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 编辑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一般认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借写送友归乡抒发自己的思乡怀旧之情。上阕抒写作者对苏坚归吴的羡慕和自己对吴中旧游的思念;下阕抒发自己欲归不能的惋惜,间接表达对官海浮沉的厌倦。全词深微婉曲,含蓄深沉,构思奇巧,别具特色。
作品名称: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
作者:苏轼
创作年代:北宋
出处:《全宋词》
作品体裁:词
作品别名: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
作品题材:赠别词
版本之一
青玉案⑴·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⑵
三年枕上吴中路⑶。遣黄耳⑷、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⑸。莫惊鸥鹭,四桥尽是⑹,老子经行处⑺。
辋川图上看春暮⑻。常记高人右丞句⑼。作个归期天已许⑽。春衫犹是,小蛮针线⑾,曾湿西湖雨。
版本之二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犬、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版本之三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犬、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鸳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定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词句注释
⑴青玉案:词牌名。双调六十七字,上下阕各六句五仄韵。
⑵贺方回:即贺铸,字方回,北宋词人。伯固:即苏坚,字伯固,号后湖居士,北宋诗人。吴中:今江苏五县,属苏州,苏坚故乡。
⑶三年:作者元祐四年(1089)至六年(1091)守杭州,苏坚为属官,首尾三年。枕上:意即梦中。
⑷黄耳:一作“黄犬”。此句用典。《晋书·陆机传》:晋之陆机,蓄一犬,曰“黄耳”。机官京师,久无家音,疑有不测。一日,戏语犬曰:“汝能携书驰取消息否?”犬喜,摇尾。机遂作书,盛以竹筒,系犬颈。犬经驿路,昼夜亟驰。家人见书,又反书陆机。犬即就路,越岭翻山,驰往京师。其间千里之遥,人行往返五旬,而犬才二旬余。后犬死,机葬之,名之曰“黄耳冢”。
⑸松江:吴淞江的古称。呼小渡:呼唤小舟摆渡。
⑹四桥:苏州的四座名桥。《苏州府志》卷三十四《津梁》:“甘泉桥一名第四桥,以泉品居第四也。”
⑺老子:老年人的自称。此作者自指。犹老夫。
⑻辋(wǎng)川图:唐诗人王维有别墅在辋川(今陕西蓝田南),曾于蓝田清凉寺壁上画《辋川图》,表示林泉隐逸之情志。
⑼右丞:指王维。王维曾官尚书右丞。
⑽天已许:天公必会允许。一说指朝廷已准许。
⑾小蛮:唐诗人白居易家妓名。此喻指词人侍妾朝云。一说比苏坚之姬妾。
白话译文
三年来我做梦都想回吴中,如今让黄犬代我传书随你去。当你走到松江渡口叫渡时,千万莫惊动水中鸳鸯白鹭。苏州四桥全都是我当年经行游览去处。
在《辋川图》上观看暮春景物,我常记得高人王维的诗句。暗定归期老天必定会准许。身上的春衣还是小蛮一针一线缝制,那上面还淋着西湖的雨水。
此词《乐府雅词拾遗》卷上作蒋璨词,《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桐江诗话》以及《阳春白雪》卷五均作姚志道词。唐圭璋《宋词互见考》谓此说法乃流传之误,当为苏轼词。朱本、龙本、曹本俱编于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薛本、邹王本谓作于是年八月。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送人之作。此词一方面作者为送客而作,一方面自己客居他乡,是为客中送客之作。在众多的送别词中,苏轼的这首《青玉案》可谓别具一格。
上片抒写作者对苏坚归吴的羡慕和自己对吴中旧游的思念。“三年枕上吴中路”写苏坚随苏轼三年为官未归,枕头上都牵绕着回家的道路,展现了自己思乡心切,也表达了对友人归家的理解和关切之情。接着用“黄犬”这一典故,表达出盼伯固回吴后及时来信。“呼小渡”数句细节传神,虚中寓实,给对方一种“伴你同行”的亲切感。“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表现了词人对吴中故地眷恋之深。如果说“若到”二句是从对方入手,那么“四桥”二句就是从己方入手,意谓友人将去的家乡也曾是作者游历的地方。作者以“老子”自称,语气幽默诙谐,显出朋友之间的亲昵与坦诚。
下片写词人思归心切,就苏坚之“归”,抒说己之“归计”,间接表达对官海浮沉的厌倦。过片以对王维《辋川图》的仰慕开篇,直言记得王维的诗句,暗许送友思归之意。“作个归期天定许”一句,奇境别开,明知不可归而犹言“天定许”,思归之情,倍见殷切。“小蛮针线”则显出宦游天涯之可哀,情真意切,其意境绝非柳永“针线闲拈伴伊坐”(《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之类小儿女语所可比拟。“归期天定许”写苏轼迫切思归与亲人爱侣团聚,特借白居易所宠爱的善舞妓人小蛮喻指其爱妾朝云。朝云亲手缝制的春衫“曾湿西湖雨”,为“天注定”做一注脚:天公有情,为朝云之相思而洒泪雨,淋湿作者春衫。
此词赞赏苏坚的故乡,称许苏坚的才华,写其对家乡的思念,祝贺他的归乡。全词中心在于一个“归字”,既是羡慕苏坚归吴中,亦是悲叹自己归梦难成。词写思念亲人含蓄深沉,风格婉曲而又旷放。
名家点评
清代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东坡词《青玉案·用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歇拍云:‘作个归期天应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上三句,未为甚艳。‘曾湿西湖雨’是清语,非艳语。与上三句相连属,遂成奇艳、绝艳,令人爱不忍释。坡公天仙化人,此等词犹为非其至者,后学已未易模仿其万一。”卷三:“《天籁词》,《永遇乐·同李景安游西湖》云:‘青衫尽付,蒙蒙雨湿,更著小蛮针线。’用坡公《青玉案》句‘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而太素,语特伤心。其言外之意,虽形骸可土木,何有于小蛮针线之青衫。以坡公之‘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比之,犹死别之与生离也。”
清代陈廷焯《云韶集》卷五:“风流自赏,气骨高绝。”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
上一篇 浪淘沙·昨日出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