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立金 编辑
余立金(1913年10月4日—1978年12月2日),湖北省大冶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六军团十八师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组织部副部长,新四军二师政治部副主任兼旅政治委员,淮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军政大学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空军副政治委员,空军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鄂东南武装起义、湘鄂赣苏区反“围剿”作战、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作战、长征、“皖南事变”突围作战、淮南津浦路西反顽战役、解放一江山岛作战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8年1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中文名:余立金
别名:余锡卿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籍贯:湖北省大冶县花油树乡余信钦湾
出生日期:1913年10月4日
逝世日期:1978年12月2日
毕业院校:中国抗日红军大学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职务: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原政治委员等
主要成就:参加湘鄂赣苏区反“围剿”作战参加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作战参加长征参加了“皖南事变”突围作战参加了淮南津浦路西反顽战役展开
- 主要成就
- 参加湘鄂赣苏区反“围剿”作战参加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作战参加长征参加了“皖南事变”突围作战参加了淮南津浦路西反顽战役1955年指挥军区空军部队参加解放一江山岛作战收起
早年经历
1913年10月4日,余立金生于湖北省大冶县花油树乡余信钦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0岁入私塾读书。
1927年,不满14岁参加花油树乡农协会,任农协会赤卫连连长。
土地革命
余立金
193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2军第7团副排长、湘鄂赣独立师排长和鄂东南红军独立师副连长、鄂东南红军独立第3师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湘鄂赣苏区反“围剿”作战。
1933年7月,调往湘赣苏区,先后任红6军团第17师直属队党总支书记、红6军团直属队党总支书记、红6军团第18师第53团政治委员等职。
1934年,参加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1935年11月,参加长征。
1936年7月,任红二方面军6军团第18师政治部主任。同年10月到达甘肃会师,任第18师政治委员。
1937年1月,余立金进入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第2期)红军干部队学习。在抗大,毛泽东讲授的哲学,朱德讲授的党的建设以及其他人讲授的军事战略战术课,极大地提高了余立金的政治和军事理论水平。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赴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任中共江苏省军委委员。
1938年4月起,调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教导总队政治处主任,参加了“皖南事变”突围作战。
1941年3月后,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政治部主任、抗大华中总分校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2师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淮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后又兼第4旅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淮南津浦路西反顽战役。
解放战争
1945年10月底,余立金任淮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6年4月,任淮安华中分局党校副校长。11月5日,任华东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副校长。
1948年1月下旬,任华东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副校长兼校政治部主任 。9月,济南解放后,余立金兼任济南警备区副政治委员,中共济南特别市市委常委。
1949年7月11日,余立金任华东军区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建国之后
吴文献、吴珍家、吴春富等3人,驾驶一艘登陆艇趁着暗夜,逃往马祖岛。1月9日上午,一架国民党马祖空军的HU-16运输机准备将吴珍家等3人送往台北。余立金亲自指挥福空24师战机起飞拦截,一举击毁台湾空军HU-16运输机,3名叛徒及其他乘员17人全部毙命。
亲属成员
父亲:余名忠
养父:余名义(二伯父)
弟弟:余立玉、余立满、余立堂。 大革命时期,余立堂被国民党乱刀刺死;1940年正月十五,余立满被日本占领军用石灰水活活灌死。
夫人:陆力行
长女:余苏宁
长子:余华栋
次女:余慎平
次子:余小敏
三子:余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陈毅:余立金是军事教育专家。
余立金故居
余立金故居位于湖北省大冶县花油树乡余信钦湾(现殷祖镇花市村花柚树湾)
墓址
余立金墓址位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