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 编辑

历史学术语

太夫人太夫人

汉制,列侯之母称太夫人。后来凡官僚、豪绅的母亲不论在世与否,均称太夫人。其官职,在家中最大。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太夫人

代表作品:《汉书·平帝纪第十二》

拼音:Tài FūRén

:汉制

详细释义

编辑
词条:太夫人

解释:1.汉制,列侯之母称太夫人。

2.后世官吏之母,不论存殁,亦称太夫人。

汉朝制度

编辑
汉文帝规定:“令列侯太夫人、夫人、诸侯王子及吏二千石无得擅征捕。”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列侯之妻称夫人。列侯死,子复为列侯,乃得称太夫人。子不为列侯,不得称也。”

典籍记载

编辑
班固《汉书·平帝纪第十二》:(元始)四年春正月,郊祀高祖以配天,宗祀孝文以配上帝……二月丁未,立皇后王氏,大赦天下。……夏,皇后见于高庙。加安汉公号曰“宰衡”。赐公太夫人(王莽之母渠氏)号曰功显君。封公子(王)安、(王)临皆为列侯。

太夫人已不幸。——《汉书·李文苏建传》

韩愈有《祭左司李员外太夫人文》。

太夫人则又朂勅之(袁可立)曰:“孝可作忠,忠更可作孝。”——明 梁云构《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

上书太夫人。——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更兼那纪太傅每日上朝进署,不得在家。他家太夫人又身在内堂,照应不到外面的事。”

相关说明

编辑
宋朝政和年间,曾规定:“以‘太’字作为对生者的尊称,令凡追封者皆去‘太’字”。见徐度《却扫编·卷上》。

下一篇 古史

上一篇 苏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