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侯纸 编辑

蔡伦所造的纸

蔡侯纸蔡侯纸

蔡侯纸,是东汉蔡伦所造的纸,因蔡伦被邓太后封侯,故而时人称之为“蔡侯纸。”

东汉永元十四年(102年),汉和帝的皇后邓绥下令郡国进献纸墨 ,为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蔡侯纸提供了物质条件。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的基础上,成功发明出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这种纸很便宜,质量高,原料又很容易找到,所以逐渐被普遍使用。至东晋末期,纸的使用已经完全普及,并逐渐传至周边各国,在世界范围内为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蔡侯纸的问世,使造纸业从纺织业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手工业,是造纸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的转折点。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蔡侯纸

作者:范晔

创作年代:南朝·宋

文学体裁:文言文

发明历史

编辑
永元十四年(102年),和帝皇后邓绥下令郡国进献纸墨 。当时蔡伦担任尚方令,负责御用器物的制造,能够随时随地接触到各地进贡纸张,为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蔡侯纸提供了物质条件。

蔡伦深感“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于是他决心造出比前人所制更好的纸,乃使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等原料造纸,直至元兴元年(105年)奏上朝廷。

原文典故

编辑
《后汉书·蔡伦传》:“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兴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合同、文书等凭证)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设想)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元兴是汉和帝的年号),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原文翻译

编辑
蔡伦字敬仲,桂阳(蔡伦为东汉桂阳郡耒阳县人,即今湖南耒阳市)人。永元(汉和帝年号)九年,监督制作秘剑(皇宫专用的剑器)以及各种器械,全都精密牢固,方法被后世效仿。自古书籍大多是用竹简编成的,那些用来写字的绸缎布匹叫做纸。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都对人来说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原文注释

编辑
1、契:合同、文书等凭证

2、缣:细密的绢

蔡侯纸1

3、帛:布匹

4、谓:叫

5、伦:蔡伦

6、肤:皮

7、敝:破

8、并:都

9、咸:都

上文“······鱼网以为纸”中,省略了介词宾语之。

下一篇 齿轮

上一篇 木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