪、牛和家禽分别出栏34.5万头、1.11万头和1358万只。

第二产业

2022年,明光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5.8亿元,同比增长5.6%。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2%,占GDP比重为17.5%(占比最大行业),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较同期提高8.6个百分点,居滁州第5位(前进2位),应税销售收入与工业产值比为95.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4.2%;,凹凸棒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16.1%、绿色涂料产业产值增长27.4%、高端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0.7%、医药产品产值增长48.9%,绿色食品产业产值增长19.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8%。

截至2022年末,明光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5家,较上年增加4家;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0%,其中,国有企业增长239.9%,股份制企业增长13.7%,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3.2%,其他类型企业下降72.6%。

截至2022年末,明光市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77家(当年新增入库20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4.25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51.1亿元,占总产值的79.5%。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2.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9%。

第三产业

2022年,明光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0.7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居滁州市第3位,比滁州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为51.8%,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是明光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比上年增长9.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1.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2%,金融业增长8.2%,房地产业下降1.4%,其他服务业增长4%。

2022年,明光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28亿元,同比增长4.2%。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136.99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12.62亿元,同比增长4.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29亿元,比上年增加5.5%。按限额标准分,限额以上零售额17.51亿元,增长21.3%;限额以下零售额160.77亿元,增长2.4%。

2022年,明光市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6492.6万元,同比下降1.3%。

截至2022年末,明光市累计完成进出口22890万美元,同比增长50.53%,其中,出口22539.3万美元、增长54.38%,进口350.6万美元、下降42.12%。2022年取消省口径报送,全省外资考核指标以FDI为依据,2022年利用外资额为0。

2022年,明光市接待国内外旅游237万人次,同比增长20.2%左右。旅游业总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21.1%左右。

截至2022年末,明光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1.4亿元,比年初增加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67.2亿元,比年初增加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各项贷款余额314.5亿元,比年初增加39.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交通运输

编辑

综述

明光城区地处市域中偏西部。京沪铁路经过城区,设有明光火车站;宁洛高速公路及104国道、307省道、309省道交汇于此;池河流经城区,设有池河柳湾码头。明光城区距离合肥新桥机场150千米、南京禄口机场160千米、徐州观音机场180千米。明光市地处合肥经济圈、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交汇地带,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铁路

明光汽车新站明光汽车新站

截至2022年末,京沪铁路途经明光市,有明光火车站,明光站现为上海铁路局三等站,明光西站(合青高铁、亳蚌滁宁城际铁路建设中)。

公路

明光市域公路总里程约650千米,公路网密度30千米/百平方千米,形成以G36宁洛高速公路、104国道、307省道和309省道为总体框架,县乡道连接全市城乡的公路网体系。宁洛高速(现状)、徐明高速(正在建设中)、明盱高速(规划)公路将实现与国内各大城市高速公路的互连互通,宁洛高速公路在明光城东、城西皆有出入口。

水运

明光市境内有淮河、涧溪新河与池河航道,池河全长106千米(池河镇至红山头),池河明光段通航水域56千米(山许闸至红山头),山许闸以上由于未建船闸暂不通航。航道现状等级为六级。能常年通航500吨级船舶,季节性通航1000吨级船舶。淮河明光段通航水域42千米,三级航道。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末,明光市拥有各类营运客车62辆,其中,公交车244辆、出租车251辆。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明光市共有学校(园)172所,其中公办学校128所,含教师进修学校1所,普通中专1所,普通教育学校126所(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初级中学24所、完全小学37所、村完小3所、教学点2所、幼儿园4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学校44所,含十二年一贯制1所、九年一贯制1所、民办幼儿园42所。公办学校教职工5719人,其中,专任教师5203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教师2人,副高级教师1020人,一级教师2296人。拥有研究生学历65人,本科学历4132人,专科学历1050人。在校学生77367人,含中专6107人、普通高中9426人、初中17263人、小学30912人、幼儿园13550人、特殊教育109人。

科学技术

截至2022年末,明光市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2家,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平台24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博士创新工作站家。全年获授权发明专利117件、实用新型595件、外观设计151件。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明光市有各类卫生机构数224个,其中,医院7个、基层卫生院13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570张,其中,医院2833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37张;卫生机构人员数0.42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数0.37万人。全市执业(助理)医师0.14万人,注册护士0.18万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9年末,明光市共有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明光市博物馆,明光市文化馆,明光市图书馆,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

截至2022年末,明光市共有旅行社6家,星级饭店2家,其中三星级及以上1家;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3处,其中3A级及以上2处。

社会保障

2022年,明光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6.437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续)保缴费人数18.73万人,60周岁以上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10.4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9289万人,企业职工参保6.437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5797万人。全年专业技术人员数为9600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为508人。

截至2022年末,明光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职工医疗保险共56.3万人。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4.47万人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2539.16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20.88万人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9343.18万元。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25个,床位3036张,收养各类人员917人。

历史文化

编辑

曲艺

明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可追至唐代的《端鼓》,下可延于明清时期的民歌、民谣,上下数千年,泛至山水间,泱泱大观,令人赞叹。

工艺

明光剪纸。明光的民间剪纸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的思想,根植于民间生活,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剪纸作为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亦称为平面镂花艺术,采用剪、刻、锉、撕与烫烙等创作技法,以玲珑剔透的纸感语言和强调影廓线条的艺术造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式样。

明光的民间手工艺术中,这样的剪纸能手不少,如朱明位、杨菲、张曦如、朱永梅、吕芳等,他们是剪纸艺术作品的创造者,也是明光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者。

文艺

明光的地方曲艺有流星赶月,望郎来,丰收锣鼓,端鼓。

饮食文化

巍巍老嘉山,汤汤淮河水;绵绵丘陵地,浩浩女山湖。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上的明光市,襟江带淮,物产丰富,为明光独特的美食提供了充足的食材。

明光美食,如同明光人的性格,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有鲁菜的清香、鲜嫩,又有川菜的厚味、香辣;既有淮扬菜的清鲜、平和,又有粤菜的清淡、嫩滑,色香味俱全。

女山湖全鱼宴,取女山湖中的新鲜活鱼为主料,佐以湖中生长的水生蔬果和调料。女山湖全鱼宴的制作是女山湖渔民和岸边农家祖祖辈辈的家常烹调方法。

风景名胜

编辑
明光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拥有着诸多,文化遗址名胜古迹这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火山口-女山;有淮河三峡之一的浮山峡;素有皖东千岛湖之称的跃龙湖,的分水岭水库和旅游度假胜地林东水库;女山湖、七里湖相连。

相关景点

代表景点图片

历史遗址

王城旧址、泊岗遗址、浮山堰遗址等

浮山堰遗址浮山堰遗址

自然美景

栖凤湖、东冲湖、花园湖、女山湖、七里湖、跃龙湖、凯旋湖、燕子湾水库、六角泉、红尼庵、小九寨、宝塔山沟、桃花岛、焦城圩荷花、尿布滩、跃龙冈、大港宝塔山、女山火山口等

栖凤湖栖凤湖

宗教文化遗址

甘露寺、红尼庵、龙王庙、花果寺、抹山寺、嘉佑院、宋代火神庙、招信古寺、法华禅庵塔等

抹山寺抹山寺

旅游度假区

抹山景区、老嘉山景区、自来桥景区、女山湖景区、沿淮景区、跃龙湖景区、八岭湖景区、大横山景区等

嘉山高原牧场嘉山高原牧场

红色之旅

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等

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

地方特产

编辑
麻油(又叫香油,芝麻油)、花生、甜叶菊、冬瓜、黑瓜子、明光绿豆、银杏、莲籽、芡实、菱角、银鱼、河虾、女山湖大闸蟹、驴肉、贡果、无籽西瓜、明绿御酒等。

女山湖大闸蟹

叶菊叶菊

明光市女山湖是安徽省沿淮大型的淡水湖泊之一,处于季风副热带湿润性气侯区,四季风和,阳光充足,浮游植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资源丰富;又因火山爆发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火山灰大量沉积于湖底,使得女山湖底泥以沙壤土为主,加之火山喷发出的岩浆等含有大量的矿物质,从而使“女山湖”牌大闸蟹形成独特的品质。因此女山湖大闸蟹具有“青壳、白肚、金爪、黄毛”的形态特征和“脂肥膏满、润甜清香”。

甜叶菊

甜叶菊原产于南美洲,为亚热带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其叶甚甜。甜叶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中国引种成功,明光市是最早试种地区之一,农民具有多年的传统种植习惯。

明光绿豆

明光绿豆历史悠久,民国以前,县内无专营对外贸易,自1912年(37年)津浦铁路通车后,一些从事粮食运销的商人,汇集县内明光、管店等地开设粮行,组织绿豆等杂粮,然后经上海、无锡、广州等地,转销出口,明光绿豆从此开始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日本等国家。

著名人物

编辑

年代

名字

宋代

刘位(南宋初抗金义军领袖)

明代

李文忠(明朝开国名将)

清代

吴棠(晚清政治人物)

金运昌(清同治新疆都督)

近代

吴继光(“八一三”淞沪抗战英雄)

蒋道平(抗美援朝特级英雄)

汪道涵(原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市长)

参考资料来源

友好城市

编辑
2017年6月29日,明光市与加拿大圣·阿黛尔市结为友好城市。

荣誉称号

编辑
2017年6月,明光市获得“中华诗词之乡”称号。

2019年2月2日,明光市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11月,明光市获得“‘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市”称号。

2020年1月22日,明光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2020年6月,明光市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称号。

2020年6月30日,明光市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6月30日,明光市入选安徽省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名单。

2021年1月,明光市成功入围县级名单

2021年4月,明光市入选2020年度“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公示名单。

2021年7月15日,明光市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2月22日,明光市被认定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2年2月,明光市入选2021年度安徽省卫生城市名单。

下一篇 杨沫

上一篇 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