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齿轮 编辑
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能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
中文名:齿轮
外文名:Gear
出现时间:19世纪末
应用领域:加工制造
应用:汽车、冶金等各领域
失效形式:齿面磨损、胶合等
起源
出土的古希腊齿轮装置
战国末期铁质青铜齿轮
有关文献指出,汽车齿轮的寿命主要由两大指标考核,一是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二是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前者主要由渗碳淬火质量决定,后者主要由齿轮材料决定。为此,有必要对汽车齿轮用渗碳钢的要求、性能及其热处理特点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铬锰钛钢和硼钢
齿轮轴
由于钢材淬透性能对轮齿心部的硬度和畸变都有极其重大的影响,1985年冶金部颁布了我国的保证淬透性结构钢技术条件(GB5216-85),在此技术条件中列入了包括20CxMnTiH、20MnVBH钢在内的10种渗碳钢的化学成分、淬透性能数据。标准中规定:用于制造齿轮的20CrMnTi钢的淬透性能指标为距水冷端9咖处的硬度为30-42HRC。在此之后,采用20CrMnTi钢生产齿轮的齿心部硬度过低和畸变过大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是不管齿轮模数大小和钢材截面粗细均采用同一钢号20CrMnTi钢显然是不合理的。由于我国钢材冶炼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合金结构钢供应情况的改善,已经有条件把齿轮钢的淬透性能带进一步缩窄,并根据不同产品(如变速器齿轮与后桥齿轮等)的要求开发新的钢种以满足其要求。
通过与钢厂协商,1997年长春一汽先后与生产齿轮钢厂的生产厂家签定了将20CrMnTi钢淬透性能分挡供应的协议,例如“解放”牌5t载货汽车上用于制造截面尺寸较小的变速器第一轴、中间轴齿轮和截面尺寸较大的后桥主、从动圆锥齿轮用20CrMnTiH钢淬透性能组别分别为I和Ⅱ,对应淬透性能分别为J9:30—36HRC和J9=36~42HRC。
1960年前后,由于我国镍、铬钢的供应紧张,影响了我国含镍、铬钢材的生产。而当时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从原苏联引进的技术,苏联大量应用含镍、铬的钢材。因此,当时我国汽车工业大力发展了硼钢的开发、研制工作,用20MnVB和20Mn2TiB钢代替20CrMnTi渗碳钢制造齿轮。这是因为在结构钢中加入微量硼(0.0001%-0.0035%)可以显著地提高钢材的淬透性能,因此钢中加入微量硼可以代替一定数量的锰、镍、铬、钼等贵重合金元素,因而硼钢得到广泛的应用。长春一汽曾在“解放”牌汽车齿轮生产中使用过20MnTiB和20Mn2TiB钢。
东风汽车公司生产的“东风”牌5,载货汽车变速器和后桥齿轮分别采用20CrMnTi和20MnVB钢制造。同样,也与钢厂签定了把钢材淬透性能带缩窄并分档供应的协议。变速器和后桥主、从动圆锥齿轮用钢分别为20CrMnTiH(3)和20MnVBH(2)、20MnVBH(3),对应淬透性能分别为J9=32~39HRC和J9=37~44HRC、J9=34~42HRC。
我国綦江齿轮厂引进了德国公司的重型汽车变速器齿轮生产技术,在国内按德国Ⅲ公司的标准试制了该公司的Cr-Mn-B系含硼齿轮钢获得成功。其齿轮材料的淬透性能为J10=31~39HRC
直齿轮
20CrMnTiH、20MnVBH和20MnTiBH钢齿轮锻坯在连续式等温正火炉内进行处理可以保证得到均匀分布的片状珠光体+铁素体。这样可以使齿轮的热处理畸变大大减小,使齿轮的精度提高,使用寿命延长。
齿轮锻坯等温正火硬度为156~207HB。
铬锰钼钢和铬钼钢
22CrMnMo、20CrMnMoH和20CrMoH钢由于有着较高淬透性而用于中型汽车齿轮。此类钢可采用渗碳后直接淬火工艺。由于铬锰钼钢和铬钼钢中含有铬和钼等形成碳化物的元素,在渗碳过程中将促使轮齿表面碳含量增加,容易在渗碳层组织中出现大量碳化物,使渗碳层性能恶化。因此,齿轮采用铬锰钼钢和铬钼钢渗碳时,宜采用弱渗碳气氛,以防止形成过量碳化物。22CrMnMo和20CrMnMoH齿轮锻坯正火后在650~670℃进行高温回火处理,金相组织为细片状珠光体+少量铁素体,硬度为171~229HB。20CrMnH齿轮锻坯最好在连续式等温正火炉中处理,935~945℃加热,640~650℃先预冷后等温,可获得均匀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硬度为156~207HB。文献指出,20CrMoH钢冶炼工艺稳定,淬透性带较窄且易于控制,与20CrMnTi钢齿轮比较,具有热处理畸变小;渗层有良好、稳定的淬透性;金相组织、渗碳淬火后的表面和心部硬度,均能较好地满足技术要求;疲劳性能好,比较适合汽车中小模数齿轮。综合考虑齿轮的服役条件,既保证齿轮的疲劳寿命,又减少齿轮的热处理畸变,在用以制造变速箱齿轮时应为J9=30~36HRC,用以制造后桥齿轮时应为J9=37~42HRC。
齿轮用钢的国产化
随着国外先进车型的引进,各种齿轮钢的国产化使我国的齿轮钢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德国的Cr-Mn钢,日本的Cr-Mo系钢,和美国的SAE86钢满足了中小模数齿轮用钢。国产载货汽车齿轮有的采用美国牌号SAE8822H钢,如8t和10t桥用圆锥齿轮采用SAE8822H,该钢的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19~0.25C,0.70~1.05Mn,0.15~0.35Si,0.35~0.75Ni,0.35~0.65Cr,0.30~0.40Mo。文献认为,控制淬透性是解决齿轮畸变问题的关键。为减少畸变应选用Jominy淬透性带宽在4HRC以下的H钢。采用H钢的齿轮热处理后精度(接触区)比普通钢高70%~80%,使用寿命延长。因此,工业发达国家先后规定了渗碳合金结构钢的淬透性带。根据需要将淬透性带限制在很窄的范围(4~5HRC)。1)在德国订货时,可以要求钢材的淬透性能在给定的范围内,也可以要求缩窄淬透性能的钢材。17CrNiM06非常适合制造大模数重负荷汽车齿轮,该钢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15~0.20C,0.40~0.60Mn,1.50~1.80Cr,0.25~0.35Mo,1.40~1.70Ni。此钢在我国已开始生产和使用。文献认为,在17CrNiM06钢齿轮渗碳过程中,在适当降低渗碳后期碳势的同时加快渗碳后的冷却速度,由空冷改为风冷,阻止大块碳化物的形成,然后在630cC进行高温回火,以析出部分合金碳化物,为的是在820℃二次加热淬火时减少残留奥氏体量,最终获得较好的金相组织。2)奥地利"Styer"重型汽车厂要求淬透性带宽为7HRC。3)日本中重型货车,如“日野”牌KB222型载重9t汽车和“日产”牌CKL20DD型载货8t汽车的变速器齿轮及后桥齿轮广泛采用Cr-Mo系钢,如SCM420H和SCM822H钢,相当于我国国产化20CrMnMoH和22CrMoH钢。
此类钢具有较高的淬透性能。在一定范围内,齿轮的弯曲疲劳寿命随着淬透性的增加而提高。文献指出,长春一汽开始在生产“解放”牌9t载货汽车后桥齿轮时,采用20CrMnTiH钢,即使使用淬透性能为Ⅱ组的钢材(J9=36~42HRC),热处理后齿轮轮齿心部硬度也只有22~24HRC,达不到齿轮技术条件规定的要求,汽车在使用时,后桥主动和从动圆锥齿轮发生早期损坏。因此不得不选用淬透性能更高的Ct-Mo钢,其主要成分参考日本的SCM822H齿轮钢,该钢材的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19~0.25C,0.55~0.90Mn,0.15~0.35Si,0.85~1.25Cr,0.35~0.45Mo。经与钢厂协商,生产出了国产化的新钢种22CrMoH钢,其淬透性能指标为J9=36~42HRC,较好地满足了汽车齿轮的使用要求。但是,该钢的工艺性能较差,齿轮锻坯要经过等温退火处理后才能进行切削加工,硬度为156~207HB,金相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伪共析珠光体。此钢淬透性能较高,普通正火容易产生粒状贝氏体,粒状贝氏体的出现对切削加工极为不利,不仅使刀具的使用寿命大幅度下降,而且由于异常组织的出现,总是伴随着金相组织的不均匀性,最终造成齿轮热处理畸变的增大。4)美国汽车制造厂商力图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零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这就需要产品的几何尺寸及力学性能的高度一致。对热处理的零件要改善产品性能的一致性,必须降低零件淬火后硬度的分散程度,这就与钢的淬透性能带的宽窄程度有直接关系。齿轮心部硬度的一致性将减少热处理的畸变,从而提高齿轮的精度,并使轮齿表层的残余压应力分布更加均匀。美国载货汽车变速器齿轮和后桥主动圆锥齿轮用钢有的采用SAE8620钢和SAFA820钢制造。美国SAE8620H、SAE8822H等牌号钢在我国也已开始生产(如宝钢集团上钢五厂等)和使用,分别用于中型载货汽车变速器齿轮和后桥圆锥齿轮。
国内重型汽车齿轮用钢
我国齿轮钢基本满足国民需求和引进技术过程国产化的要求,而重型车传动齿轮及中重型车的后桥齿轮用钢,尚有待开发和生产。根据国内重型汽车的使用技术现状分析,超载使用和路况较差这两个问题较为严重,而且短期内无法克服,这就使齿轮经常承受较大的过载冲击载荷。过载冲击载荷介于疲劳和断裂应力之间,它对齿轮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往往造成齿轮早期失效。从这一点来说,大模数重负荷汽车齿轮应选择Cr-Ni或Cr-Ni-Mo系钢,如德国的17CrNiM06钢最好,还有国产20CrNi3H、20CrNiMoH钢。大功率发动机的问世促进了新型Cr-Ni-Mo系列齿轮钢的开发和应用。如新型齿轮用钢20CrNi2Mo、17CrNiM06。一汽集团某汽车改装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载货汽车桥,其特点是匹配发动机的功率大。为保证齿轮的使用寿命,对齿轮的材料及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原采用22CrMoH钢制成的后桥主动圆锥齿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早期失效,严重时甚至出现断齿现象。在热处理方面,由于齿轮材料热处理工艺有时不够稳定,部分齿轮的有效硬化层不够,齿轮心部和表面硬度偏低,这些都是导致齿轮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而且,Cr容易形成晶间网状碳化物,有损渗层力学性能。分析发现,齿轮轮齿心部硬度低时,过渡层塑性变形会引起渗碳层产生过高应力,因而导致渗碳层形成裂纹,最后使整个轮齿断裂。为此,根据“斯太尔”汽车桥后桥主动圆锥齿轮使用20CrNi3H钢的良好行车使用效果,应确保齿轮的有效硬化层深度在1.8~2.2mm,齿轮轮齿心部硬度在38~45HRC,齿轮表面硬度在60~64HRC,碳化物在1~3级,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在1~4级,这样可使齿轮的使用寿命提高30%~40%。
冶金齿轮
粉末冶齿轮是少切屑、无切屑的高新技术的产物。
虽然粉末冶金齿轮在整个粉末冶金零件中难以单独统计,但无论是按重量还是按零件数量,粉末冶金齿轮在汽车、摩托车中所占的比例都远远大干其他领域中的粉末冶金零件。因此,从汽车、摩托车在整个粉末冶金零件中所占比例的上升可以看出,粉末冶金齿轮在整个粉末冶金零件中处于飞速发展的地位。如果按零件特点来分,齿轮属于结构类零件,而结构类零件在整个铁基零件中所占的绝对重量也远远大于其他几类,粉末冶金零件。
主要粉末冶金齿轮
(1)凸轮轴齿形带轮 凸轮轴齿形带轮是各种汽车发动机中普遍使用的粉末冶金零件,通过一次成形和精整工艺,不需要其他后处理工艺,可以完全达到尺寸精度要求,尤其是齿形精度。因此,与用传统机械加工方法制造相比,在材料投入和制造上都大大减少,它是体现粉末冶金特点的典型产品。粉末冶金零件配套举例
配套类别零部件名称:汽车发动机;凸轮轴、曲轴正时带轮,水泵、油泵带轮,主动、从动齿轮,主动、从动链轮,凸轮,轴承盖,摇臂,衬套,止推板,气门导管,进、排气门阀座汽车变速箱;各种高低速同步器齿毂及组件,离合器齿轮,凸轮、凸轮轴,滑块,换挡杆,轴套,导块,同步环
摩托车零件;从动齿轮及组件,链轮,起动棘爪,棘轮,星形轮,双联齿轮,副齿轮,变速齿轮,推杆凸轮,轴套,滑动轴承,定心套,从动盘,进、排气门阀座
汽车、摩托车油泵;各种油泵齿轮、齿毂,各种油泵转子,凸轮环汽车、摩托车减振器各种活塞,底阀座,导向座压缩机各种活塞,缸体,缸盖,阀板,密封环农机产品 各种轴套,转子,轴承.
其他;分电器齿轮,行星齿轮,内齿盘,组合内齿轮,各种不锈钢螺母,磁极。
(1)滚齿机滚齿:可以加工8模数以下的斜齿
(2)铣床铣齿:可以加工直齿条
(3)插床插齿:可以加工内齿
(4)冷打机打齿:可以无屑加工
(5)刨齿机刨齿:可以加工16模数大齿轮
(6)精密铸齿:可以大批量加工廉价小齿轮
(7)磨齿机磨齿:可以加工精密母机上的齿轮
(8)压铸机铸齿:多数加工有色金属齿轮
(9)剃齿机:是一种齿轮精加工用的金属切削机床
对于开式齿轮传动或含有不清洁的润滑油的闭式齿轮传动,由于啮合齿面间的相对滑动,使一些较硬的磨粒进入了摩擦表面,从而使齿廓改变,侧隙加大,以至于齿轮过度减薄导致齿断。一般情况下,只有在润滑油中夹杂磨粒时,才会在运行中引起齿面磨粒磨损。
2、齿面胶合
对于高速重载的齿轮传动中,因齿面间的摩擦力较大,相对速度大,致使啮合区温度过高,一旦润滑条件不良,齿面间的油膜便会消失,使得两轮齿的金属表面直接接触,从而发生相互粘结。当两齿面继续相对运动时,较硬的齿面将较软的齿面上的部分材料沿滑动方向撕下而形成沟纹。
3、疲劳点蚀
相互啮合的两轮齿接触时,齿面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使两工作表面上产生接触应力,由于啮合点的位置是变化的,且齿轮做的是周期性的运动,所以接触应力是按脉动循环变化的。齿面长时间在这种交变接触应力作用下,在齿面的刀痕处会出现小的裂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裂纹逐渐在表层横向扩展,裂纹形成环状后,使轮齿的表面产生微小面积的剥落而形成一些疲劳浅坑。
4、轮齿折断
在运行工程中承受载荷的齿轮,如同悬臂梁,其根部受到脉冲的周期性应力超过齿轮材料的疲劳极限时,会在根部产生裂纹,并逐步扩展,当剩余部分无法承受传动载荷时就会发生断齿现象。齿轮由于工作中严重的冲击、偏载以及材质不均匀也可能引起断齿。
5、齿面塑性变形
在冲击载荷或重载下,齿面易产生局部的塑性变形,从而使渐开线齿廓的曲面发生变形。
斜齿轮
绝对值判定法
绝对值判定法是利用在齿轮箱上同一测点部位测得的振幅值直接作为评价运行状态的指标。
用绝对值判定法进行齿轮状态识别,必须根据不同的齿轮箱,不同的使用要求制定相应的判定标准。
制定齿轮绝对值判定标准的主要依据如下:
1)对异常振动现象的理论研究;
(2)根据实验对振动现象所做的分析;
(3)对测得数据的统计评价;
(4)参考国内外的有关标准。
实际上,并不存在可适用于一切齿轮的绝对值判定标准,当齿轮的大小、类型等不同时,其判定标准自然也就不同。
按一个测定参数对宽带的振动做出判断时,标准值一定要依频率而改变。频率在1kHz以下,振动按速度来判定;频率在1kHz以上,振动按加速度来判定。实际的标准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相时值判定法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尚未制定出绝对值判定标准的齿轮,可以充分利用现场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平均,制定适当的相对判定标准,采用这种标准进行判定称为相对值判定法。
相对判定标准要求将在齿轮箱同一部位测点在不同时刻测得的振幅与正常状态下的振幅相比较,当测量值和正常值相比达到一定程度时,判定为某一状态。比如,相对值判定标准规定实际值达到正常值的1.6~2倍时要引起注意,达到2.56~4倍时则表示危险等。至于具体使用时是按照1.6倍进行分级还是按照2倍进行分级,则视齿轮箱的使用要求而定,比较粗糙的设备(例如矿山机械)一般使用倍数较高的分级。
实际中,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可以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以便对比比较,全面评价。
直径计算方法
齿顶圆直径=(齿数+2ha*)*模数
分度圆直径=齿数*模数
齿根圆直径=(齿数-2ha*-2*hc*)*模数
对于标准齿轮:ha*=1,hc*=0.25;其他非标准齿轮另取
比如:M4、齿32
齿顶圆直径=(32+2*1)*4=136mm
分度圆直径=32*4=128mm
齿根圆直径=(32-2*1-2*0.25) *4=118mm
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小。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
齿轮模数选择
圆弧圆柱齿轮模数采用GB/T 1840-1989标准,优先采用如下第Ⅰ系列:
Ⅰ系列(mm):1.5、2、2.5、3、4、5、6、8、10、12、16、20、25、32、40、50;
Ⅱ系列(mm):2.25、2.75、3.5、4.5、5.5、7、9、14、18、22、28、36、45。
直齿和斜齿渐开线圆柱齿轮采用标准为GB/T 1357-2008,优先采用如下第Ⅰ系列,应避免采用第Ⅱ系列中的法向模数6.5:
Ⅰ系列(mm):1、1.25、1.5、2、2.5、3、4、5、6、8、10、12、16、20、25、32、40、50;
Ⅱ系列(mm):1.125、1.375、1.75、2.25、2.75、3.5、4.5、5.5、(6.5)、7、9、11、14、18、22、28、36、45。
齿轮铸件的材料通常使用高碳铸钢,也有些使用含铬、镍、钼的合金钢,以达到很高的抗拉强度。通常大齿轮比小齿轮的物理需求低。
关于铸造工艺, 通常地板成型工艺就适用并能满足正常需求。至于铸钢齿轮,如从动齿轮,齿轮和惰轮,使用石英砂的地板成型工艺是不错的选择。为什么呢,因为齿轮的大多数的部位都需要加工。所以,你不需要使用更高的铸造工艺。此外,关于中、大型钢铸件, 使用石英砂的地板成型工艺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关于热处理,当然,所有钢铸件都必须标准化以消除内部压力。齿轮铸件的某些部位可以焊接。如果铸造厂焊接铸件,必须对焊接位置退火。如果滚齿后硬度极高,你可以再次退火以降低硬度并消除内部硬点。在加工和滚齿后,齿轮淬火或称之为硬化处理,以提高齿轮齿的表面硬度。对于小齿轮,你可以做渗碳处理。对于大型从动齿轮,你可以做表面淬火处理。没有经过硬化处理的齿轮寿命很短,仅几个星期到几个月。
由于齿轮铸件对材料、缺陷、加工及热处理的要求更高。而且,齿轮铸件的订单量相对较少。因此,许多钢铁铸造厂不愿意制造。
一些齿轮由锻造工艺制造。锻造齿轮内部组织密度更好、强度更高。锻造齿轮可以用于更严格的工作条件。铸造齿轮强度低,但广泛应用于一般工作条件。锻造齿轮的成本高,而铸造齿轮的成本相对较低。买方应根据成本和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