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 编辑
《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是1999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蒲立本。
作者:(加)蒲立本
译者:潘悟云 / 徐文堪
出版时间:1999年12月
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数:230 页
ISBN:9787101022254
定价:18 元
装帧:平装
丛书: 世界汉学论丛
序言
符号和缩写
1.《切韵》系统
2.上古汉语的声母g和h
3.喉塞音的音值
4.h在西汉的音值
5.舌根鼻音η、ηh
6.η的转写
7.圆唇喉音和舌根音
8.6和hw的分布
9.圆唇喉音、圆唇舌根音与唇音的谐声关系
10.舌根音和喉音的腭化——介音i/j的来源
11.舌根音腭化的年代
12.舌齿塞音
13.舌齿塞音的腭化
14.卷舌音和介音-l-的失落
15.舌齿擦音
16.*θ->*h-
……
40.鼻韵尾
41.仄声的鼻韵尾
42.*-η跟*-h或*-η之间的交替
43.唇韵尾
44.唇音在异化作用下的消失
45.对第一部分的附加说明
附录:(1)匈奴语
(2)写在《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之后
参考书目
(1)中国古代著作
(2)现代著作和论文
……
1959年因“受早年对印欧比较语言学兴趣的启发”和“对更好的古典汉语教材的需要”,开始研究汉语的历史语言学。他从语法入手,1960年在《大亚细亚》发表《早期汉语语法研究(一)》。随後转到了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构拟,发表《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1962)、《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二)》(1962)、《上古汉语和缅文元音系统的诠释》(1963)。1966年到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出任教授,1968年出任亚洲研究系系主任。在《大亚细亚》发表《晚期中古汉语》(1970)、《晚期中古汉语(二)》(1971)。1973年在《中国语言学报》创刊号发表《关于汉语词族的一些新假设》、在《亚非学院院刊》发表《关于上古汉语-s的更多证据及其消失的时间》。1974年卸下系主任职位。在《华裔学志》发表《上古汉语的韵尾辅音》(1977-78)。1987年成为荣誉退休教授。
1980年後出版的专书有《中古汉语:历史语音学的研究》(1984)、《早期中古汉语、晚期中古汉语、早期官话构拟发音的词汇》(1991)、《一份以中亚婆罗米文书写的汉语文献:晚期中古汉语和于阗语发音的新证据》(1993合着)、《古典汉语语法纲要》(1995)。历年出任的其他职位包括:1980年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1993年成为意大利中东和远东研究所通讯会员、加拿大亚洲研究学会会长(1971-74)、美国东方学会会长(1990-91)、美国东方学会西部支部会长(1992-93)、国际汉语语言学学会主席(1995-96)。
符号和缩写
1.《切韵》系统
2.上古汉语的声母g和h
3.喉塞音的音值
4.h在西汉的音值
5.舌根鼻音η、ηh
6.η的转写
7.圆唇喉音和舌根音
8.6和hw的分布
9.圆唇喉音、圆唇舌根音与唇音的谐声关系
10.舌根音和喉音的腭化——介音i/j的来源
11.舌根音腭化的年代
12.舌齿塞音
13.舌齿塞音的腭化
14.卷舌音和介音-l-的失落
15.舌齿擦音
16.*θ->*h-
……
40.鼻韵尾
41.仄声的鼻韵尾
42.*-η跟*-h或*-η之间的交替
43.唇韵尾
44.唇音在异化作用下的消失
45.对第一部分的附加说明
附录:(1)匈奴语
(2)写在《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之后
参考书目
(1)中国古代著作
(2)现代著作和论文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