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赫那拉·根正 编辑

中央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叶赫那拉·根正叶赫那拉·根正

叶赫那拉·根正,字龙飞,1951年10月生于北京,满族,党员,为晚清慈禧内侄曾孙,叶赫那拉·增锡嫡孙。

现为中央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院士,中国中央名人书画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国际书画院副院长等职。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叶赫那拉·根正

民族:满族

出生日期:1951年10月

主要成就:“我国当前唯一一位代表皇家书法艺术的书法大家”

出生地:北京

代表作品:《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个人经历

编辑
那根正是清朝慈禧太后内侄曾孙,叶赫那拉·增锡嫡孙。慈禧系叶赫那拉·根正曾祖父叶赫那拉·桂祥之大姐。桂祥二姐婉贞为醇亲王奕譞嫡福晋,系光绪皇帝生母、宣统皇帝嫡祖母。桂祥之女静芬嫁给光绪皇帝,即隆裕皇后。

那根正1969年至1978年响应党的号召到内蒙古建设兵团支边10年。其间曾奋不顾身抢救国家财产,多次受到部队领导嘉奖,被评为“五好战士”,后因文艺特长被团党委选调“毛泽东思想演出队”,多年下部队演出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并于1977年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参加了我国恢复的首次高考,1978年正式调回北京工作,分配在北京交通运输行业,先后自学攻读了高中、中专、大专和本科课程,并取得了本科学历。

他曾先后担任过调度科科长、质量检查科科长、教育科科长,并于1978年终于完成了多年心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党委宣传部部长。

那根正于1992年调到颐和园工作,从那时起他利用业余时间收藏颐和园门票,积15年之功,收集了颐和园各历史时期的1000多种门票,几乎囊括了自1924年开园以来所有的门票,填补了国内收藏界、档案界的一个空白。

那根正在多年的工作中接待过上百个国家的元首、总统及各界名人,他热爱国家传统文化,热爱皇家园林,在他负责房地产工作期间,曾亲自走访了颐和园的每个角落,丈量了三千多间古建房屋,对园内的楼堂馆所及园史、园容调研学习,并将这些历史知识讲给国内外各界游客,被社会各界和国内外新闻媒体誉为“颐和园的活字典” 、“民族团结的金字招牌”、“中国民间友谊大使”。近年来国内外上百家报纸及几十家电视台对他多年取得的突出成绩都作过专访和报道。

人物简介

编辑
我国唯一一位满汉双文皇家馆阁体书法传承人,被业内称为“我国当前唯一一位代表皇家书法艺术的书法大家”,被中国文化部文化信息协会评为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界五大行业(书法、美术、雕塑、音乐、舞蹈)中书法领军人物。是我国著名皇家满汉双文书法家、清史学家、作家、文物鉴赏家与收藏家。

人物成就

编辑

那根正

著有《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慈禧曾孙口述实录》《我所知道的末代皇后隆裕》 两部书籍。

出版图书

编辑

我所知道的末代皇后隆裕

作者名称 叶赫那拉·根正

作品时间1970-1

《我所知道的末代皇后隆裕》是慈禧的曾孙叶赫那拉·根正继《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慈禧曾孙口述实录》之后推出的又一全新力作,以叶赫那拉家族记忆为切入点,解密家族疑案,还原了一个不为人知的隆裕。

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

作者名称 叶赫那拉·根正

作品时间2005-1-1

《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是由叶赫那拉・根正 编写, 金城出版社 出版的一本书籍。

书法介绍

编辑

书法风格

书法作品

那根正从小受到祖父叶赫那拉·德锡(那增锡)的影响特别喜欢书法。那根正崇尚颜真卿和乾隆帝的书风,刻苦研学皇家馆阁体,几十年专攻不辍,成为我国书法界第一位满汉双文书法家。其作品开一代新风,大气磅礴,高古浑厚,端庄肃穆,方圆兼备,凸显了中华文化的中和之魂,将皇家榜书的庄重仁和与艺术风格传承当代,具有使人心旷神怡、如观宗庙之美。其多幅作品被国内众多博物馆收藏。

业内专家称赞他:“满汉双文、皇家风范,片纸寸金,视如拱璧。”尤其是他书写的满汉双文“福”字,有人称之为“中国当代第一福”。

书法题字

近日,中国文化部文化信息协会评出当代国家文化艺术界五大行业(书法、美术、雕塑、音乐、舞蹈)杰出领军人物,其中中国书法界领军人物由慈禧内侄曾孙那根正获得。为此,文化信息协会隆重推出了《数风流人物》精品刊物,并特邀那根正用皇家馆阁体为本书亲笔题写书名。

《数风流人物》封皮

社会活动

编辑

活动图片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采访那根正

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请那根正作评委

中央10套《子午书简》栏目(20081113)少女隆裕

北京卫视《五星夜话》栏目(20100325)远观近看说慈禧

上海纪实频道《往事》栏目(20120626)我的祖奶奶慈禧太后

CCTV故事频道《老故事》栏目(201207**)

辽宁电视台“纪连海说收藏”介绍根正先生

百家讲坛走进叶赫探寻纳兰性德(20120718)嘉宾

下一篇 西坡村

上一篇 捉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