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武公 编辑
卫武公卫和(约公元前852年 —公元前758年),姬姓卫氏,卫釐侯之子,卫共伯之弟。卫国第十一位国君,公元前812年—公元前758年在位。
公元前813年,卫釐侯去世,太子余继位,是为卫共伯。和受到其父卫釐侯宠爱,卫釐侯赐给他许多财物。和用这些财物收买武士,在卫釐侯的墓地前攻袭卫共伯,卫共伯躲进墓道里自杀而死。卫国人拥立和继位,是为卫武公。
卫武公在位时期,施行康叔政令,使百姓和睦安定。后因勤王有功,升为公爵。公元前758年,卫武公去世,谥号武公(全谥睿圣武公) ,其子卫庄公继位。
全名:卫和
别名:卫武公
谥号:武
姓:姬
氏:卫
所处时代:西周—春秋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卫国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852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 758年
在位时间:公元前 812年 至 758年
前任:卫共公
继任:卫庄公
主要成就:施行康叔政令,使民和睦安定;勤王有功,晋升公爵。
本名:卫和
职业:卫国第11任国君
在位时间:公元前812年—公元前758年
谥号:武公(全谥睿圣武公)
夺取君位
卫武公(约公元前852年—公元前758年),姬姓,卫氏,名和,是卫釐侯之子。卫釐侯四十二年(公元前813年),卫釐侯去世,和的哥哥太子余继位,史称卫共伯。
和的父亲卫釐侯在世时,非常宠爱和,所以赐给和许多财物,和便用这些财物收买武士,在卫釐侯的墓地前袭击卫共伯,卫共伯躲进墓道里自杀而死。卫国人将卫共伯安葬在卫釐侯墓的旁边,给他上谥号为共伯,而拥立和继任卫国国君之位,史称卫武公。
施政勤王
卫武公继位后,施行先祖卫康叔的政令,使卫国百姓和睦安定。
卫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打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杀死周幽王。卫武公得知消息后,马上率领卫国的精兵强将,协助周幽王之子周平王平息犬戎叛乱,并辅佐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此为东周之始。周平王因卫武公功勋卓著,于是提升卫武公的爵位为公爵。
虚心纳谏
卫武公九十五岁高龄时,告诫卫国百姓说:“从卿以下到大夫和众士,只要在朝中,不要认为我年老而舍弃我,在朝廷必须恭敬从事,早晚帮助告诫我;哪怕听到一两句谏言,一定要背诵记住,转达给我,来训导我。”于是,在车上有勇士的规谏,在朝廷有官长的法典,在几案旁边有诵训官的进谏,在寝室有近侍的箴言,处理政务有瞽史的引导,平时有乐师的诵诗。史官不停止书写,乐师不停止诵读,用来训导进献,卫武公于是作《懿》这首戒诗来自我警戒。
去世子继
卫武公五十五年(公元前758年),卫武公去世,谥号武公(全谥睿圣武公)。 卫武公死后,其子扬继位,史称卫庄公。
季札:“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
司马迁《史记》:“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
司马贞《史记索隐》:“暨武能脩,从文始约。”
父祖
祖父:卫顷侯
父亲:卫釐侯
哥哥
卫共伯,名余。
儿子
卫前庄公,名扬。
惠孙,卫国世族孙氏始祖。
季亹
淇园
淇园旧址在河南省淇县西北三十五里黄洞乡耿家湾,是卫武公所建,是中国第一座皇家园林。淇园当初的景物结构、建筑形式无从查考,但是其“绿竹茂盛”则是肯定的。据推断淇园规模较大,主区在今黄洞乡、庙口乡和高村镇西北部一带。相传,古代从这里到桃胡泉二十多里的沟壑间全是竹子。
武公祠
汉魏之后,在淇园旧址创建武公祠,春秋祭祀,追忆卫武公之德,并将祠前之河命为思德河,还将河下游的槐荫店易名思德村,卫武公之德受到历代歌颂。
武公祠创建年代无考,历代皆有修复。曾经几度迁徙。明弘治七年(1474年)重修,不知何年迁至县城西南隅。正德十六年(1521年),淇县县令刘金把该祠迁回原址。嘉靖二十年(1544年)和嘉靖四十六年(1567年),淇县知县张宜和徐永年重修。
明隆庆三年(1569年),淇县县令李尚实把祠迁至城郊东北天仙庙内。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淇县县令蒋行义又将祠迁至太和泉南。崇祯五年(1632年),淇县县令崔庚复又迁回耿家湾故址。清乾隆九年(1744年),淇县知县赵之屏重修。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