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耳河 编辑
洗耳河发源于汝州市与登封市交界处的箕山,源头距汝州城25公里,曲折向南穿过汝州市区,在城南刘庄村注入北汝河。全长36公里,平均宽130米,流域面积约180平方公里。河不大,却是一条传承中华文明的河。洗耳河因传说上古高士许由曾在河中洗耳而得名。
中文名:洗耳河
发源于:汝州市与登封市交界处
全长:36公里
流域面积:180 km²
现在地址:汝州市境内
洗耳河
汝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历代郡州治所。东周为王畿之地,秦属三川郡,西汉置梁县,隋设汝州,明成化六年升为直隶州,1913年改为临汝县,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几千年来,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谱写了气势恢宏的时代篇章。
洗耳河
果林公园
留给汝州的礼物,也是汝州城区近些年退耕还林的最大成果。公园内大量种植了苹果,柿树,桑树,梨树,草莓,油桃,葡萄等果树,还有泡桐,速生杨等经济树种。在汝州如今城市发展的格局下,果林公园的这块绿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汝州之肺”!它是汝州城北的防护林,是净化汝州城市空气的空调,是滋润着保护着汝州城的公共绿地,是汝州城市形象的烫金名片,也是汝州市人民的福祉所在
河滨公园
洗耳河
洗耳河
《通典》记载:“洗耳河源出箕山,在汝州城北五十里。许由避尧之让,隐于箕山,洗耳于此,故名。”
尧
战国的庄子的《逍遥游》中和晋代皇甫谧著《高士传》中都记载了这样一位不可理喻的人物,他的名字叫许由,是个隐士,“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多正派的一个人啊,不好的地方不坐,
稀奇古怪的食物不吃。经考察合格,尧想把天下让给他。许由一听这话,转身就跑,以风一般的速度跑到“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就在今天嵩山南边。尧一看,怎么着?嫌官太大责任重,不敢干啊?于是到箕山拜请许由,请他出任九州长,许由一听,又撒腿就跑。尧心说麻烦了,这次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但很快就在河边找到了许由:正在河边使劲洗耳朵呢?尧走过去说:“别洗了,都快洗掉皮了,这种洗法还不把耳朵洗聋了啊?是不是蜈蚣钻到耳朵里了?”许由说:“刚才你说的话我不想听,但在我捂耳朵之前你已经说出来了,你的嘴比鱼鹰还快。没办法,我只好用水把那些不想听的话给洗掉。我坚持的原则是:洗自己的耳朵,让别人当老大去吧!你赶紧走吧,要不赶不上二路汽车了。”接着又说:“匹夫结志,固如磐石,采山饮河,所以养性,非以贪天下也。”
尧说:“你洗了这么半天,还是记得我刚才说要让天下给你的话,没洗掉啊,你还是抓紧时间慢慢洗吧。”
尧走了,许由还在那里洗耳朵。这时,和许由一起隐居的巢父正好牵着一头牛到这里饮水,他看到许由在洗耳朵,就问为什么。许由说:“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一听,赫然变色:“你要是在深山老林、兔子不拉屎的地方隐居,谁能找到你?我看你是在这做秀、是为了出名!”为了不让许由洗耳之水沾染牛嘴,巢父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了。
为了纪念许由和巢父,在河南汝州西关南建有许由庙,在许由庙旁凿一水井,命名为“巢父井”,将那条河命名为“洗耳河”。
让,隐于箕山,洗耳于此,故名。后人为纪念许由,在汝州西关南建有许由庙。与许由洗耳相关的是巢父饮牛的故事。正当许由在河边洗耳时,巢父牵牛来饮。得知原委,连说:“污水,污水,别污我牛嘴!”遂牵牛去了上游。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许由庙旁凿一水井,命名为“巢父井”。汝州西城门外洗耳河桥头,旧有“许由洗耳处”石碑,可惜今已毁弃,唯有高人许由与巢父的故事代代相传。
车停马窑村,一行人溯源而上。
擂鼓台、黄石嘴儿、石盘沟,山不高树也不大,崖底有泉,水在滚滚砾石上走得有声有色。走到黑龙潭村,已属登封地界。再绕两处山脚,有一座寿堂庙水库,库容12万立方米,水面没有坑塘大,却是洗耳河结在登临交界处的一块碧蓝的软玉,溪流清清一湾,把它系在箕山的脖颈里。
自马窑村下行不远,源自大峪乡赵楼村老婆寨山的赵楼河汇入。1944年9月29日,皮定钧、徐子荣率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夜袭登封城南日军机场。次日到达赵楼河源头的袁窑村,开辟大峪抗日根据地。
再下行,入马庙水库。马庙水库建于1959年,是一座以防洪、除涝、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利工程,流域面积91平方公里,总库容1907万立方米。到坝下,水走渠中,仍然浇灌着5个行政村5000多亩土地。
马庙村北,古河道已干涸成深深的大路沟,幸得与大路交叠不远,即绕向村东山根曲折南行。一川卵石有红有白有黑,也有花纹精美的杂色。因为没有水,河滩焦枯,少了挖野菜、放羊、牧鹅的田园风情图,光屁股顽童戏水的场面亦成历史陈迹。只有等到夏日,上游山洪涌来,巨浪如牛群吼叫,疾驰而下,才得瞬时恢复河的样貌。
寺院创建于北魏,原名香积寺。隋代改为千峰寺,唐朝扩建为白云寺,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
河至赵庄村东,有幸福渠引汝水来济。幸福渠起自北汝河上游庙下乡杨庄村杜庄西,全长16公里。1999年汝州市政府投资治理洗耳河,清淤通水,种植花木、草坪,建橡皮坝,蓄水成湖。原为北汝河支流的洗耳河,从此借汝水反哺而清清长流。
汝州市区西北500米处,洗耳河西岸有古村落遗址,因地层呈黑灰色而名“煤山”。遗址东西220米,南北230米。先民们临水而居,举火为炊,烧陶为器。断崖上多见袋形、敞口灰坑。4500余年岁月迢递,这留有祖先手渍的器物,是洗耳河的无价馈赠。它的发掘过程更是令人感慨:周建业千方百计予以保护,并偷偷写信给中科院的郭沫若,引来考古所河南工作队赵芝荃等人,这处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和科研价值的遗址才得以保全。
洗耳河风清矣,得之涤人怀;洗耳河风长矣,浴之纯民风。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