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仓 编辑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常平仓常平仓

常平仓,旧称“丰豫仓”,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鼓楼西街,修建于明朝洪武年间。

蔚县常平仓四周围墙,占地面积约7700平方米 。现存仓廒四座、仓神庙戏楼一座,均为明代建筑。 仓神庙、戏楼位于院落北部正中处,左右两侧各有东西正仓一座。两仓正南100米处遥相对应的南廒一座,院落正东有东廒一座。 仓顶的悬山式天窗便于通风,屋内的木柱增强粮仓的抗撑压能力,墙体下方的方形通风孔可使仓内地面保持干燥。常平仓是官办粮仓,在当时发挥着调节粮价的作用。蔚州常平仓在选址、建造等方面彰显着古人的仓储智慧。 常平仓建筑结构造型、功能设施设置科学合理,数百年来一直沿续着原始功能用途,是研究古代粮食仓储建筑的宝贵实物资料。

2006年5月,常平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常平仓

地理位置: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鼓楼西街

所处时代:明朝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3-339-3-42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明朝洪武年间,修建常平仓。 原来是明朝的蔚州卫仓(军粮仓),清初改用常平仓。清朝的常平仓有仓廒共11座,占地约30亩,最高储粮达到35000石。

《蔚县志》祠庙篇中对仓神庙记载:“仓神庙在谯楼(鼓楼)西仓廒中,明永乐元年建……”以上记载了仓神庙建于明永乐元年。

据《蔚州志》记载:“常平仓在古楼西,旧名丰豫仓,廒十一座,共五十五间,道光中重修,额设仓谷三万五千石。”

20世纪80年代初,因占地拆毁一座南廒。

2016年,常平仓进行维修。

建筑格局

编辑

蔚县常平仓平面图蔚县常平仓平面图

蔚县常平仓位于蔚县城内鼓楼西街,旧称“丰豫仓”,俗称北仓,东西宽约70米,南北长约110米,四周围墙,占地面积约7700平方米 。现存仓廒四座、仓神庙戏楼一座,均为明代建筑。 仓神庙、戏楼位于院落北部正中处,左右两侧各有东西正仓一座。两仓正南100米处遥相对应的南廒一座,院落正东有东廒一座。 仓顶的悬山式天窗便于通风,屋内的木柱增强粮仓的抗撑压能力,墙体下方的方形通风孔可使仓内地面保持干燥。

主要建筑

编辑

仓廒

南廒

四座仓廒建筑结构、规格均相同。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出廊,单檐硬山布瓦顶建筑。山墙厚约1米,有明显收分。梁架结构为穿斗式,五架梁施通天柱,前后各出双步梁。明间置两扇木板门,前墙下做两个钱纹通风孔,厦顶设天窗。

东正仓

东仓坐北朝南,面宽五间,进深四间,硬山布瓦顶,前出廊墙体为砖砌,屋顶开通风的悬山式天窗,窗内设苇席编织的小网,麻雀只能探入头,而身子进不去。梁架以南方常见的穿斗结构为主、兼以抬梁结构为辅,前出单步廊,金步架又置一步架梁,后出双步廊。前檐明间置厚重高大的木板门两扇,门簪方形三枚,板门上走马板三块,廊柱两侧置明式雀替。东西山墙砖砌,收分明显,墀头上部叠涩出檐,出枭混线。墙厚约1米,山墙顶部置两个古铜钱通风孔。次间,稍间前墙下部各设方形通风孔,又称透风,仓内地面高出透风,透风在室内为曲折迂回的线路,室内为半空心地面,对隔潮防腐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木架无油饰彩绘,雕饰简单。

仓神庙

仓神庙

仓神庙位于北侧两廒中间,又称廒神,仓官 。仓神庙面阔三间,庙前连接戏楼,通进深二间。戏楼卷棚顶四架梁,与庙呈硬山卷棚勾连搭式。

历史文化

编辑

常平仓作用

常平仓,顾名思义,为求长年国泰民安。它属于官办粮仓,仓中所储粮食归朝廷,地方官吏不能随意支配,其中粮食主要由官府从民间购入,这些粮食于太平之年集于官仓,是朝廷的经济后盾和应急准备。粮食丰收,价格低落时,朝廷责成地方官府以高于市价的价格将粮食收回,最大限度保护粮农利益,不致“谷贱伤农”;灾荒之年,粮价上涨时,再以低于市场价格抛售,救急且稳定物价,不致“谷贵伤民”。

保护开发

编辑

2011年,蔚州常平仓博物馆建成,向世人展示古人在仓储方面的技艺和智慧。

文物价值

编辑

常平仓是官办粮仓,在当时发挥着调节粮价的作用。蔚州常平仓在选址、建造等方面彰显着古人的仓储智慧。 常平仓建筑结构造型、功能设施设置科学合理,数百年来一直沿续着原始功能用途,是研究古代粮食仓储建筑的宝贵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编辑

遗址碑遗址碑

2006年5月,常平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编辑

2011年,蔚县常平仓被“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认证为“沿用至今年代最久的粮仓”。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常平仓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鼓楼西街。

蔚州常平仓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常平仓,路程约2.2千米,用时约6分钟。

下一篇 掖庭

上一篇 陂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