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太祖第三次北伐 编辑
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月至三月,朱元璋对北元进行第三次北征,命西平侯沐英率其陕西明军进攻,侦察到北元脱火赤到达乃路(今内蒙古额集纳旗东南),急行军七昼夜,渡黄河,经宁夏翻贺兰山,距敌营50里,分兵四路,乘夜合围,明军俘敌虏南下。
名称:明太祖第三次北伐
地点:内蒙古额集纳旗东南
参战方:明、元残部
结果:明大胜
发生时间 :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月至三月
明成祖调集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军队于北 京,并运送军粮37万石,分贮沿途各地。三月二十一日,明成祖采取长驱直入,直捣巢穴的战略方针,率军亲征鞑靼。六月初七日,师至清平镇(即应昌,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西岸)。鞑靼首领阿鲁台为牵制明军,分军攻万全(今河北宣化)。明成祖不为所动,奋师北进。七月初四日,抵达杀胡原(今内蒙古呼伦湖北)。阿鲁台闻讯,尽弃马驼牛羊辎重,携家属北逃。明成祖以兀良哈为阿鲁台羽翼,遂挥师东南,进攻兀良哈部。先选步骑2万人,分5路进发,迂回捣毁其根据地;亲率武安侯郑亨、成山侯王通、阳武侯薛禄等数万精锐,邀其西逃之路。明军于屈裂儿河(今内蒙古境内之归流河)与兀良哈军数万发生遭遇战,大败之,斩获甚众。
朱元璋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统率全军;以常遇春为副将军,另以参将冯胜、右丞薛显、参将傅友德各领一军,全力北伐。
朱元璋再三申明军纪,告诫出征将士,北伐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推翻蒙元暴政、解除人民痛苦。随后还发布了由宋濂起草的告北方官吏和人民的檄文,文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这对中原地区的广大汉族人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檄文还表示,对于蒙古人和色目人若愿为新皇朝臣民,则与中原人民一样看待。
北伐军节节胜利,迅速攻下山东诸郡。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四月占领开封,平定河南,同时攻克潼关。八月,攻克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元顺帝见孤城难守,于是带着后妃太子慌忙弃城逃走,奔向漠北,统治中原长达九十九年的蒙元被赶出了中原。 一如宋之丞相文天祥所说的一样,胡运不过百年。
在南征北伐不断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至正二十八 (公元1368年)正月,40岁的朱元璋告祀天地,于应天南郊登基,建国号大明,改元洪武,以应天为南京。经过了九十九年的努力,汉人终于重掌了政权,坐回自己的主人。
经过十六年的征战讨伐,朱元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从一个横笛牛背的牧童、小行僧,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1371年,明军入川,夏主明升暗降,四川平定。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沐英、蓝玉进攻云南,次年攻破大理。1387年,冯胜、傅友德、蓝玉奉命进攻辽东元朝残将纳哈出,辽东平定。至此,除漠北草原和新疆等地外,全国已基本上光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