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山县 编辑
灵山县,隶属广西钦州市,地处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濒临北部湾,是泛北部湾经济区次中心以及钦州的副中心城市,县城距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玉林市、贵港市均为100多千米,与六市形成了1个半小时经济圈,距广州市500千米。 是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养蛇之乡、中国名茶之乡、此外灵山县也是久负盛名的水果之乡、水产之乡和鱼米之乡。全县辖区总面积为3558平方千米,辖17个镇两个街道办389个村委会20个社区。2022年,灵山县地区生产总值361.44亿元,同比增长9.0%。 2023年末,全县人口169.2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36.96万人。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湾畔,地处钦江上游,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核心工业城市——钦州市的东北部,北临南宁市横州市,南接北海市合浦县,东邻浦北县,西连钦南、钦北区,灵山县历史悠久,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置南宾县,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易名灵山县,因县治有西灵山(今称六峰山)而得名。原属广东省,1965年划入广西,现属钦州市。城市规模迈入中等城市行列。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中文名:灵山县
外文名:Lingshan County
别名:南宾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钦州市中部
面积:3558 km²
下辖地区:2街道办、17镇
政府驻地:灵城街道广场路31号
电话区号:0777
邮政编码:5354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22.27 万(2022年)
著名景点:六峰山、文笔山、东山、大芦村等
火车站:陆屋货运站、沙坪货运站
车牌代码:桂N
地区生产总值:361.44 亿元(2022年)
方言:粤语、新民(客家)话
行政代码:450721
工业园区:十里工业园、陆屋临港产业园等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今灵山县境属象郡地。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今灵山县境归南越国管辖。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 196年),今灵山县境属南粤王辖地。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今灵山县境属合浦郡地。
汉建安八年(203年),今灵山县境属交州合浦郡地。三国时期,今灵山县境为吴国辖地。
黄武元年(222年)今县境属交州合浦郡辖地。
吴黄武五年(226年)吴国从交州一部划出设置广州,今灵山县境属广州合浦郡地。黄武六年(227年)今灵山县境属交州合浦郡地。
晋朝,今灵山县境属交州合浦郡地。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设置宋广县,县治在今陆屋镇古城村,隶属同年设置的宋寿郡(郡治在今钦州市钦北区)。
齐设置封山郡及安金县,郡、县治均在今武利镇安金村,隶属越州(州治在今浦北县)。
梁中大通四年(532年),设置宋广郡,与宋广县同驻今县陆屋,隶属安州。改安金县为封山县,改隶合浦郡。
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宋广郡、县废改为新化县,隶属安州。次年,新化县又改为内亭县,隶属钦州;并设置南宾县,县治在南宾寨(今旧州圩西南侧),隶属钦州。开皇二十年(600年),设置遵化县,县治在今新圩镇新院村,隶属钦州。大业三年(607年),内亭、南宾、遵化改属钦州改置的宁越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内亭、南宾、遵化等县复改属钦州。次年,设置南亭州,州治在今陆屋镇。领辖原隶钦州之内亭、遵化等县,以内亭县为州治。贞观二年(628年),南亭州废,内亭、遵化两县复隶钦州。贞观十年(636年),钦州州治迁南宾县南宾寨(一说元和年间钦州迁治),南宾县治迁建峰子岭南(今灵城街道棠梨村境内),并更名灵山县(此更名时间据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地理志》所载;另一说为天宝元年,即742年,为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所载)。因县西一里永宁坊有石六峰,其山纯石平地耸立六峰,内一峰曰龟峰。龟乃灵物,故以名县。天宝元年(742年)灵山、内亭、遵化三县改隶宁越郡。乾元元年(758年),灵山、内亭、遵化三县复改隶钦州。
五代属南汉辖地。灵山、内亭、遵化三县隶属钦州。宋开宝五年(972 年),钦州并省 废遵化、内亭、钦江等县入灵山县。 治平二年(1065 年),灵山县治从峰子岭迁石六寨(六峰山东侧,即今县城)。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灵山县改隶钦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灵山县改隶钦州府。洪武七年(1374年),灵山县改隶钦州。
洪武九年(1376 年),灵山县又改隶廉州。洪武十四年(1381年),灵山县复隶钦州。清朝,灵山县隶属廉州府。
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朝廷将县属秋风练(今钦州市钦北区的平吉等地)、博莪练(今钦州市钦南区的那丽、那彭、那思等地)、菩提练(今钦北区的那香、长滩等地)、青塘练(今钦州市钦北区的青塘等地)拨给钦州。
民国元年(1912年),灵山县改属广东省钦廉军政府绥靖处。民国3年(1914年),灵山县改属广东省钦廉道。民国9年(1920年),灵山县直隶广东省政府。民国19 年(1930年),灵山县改属广东省南区绥靖公署。民国25年(1936年),灵山县改属广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灵山县改属广东省南路专区。1950年,灵山县改属广东省钦廉专区。1951年5月14日,灵山县随同钦廉专区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代管。同年9月21日,灵山县析出那楼、光华、那路、新江、那礼、百济、均安、灵华等 8 个乡,划归邕宁县管辖。同月27日,灵山县改属钦州专区。
1952年3月8日,灵山县正式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管辖。1953年 6 月,灵山县析出旧时路、长山、横山(升平以南),划归合浦县管辖;析出木山乡,划归横县管辖。并划辖原属横县的邓塘、岭平、沙塘等地。1955年5月31日,灵山县改属广东省合浦专区。1959年3月20日,灵山县改属湛江专区。 1965年6月26日,灵山县改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1971 年,灵山县改属钦州地区。
1994年6月28日,撤销钦州地区和县级钦州市,设立地级钦州市。灵山县改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至今。
曾经广东灵山县粮票
1996年,灵山县面积3552平方千米,人口约118万人。辖19个镇:灵城镇、三海镇、新圩镇、丰塘镇、平山镇、石塘镇、佛子镇、平南镇、烟墩镇、檀圩镇、那隆镇、三隆镇、陆屋镇、旧州镇、太平镇、沙坪镇、武利镇、文利镇、伯劳镇。县政府驻灵城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灵山县总人口1140799人。其中:灵城镇45553人,三海镇85042人,新圩镇82389人,丰塘镇34505人,平山镇36667人,石塘镇39230人,佛子镇49812人,平南镇42910人,烟墩镇58371人,檀圩镇87025人,那隆镇84432人,三隆镇53959人,陆屋镇76749人,旧州镇75760人,太平镇88145人,沙坪镇40445人,武利镇58529人,文利镇27989人,伯劳镇73287人。
2005年6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180号)同意撤销三海镇,整建制并入灵城镇,灵城镇政府驻地不变。调整后,全县辖18个镇:灵城镇、新圩镇、丰塘镇、平山镇、石塘镇、佛子镇、平南镇、烟墩镇、檀圩镇、那隆镇、三隆镇、陆屋镇、旧州镇、太平镇、沙坪镇、武利镇、文利镇、伯劳镇。县政府驻灵城镇。
2013年,撤销灵城镇,设立灵城、三海2个街道办;同时,将附城、三多2个行政村改为社区(三多社区居委会已于7月30日挂牌成立)。
灵山县
灵山行政图
(参考资料)
地理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4′00"—109°35'00",北纬:21°51'00"—22°38'00",东邻浦北县,南接合浦县,西连钦北区,北与邕宁区、横州市交界,县城距南宁市150千米,距钦州市100千米,距钦州港120千米,距北海市150千米,距黎湛铁路兴业站88千米。总面积为3558平方千米,
灵山县
地质地貌
(1)地质。灵山县境内地层出露较广,占面积48%左右,地层发育较全,从奥陶系第四系均有出露,以志留系、泥盆系分布最广,占土地出露的70%以上。岩浆岩发育,主要出露于灵山褶断带两侧,面积约1005平方千米;侵入岩以酸性岩占绝对优势,中酸性岩次之,并有少量中性岩、基性岩出露,喷出岩则以酸性岩为主;岩浆活动具多旋回特点,其中以印支期活动为强烈,燕山晚期岩浆活动频繁,并有喷溢活动出现。土壤成土母质主要是花岗岩风化物,占总面积54.15%,其次是沙页岩风化物,占总面积38.71%,其它占7.14%,前者土壤较肥沃,后者较瘦瘠。
(2)地貌。县境地貌以丘陵为主,属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余脉。东北部属高丘陵区(即低山),西北部属中丘陵区,中部低丘盆地相间,南部属低丘陵地区。
水系特征
东湖
气候
灵山县地处低纬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气候温和,夏长冬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春季有间歇性寒潮入侵,据县气象站1956~1984年记录,年平均气温21.7℃,极端最高气温38.2℃(1957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0.2℃(1963年1月15日),年积温7500~8100℃,无霜期平均为348天,年平均有霜日数仅2.5天,年日照总时数在1400~1950小时,平均为1673小时,年降水量最大年份为2438毫米(1961年),最小年份为1005毫米(1963年),平均为1658毫米,多集中在4~9月,这期间降水量占全年的80%,年平均降水日数161天。
矿产资源
灵山县已发现和探明27个矿种
1、燃料矿产:煤
2、黑色金属矿产:铁、钛、锰等
3、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铝、锡、锑等
4、贵金属矿产:金
5、稀土放射性元素矿产:钇、铀
6、非金属及建材矿产:黄铁矿、石膏、重晶石、磷、水晶、白云母、毒砂、明矾石、石墨、石灰岩、粘土、高岭土、饰面花岗岩、方解石、红柱石、耐火砂岩等
7、水汽矿产:矿泉水
铁矿 主要分布在文利镇横山、升平、升安、谷埠、三海镇白木村和石塘镇苏村等,累计探明资源量879.7万吨,保有资源量879.7万吨,铁矿石中磷硫的含量超过工业要求,经配矿后可以利用。
锰矿 主要分布在旧州镇上井至太平镇佳芝坪一带,累计探明资源量94万吨,保有资源量88万吨。
钛铁矿 主要分布在钦江上游等河床及其支流中,没有进行地质勘查工作,预测远景资源量400万吨。
石膏矿 主要分布在陆屋镇和三隆镇一带,资源量、质量居全省首位,累计探明资源量8864.41万吨,保有资源量3926.5万吨。
石灰岩 主要分布在三海镇龙武山(含石背)、陆屋镇陆东村一带、那隆镇大浪、石塘镇龙狗、佛子镇新塘-新圩镇大理一带,估算资源量3.0亿吨。
建筑石料用花岗岩 辖区内广泛分布,面积约1600平方千米,预测远景资源量10亿吨以上。
水泥配料和砖瓦用粘土 粘土资源比较丰富,各镇均有分布,预测远景资源量2.1亿吨以上。
建筑用砂 主要分布在钦江灵山段及其支流中,预测远景资源量1.3亿吨以上。
铝土矿 分布在石塘镇苏村—俄境一带,探明资源量39.2万吨,尚未开发利用。
黄铁矿 分布在石塘镇苏村一带,探明资源量41.4万吨,保有资源量41.4万吨。
方解石 分布在平山镇龙洞村石灰麓山一带,预测矿石远景资源量5000万吨。
矿泉水 分布在丰塘镇友僚村白马山一带,矿泉水中含H2SiO339.50—45.34mg/L,水温23℃,允许开采量291.6m3/d。
红柱石 分布在石塘镇俄境一带,正在勘查。
金矿 分布在三隆镇龙塘一带,正在勘查。
水资源
水资源为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以降水为根本补给来源的地表径流与地下水产水量的总和,即来自于降雨所产生的地面径流(地表水)量和地下水径流量,全县的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27.4毫米,陆屋水文站实测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30毫米,灵东水库建库后的实测年均降雨量为1603毫米,最大降雨量是1961年的2434.3毫米,最小降雨量是1989年的866.2毫米。
陆屋水文站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33.4毫米, 据此计算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是33.6亿立方米。
地下水量源于降雨所产生的地面径流(地表水)的渗入,和天然水体及水利化后的回归径流等的入渗补给,以及地下河流来水而成,从县境内的河流现状来说,全县地属水资源发源地,并且未发现有任何地下河流,对地下水情况也缺乏探测,因而,县境的地下水储量只能依据上述情况进行近似计算,全县地下水储量约为7.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储量)。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赵文博 |
县委常委 | 陈绍东、李翠平、黄高钊、黄兴、赖华平、陆汉川、黄芳 |
县委副书记 | 张海兵、冯远波 |
县长 | 张海兵 |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 陈宏昌 |
县政协主席 | 潘有南 |
副县长 | 陆汉川、李翠平、黄芳、朱勇 |
县纪委书记 | 陈绍东 |
县政法委书记 | 黄高钊 |
参考资料 |
|
2020年,全县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中,有汉族、壮族、苗族、瑶族、布依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等34个民族。其中,汉族、壮族为世居民族,其余少数民族因工作或婚嫁等迁来。少数民族人口20396人,占总人口1.67%,主要分布在烟墩、沙坪、太平、三隆4个镇。其中,世居壮族人口1754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86%。世居苗族人口751人,主要分布在沙坪镇旧圩村、创华村等。
截至2022年末,灵山县户籍人口169.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7万人。常住人口122.2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2.2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4.55%。
2023年,灵山县有壮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35443人,占全县人口的2.1%,壮族、瑶族、苗族主要分布在太平镇、沙坪镇、烟墩镇、三隆镇的14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太平镇那线村、屯仁村、那廉村、茂萱村、西华村、稔荖村、那隆村,沙坪镇古天村、七里村、那琅村、旧圩村、沙坪村,烟墩镇邓塘村,三隆镇龙山村。
综述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135亿元,增长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3亿元,增长45.8%,财政收入6.0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比重占82%,工业总产值120.3亿元,增长2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5亿元,增长3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79元,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5969元,增长13.7%,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上级下达指标以内,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部完成。
灵山城区未来规划
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63亿元,增长11%;财政收入10.2亿元,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增长36.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2.6亿元,增长2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7亿元,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5380万美元,增长79.3%;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08.2亿元,增长12.9%;实际利用外资4465万美元,增长3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22元,增长6.6%;农民人均纯收入9001元,增长12.7%。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荣获了“2014年度中国茶叶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第四届“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烟墩镇邓塘村被国务院授予“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佛子镇大芦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马肚塘村被自治区评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百佳村屯,伯劳镇竹根围村被央视评为“五大魅力村庄”,“灵螺春”茶再次荣获“国饮杯”特等奖,宇峰企业荣获钦州市首届市长质量奖等。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284.93亿元,财政收入11.0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5.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67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77元。
2022年,灵山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58元,增加1053元,同比名义增长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89元,同比名义增长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81元,同比名义增长6.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同期,居民储蓄存款增长12.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29:1,比上年缩小0.09。
2022年,灵山县地区生产总值361.44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52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62.08亿元,增长18.1%;第三产业增加值205.84亿元,增8.7%。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5.9:17.2:56.9。 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3、2.7、5.0个百分点。
2023年,灵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8.7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5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4.7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18.44亿元。财政收入17.79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09.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28亿元。外贸进出口完成1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5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86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374.88亿元。
第一产业
灵山宇峰黑凉粉
工业图册
2022年,灵山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6.73亿元,增长5.0%。粮食产量34.09万吨,增长1.03%。蔬菜产量59.09万吨,增长8.4%;甘蔗产量119.93万吨,增长1.4%;水果产量116.61吨,增长9.2%。茶叶产量14129吨,增长7.0%。肉类总产量10.77万吨,增长3.1%。其中,猪肉产量4.90万吨,增长5.5%;牛肉产量0.28万吨,增长2.9%;羊肉产量0.08万吨,增长12.0%。牛奶产量3.68万吨,增长1.1%。水产品产量4.12万吨,增长3.0%。肉猪出栏64.30万头,增长6.0%;年末生猪存栏56.92万头,增长3.1%。
2017年,创建和提升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21个,其中有6个获认定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县乡镇示范区。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2亿元,粮食产量38万吨,糖蔗产量125万吨。水果产量81万吨,其中荔枝产量13万吨。茶叶产量8959吨。年末有林面积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9.84%。全县肉类总产量9.7万吨,牛奶产量3.8万吨,水产品产量5万吨,人工养蛇存栏300万条。
2020年8月,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第二产业
灵山主要工业区分布
解放后至1952年, 县委、县人民政府积极发展地方工业,1951年5月兴办灵山县第一家国营工厂,即地方国营五一印刷所,同时,私营工业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在伯劳、沙坪、 旧州、太平、三隆、丰塘、平南等地新建一批私营镬厂,在灵城、武利兴办了2家私营火力发电厂, 在灵城兴建2家织布厂,至1952年末,全县工企业总数为32个,其中,国营企业8家,公私合营企业5家,私营企业19家,工业总产值192.07万元(1952年不变价),其中重工业0.26万元,占0.1%,轻工业191.81万元,占99.9%。
80年代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工业结构进行调整,兴办新企业, 改造、扩建老企业,积极发展乡镇工业和个体经济,1981年投资700多万元,新建陆屋糖厂,同年,檀圩钢铁厂转产食品罐头,更名为灵山县第二罐头厂,1982年砖瓦厂与皮毛厂合并转产羽绒加工,更名为灵山县羽绒厂,1986年第一氮肥厂转产机制纸,更名为造纸厂,期间,相继兴办一批烟花炮竹厂,柠檬酸、羽毛蛋白饲料和一批石材生产线,与此同时,先后对两间糖厂、水泥厂、化肥厂、松香厂等企业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1988年兴办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合资企业, 即七星毛纺织有限公司,1994年末引进外资670多万美元, 将陆屋糖厂与英国太古泰莱糖业有限公司合营,组建为灵山县陆屋欧亚糖业有限公司,1994年,第二氮肥厂转产水泥,更名为第二水泥厂,与水泥厂合并组建灵山县文岩水泥总公司,当年,全县工业企业共13062家,分属化工、建材、机械、食品、纺织、制革、造纸、印刷、修理等,发展较快的是建材、化工、食品加工业,全县工业总产值129457万元(1990年不变价),其中镇及镇以上工业总产值44482万元。 灵山县围绕以工强县、扩城促商、三化联动发展战略,以推进工业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县域工业壮大工程和亿元企业带动工程,全县工业经济以平稳较快态势增长,2014年该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70亿元,同比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3亿元,同比增长23%。
灵山十里工业区
2011年灵山县政府代表广西灵山县宇峰企业有限公司与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南宁举行,标志着国内第一家制药上市公司入驻灵山,与灵山宇峰企业从此强强联手,共同打造国内保健龟苓膏品牌产品,描绘发展美好宏图。
武利工业园区
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州王老吉股份有限公司将把灵山作为生产广州王老吉龟苓膏源料保障基地,进一步加大对广西灵山县宇峰食品有限公司的技术、资金等的注入力度,共同、重点把龟苓膏产品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品牌产品。
陆屋机电产业园
天山电子一角
2022年,灵山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3%,增速提升了16.7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39.4%,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11.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0%;集体企业下降2.9%;股份制企业增长20.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7.6%。非公有工业增加值增长20.6%。从主要行业看,19个行业大类中,有13个实现增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9.3%;纺织业增长137.6%;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25.0%;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102.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4.8%。从主要产品产量看,饲料增长33.7%;肉制品增长 37.7%;人造板26.6%;中成药23.7%;蚕丝增长147.7%。
行业 | 增速(%) |
---|---|
农、林、牧、渔业 | 205.9 |
采矿业 | 12.5 |
制造业 | 53.5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62.3 |
建筑业 | -58.3 |
批发和零售业 | -39.2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01.1 |
住宿和餐饮业 | -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873.0 |
金融业 | - |
房地产业 | -33.6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9.9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05.4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653.2 |
教育 | 71.1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56.8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768.0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175.6 |
参考资料 |
|
灵山县交通便利,G209国道和S310、S103、S326、S308省道S43高速贯通全境,与众多的县道、乡道组成便利的公路运输网络,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155千米。
荔香大道

龙武大道

G209国道

钦灵公路
途径灵山县的大浦高速该路线全长125.58千米,路线起于南宁市大塘镇团福村附近,接南宁吴圩机场至大塘高速公路,经雅王、新城、陆屋、三隆、那隆、檀圩、灵山、三合,止于浦北县城南侧中心村附近,接贵港至合浦高速公路。全线设置长滩、镇南、陆屋、那隆、灵山、三合、浦北等7处互通式立交,其中陆屋、浦北为枢纽互通;镇南、那隆等2条连接线共约10千米,以及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指标 | 单位 | 绝对数 | 增速(%) |
---|---|---|---|
客运量 | 万人 | 56 | -51.5 |
客运周转量 | 万人公里 | 6118 | -54.6 |
货运量 | 万吨 | 2923 | -5.1 |
货运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332694 | -1.4 |
客货运输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333305 | -1.6 |
参考资料 |
| - | - |
水路
水路有沙坪港,船只可直通南宁、梧州、广州等地。
铁路
黎钦铁路经过西部的沙坪、旧州、陆屋三镇,在沙坪镇、陆屋镇分别设有沙坪火车货运站、陆屋火车货运站。
航空
灵山县位置
距离北海机场(距120千米,约1个半钟车程)
邓阳湖

东湖

龙武庄园


六峰山

三海岩

烟墩大鼓

大芦村

石瓯山

绿芦山

仙女潭

烟霞山
三海岩位于六峰山西侧的灵山中学校园内,它由龟岩、钱岩、月岩三个洞组成,又取沧海桑田三变之意,故名三海岩。
灵东水上游乐避暑风景区位于县城以东14千米处,主要以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灵东水库蓄水而成的灵东湖为中心,有灵湖茜苑、天湖岛等景点。
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位于灵山县城以东8千米处,素以其规模恢宏的古民居建筑群、流传数百年楹联文化及其土特产三月红荔枝、大芦椪柑而享誉四方。
龙武鸣珂荔香生态观光旅游区位于灵山县城以西10千米处,主要由龙武农场和龙武庄建筑群组成。
石瓯山旅游景区——融风景、避暑、品茶于一体,石瓯山海拔498米,山间云雾缭绕,四季常青,因山顶天然石瓯而得名,石瓯山水库位于山下,岛屿众多,如桃花岛、情人岛、相思岛等,弯山曲水,曲径通幽。
烟墩大鼓——春节期间,烟墩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数百面民间大鼓相互媲美,此外,在每年正月十五大鼓节中,民间选出大鼓人员参赛,这一民间传统已有300多年历史,意在共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大吉大利,如今该镇民间保存的大鼓300多面,据介绍,烟墩的大鼓是用完整的大樟头传统工艺加工制作,保存下来的鼓最古老的光绪十六年制造,最高的鼓高达2.5米,口径1.8米,重达350公斤。
苏村——天朝女杰苏三娘的故乡苏村,位于灵山县石塘镇西面,现存明清建筑15个群落,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
广西烟霞山风景区——位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烟墩镇,距南宁100千米,距钦州80千米,距灵山县35千米,其地貌是由红色砂岩构成(形成于6000万年前的河、湖中),经过百千年的流水塑造形成巍峨独特的地形,地理学称为丹霞地貌。
罗阳山——属六万大山余脉,为广西灵山县和浦北县两县界山。作东北—西南走向,长60余千米,宽10-20千米。
绿芦山——海拔590多米,位于广西灵山县檀圩镇,在明朝以前就以“绿芦烟雨”入选灵山八景。
仙女潭——位于灵山县太平镇南边约4千米处,在九冬村委境内,是灵山八大景之一。
邓阳湖旅游景区——邓阳湖农业生态旅游区位于钦州市伯劳镇东郊4千米处,距邓阳村委200米,东往武利镇10千米、灵山48千米、浦北50多千米,西距钦州市60千米。
灵山双鹤公园——松林与桃花相衬、翠竹同碧水辉映;曲径通幽处、花香伴鸟语……正在打造中的双鹤公园芳容显露。建设双鹤公园景点,是灵山县贯彻市委“323”工作思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大举措。该景点位于灵山县城南面与背面遥相呼应,古地653亩,主要由“一江两岭”组成;横穿而过的环秀江,把双鹤岭分为东西两个山岭,依山傍水山环水绕是一个难得的自然景观。
灵山二小

灵城二中

灵山六小/金龙中学

实验小学

灵山一职

灵山中学

新洲中学

灵山三小

新圩中学

云州中学

化龙中学

三多中学

灵山四小
2007年以来,灵山县整合教学资源和师资资源,利用县、镇、村党校、职业学校、科技信息网等资源,建立一支400多人的党校教师、科技专家、乡土人才等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投入206万元经费对全县农村党员开展科技大培训,致力于打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党员。
2007年以来,扶持62户发展种养业,扶持资金总共42.3万元。
大培训取得了显著效果,2007年以来,灵山县1万8千名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通过培训掌握了1至2门实用致富技术,其中有5000多名获得了绿色证书,有1500多名被县命名为2007年度科技示范户,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20元,比上年增长15.06%,灵山县因此而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
2012年灵山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同时,加大本县财政对教育项目的资金投入,大力实施教育惠民工程,真正把教育项目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狠抓落实,使广大学子充分享受到党和国家的教育优惠政策。
2012年以来,灵山县根据全县教育发展的实际,紧紧围绕促进公平,强基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科学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学校硬件建设的经费投入,不断扩大校园面积并增建教室、宿舍等设备设施,进一步加大了教育基础建设,2012年,该县开工建设教育系统基建项目共65项,总投资1.025亿元,其中,续建重点教育基建项目38个,项目投资5885万元,规划建筑面积4.81万平方米,新开工建设项目27个,涉及校安工程,学前幼儿园,教师公共租房,总建设规模3.22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4365万元,据了解,2012年灵山县计划完成基建项目47项,包括续建项目38项,新建项目9项,已完工项目有7个,使全县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筑牢教育根基,提升教育层次,推动了灵山教育进入和谐发展快车道。
2014年灵山总投资5.7亿元项目占地686亩建设灵山县教育新区,建设一所高中和一所初中的教育新区,在条件成熟后再兴建一所小学及一所幼儿园,并建设校园附属设施及购买教育仪器设备。
在灵山县三海镇梓崇村马鞍山,山为喀斯特孤峰,形似马鞍,山下有东胜岩、葡地岩和尽头岩三洞。
马鞍山
1962年2月广东省灵山县绿水公社绿水村社员在一处山坡上挖出了一件铜鼓,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得知后,派员至现场作了调查,并将铜鼓运回广州,发现铜鼓的山岗很高,约二百余米,铜鼓就埋在半山坡距地面约三四十米的地方,在山岗周围没有发现什么古代文化遗址或墓葬,附近也没有找到什么共存遗物,只在铜鼓内残存的泥土中找到了一枚唐代的开元通宝,说明这只铜鼓是在唐代或以后才被埋入土中,铜鼓很大,面径81、通高47厘米,除足部稍。
语言
2020年,灵山县境内的日常交流语言,以粤语、灵山方言(灵山话)为主。部分乡镇的部分地区操邻县方言。此外,个别地方操肇庆话、新民话(客家话)、壮语等。20世纪80年代后期,灵山县中小学校开始推行普通话,县城交际语言逐步出现普通话。 进入 21 世纪,学校授课以普通话为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多以普通话为主。进入县城中学校任教的教师,普通话测试要达到教育部规定的级别;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议、对外交往与接待全部使用普通话。在县城,学生与家长、商场购物、宣传活动、公共场所交流等也时常使用普通话。
2018年度灵山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荣获“铜牌赛事”“民族民俗特色赛事”称号;是中国田径协会A类认证赛事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采茶调
灵山彩茶戏
2019灵山荔枝文化旅游节
2006年开始,灵山县开始举办荔枝节,加上2019年,灵山荔枝节共连续举办了14年,已然成为灵山县重要年会。浓厚的荔乡文化底蕴,悄然形成,日渐变得深刻。种植全覆盖我县19个乡镇(街道办),“中国荔枝之乡”实至名归,也造就了荔乡人深厚的荔乡情怀,灵山荔乡盛会,越来越为国人知晓并认可。
灵山香鸡
灵山香鸡
四棱豆
四棱豆
四棱豆又叫贡棱豆,别名:龙豆、翅豆、杨桃豆、热带大豆,本地方言称六簇豆,富含维生素及多种营养元素,具有降压、美容、助消化等令用和药用价值,被誉为豆中之王、绿色黄金,灵山县四棱豆种植历史悠久,面积近万亩,所种植的四棱豆豆夹大、肉厚而脆,十分适宜加工,其中腌酸四棱豆最为著名,畅销全国各地,与钦州黄瓜皮一样,是钦州别具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
荔枝
桂味
桂味荔枝属迟熟品种,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果近似圆球形,中等大,单果重15--20克,果皮鲜红、薄且脆、果肉乳白色、细嫩爽脆、清甜、汁多、有桂花香味、果核小、含可溶性固形物18%~21%,品质极优,宜鲜食、加工,1992年,灵山县桂味荔枝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
香荔
灵山香荔原产灵山,为该县特产,主产于灵山县三海、新圩、佛子、檀圩、烟墩、那隆等镇。
荔枝
邓业兢(1922~1946),男,广东灵山县(今广西灵山县)仙山乡(今新圩镇)萍塘村人,中共灵山县早期负责人和武装斗争指挥员之一。
灵山著名人物
曹崇恩,男,1933年出生于广东灵山县(今广西灵山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1949年就读于广东省立艺专,1950年就读于华南文艺学院美术部,1956年中南美专雕塑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素描、石刻课40多年。
等等许多的名人详情前往网页查看
灵山县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
荣获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县,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科学发展进步奖,广西发展县域工业试点县,广西城镇化综合示范县,广西优秀旅游县,全省农业(水稻、奶水牛)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全省招商引资特色产业园区奖,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
2003年—2010年连续八届获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中国西部百强县,2006年—2010年连续五届荣获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2008年—2010年连续三届荣获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
2016年,灵山县被确定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
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0年3月19日,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0年4月,入选 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
2020年10月20日,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1年6月29日,被确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9月,入选“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2年,灵山县荣获“中国淡水鱼苗之乡”荣誉称号。
2022年11月18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4年1月,入选“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