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掖庭 编辑
掖庭,读音为yè tíng,汉语词语,意思是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
中文名:掖庭
拼音:yè tíng
释义: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
亦写作“掖廷”、 “液廷”。即永巷。
1、汉武帝太初元年改称“掖廷”。宫中旁舍,宫女居住的地方。由掖廷令管理。
2、宫中官署名。掌后宫贵人采女事,以宦官为令丞。秦代名永巷,汉武帝太初元年改为掖廷。东汉分为二,设掖庭令、永巷令。
《汉书.外戚传上.卫太子史良娣》:“武帝末,巫蛊事起,卫太子及良娣、史皇孙皆遭害。史皇孙有一男,号皇曾孙,时生数月,犹坐太子系狱,积五岁乃遭赦......后曾孙收养于掖庭,遂登至尊位,是为宣帝。”
《后汉书.班固传》:“后宫则掖庭、椒房,后妃之室。”李贤注引《汉宫仪》:“婕妤以下皆居掖庭。”
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元载之败,其女 资敬寺 尼 真一纳于掖庭。”
《新唐书.后妃传下.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天宝乱,贼囚后,东都掖廷。王入洛,复留宫中。时方北讨,未及归长安,而河南为史明所没,遂失后所在。”
清 钱谦益《继妻姚氏赠宜人制》:“追慕原陵,永怀长乐,访问掖庭椒房之故事,感叹 曾参、王骏 之坠言。”
《后汉书·百官志三》:“掖庭令一人,六百石。注曰:宦者。掌后宫贵人采女事。”
《后汉书·皇后纪序》:“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於洛阳 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
《新唐书·宦者传序》:“又有五局:一曰掖廷,主宫嫔簿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