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琦 编辑
杨琦,一作杨奇,字公挺(或作公伟 、公绰 )。太尉杨震曾孙(一作玄孙)。
出身弘农杨氏。少有志节,不以家势为名,交结英豪,在河南缑氏界中立精舍,门徒常有二百人。汉献帝西迁时多有功劳。官至侍中、卫尉。
全名:杨琦
别名:杨奇
字:公挺(或作公伟、公绰)
所处时代:东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司隶弘农郡华阴县
主要成就:帮助汉献帝东迁
最高官职:侍中
家世:弘农杨氏
少有志节
杨琦,一作杨奇,字公挺(或作公伟、公绰),为杨震曾孙。
三国志DS 杨琦形象
靡事不对
汉灵帝时,杨琦入补为侍中。凡是灵帝所问,杨琦引经据义,皆能对答。灵帝曾问道:“朕相比桓帝怎么样?”杨琦回答:“陛下躬秉艺文,圣才雅藻,有优于先帝;礼善慎刑,则未之有。如今陛下比于桓帝,犹如虞舜比德唐尧。”灵帝听后不高兴,说道:“杨琦刚横,不愧为杨震的子孙,死后必定也会招来大鸟吊孝。”
后来,杨琦出任汝南太守。灵帝去世后,杨琦再次入朝,迁为侍中、卫尉,跟随汉献帝迁都长安,有功于国。
佐帝东归
兴平二年(195年),李傕、郭汜争斗于长安城中。李傕将献帝劫持到北坞,与内外隔绝。当时侍臣饥饿,献帝请求李傕赐给五斛米、五具牛骨,李傕却只送来几具臭牛骨。献帝大怒,打算责备李傕,杨琦上奏:“李傕是边地之人,沾染蛮夷的风气,如今他自知犯下悖逆之罪,经常闷闷不乐,想要把车驾带到黄白城以泄其愤。臣希望陛下能容忍,暂时不可彰显其罪。”献帝听从。
同年六月,杨琦与黄门侍郎丁冲、钟繇、尚书左丞鲁充、尚书郎韩斌及李傕手下大将杨奉、军吏杨帛共同谋诛李傕,恰逢李傕因其他事杀死杨帛,杨奉便率兵投向郭汜。李傕势力衰弱,献帝得以东归。(注:《后汉书》此处作“诱傕部曲将宋晔、杨昂”,但此二人不见于其他书记载)
七月,献帝车驾出长安东归,到达宣平门,即将渡桥。郭汜的士兵拦住桥问:“车上是天子吗?”车驾不得向前,李傕的士兵都拿戟护在乘舆左右,侍中刘艾大呼:“车上正是天子!”让杨琦高举车帷。献帝对士兵说道:“你们不退后,怎么还敢逼近至尊?”郭汜士兵方才撤退。车驾成功过桥后,士民皆呼万岁。
建安元年(196年),献帝迁都许县,追论杨琦之功,封他的儿子杨亮为阳成亭侯。
曾祖父辈
杨震:字伯起。东汉名臣,被称为“关西孔子”。官至太尉,后为宦官诬陷,免职自杀。
王氏:曾祖母。杨震原配,生杨牧、杨里、杨让。
邴氏:曾祖母。杨震续配,生杨秉、杨奉。
祖父辈
杨牧:祖父。字孟信。东汉顺帝至灵帝时期人,官至荆州刺史、富波相。杨震遭陷害后,受株连被贬为邮吏。汉顺帝即位,为杨震昭雪,杨牧方官复原职。
杨里:从祖。
杨让:从祖。
杨秉:从祖。字叔节。东汉名臣。官至太尉,曾与周景上书罢免处死贪官污吏五十余人。
杨奉:从祖。笃志博闻,为世人所赞赏。
父辈
杨统:父亲。
杨馥:从父。
杨赐:从父。字伯献。亦是东汉名臣。官至太尉,封临晋侯。在黄巾起义前曾上书说明此事。死后追赠骠骑将军,谥文烈侯。
杨敷:从父。与其父并以儒学为世人赞赏,早卒。
兄弟辈
杨彪:从弟。东汉名臣。官至太尉。同样于献帝西迁时立有功劳。在魏拜光禄大夫、班亚三司。夫人袁氏。
杨众:从弟。传家业。官至御史中丞、侍中。于献帝西迁时步行随从。建安二年(196),追前功封蓩亭侯。
后代
杨亮:子。因杨琦功劳于建安元年(195)封阳成亭侯。
杨修:从子。文学家、名士。官至丞相主簿。后为曹操所杀。
杨孕:杨亮子。
杨渠:杨孕子。
杨铉:杨渠子。在燕国官至北平太守。为隋文帝杨坚六世祖。
献帝决定责备李傕时,杨琦因李傕残暴而劝献帝容忍,后又为献帝举荐贾诩。献帝东归时,杨琦与献帝劝退郭汜士兵,使得车驾成功过桥。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