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新觉罗·盛昱 编辑
爱新觉罗·盛昱(1850~1899),字伯熙,一作伯希,号意园,满洲镶白旗人,肃亲王豪格之七世孙,协办大学士敬徵之孙,左副都御史恒恩之子,清朝宗室、官员。光绪二年(1876)进士,官至国子祭酒。
盛昱以正直敢言著称,是晚清清流派的重要成员,张謇曾是他的学生。
字:伯熙、伯希
号:意园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满洲镶白旗
出生日期:1850年
逝世日期:1899年
主要成就:晚清清流派的重要成员
主要作品:《郁华阁遗集》《意园文略》《雪履寻碑录》
最高官职:国子监祭酒
本名:爱新觉罗·盛昱
光绪二年(1876)进士,授编修。盛昱愈加努力学习,探讨经史、舆地及本朝掌故,皆能知晓其沿革。累迁右庶子,充日讲起居注官。
闽浙总督何璟、巡抚刘秉璋收降台湾土匪黄金满,盛昱弹劾何璟等长恶养奸,请求严议,发配黄金满到黑龙江、新疆安置。尚书彭玉麟数次辞官不上任,盛昱弹劾他为自身利益谋划,开启功臣傲慢之始。浙江按察使陈宝箴陛见后未启行,盛昱议论他过去在河南为官时,听理讼狱不慎,应该罢免;张佩纶弹劾他留京谋求仕进,陈宝箴上疏辩解,盛昱称他争辩不止,有失大臣体,请再下吏议。朝鲜之乱爆发,提督吴长庆奉北洋大臣张树声的命令,率军进入朝鲜,活捉大院君李罡应以归,时人认为是奇勋。盛昱进言:“出自诱劫,不足言功,徒令属国寒心,友邦腾笑。宜严予处分,俾中外知非朝廷本意。”为讲官未到半年,数次言事,以正直敢言著称。
光绪十年(1884),迁祭酒。中法战争爆发,徐延旭认为唐炯因失地而应该逮捕问罪,盛昱进言:“逮捕问罪疆臣而不明降谕旨,二百年来无此政体。”并弹劾枢臣怠职。慈禧太后大怒,罢免了恭亲王奕訢等人,而诏醇亲王奕譞管理内阁,盛昱再次进言醇亲王不适合主持内阁。该年夏天,命廷臣会议和战大局,盛昱主张速战,力陈七利,称:“再失事机,噬脐无及。”盛昱为祭酒,与司业治麟专心研究教士之法,大治学舍,加膏火,定积分日程,惩游惰,奖朴学,读书人的风气为之一变。
光绪十四年(1888),典试山东。
光绪十五年(1889),因疾归。盛昱家居有清誉,承学之士以得接言论风采为幸。
光绪二十五年(1899),卒。
祖父:敬徵
父:恒恩,官至左副都御史。
表弟:杨钟羲
张謇:辱公知十五载,自分平生,何者当余右丞与戴九灵故事;著离骚数千言,遂以忧死,悲哉继宋大夫为楚三闾招魂。
盛昱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