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立本 编辑
蒲立本(1922年8月7日—2013年4月13日,享年90岁),男,本名Edwin George Pulleyblank,加拿大艾伯达州(Alberta)人 。
蒲立本曾用中国史料证明匈奴语和阿尔泰语互不相容的几项特征,因此提出匈奴语不属于阿尔泰语系,而可能与叶尼塞区域的几种语言有关的假说。
中文名:蒲立本
外文名:Edwin George Pulleyblank
民族:日耳曼
出生日期:1922年8月7日
逝世日期:2013年4月13日(享年90岁)
毕业院校:伦敦大学
职业:学者
主要成就:语言学
出生地:加拿大,艾伯达,卡尔加里
语种:英语
1946年到伦敦大学攻读中国语言和历史。
1951获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安禄山的家世和早年生活》,然後到日本东京和京都的图书馆进修至1952年
1953年评上剑桥大学汉语教授职位。
1955年出版著作《安禄山叛乱的背景》。在《亚非学院院刊》、《通报》和《大亚细亚》发表唐代历史论文,兼及中亚历史。
1959年因“受早年对印欧比较语言学兴趣的启发”和“对更好的古典汉语教材的需要”,开始研究汉语的历史语言学。
他从语法入手,1960年在《大亚细亚》发表《早期汉语语法研究(一)》。随後转到了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构拟,发表《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1962)、《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二)》(1962)、《上古汉语和缅文元音系统的诠释》(1963)。
1966年到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出任教授,1968年出任亚洲研究系系主任。在《大亚细亚》发表《晚期中古汉语》(1970)、《晚期中古汉语(二)》(1971)。
1973年在《中国语言学报》创刊号发表《关于汉语词族的一些新假设》、在《亚非学院院刊》发表《关于上古汉语-s的更多证据及其消失的时间》。
1974年卸下系主任职位。在《华裔学志》发表《上古汉语的韵尾辅音》(1977-78)。
1987年成为荣誉退休教授。
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
作者名称 蒲立本
作品时间1999-12
《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是1999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蒲立本。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