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县 编辑
礼县,隶属甘肃省陇南市,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东邻天水秦州区、西和县,西接宕昌、岷县,南连陇南市武都区,北与武山、甘谷县接壤。全县面积4299.92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礼县常住人口424135人。
元朝,代设李店文州军民元帅府,后因“李”字凡俗,借文雅的同音“礼”字代替,初隶王相府,后属吐蕃宣慰司。1949年8月,礼县解放,成立礼县人民政府,属武都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所辖。1985年7月,礼县划归武都,原武都专区改名陇南行署。2004年,陇南撤地设市,礼县仍为所属。 截至2021年10月,礼县辖22个镇、7个乡,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礼县是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素有“秦皇故里”之称 。地方特产有礼县大黄、当归、羊肚菜、酒柿子等。有甘肃秦文化博物馆、秦第一陵园——秦西陲陵园、祁山武侯祠等景点。
2023年,礼县地区生产总值57.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8亿元,同比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8.2亿元,同比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33.6亿元,同比增长5.9%。
中文名:礼县
外文名:Lixian County
别名:李店、秦皇故里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甘肃省陇南市
地理位置: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
面积:4299.92 km²
下辖地区:22个镇、7个乡
政府驻地:城关镇
电话区号:0939
邮政编码:742200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甘肃秦文化博物馆、祁山武侯祠、秦西垂陵园
火车站:盐官站(论证中)
车牌代码:甘K
地区生产总值:57.7 亿元(2023年)
人口:424135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
礼县永兴赵坪出土的春秋时期的方壶
夏商时期,地属雍州。夏,为《禹贡》之雍州地。夏禹治水,于蟠冢山疏导漾水(西汉水)。商,仍为雍州地。
西周,礼县为西垂(亦称西犬丘)。公元前909—895年,周孝王封秦大骆子非子为附庸,建邑秦亭(今张家川县境),号曰秦嬴。又以大骆妻申侯女所生子成为大骆适嗣,居西犬丘(今礼县永兴乡一带)。
东周,秦襄公七年(前771年),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周幽王于骊山下。秦襄公领兵救周,后周平王东徙洛邑,襄公拥兵护送平王。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今陕西岐山县)以西地,秦始有国,都西垂宫(今礼县永兴乡一带)。礼县是秦族、秦文化的真正发祥地。
秦,礼县属陇西郡之西县。
两汉,其地分属西县、武都县。
三国,仍为武都、西县辖地。
西晋,西县改始昌,属天水郡。
东晋,礼县大部分地属秦州仇池郡。
南北朝,北魏置汉阳郡,治所在兰仓(今汉阳);西魏改汉阳郡为汉阳县,属长道郡。
唐朝,时其地分属长道(县治李店)、大潭二县。
宋,仍之。
元朝,代设李店文州军民元帅府,后因“李”字凡俗,借文雅的同音“礼”字代替,初隶王相府,后属吐蕃宣慰司。
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礼店千户所,属岷州卫,十五年改属秦州卫。明成化九年(1473年),始置礼县,设县城于所城西(今礼县城穿城门以东为所城),领于秦州而属巩昌府。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裁卫所,将巩昌卫文县所、西固所十百户并归礼县。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秦州直隶兰州布政司,礼县仍为所属。
礼县出土的先秦文物“编钟”
1949年8月,礼县解放,成立礼县人民政府,属武都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所辖。
1955年,划归天水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58年8月,西和与礼县合并,改称西礼县,县人民委员会设在礼县城。
1962年,礼县、西和两县分置。
1985年7月,礼县划归武都,原武都专区改名陇南行署。
2004年,陇南撤地设市,礼县仍为所属。
2016年,省民政厅(甘民复〔2016〕1号)批复同意撤销崖城乡、洮坪乡、龙林乡,设立崖城镇、洮坪镇、龙林镇。
截至2021年10月,礼县辖22个镇、7个乡,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类别 | 名称 | |||||||
镇 | 城关镇 | 盐官镇 | 石桥镇 | 白河镇 | 红河镇 | 宽川镇 | 祁山镇 | 永兴镇 |
永坪镇 | 中坝镇 | 罗坝镇 | 雷坝镇 | 崖城镇 | 洮坪镇 | 龙林镇 | 固城镇 | |
湫山镇 | 江口镇 | 白关镇 | 王坝镇 | 滩坪镇 | 桥头镇 | - | - | |
乡 | 马河乡 | 上坪乡 | 雷王乡 | 沙金乡 | 草坪乡 | 肖良乡 | 三峪乡 | - |
位置境域
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地跨东经104°37′~105°36′,北纬33°35′~34°31′之间,东邻天水秦州区、西和县,西接宕昌、岷县,南连陇南市武都区,北与武山、甘谷县接壤。全县面积4299.92平方千米,南北长103千米,东西宽约88千米。距省会兰州345千米,天水市97千米,陇南市府驻地武都250.5千米。
礼县
地质
礼县位于中秦岭华力西期及印支期褶皱带(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带)。由陕西山阳——礼县断裂带及陕西凤县——礼县王坝左家——宕昌断裂带控制。地层区划属秦岭地层分区。出露地层有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三叠系、第四系及燕山期运动的花岗岩,其中以泥盆系地层出露面积最大。
礼县境内主要断层为:礼县——罗坝——锁龙断裂带;礼县——洮坪魏子坝断裂带;朱家坝(王坝)——秦家湾(铨水)断裂带;成河——廖家寺——林边断层;石堡——龙王山—茨坝断裂带。境内主要褶皱为石家河坝复式向斜。北翼由舒家坝组地层构成次级马坞背斜,南翼由西汉水组构成次级张风坡背斜。境内岩浆岩主要为中川花岗岩体、碌碡坝花岗岩体。岩脉主要有花岗闪长岩脉、花岗岩脉、辉绿岩脉、黄斑岩脉等。
地形地貌
礼县地势处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海拔最高3312米,最低1080米,境内山峦重叠,坡陡谷深,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山谷切断较深,山地面积大,占全县总面积的91%,而川坝地,沿西汉水的盐官、永兴、城关、石桥等地有极少部分,仅占全县总面积的9%。
东北部和西南部的少部分地区,属轻切断黄土梁峁中山区。东南部为重切断土石中山区。西北、西南部为中切断石质中山及亚高山区。川坝河谷平原区,分布在西汉水及其支流的流域里,为新构造运动以来的洪水冲积河谷平原。
气候
礼县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气候节特征明显,冬长夏短,春秋适中。年均气温9.9℃,降水量488.2毫米,年均日照1968.1小时,无霜期183天。
矿产资源
礼县矿种较多,以稀贵金属和有色金属为主,能源矿产和淡水资源短缺。且分布零散,规模相对较小。截止2010年,礼县已发现金、银、铜、铁、铅锌、铀、花岗岩、大理石等20余种。主要分布在罗坝、洮坪、湫山、石桥等20多个乡镇。
土地资源
礼县有土地资源628.35万亩,其中耕地199.63万亩、园地6.22万亩、林地198.21万亩、牧草地111.84万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0.62万亩、交通用地3.76万亩、水域8.5万亩、未利用地99.75万亩。农林牧用地比重偏大,属于农林牧结构的土地利用现状。
2017年末,礼县总户数13.4158万户,总人口53.6817万人,常住人口47.23万人,出生率13.73‰,自然增长率5.57‰。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礼县常住人口424135人 。
综述
2020年11月21日上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宣布礼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礼县县门
2020年底,礼县生产总值达到43.3亿元,年均增速7%,是2015年底的1.4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亿元,自线上统计以来年均增速8%;财政支出达到50.1亿元,是2015年底的1.8倍。2021年前三季度,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8.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7.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3.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140.5%、21%、35.1%、40.3%。
2020年,礼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789元,年均增长9%,是2015年底的1.54倍。
2020年,礼县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三产结构调整为 22.6:17.5:59.9,经济结构更趋合理。
第一产业
2023年,礼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3亿元,同比增长6.1%。粮食总产量17.1万吨,同比增长6.3%。其中夏收粮食10.2万吨,同比增长10.1%,秋收粮食6.8万吨,同比增长1.1%。全县油料作物产量1.9万吨,同比增长6.3%;中草药材产量1万吨,同比增长15.5%;花椒产量0.45万吨,同比增长4.2%;核桃产量1.6万吨,同比增长11.5%;蔬菜产量6.5万吨,同比增长7%;苹果产量17.4万吨,同比增长4.8%。猪存栏4.2万头,同比增长11.5%,出栏9.9万头,同比增长9.3%;牛存栏3.1万头,同比增长12.7%,出栏1.3万头,同比增长2%;羊存栏4.9万只,同比增长25%,出栏5.6万只,同比增长10.8%;家禽存栏64.7万只,同比增长13.4%,出栏32.6万只,增长2.6%。
第二产业
2023年,礼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其中:轻工业同比增长63.8%;重工业同比增长9.6%。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同比增长9.0%;制造业同比增长35.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34.3%。
2023年,礼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0.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9.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1%。分领域看,基础投资同比下降0.11%,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5.5%,项目投资同比下降10.2%。分行业看,文化体育娱乐业投资同比增长657.1%,水利环境和技术服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投资分别增长53.8%、1.3%。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9.2%,其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增长238.4%、0%、3.8%。
第三产业
2023年,礼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3亿元,同比增长31.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6%;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5.5亿元,同比增长7.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2.3%。按经营单位区域看,城镇实现零售总额12.4亿元,同比增长11.1%;乡村零售总额6.5亿元,同比增长10%,乡村零售额增速较城镇低1.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5亿元,同比增长25.8%;零售业零售额14.4亿元,同比增长7.1%;住宿业零售额0.3亿元,同比增长47.2%;餐饮业零售额2.6亿元,同比增长20.9%。全县限额以上单位20类主要零售商品中有18类商品零售额实现正增长。从生活类消费品看,日用品类增长49.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8.0%,粮油食品类增长20.3%,饮料类增长64.1%,烟酒类增长53.4%。从升级类商品看,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2.3%,化妆品类增长81.7%。从其他商品来看,家具类增长25.1%,中西药类增长33.7%,中草药及中成药类增长86.2%。
S306徐礼公路(徐家店——礼县),由天水沿华双公路南行25千米到徐家店,分岔西南行,经平南乡、小天水至祁山堡到达礼县,全长72千米。
礼洮公路(礼县——洮坪),由礼县城关镇,经石桥,从瑶峪向西进沟,自白金上山经马泉下山,翻石狗山到洮坪乡,西北方向溯洮坪河,止于上洮坪,全长43千米。
四礼公路(武山四门——礼县)礼县境内42千米,四礼公路接定天公路是通往省会兰州的一条捷径,比礼县经天水少走43千米。
2020年,礼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898千米,路网密度达到1.14千米/平方千米,较2015年底分别增长32%、33%,568个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
文化事业
2014年末,礼县全县有乡镇文化站29个、568个农家书屋,图书馆馆藏各类书籍13万册。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8%。
教育事业
2016年,礼县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达25.81%,中职生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占全市的95.2%。全县共有学校487所,教师5959人,在校学生87804人。
2020年,礼县投入6.6亿元,实施中小学及幼儿园等建设项目363个,新建礼县一中初中部、礼县二中教学综合楼等校舍工程,搬迁新建西城小学、王坝中学、白河中心小学等学校,新建、改扩建校舍20万平方米,县财政筹集资金7200万元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均衡验收学校建设。
医疗卫生
2016年末,礼县共有医疗机构45个,乡镇卫生院29个,病床1388张,卫生技术人员99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52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49%,计划生育率97.13%。
社会保障
2016年,礼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103299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8609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数达696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数达34042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人数443370人。发放创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1570万元,有效带动创业促进就业。2016年,全县职工年平均工资712555千元,比上年增长3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02.6元,比上年增长8.4%。
2020年,礼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6.57万人,减贫数量居全市第一;退出贫困村313个,居全省第二。
基础设施
礼县体育场
2020年,礼县改造农村电网805千米,自然村动力电、网络宽带覆盖率均达到100%,电力通信实现全面普及。
乡村振兴
礼县一中
文化
礼县是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2002年,经过8年多时间的发掘和研究论证,礼县大堡子山发现的古墓群被专家一致认定为秦始皇祖先的第一陵园——西垂陵园;礼县也被认定是中国古代重要史书《史记》所记载的秦人发祥地“西犬丘”所在地。
风俗
乞巧
乞巧
根据史料记载,乞巧活动始于唐而兴于宋,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乞巧节演出,从七月初一开始至初七结束,参加者大多为各村未出嫁的姑娘,演出时姑娘们载歌载舞,场面宏大,整个活动过程分为迎巧、坐巧、乞巧、送巧四个阶段。
乞巧文化是起源并流传于甘肃陇南西汉水流域的秦人遗风,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到七月初七晚上结束,历经七天八夜。在持续七天八夜的盛大活动中,村庄里参与乞巧的姑娘们以虔诚的心、隆重的仪式,历经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乞求“巧娘娘”赐给自己聪慧、灵巧和如愿配婚、幸福美满生活。
庙会
庙会为民间祭祀神灵的一种形式。即确定一个日子,附近乡民持香秉烛集聚祭祀神灵,这个日子为“正会”。正会前后共四日,唱四天四夜的戏,曰“神戏”。但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庙会旧有的意义逐渐消失,而代之以群众性的文化娱乐和物资交流活动为主要内容。
简介 | 图片 | |
---|---|---|
甘肃秦文化博物馆 | 礼县是秦族、秦文化发祥地。甘肃秦文化博物馆馆藏文物5000余件,古籍资料10000余册,展馆内主要展示了秦早期文化的文物及礼县历史、民俗文化及翰墨遗珍书画, 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
西垂陵园 | 礼县,古称“西垂、西犬丘”,秦人最早的都邑所在地,是秦人走向中原成就霸业的摇篮。20世纪90年代初,在位于礼县城东12千米处的大堡子山发掘出土四座规模宏大的秦公墓,专家们通过对出土文物分析研究后初步认定是秦仲、庄公或襄公陵墓,并确立了此陵园为秦第一陵园——西垂陵园的地位。 |
|
祁山武侯祠 | 祁山东起盐官镇,西至大堡子山,横卧西汉水北侧,绵延25千米,地扼蜀陇之咽喉。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曾在此“六出祁山”。祁山堡武侯祠距礼县县城25千米,塑有诸葛武侯神像,四周尚有点将台、藏兵湾、九寨、上马石、小祁山、卤城盐井、西县、木门道、铁笼山等十余处古遗址。 |
|
三国古战场——铁笼山 | 铁笼山位于县城南15千米处。铁笼山绝壁峭峙,孤险云高,望若垂壶,西汉水绕其南,急流翻滚,谷转雷鸣,其山状若鸟笼,故称铁笼山。三国时姜维曾在此大战司马昭。 |
|
秦皇湖 | 秦皇湖位于礼县县城东北50千米处的红河乡双石沟,是利用红河水库发展起来度假、避暑、水上娱乐为主的风景区,由红河湖、天台山、方口寺景区组成。秦皇湖水域面积达3000余亩,是陇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 |
|
赵世延家庙碑 | 赵世延家庙碑位于县城南1里处的赵世延家庙遗址,元仁宗延祐3年(1316)秋建。正面四周阴刻串枝莲文,中间刻文皆为楷书,右起竖刻33行,行64字,共1230多字(个别字损)。 |
|
翠峰 | 翠峰位于礼县县城东南15里处,“翠峰松涛”为礼县古八景之一。其山势峻秀、植被良好,殿宇庙阁凌空筑就。 |
|
大河边草原 | 大河边草原位于礼县县城西南75千米处的上坪乡境内,草原面积达20万亩。 |
|
特产
礼县大黄:礼县大黄是中药材优良品种,甘肃省礼县特产,因主产于该县铨水乡又称.“铨水大黄”、“铨黄”。礼县大黄属掌叶大黄,生产历史始于汉代。礼县大黄块形大,质地坚实,气味清香,药理性能好,品质优良,有效成份含量居中国之首。2005年,礼县大黄获得国家原产地地域保护认证和原产地标记认证。
其他特产:花椒、核桃、当归、羊肚菜、酒柿子等。
美食
礼县热面皮:礼县热面皮,是将面粉制成的面皮和面筋蒸熟后,用盐、辣椒、醋等调味料搅拌,再配以时令蔬菜即可食用的一道美食,口感鲜香、麻辣,面皮筋道。
礼县“猪油饼”:礼县猪油饼是颇具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该饼酥脆、不油腻,食用方便。是当地人的早餐。
2021年11月,礼县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拟命名公示名单。
2022年3月,被公示为“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县(市、区)”名单。
2022年4月,入选2021年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优秀县(市、区)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