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编辑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扩大),简称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扩大),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闭幕之后召开的第四次全体会议。
1931年1月7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上海召开。出席会议的除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22人外,还有全总、海总、铁总党团和团中央等单位15人。全会通过了《中共四中全会决议案》、《中国共产党中央四中扩大会告中国工农红军书》、《中国共产党中央四中扩大会告在狱革命战士书》等文件。
中文名: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召开时间:1931年1月7日
召开地点:上海
简称: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全会通过了《中共四中全会决议案》、《中国共产党中央四中扩大会告中国工农红军书》、《中国共产党中央四中扩大会告在狱革命战士书》等文件。
全会撤销了李维汉、贺昌2人的中央委员职务;补选韩连会、王尽仁等9人为中央委员;撤销了瞿秋白、李维汉、李立三3人的政治局委员职务;改选了中央政治局,选举出周恩来等9人为政治局委员,毛泽东等7人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向忠发、周恩来、张国焘3人为政治局常委,向忠发任总书记。
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主要内容有如下两点:
一、严厉谴责立三路线及其后中央的“调和主义”。《四中全会决议案》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李立三同志的路线占着统治地位的情形之下,不顾共产国际的这些指示,而走到了冒险盲动和反共产国际的政策的道路上去。现在人人都明白,立三同志反共产国际的路线,给了党极大的损害。”《中央政治局报告》指出:“三中全会是站在调和主义立场之上来接受国际决议案,结果使三中全会的路线成为调和路线”,因此,“三中全会决议案决不能成为反对立三路线执行国际路线的基础”。并且认为,三中全会的调和主义的立场,“最主要的责任是要秋白同志负的。”全会在反对“党内目前主要危险是右倾”的纲领下,实际上批准了王明的《两条路线》小册子为新的“左”倾冒险主义纲领。
二、打着“反调和路线”的旗号,部分地改组了中央及政治局。会议撤销了李维汉、贺昌2人的中央委员职务;补选韩连会、王尽仁、沈先定、刘少奇、夏曦、陈绍禹、徐畏三、沈泽民、曾炳春9人为中央委员;撤销了瞿秋白、李维汉、李立三3人的政治局委员职务;改选了中央政治局,向忠发、项英、徐锡根、张国焘、陈郁、周恩来、卢福坦、任弼时,陈绍禹9人为政治局委员,罗登贤、关向应、王克全、刘少奇、温裕成、毛泽东、顾顺章7人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向忠发、周恩来、张国焘3人为政治局常委,向忠发任总书记。全会选举结果,部分地改选了中央及政治局,实现了国际代表扶植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者夺取党中央领导的意图。
四中全会后,新的政治局对江苏省委和上海区委等各地党组织进行全面改组;同时成立苏区中央局和鄂西、鄂豫皖两个中央分局、以及加派政治领导干部去各苏区和各红军部队,以全面推行其“左”倾错误路线。此外,对全总党团、济难会等也实行了改组。
扩大的四中全会,是以共产国际10月来信为指导思想,以王明的《两条路线》小册子为纲领的。通过这次会议,王明等人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取得了党中央领导地位,从此开始了长达4年之久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左”倾错误的统治,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
罗章龙等14人在四中全会后,继续进行反党分裂活动。在罗章龙主持下召开了“反对四中全会代表团”会议,通过了罗章龙起草的《力争紧急会议反对四中全会报告大纲》,并且非法成立“第二中央”、“第二省委”、“第二区委”、“第二工会党团”等组织,在全国各地进行分裂活动。因此,1931年1月27日,中央政治局将罗章龙开除出党。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